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4-02-12 08:17  


第1篇:高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的审美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美育是一种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一种完善人格、培育美好情操的教育。《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众所周知,美因为人而存在,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美。语文新教材有很多描写人美的课文。高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能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当学生对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学生对真善美的识别,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观,形成美的品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要特别重视挖掘作品的人物形象美,以培育学生美的人性情操,使学生成为“美人”。

  一、重塑人物形象,感受外貌美

  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领会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美,才能成功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因为美的核心是人的美,人的外貌美是人美的主要表现之一。由于语文教材中的外貌美是用语言文字描绘的,对学生来说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要领会课文中人物的外貌美,必须先“破译”描写人物形象的语言文字。教师要指导学生悉心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外貌,联系积淀在其脑海中的记忆,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课文中的人物外貌。

  其一,充分利用影视媒体及互联网,恰当运用多媒体平台,直接播放相关人物形象的图片或影视资料,重塑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外貌美。新教材所选编的大多数是古今中外各时期的名篇,这些作品大多数都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剧,在备课时可以截取相关的银幕剧照,或上网查找相关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理解外貌美的经验。如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在备课时截取了电影《杜十娘》的几幅剧照,让杜十娘形象地站在投影银幕上,增强了学生对杜十娘外貌美的理解。

  其二,借助人物再现法,重塑人物形象,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外貌美。新教材的有些课文中的人物外貌是分几个段落进行描绘的,在不同段落描绘的外貌中,表达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以及命运的变化。还有些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不是集中描写的,而是分散在课文中的几个段落之中,只有把这些描写拼凑在一起,才能“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面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人物再现法把课文中不同段落的人物外貌描写找出来,再现人物形象。

  其三,教师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外貌,帮助学生重塑人物形象,感受外貌美。有些课文找不到需要的直观材料,描绘人物外貌的文字又晦涩难懂。为让学生能把握文中的人物外貌,教师可以用准确、生动语言进行描述,启迪学生联想和想象,真切地感受课文中人物的外貌。如《孔雀东南飞》对刘兰芝的描写:“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掌握这段外貌描写有难度。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刺激学生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区”,鼓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一个流光溢彩、素雅端庄、自然天成、婀娜多姿、清水出芙蓉、洋溢着生活生命气息的刘兰芝,就像“活”在眼前,让学生感到具体、亲切、真实。

  二、走进人物心灵,体悟人性美

  在教学中,仅让学生感知外貌美是不够的,因为人的外貌美不能反映人美的全部。其实最能反映人美的是人的心灵美。只有人的心灵美才能体现人美的真正存在价值。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分析人美必须着重分析人物的心灵美,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揭示形象的内在美,深化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从典型性格中体悟到人性的真善美。

  其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人物心理描写,直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悟人性美。因为文学作品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文学如果不能描写出人的心理活动,就没有文学。”(《短篇小说琐谈》)人物的心理描写可以无拘无束地出入人物的心灵世界,精细入微地展示人物心理的复杂变化,通过人物感情的浪花波纹,激起学生心头的道道涟漪。如:我教斯·茨威格的《家庭女教师》时,引导学生理清课文中两姐妹的心理变化线索:好奇——困惑——愤怒——孤独——恐惧。学生由此体悟到儿童内心的纯真所受到的伤害与摧残,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承受愈来愈多的人情冷暖的烦恼与困惑。

  其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人物语言、行动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悟人物的人性美。如孙犁《荷花淀》,青年妇女们寻夫未遇,失望而归时,她们议论纷纷:“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呢!比什么都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栓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缰了。”“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那是真的,……”这则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青年妇女们对丈夫害怕家里人拖后腿、连家都不回的做法有些埋怨,但对自己的丈夫光荣参军感到自豪,充分地反映出了她们坚强、纯朴的美好心灵。

  三、探究形象美情,陶冶学生情操

  在语文课的美育中,学生在直觉中感知审美,在理解中引发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鉴赏中受到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美的陶冶,最终在审美探究中达到情操的升华。教师要使学生在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有体会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品格情操美,使学生心灵得到启迪,思想受到净化,进而达到从赏析课文到陶冶自身情操的最终教育目的。那么,如何赏析人物形象美呢?

