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础 ——寺子屋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21 22:28  

  摘要:从寺院教育发展而来的寺子屋教育,作为日本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础,推进了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江户幕府时代,幕府政府为加强封建统治,通过政治手段引导和规范寺子屋教育,促进了寺子屋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寺子屋教育根据平民的现实需求,注重培养符合普通民众具体生产、生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规范的道德教育为日本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奠定了文化根基;开明的女子教育为平民女子创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寺子屋教育虽有其局限性,但为日本现代化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和文化根基。


  关键词:寺子屋教育;实用性;道德教育;女子教育


  19世纪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在亚洲率先实现了近现代化。究其原因,除了明治政府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也离不开日本近代教育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仿照欧洲进行了学制改革,普及初等教育。此举大大提高了全民的文化素养,实现了“邑无失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为日本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不可忽略的是,日本江户后期的平民教育——寺子屋教育为日本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提高了平民的文化道德修养水平。明治政府正是在寺子屋教育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新式小学,推进学制改革。将传统的教育资源转换成现代教育的有效资源,推进了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可以说日本的寺子屋教育对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以及日本民众素养的提高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寺子屋教育的溯源——寺院教育


  寺子屋教育的前身是寺院教育。室町幕府时代后期,许多武士阶层将子弟送入寺院接受文化教育,进入寺院学习的儿童被称为“寺子”。寺子入学称为入寺或登山。大部分寺子的在学年限为3至7年不等,寺子屋教育中的教师被称为师匠,中世的寺院教育主要是寺庙的僧侣进行佛学和儒学的传授,教授的对象主要是武士和贵族等。随着江户时期小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需要基本的读写以及计算能力,平民对教育的需求日渐加大。由此许多寺院开始兴建寺子屋,平民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随着寺子屋教育的不断扩大,寺子屋教育不再局限于寺院。一些武士、浪人、以及有能力的平民等也开始开设寺子屋[1]。寺子屋教育的对象也从武士和贵族转化成普通民众以及武士阶层。教授内容也趋向实用性,主要培养民众的谋生手段以及读书识字的能力。


  二、寺子屋教育的发展历程


  1603年德川家康受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开始了长达260年的江户幕府统治时期。江户幕府通过对内抑制诸藩,制定森严的等级制度等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则采取“锁国政策”,结束了诸侯割据的状态。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农村自然经济加速瓦解,江户幕府中期农民阶层分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人口的急剧流动带来了社会的不安定,动摇了幕府的封建统治。因此幕府急需通过民众教化加强封建统治,保证社会安定。同时为了宣扬佛教,抑制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发展。幕府政府开始介入寺子屋教育,通过政治手段引导和规范寺子屋教育,将寺子屋教育作为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为此幕府开始规范寺子屋教育的教材,加入了宣扬人伦道德、礼仪等内容,同时通过奖励教师的政策,大力发展寺子屋教育,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由于武士阶级崇尚武力,忽视传统教育。幕府后期日本贵族私立教育以及大学寮和国学等公立教育发展极为孱弱。日本各藩虽大力兴办藩校,但只能满足贵族、上层武士阶层的教育需求,下级武士阶层以及平民的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小手工业者和商人也迫切需要学习识字和算术的能力,寺子屋教育逐渐兴起,江户时期,寺子屋教育达到15500多所[2],其中较大规模的寺子屋数量高达13816所。其中男寺子592754人,女寺子为148138人,平均每个寺子屋有寺子60.01人[3]。寺子屋教育逐渐普及,成为了幕府时期平民教育的主要机构。到明治维新初期,明治政府提出“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的目标。时任兵库县知事的伊藤博文提出兴办近代教育,建议各藩县以及郡村设置小学校。1872年日本颁布了近代教育制度《学制》。学制改革便是在寺子屋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式小学的建立主要是在当年现有的寺子屋的基础上建立的,根据实际的情况需求,利用现有的寺子屋和教师人员与设备,改造或合并成新式小学;或者废除原有的寺子屋建立新式小学[4]。学制改革推行之后,大量的日本公立小学都是在寺子屋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寺子屋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作为日本近代教育的前身,其历史地位毋庸置疑。


