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英文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9 08:58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英文论文

  1、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探索

  2、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反思(英文)

  3、英语语篇模式与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

  4、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5、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基础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应用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7、江汉油田广华中学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实验研究

  8、高中英语整合型课程模式探析

  9、布达佩斯国际中学中匈学生英语阅读模式的比较

  10、整体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1、高考英语完型填空应试对策与英语教学

  12、中学英语学习策略应用现状及相应对策

  13、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研究(英文)

  14、合作性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

  15、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

  以上十五个英语教学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语法 原则 方法

论文摘要: 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倡英语教学应该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前提下结合能力培养,对于英语语法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有效原则和方法谈一些心得体会,与各位同行共勉。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造就万丈高楼!英语的学习也如此。如果英语表达的是一座高塔,那么语法就是高塔的基座。没有语法的英语句子就好比在空中修阁楼。是虚幻而不切实际的。语法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教学效果。    1 英语语法教学的几个原则 目前对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往往存在两个极端,要么重视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要么重视技能训练,轻知识传授。这两个极端造就了学生能力的两个极端,会做题的不会交流,能说会道的考不了高分。现代英语教学要尽可能地避免上述两个极端,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规律等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原则,遵循合适的教学原则,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度,实现有效教学。 1.1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的原则 中学生的性格虽然比小学生要稳重很多,但是仍然好动,学习情绪化比较明显。语法课是公认的麻烦而乏味的课程,所以,我们更要努力在语法知识中找寻出趣味所在,创造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1.2教学内容新颖变化的原则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国际通用的语言,了解国内外的发展、变化,做一个适应发展的人。所以,英语语法教学也要尝试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们在讲课时也要结合国内外的事件,将其融入到语法教学中,让语法教学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3教学情境多样性原则 中学生的思维是跳跃性的、灵活多变的。在一个中讲课容易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久而久之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我们要尝试让教学环境多样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营造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感受语法知识的奇妙和有趣,对语法知识保持长期的关注和学习欲望。 1.4教学效果参与实践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所有语法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否则就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容易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举办课内游戏、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互动性强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法表达能力和应试能力。让学生内外兼修。真正地掌握语法知识。 1.5教学进程遵循情感原则 情感教学一直是一个高效的教学手段。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把握住了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效教学。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课间也可以实时地加强情感教学,让语法教学事半功倍。   2 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几个有效方法    2.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通过设定的模式学习的方法。我国的中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母语环境,学习英语的时间全部是课堂上,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情境教学,要针对语法特点,设置幽默、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情境中掌握语法。 例如。在讲述强调、建议、责难、惊讶的语法知识时,笔者创设如下对话情境:Peter没有带礼物就去参加女朋友Lily的新年聚会。 Lily:Welcome to my new years party. Peter: I am very sorry for not buy anything for you, timeis so limit. Lily: I know you dont love me, why not bring someflowers? Peter: I do love you very much, peter kneels, trust me,please! Lily: why kneel to me? Peter: please marry me, please! (Hand a ring to lily) Lily: oh, my god, peter, I love you. Peter: flower next time. Lily: all fight, lets go to the party. 通过这段对话的学习和练习。既巩固了相应的语法知识。也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到语法也有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语习的热情。 2.2阅读归纳法 阅读归类法具有直观和针对性的特点,能帮助学生弄清楚语法知识的具体运用,解决具体问题。阅读归类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很好地体现出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动词ing形式时,笔者先让学生通篇阅读文章,找出所-有的动词ing形式,并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分析它们的用法。 Many people asked me why I chose teaching as mycareer, and my answer is“I enjoy staying with kids, and Ithink teaching is only thing I am good at.”They still dontunderstand me, saying there are millions of things moreexciting than teaching. At those moments, the only thing I cando is just laughing and keeping silent. Everyone has his wayof living and respecting others" choice is a something we shallleaen, 通过对上述几个动词-ing的分析,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阅读、归纳、分析、能力。 2.3归纳教学法 归纳教学法是通过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特殊的内容一般化的过程。它的主要教学手法是先将大最语法规则逐条地列举出来,然后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异性,通过大量举例来说明、演绎这些语法规则。该教学法的优点是直观明确、简便易行,能很好地针对某一类语法规则做系统的讲解。 例如在毕业班复习语法知识的时候,我们会对每一个语法知识作总结。这时,演绎教学法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快速地帮助同学们把平时学习的零散的语法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快速提高成绩。 2.4生活化教学 我生学不好英语,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缺少母语。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将生活化的知识运用到语法讲解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思维下学习英语。 例如,在学习完成时态时,让学生填写如下表格: What have my parents helped me with when 1 was——o1d? I year;3 years;5 years;7 years;9 years;ll years;13years;15 years 填写完后让同学之间相互对话,分享知识感悟。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学习了语法知识,也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帮助,很好地融合了德育。    3 结语 针对我国的语法教学,我提出了几条原则和几个常用的教学方法。经过我的教学实践,是非常可行的。另外,教学方法没有优劣之分,只要用在了正确的地方和正确的时间,就能发挥正确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语法教学的研究,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景丽,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J],职业圈,2007,19, [2]董月菊,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18 [3]吴淑珍,淡化可以,淡出不行[J]中学英语之友,2010.9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高分求一篇关于中学英语教育的论文

