第1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潮的到来,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增大,随之而来的大学旅游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创设三下乡教学实习模式等方面对高校旅游专业教育进行了改革。
随着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国内出现一波旅游热潮,企业急需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旅游企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可以立刻投入工作,并且工作能力优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中学知识的承接和深入,又是迈向职业教育的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显得十分紧迫。这里主要以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新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要求的对接显得十分重要。旅游经济学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求毕业生有高度的地理科学研究能力、高度的旅游规划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并能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分析、加工形成新信息和旅游产品,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口头知识输送的形式,改革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一种以学生为思维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新学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旅游规划创新项目的科研工作。
(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需要
作为从高考的魔鬼训练中过来的学生,旅游专业的学生大多对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熟悉,因此在大学地理教育中不能重复高中的教学内容,而是必须在高中的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旅游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旅游管理专业地理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沟通管理能力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掌握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旅游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在集思广益和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更新。增加了实践课程的学时,确定了12门课程为核心课程,每门核心课程都有课程实习。同时对可出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了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供学生选修,并根据学生选修的情况进行课程开设。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丝路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民族休闲体育等当地特色精华文化和旅游必须的职业技能,对学生走向就业有极大的帮助。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1.调整重复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内容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但由于教材的重复,各位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重复讲解同一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多次讨论和协商,对教材中难、偏、繁的教材进行了删减,对重复率高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整合成10门核心专业课,并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对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旅游知识的全面掌握,塔里木大学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教学,学生学习ppt展示,和实际操作教学等多种形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重点采用了头脑风暴法进行知识点和旅游热点问题的深入交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达到引导学生自学和终身教育的目的。
3.改革实践教学,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创设三下乡教学实习模式
新疆是一個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旅游专业品质极高的地区,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对南疆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了解。有专业老师带队设置调研的目标和手段,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作者:陈文玲
第2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与思考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至关重要。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人才结构不合理、实践技能不强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训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在如今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仍有部分高校未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践技能作为实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而是更为重视大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和相关资格证的考取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误导,造成大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毕业以后也难以快速达到社会的用人需求。
(二)实训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丰富
实训教学方法的不足是影响旅游管理实训效果增强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校中旅游管理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的缺乏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实训内容;另一方面,实训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为主,辅以部分操作示范的形式,不利于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和掌握旅游管理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缺乏扎实的实践技能基础,也是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要想进一步增强实训教学效果,还要重视丰富和完善实训教学方法。
(三)实训教师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如今的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尚在建设中,大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实训教学中难免存在针对性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训效果不佳等现象,制约着实训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明确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目标
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实训教学效果。因此,要明确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实训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以此指导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理论与实训教学体系,确保实训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二)创新实训教学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在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要保障教学的效果,必须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相关考核机制。学校要制定科学详细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计划,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突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繁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管理实训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习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方式上也需要有所创新和突破。结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动态化的考察,通过过程考核法和结果考核法的結合,对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训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另外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不仅要对学生的旅游管理相关知识技能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三)重视旅游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参加实训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实训教学的开展情况,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实训教学对场地的需求科学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每个部分进行明确的分工安排,并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确保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效果。此外,要严格落实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重视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和维护,使训基地能够真正成为打学生参与实训活动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其次,高校要积极促进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吸引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而高校借助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观摩、实习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逐步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但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还要具备高水平的实训教学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定期举办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分享和交流实训教学心得,还可以安排教师到旅行社或者酒店参加实践培训或者挂职锻炼,便于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旅游管理实践中一线工作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而在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还能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旅游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活动,把一些先进的旅游管理专业思想和技能引入到实训课堂中去,快速善高校实训教师人才不足的现状,为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增添活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实训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增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实训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刘小蓉
第3篇:从校企合作角度探讨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在当今,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越来越普遍。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就需要旅游管理人才的加入,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品质,但是,在提升旅游业品质之前,则必须以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为基础,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其实践的形式则成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旅游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必将成为经济发证一股新资源。而在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过少,导致了学生很难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与此类似的问题,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也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实践教学途径来实现。