  其一,抓住课文中人物外貌描绘,探究人物美好品格。课文中的人物外貌描绘与这一典型形象的心灵有密切关联,和作者对人生、生活及社会的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教材中的人物外貌美和心灵美是统一的。如老舍《我的母亲》中母亲朴素大方的形象和母亲的勤俭朴实、坚韧执着、宽容大度、博爱热情、乐观勇敢、勇于奉献的品格情操相一致。

  其二,领悟作者寄寓在人物形象中的感情,探究人物美好品格。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寄托了作者创造目的和感情思想,是作者审美理想的真实写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赏析人物的心灵美,进而领悟作者的审美理想,把握作者写作目的,探究人物形象美的真谛,据此激励学生学习心灵美、领悟人美的内涵,达到陶冶自身情操的美育目的。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作者通过文中那个生命意志坚强、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具有鲜明性格和超人勇气的“硬汉”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寄予了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


第2篇:高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


  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的学科,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教学中的重点,更是小说类课文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法,选择了鲁迅先生所刻画的一个非常具有典型色彩的祥林嫂的形象进行分析,使高中生更好地体会小说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人物形象分析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说类课文教学的重要手法,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发展脉络和叙事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内涵。本文通过对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进行分析,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故事的发展,以祥林嫂变化的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一、初到鲁镇

  刚到鲁镇的祥林嫂,是死了小丈夫为了逃避再嫁逃婚到鲁镇的,那时候的她虽然悲伤但是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的。文中对初到鲁镇的祥林嫂是这样描写的:“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对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充满希望的。从祥林嫂在四叔家里辛勤的干活,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朴实、健壮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四叔家里她干的活很多,但是领的工钱却少得可怜,可以看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但是,祥林嫂却完全没有反抗的心理,反而觉得很满足,可以看出祥林嫂已经习以为常了,也可以看出她在夫家过的生活。其实,通过祥林嫂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大多数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影子,她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奴隶身份,认为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要能够坐稳奴隶的地位,有口饭吃,有个地方住,她们就很满足了,所以她们听之任之,表现出她们卑微的期望。但是,很多时候的劳动妇女,她们连这种最卑微的愿望,也无法达成,像祥林嫂为了躲避再嫁的命运逃出来做工,但是无奈还是被抓回去,誓死反抗,但是最后还是改嫁过日子,如果丈夫孩子没有死,她应该也会这样过一辈子,但是命运却总是捉弄人。祥林嫂身上还有封建礼教深深的烙印,在传统的观念里,女人要从一而终,一生只能嫁一人,所以她誓死反抗婆婆将她再嫁的安排,但是,在她嫁过去之后,她又一次选择了认命,开始和第二个丈夫过日子,这就表现了祥林嫂骨子里的封建礼教观念。

  二、再到鲁镇

  第二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变了样子,经历了两次丧夫,再加上丧子之痛的祥林嫂已经被压上了一座重山,“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可以看出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没有之前的积极态度,生活的再一次变故,对她的肉体和精神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此时的她迫切地想要得到别人的同情,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向别人诉说着她的故事,刚开始他们还会听一听来展现自己的同情心,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就厌烦了,也暴露了他们的本性,他们把别人的苦痛当作自己茶前饭后的笑料。祥林嫂也从从前的手脚灵活,变得手脚迟钝,记性坏了很多,和死尸一样的脸上又整日的没有笑容,主人对祥林嫂也渐渐的不满,开始鄙视挖苦。这些都对祥林嫂本来就已经受伤的心灵,再一次地进行打击,尤其是柳妈的地狱说,给祥林嫂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地狱说是祥林嫂完全转变的一个开始,但是,她在去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后,整个人又充满了希望,她以为自己的罪孽已经被救赎了,但是在祭祀的时候四婶的态度却把她再一次压趴下了,并且再也起不来了,她的生活已经没有任何的希望了,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常常忘了去淘米。

  三、三到鲁镇

  再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已经沦为一个乞丐,这个时候的祥林嫂已经变得麻木,她像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转,还可以表明她是活物”,她在文中对于“神”的质疑,表现了祥林嫂对于死的渴望,但是又惧怕死亡,她渴望与亲人团聚,但是又因为柳妈的话,让她害怕被两个丈夫争夺而分成两半。这都充分表明了封建礼教对一个人精神的侵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祥林嫂的转变过程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祥林嫂形象特点有一个深层次的剖析,从而引出更多的思考,祥林嫂一直在苦苦地进行反抗,但是都没有用,封建礼教的社会阻断了祥林嫂活下去的希望,让她看不到光明,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鲁迅先生所隐含在小说中的深层内涵:作者其实是通过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刻画来深刻地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让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