关于改革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思考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二、教育目标: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三、教学原则: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四、课堂模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五、评价体系: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一、教育思想:变“以英语为本”为“以人为本”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我国首次提出了英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着眼于他眼下掌握了多少个单词和句型。先成人,后成才,英语教育也同样责无旁贷地承担着这项历史使命。

多年来,许多教师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英语教学本身,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教学任务,还应该而且完全能够承担培养学生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的教育功能。这七个方面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学习能力、社会能力。

思想品德

通过英语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重要的教学原则之一,也是一项英语教师长期以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英语教学能够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热爱集体、热爱劳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准则、是非观念;关心他人、学会合作。

心理素质

与智商(IQ,Intelligent Quotient)相对应,美国心理学家戈曼提出了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的概念。所谓情商,是指了解、控制、调整和激励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增强注意力和创造力的能力。

显然,戈曼所说的情商,大体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包括诸如兴趣、爱好、动机、态度、内驱力、情感、性格、毅力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也相当于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情感”目标的内涵与外延(见第29页图表)。

戈曼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水平,更需要有较高的情商。情商是使智商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应付波折,抵御挫折的动力。因此二者必须同时开发,交融并举,它们互补融合才能构成人的完整素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偏重认知活动,而忽略情感活动;只重视开发智商,而忽视开发情商,致使学生心理障碍严重,耐挫能力低下。顺利时忘乎所以;受挫时悲观丧气,严重地阻碍着智力因素的发挥。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兴趣训练、好奇感训练、情感训练、毅力训练、性格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诸方面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训练。这样做,在语言方面,能够激励他们大胆进行语言实践,不碍口、不害羞、不怕犯错误,勇于矫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心理素质的铸造方面,也有助于他们逐步形成争强好胜,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冒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挫折和失败具有一定承受能力的健康完美的心理素质。

思维品质

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教学与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在英语课堂呈现阶段,教师应该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景,运用实物、模型、图片、动作、表情、身姿、手势等直观手段把抽象的、概念化的新语言变成具体的、形象化的、立体的直观影像呈现给学生,既达到了语言输入的任务,完成了理解新语言的功能,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语言操练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类似联想、对比联想、搭配联想和相邻联想等联想思维的方法来掌握和记忆单词和句子,既能事半功倍地学习语言,又能开发学生联想思想能力。同时,在该阶段,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抽象与具体等抽象思维的方法来理解掌握句型和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语言实践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诸如读图对话、憧憬想象、打破定势、发散集中、新旧连接、矛盾辩论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对子表演,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灵感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英语教学应该而且能够训练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培养他们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个性品质

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制约,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手段甚至试题答案都必须整齐划一。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教材走,师生都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用这同一个模子塑造人才;一个标准、一个规格、强求一致,人人都必须进行求同思维,谁也不许越雷池半步;这些都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了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被教师和教材牵着鼻子走的“小绵羊”和“书呆子”。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而且个性素质包含并表现共性素质。因此,在发展学生共性素质的同时发展他们的个性素质,这是英语教学又一项教育功能。针对当前我国学生个性不强的弱点,更应该着重对他们进行个性素质和特殊才能的培养。

以思维方法为例,应该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反向思维、逆向思维,敢于唱反调,善于用不同语言结构表达同一思想,以使他们在具有普遍素质的前提下具有自己的特殊素质,成为“全面发展加个性”或者“合格加特长”的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文化素质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该种语言的民族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所以,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而且还要了解该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厚他们的文化功底。

此外,我国长期应试教育造成过弱的文化陶冶,致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严重缺损,这

又使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显得更为重要。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先进文化以及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应该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要把语言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同步发展,并采取对比的方法,结合语言教学的内容,适时地介绍汉英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国民性格、礼仪习俗、家庭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习能力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人才的周期远远滞后于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变化的速度。现今已经没有“管用一生”的一次性教育,只有“贯穿一生”的终生教育。那种在学校一次性“充电”毕业后终生“放电”的观念已成为历史。因为学习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且一个单一的专业也很难应付未来复杂的社会需求。因此,学校教育只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掌握了学法,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要比多记几个单词或句型重要得多,因为这将受益终生。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科,更要采取科学正确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学习英语方法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其核心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学法决定教法,教法源于学法;反转过来,教法又影响学法,学法依赖于教法。只有教的有方,才能学得有法。教法与学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双向关系。我们必须以学促教,以教示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据此,培养学法,必须从改进教法切入。教师在教授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时,就必须充分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和符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折不扣地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把课堂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并以此为主线构建英语课堂教学的框架结构。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会英语的同时逐步学会会学英语,提高学习能力。