一、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專业的应届大学生没有获得企业的认可。当然,这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所导致的,但是,究其原因,却也不仅仅如此,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存在问题,且是比较客观普遍存在的原因。在学校,学校为了再招生,为了就业率,普遍只注重教学,教学形式也单一老套,以修学分的形式进行,而轻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就导致了学生短期内很难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这也使得校企合作显得非常的必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统一模式很难形成是由于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同造成的。而在实践中,通过对校企现状和区域旅游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比,发现校企合作又是必须要调整的。想要以企业服务为导向,拉动学校教育创新,就必须将旅游教育的教学重点转向实践和产业转型的衔接上来。
另外,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应旅游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还能够将企业当中的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予以充分的利用,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利用学校当中的一些优势资源,二者之间能够实现共享,并且学校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课程改革及方法
(一)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主要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签订相应的合同协议,从而建立起一种关联性的育人模式。总结其教育结构主要表现为:学校与企业合作来招收学员,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企业、学生、学校的共同良好发展。
(二)根据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上已经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速度,学徒制的概念得以提出,也就是说学校在开展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以及在企业中岗位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具体的制定校企合作方案的过程中,要对旅游岗位的实际需求予以充分的考虑,进而确定出合理的专业,并要对各个专业的知识覆盖面予以明确,从而针对必要的能力训练课。简单的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实际教学环境,从而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
1.课程内容改革。第一,想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能力要求,相关的教育研究人员应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及从业岗位分配方式,务必要保证合理性。第二,想要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并用理论知识服务实践,在理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能够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意义很好的衔接,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第三,应该需要把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训机制作为企业岗位需求导向,并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为辅的双线指导进行。
2.教学方法改革。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但,这一切的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与旅游岗位实际需求密切相符,这才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3.教学考核评估方式改革。教学考核应该把理论知识测评、技能考核、出勤考察和品德表现等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其评估方式,有笔试,出勤考察等。而其过程,简单的说,一般是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习进行考核,然后企业完成实践课程和技能培训,最终结合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要想产教一体化和工学有序交叠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增加校企合作力度、提升校企合作的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并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应用的衔接,鼓励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其知识储备,从而适应社会对相关人才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旅游管理教学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不对称上,结合问题也可以看出,校企合作能很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并且,经过探讨,我们也可以得出,企业深层次合作、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时高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另外,校企共同协作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更加适合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人身价值。
作者:吴冬艳
第4篇:基于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酒店实习满意度研究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因此,学生对于酒店实习的满意度应该是这一过程中首先考量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前社会背景下,服务产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流向了第三产业中,包括酒店业、旅游服务业等。通常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会组织实习活动作为实践教学,酒店实习满意度是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方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满意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留在岗位上继续任职,以及影响到学生对职业的全面认识。本文主要基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低的现象,阐述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酒店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对策。
一、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现状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酒店实习往往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教学形式,学校通过与中介机构达成协议,由中介机构代为与酒店交涉,酒店向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并支付一定的薪酬。在这种教学模式上,理论上是可以得到四方共赢,酒店为学校的实践教育通过了实践生产的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专业,接触社会的学习机会,而酒店需要支付的薪酬往往也比正是员工来的少,当实习达成协议后,中介机构也能够获得相关的费用。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因此,学生对于酒店实习的满意度应该是这一过程中首先考量到的问题。
从许多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经过酒店实习后,对于酒店满意度较低,留在酒店继续就业的比率较低,而选择酒店行外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行业内“低进入”和“高流失”成为众人皆知的规律。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分析
导致旅游管理本科生行业外就业的原因很多,学者们从学生个人、世俗观念、高校、行业等方面归纳了众多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从源头上来看,学生在校期间酒店顶岗实习环节的满意度状况是造成行业外就业的罪魁祸首。以下从酒店实习实践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主体的不同角度,对于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低做出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大上的,也是为学生着想的。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酒店实习满意度差强人意。有数据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日后的择业,包括实习酒店内及酒店行业内就业。许多学校将学生引导至酒店实习后,便完全对学生的实习生活与学习不管不顾,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心理指导和实践指导,过分依赖酒店的就业实习指导,实际上,许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学生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和抱怨,更加毫无工作满意度可言。
(二)酒店方面
从酒店的层面来说,提供岗位给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主要原因是为了进一步的为酒店经营培养储备人才,同时还能够某种层面的减少人力成本。由于酒店行业属于服务产业,工作服务性质含量较高,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所提供的薪资普遍不高,这也使得酒店行业的用工荒问题呈现常态化。酒店人力资源部忙于招聘新员工,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整个酒店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酒店提供机会给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进行岗位实习,本是一件有利于酒店人才储备的事情,但由于许多酒店对于本科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学生的管理经验不足,在管理上存在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松的现象出现,对于学生的工作述求往往也没有尽可能的满足,也没有耐心的去跟学生沟通和解释,反而是在各种推卸和踢皮球。
(三)学生方面
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有:其一是对实习工作的不重视,许多学生不喜欢酒店行业的工作,他们讲实习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对实习本身的专业认识不够,其二是在实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十分严重,在真实生活实践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感到紧张和气馁,由于酒店和学校也没有及时的去沟通和安慰,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心理和行为疏导,许多学生产生了消极的表现,实习过程中迟到早退,浑水摸鱼、逃避任务现象十分严重。
(四)中介方面
中介作为学生、学校、酒店三方的中间桥梁,理所应当的起到良好的三方沟通作用,但现实中,许多中介在将学校的学生带入酒店实习后,便不再与酒店、学校以及学生产生沟通,中介的失职往往也是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提升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对于学校而言,需要做出的改进措施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酒店的选择应该秉承着双向选择原则,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因此,选择一个资质好的酒店至关重要,但同时,资质好的酒店对于学校的办学水平也有一定的选择。基于此,学校在选择酒店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考虑学校自身的水平,向中介提出合理的要求,不能够完全依靠中介的推介去选择。
第二,应该做好学生实习前的鼓动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生初入社会,难免会产生许多心理反应,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学校应该在学生酒店业顶岗实习之前,做好相关的動员工作,辅导员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特别是对于弱势学生,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
第三,实习中期,建立健全看望学生的体制和日常的实习指导体制。如可以采取导师制,每个教师负责一个酒店的同学,每周必须和每位同学交谈一次,可采取视频、电话、邮件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本周内的工作生活情况,便于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第四,应该加强与酒店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帮助酒店去有效的管理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