  三、寺子屋教育的特征呈现


  (一)教育的实用性


  寺子屋教育的教材主要分为四大类:“往来物”、“教训物”、“布令物”、“四书”。其中“往来物”是最主要的教材。“往来物”最早是指将书信内容和书信格式符合规范的信件整理而成的教材,往来物的种类繁多,高达7000余种[5]。由于“往来物”教材接近生活,内容也以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为中心,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同时,根据平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寺子屋选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比如城市的手工业者,一般选用《商家日用往来》、《商卖往来》等往来物。而针对农民子弟,则选用《田舍往来》、《百姓往来》等往来物[6]。因其教材的选用以实用性为主,教学内容也极具实用性。寺子屋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习字、读书、算数为主,贴近平民生活实际,保证平民基本的书写、阅读能力和生产能力。教授的内容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养符合普通民众具体生产、生活的能力,注重的是能力的普及和提高。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寺子屋教育,为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教育形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再看当今日本小学初等教育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不难理解了。


  (二)教育中的道德嵌入


  寺子屋教育初期主要教授习字、读书、算术等。到了江户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幕府为加强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指定教材以及奖励等方式,加强寺子屋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主要的教材包括《天谕衍义大意》、《童子教》、《实语教》、《孝经》等。《天谕衍义大意》主要传播的是朱子学的伦理道德,向人民传授封建的纲常礼教。《童子教》、《实语教》中都有传播忠孝思想,且强调忠大于孝,虽然寺子屋道德教育包含了许多封建教条主义,但也有许多有利于寺子树立正确行为准则规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比如勉学勤奋、慎言笃行等,鼓励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和学习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除此之外,提倡节约、反对奢侈、修身养性等方面的道德教育[7]。


  寺子屋中道德教育虽服务于幕府政府加强封建统治,但也提高了日本民众的整体道德水平,寺子屋教育中提倡的勤勉好学,安分守己,尊师重友的道德规范。为日本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奠定了文化根基。


  (三)教育中的女性彰显


  日本古代女性虽拥有较高地位,但是武家社会建立以来,女性地位开始沦落,尤其是平民女性更是依附于男人,束缚于家庭之内。当时的日本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观念影响,推崇女性无需识文断字,只需能洗衣做饭、勤俭持家即可。江户时代之前,无论是官校还是私校都不接收女子。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江户时期的寺子屋首次为平民女子敞开大门,随着女寺子的出现,寺子屋中出现了男女共学的局面,据石川松太郎在《藩校和寺子屋》一书中说“平均每所寺子屋学生人数大约60.01人,平均男生42.90人,女生17.15人[3]。”部分农村的寺子女童人数甚至超过男童。男女童共学的寺子屋占总寺子屋数量的80%左右,而女寺子则占总寺子屋学生总人数的20%左右[7]。日本寺子屋教育中接受教育不再是男童的特权,女童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随着女寺子的出现,女师匠也随之产生。在七千多种往来物当中,面向女寺子使用的教材达一千多种,如《女大学》、《女今川》、《女实语教》、《女式目》等[7]。教学内容除了习字之外,还开设了如裁缝、织布等专门面向女寺子的教养类课程。寺子屋教育一方面打破了男性独享教育权利的局面,一方面又将男寺子和女寺子的使用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区分。使得日本的初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平民化,向普及性方向发展。为日本平民女性创造了读书习字的机会,可以说在东亚地区都具有领先地位。为日本的基础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寺子屋教育的局限性


  寺子屋教育加强了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但也将封建的纲常礼教融入到道德教育之中,德育教育成为幕府加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倡“忠孝”教育,“移孝为忠”。维护“君臣之义”。《明语教儿抄》(1680)则直接向儿童灌输“忠君”思想,“一日君尽孝,君恩育妻子。……为君元当义,命可轻尘界。……然则一战时,一命不惜哉……[8]”这种移孝作忠的教育方式深深影响了日本儿童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明治维新后的整个日本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寺子屋给平民女子带来的普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无疑是开明进步的,但是日本的平民女子教育中还包括“三从”“四德”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主张以“妇德”为主;宣扬女性应屈从男性,女子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家庭;无视女性的独立人格[7]。


  五、结论


  寺子屋教育作为日本现代教育的前身,为日本现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寺子屋教育中根据平民的现实需求,培养平民生产生活中所需用到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满足了平民的教育需求。规范的道德教育为日本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奠定了文化根基。开明的女子教育为平民女子创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在寺子屋教育的基础上诞生的日本近代初等教育,为日本的现代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日本现代化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和文化根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