社会能力

现行《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新课程标准也规定,学生要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胡文仲指出,交际能力是由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构成。

社会能力,哈佛心理学家嘉纳称之为“人际智能”。他指出,人际智能是指认知他人、善解他人、关心他人并能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他还把人际技巧分成四类:领导能力、交友能力、解决纷争的能力和分析社交生态的能力。他还强调,与情商其它诸因素相比,人际智能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洛克菲勒也曾说:“与太阳底下所有能力相比,我将更多关注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社会能力,不仅是铸造一个人素质的需要,也是英语教学培养交际能力的需要。

英语教学,如果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的活动方式的原则,那么,学生便可在与同伴合作活动中训练自己的结伴交友、关心他人,群体组织、协商调解、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而这一切正是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开放型、合作型、竞争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目标:变“以掌握知识为主”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目的做了如下阐述: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基本的语言动用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说明,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设计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原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项扩大为五项。具体内容与目标如下图:

其中,关于英语语言方面的目标要求,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取代现行大纲的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即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保证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言能力的要求共设计八个级别。第三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即初中毕业)应达到的级别;第六级为普通高中毕业必须达到的级别。不同地区的学校以及不同学生和个人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提高级别要求。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适当降低要求,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这种保底不封顶的做法,体现了“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能走则走”的因材施教原则,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情感、策略、文化等目标要求,在我国也是第一次纳入教学大纲之中,我们必须花大气力进行探索研究。新课程标准对每项要求均列出具体细目,以便于我们具体操作和评估。

总之,新课程标准关于内容与目标的设计,突出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教学原则: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素质的根本规定。素质教育的主要机制是内化机制。也就是说,人的素质是靠其本人主体的内化形成。学生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思维的主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性学科,英语是学生自己练会的,而不是教师讲会的。所以,国家教委〔1998〕1号文件指出“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了“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习英语是靠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Internalization)。

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是构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素质教育的生命线,是灵魂。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就没有素质教育,也就没有成功的英语教学。

那么,应该如何贯彻落实这条原则呢?我认为,首先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的活动方式。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目前,主要应该转变两种观念:

师生观要实现四个转变:

①由学生为教师服务,转变成教师为学生服务;

②由学生围着教师转,转变成教师围着学生转;

③由学生被当作充塞知识的容器,转变成课堂活动的主人;

④由教师在台上表演(拉大提琴),转变成导演或指挥;

总之,要由教师为中心(Teacher Centred)变成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red)。

教学观要实现六个转变:

①由只研究“教”变为同时研究“学”;

②由“教决定学”转变为“学决定教”;

③由“只研究教法”变为“同时研究学法”;

④由“教法决定学法”变为“学法决定教法”;

⑤由“只研究教的过程”变为“同时研究学的过程”;

⑥由“教的过程决定学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决定教的过程”。

总之,要由“以教定学”变为“以学定教”。

(二)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

对子或小组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在西方国家已经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是课堂上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小组活动的必要性

概括起来,分组活动主要有以下七个优势:

①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组内人少,人人有机会,消灭了遗忘的死角。

②讨论争论,强化记忆。在记忆金字塔中,小组活动的记忆率是50%。

③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好生帮助差生,学到后马上教别人,记忆率是95%;差生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大胆实践。

④组内合作,强化集体荣誉感。人人认真准备,出谋划策,增强责任感、荣誉感。

⑤组织比赛,增强竞争意识。你争我赶,互不相让。

⑥组内交流,锻炼能力。沟通交流,培养开放型、交际型人才。

⑦轮流坐庄,提高组织能力。组长有权组织安排组内活动。

小组活动的可行性

分组的方法:

①Friendly Grouping 自愿结组

②Multi-ability Grouping 不同水平混合编组

③Single-ability Grouping 同等水平编组

④Neighborhood Grouping 邻里分组

我们国家班型大,学生多,采用第④种为宜。同桌两个人组成对子(Pair);前桌两人回头与后桌两人结成四人小组:

组长的确定:

刚开始小组活动时,可先由教师指派学业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经过一段磨合师生形成默契之后,可轮流坐庄,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具体操作———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①复习阶段(Revision)