(二)酒店方面
酒店应该为学生提供差异性的薪酬制度,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予以不同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刺激学生的实习热情。与此同时,酒店还应该在实习过程中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轮岗制度,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到酒店行业的各项工作,提升他们对于酒店工作的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寻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继而能够产生最佳的实习体验,提升实习满意度。除此之外,酒店还应该积极的面对学生提出的实习问题,要做好相应的响应,体现酒店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性。同时,对于学生实习的人员管理,酒店应该派专人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应该在学生产生工作问题的过程时,积极的出面解决,不仅要避免学生与客户之间起冲突,更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引导以及工作专业性的引导。
(三)学生方面
从旅游管理本科生个人来讲,主要是思想上的重视及角色的转换及适应。首先,在实习前,学生应充分认识实习工作的重要;其次,解各岗位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在心理上形成适当的预期;最后,在实习工作中,尽快适应从学生到实习生角色的转变,做好岗位要求的工作并与周围同事搞好关系,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对待实习生活。
(四)中介方面
在实习期间,中介方应做好酒店、学校和实习生之间的协调工作中介方每周应深入酒店跟进学生动态,并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作者:王法龙
第5篇: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一、引言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涵特征,其中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旅游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更是社会对旅游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本科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旅游规划课程是作为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现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改革这三方面。由于研究基础薄弱,现有的研究深度不够,对制约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因素把握不够,关于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旅游规划课程介绍及教学现状
(一)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介绍
旅游规划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具有系统性的关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科学,是集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规划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应用性很强综合性突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概念、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类、旅游市场的分析与定位、旅游资源的功能分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规划项目的设计规划、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等。课程内容复杂多样,需要较强的交叉知识和学科背景。
(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该课程是由教育部联合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基本原理概念的同时,掌握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与开发方法,能以所学课程知识为指导初步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教学方法上以讲授法为主,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质量评价方面:该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质量评价上除了闭卷的课程考试外还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讨论、小组作业、课程论文等。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单一
以渤海大学为例,课内实践教学部分在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主体内容都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合理科学的课内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包括: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教学内容结合教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等。但是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效的课堂时间有限,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的形式展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丰富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当前旅游规划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存在着内容及形式单一的问题。
(二)课外实践教学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匮乏
在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中,这是制约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例如,关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如果学生不参与到真正的课外实践中就难以掌握和理解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只有真正的实践参与才能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课程知识的融汇贯通。课外实践参与和社会综合实践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从实际情况了解到,学生很愿意走出课堂参与实践,传统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形式是与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背离的。
(三)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实践教学效果差
合理科学的课程考评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真正地考察和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内容、技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旅游规划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课程的考核与成绩的评定方式上,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固然有利于考察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僵化,课程最终成绩中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所占比重很低,不利于调动学生实践参与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在结束课程考试后,在教学计划中只是按照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在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没能将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
(四)实践教学条件及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
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开展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的基本保障,课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其中实践教学条件也是作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当前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多媒体教室已经在高校教学中普及,但是旅游规划课程有着其特殊性,简单的多媒体设施远不能满足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必要的设施设备不完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其次,旅游规划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后,以利益为导向的学校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还未形成长久稳定机制,这造成了旅游规划课程想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找不到实践场所,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在知识教学目标上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能将基本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能够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能力培养目标上,通过课内小组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大赛、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正确地对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外学生参观景区或者展览馆,组织学生进行公益社会考察和调研等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素质教育德育培养的目标。
(二)旅游規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保证旅游规划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旅游规划工作需要掌握常用的相关软件,需要一定的从业技能与技术。提升旅游规划课程的师资水平,师资建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聘请旅游规划公司的专业人员作为课外实践的老师,他们有着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注重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包括旅游规划实训室,应该配备景观沙盘、测距仪、GPS、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脑(安装:MapInfo、CorelDRAW、AutoCAD、PS等软件)。最后,对于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从业能力实践培养这三部分。其中,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定时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课外实践活动部分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承。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是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工作,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业能力实践培养是补充内容,对学生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调研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来的从业能力。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是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实施以“实践参与成绩为主导,以期末综合考试为参考”的评价机制。整个考评机制建立的目的不仅是局限于旅游规划这一门课程的考核,而应该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对于课内实践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践任务。对于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部分,以调研报告撰写的质量和实践参与的实际表现为依据给定分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照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在规划公司或景区进行毕业实习,并作为个人的毕业实习成绩。将课外实践成绩或者社会综合实践成绩计入学分,作为学分评定的依据。在奖学金的评定、荣誉称号的评选、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等过程中纳入实践成绩,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式,调整和改变当前旅游规划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促进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课内课外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作者:马斌斌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