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化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发布时间:2024-04-21 09:53  

  [摘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首要素质,化学作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是对幼师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化学教师,应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幼师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成长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育人才。


  [关键词]五年制;幼师;化学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36-02


  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课程教学中,使知识传授和德育并行。化学作为高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应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将德育渗透到幼儿师范学校化学教学当中,发挥培养幼师学生师德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主力军,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高低将影响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当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是中考线下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年龄较小,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幼师学校更应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然而,目前许多高职师范类院校的化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以化学教学工作为载体向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在平时化学教学工作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只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几乎没有涉足德育内容,无法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充分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中。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幼儿师范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育人才。而良好的道德品质无疑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首要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抓好幼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幼儿师范院校办学的重中之重。化学作为高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基于化学知识和技能背景,结合化学史素材、化学实验、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化学课外活动等载体,向学生渗透德育。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化学学科本身的优势,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突出化学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充分融入幼儿师范学校化学课堂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一)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幼师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专阶段是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毕业学生未来主要承担幼儿园教育工作。因此,对幼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师范学校化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素材,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可以结合我国古代化学的成就、现代化学科技的进展、我国伟大化学家的感人事迹等对幼师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解硫的时候,可以介绍我国黑火药的发明,讲解金属时,可以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商朝时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在讲解蛋白质时,可以介绍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讲解碳酸钠时,可以介绍我国伟大化学家侯德榜及“侯德榜制碱法”的创造等。将这些鲜活的化学实例贯穿在化学课堂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化学课堂当中,了解我国在化学科学方面的成就,提升幼师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激发幼师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幼师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与正确的科学态度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专阶段是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


  科学态度对于幼师学生未来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基本的科学学习能力和态度,这就要求幼师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外,更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与正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广阔的内容,在幼儿师范学校化学教學过程中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化学原理推断等手段对幼师学生开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例如,“苯”是幼师化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讲授苯的结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科学家已经确定的苯的化学式C6H6及学生已有的化学键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推断苯的结构,并利用实验验证学生推断的结构正确与否。在此基础上以凯库勒研究苯的结构的化学史为情境,认识凯库勒式,并引导学生研讨凯库勒式是否准确,最后根据化学实验现象及学生讨论结果讲解苯的真正结构。通过学习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到从苯的发现到苯的结构的最终确定凝结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一个不断探究、验证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尽管有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出现错误或缺陷,但也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化学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使学生在获得基本化学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幼师学生良好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指行业和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对社会和他人所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中担负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由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体系、胜任幼儿园工作的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意识,德才兼备,这样才能在幼儿园工作中对幼儿、家长、幼儿园及社会负责。


  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科学家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才能使化学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幼儿师范学校化学教学中,可以针对幼师学生的职业责任,结合化学研究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感悟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责任。例如,随着人类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多,全球粮食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化学肥料对于粮食短缺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化学肥料的发展中,李比希、哈伯、索尔维、侯德榜等化学科学家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化学家研究化学肥料的原因就是看到老百姓遭受粮食危机之苦,食不果腹,出于对改善老百姓生活的社会责任与化学研究的职业责任开创、促进了化学肥料研究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教授氮的相关内容时结合化学肥料发展史对幼师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以促进幼师学生职业责任的发展。


  (四)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幼师学生良好的协作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中很多工作都需要团体合作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在社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在幼儿园,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等多方面的密切合作,共同合力来完成,幼儿教师与幼儿、幼儿教师与幼儿园、幼儿教师之间的合作交往必不可少。因此,合作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在幼儿师范学校化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合作学习的理念,在平时的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化学课外实践活动是化学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形式、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幼师学生开展有趣的化学课外实践,通过组织指导,有利于在活动中培养幼师学生的协作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环保调查小组,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环保问题进行调查,如全校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全校卫生筷的使用情况、全校自来水的浪费情况、全校快递包装的使用量等,在实践活动中,要求每组学生要有比较准确的调查数据,形成本组的调查报告并在全班对所调查结果进行阐述展示。通过化学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各小组学生积极配合,献计献策,有效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五)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幼师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让人类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代价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环保,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要想有更好的环境,就需要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良好认知,需要人们自发地追求、创造和改变。幼师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中专阶段是环境意识的重要形成时期,毕业生未来承担着培养幼儿环境意识的职责,由此可见,在幼师院校的教学中应重视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幼师院校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课程中,化学学科与环境科学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可作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


  利用化学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有有害物质产生,危害师生健康,污染环境,此时对幼师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幼师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例如,在验证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的实验中,教材中采用的方法是直接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剩余的二氧化硫外溢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此时,教师可以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引导学生自主优化实验装置,在实验中增设尾气吸收装置,利用双孔塞将实验中剩余的二氧化硫导入碱液,利用碱液将其吸收,防止二氧化硫外溢,做到学以致用。这样,既能强化硫氧化物的知识点,又能让学生认识到目前世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师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四、结语


  在幼儿师范学校化学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对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化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转换思想,更新理念,不断挖掘化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在平时化学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促進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幼儿园教育人才。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