值日生报告、自由谈话应以小组形式进行。

*老师设计题目,小组先准备2—3分钟,然后集体表演。

*上节课布置题目,课后准备,课上表演。

*在组内,一人说,大家补充。比如,每人轮流宣读日记,大家讨论。

②呈现阶段(Presentation)

按五步教学法规定,该阶段是逐一呈现新的语言材料:单词、词组、句型等。但要呈现一个练一个,不要欠债;经过全班和半班操练之后,便可在组内练,先口头,后笔头。可印发题单,主要是模仿型和机械型题目,如模仿、重复、替换、转换、选择、判断、填充、补全、造句等。然后组内互判,大家一致者,放过;有争议者,请老师指导,二、三分钟即可。

③操练阶段(Drills)

这是对整个对话或课文的操练,这更需要在组内进行。老师可以印发题单,个人做完之后,组内同伴互批互判,无争议者,放过;有争议,老师答疑,也可抽样检查。

④实践阶段(Practice)

大家做得较好,老师出题目,小组讨论、抽样表演、反馈检查。

⑤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也可按操练阶段方式进行,印发题单,小组作为主要的活动方式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开展小组活动,必须事先准备学习材料,可以把写在小黑板上或投影胶片上的练习题打印下发,供各个阶段学生活动时使用。

四、课堂模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遵照上面提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和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学原则,我省经过上下共同努力、研究探索,初步构建了以下“以学定教”的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

(仅为多种模式之一,只供研究探讨)

(一)理论依据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参与”的素质教育观;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师生观;

3.“英语是学生练会的,不是教师教会的”的学科教学观;

4?“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

5?“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二)操作程序

1?复习阶段———营造语境、以旧引新。通过值日生报告、自由谈话、角色表演或歌曲游戏等创设英语环境,营造英语氛围,激活学生的情趣,提升他们的情商,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全身投入语言实践和思维活动中去;同时通过复习与当课相关的语言现象导出新课内容。

2?呈现阶段———目标设疑、直观呈现。针对当课应完成的单词、短语和句型等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素质教育的综合目标,通过实物、模型、图画、动作、表情、手势等直观手段把线形的、抽象的、新的语言现象变成立体的、形象的多维图像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右脑形象思维器官,完成新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输入过程。

3?操练阶段———指导操练、解疑点拨。运用全班、半班、男女、分行、分排、小组、对子、个人等多种活动方式,其中以小组活动为主,指挥学生进行模仿、替换、转换等有控制的机械操练,以获得语言技能;同时,对重要的语言规则和规律,精讲解疑,点拨升华,以发展学生联想、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能力。

4?实践阶段———创设情境、设计话题。根据当课所接触的语言项目和应完成的语言功能,结合可能实施的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相关的开放型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或辩论,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他们的灵感思维和交际运用能力。

5?巩固阶段———反馈强化、总结归纳。通过对当堂课所接触的新的语言的总结归纳和学生自测、群测的信息反馈,达到巩固强化和查缺补漏的目的。

(三)操作策略

1?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是思维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应占课堂绝大多数时间。

2.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发动者、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评判者或参与者。

3?小组活动应该是贯穿课堂活动始终的主要活动方式。每接触一项语言点时,经全班齐声模仿操练之后,一般均应组织对子或小组活动,先口头,后笔头。做完练习之后,或组内互判,遇有争议的共性问题提给教师统一质疑;或全班共判,指定某小组个人作答,教师指导点拨。但与小组练习的时间相比,单人或单组在全班范围内的检查评判时间宜短不宜长,获得反馈信息后进行及时补救便达到目的。

4?为了便于学生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应在为自己设计教案的同时,按照课堂教学五个步骤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同步练习的题单或学案,列出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以及与教学同步的诸如模仿、替换、填空、选择、转换、补全、问答、思考、讨论或辩论等口、笔头练习题或检测题,供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活动时使用,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平时表现的依据。

五、评价体系: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任何一种教学改革都必须得到与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支持,否则必将失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

价结合的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把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整个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这是世界先进国家一直沿用的评价手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必将采用的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主要指平时表现(Daily Performance)。它应该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活动情况(发言的次数和质量)、课堂反馈检测或诊断性测试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课外英语活动的程度和表现等。这一切,可主要采用量化的手段进行评价。

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策略、文化知识和发展潜能等,则可根据大纲的细目要求,采用宽松的、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形式。

过程性评价的手段可以是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自评或组内互评等来完成。总之,要由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包括听力、口试等在内的期中和期末考试等。

综上所述,新的评价体系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形成性评价;既重视对运用英语能力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评价;评价的手段既有分数量化,也有文字叙述;评价的执行者既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本人和其他同学。这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全新的评价体系。

关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的结束语怎么写

关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论文的结束语同学,我可以帮你写一个的,助人为乐,发扬友爱精神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