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术以其信息容量大、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等优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传统的黑板板书被忽略。本文认为黑板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着重论述了黑板板书的优势,以及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板书。
【关键词】地理教学黑板板书优势有效板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173-02
近几年,大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几乎每节课都借助多媒体,导致遇到突发情况时,课堂只能中断。粉笔字作为教师的基本功,却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忽略,黑板也逐渐成为摆设,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现象。笔者认为,黑板板书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与多媒体相比,黑板板书的优势
1.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多媒体的播放速度往往较快,学生看得过多,知识在脑海里印象不深刻。黑板能够保留重要的板书、板画,能较好地展示一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清晰,便于结课时梳理知识,进行总结。由于黑板篇幅有限,需要边写边擦,最后保留的是教学中的主要知识点和重难点,而且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便于学生掌握。
2.灵活方便,更好地展示思维过程
黑板灵活好用,写错易擦,方便修改补充。[1]对教师来说,黑板既能板书预设好的教学内容,也便于呈现偶发的灵感,可以拓展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地方时计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步步演算,详细展示整个计算过程,得出最后答案,这样学生领悟更透彻。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多板画几个经纬网地球简图,多设置几个点,让学生计算时间。
3.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有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修改,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有效进行针对训练。在必修1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地转偏向力、热力环流、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洋流、背斜和向斜等知识,可以随时让学生上黑板画示意图,多画多纠正,原理自然也就理解透彻了。
4.更利于学生记笔记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图片多,要在有限的45分钟完成教学,时间很紧促,这就会造成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无意识地一直播放幻灯片。多媒体信息容量大,给人感觉很充实,其实学生整节课只顾着看,只顾着写,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消化。而一节课下来教学内容很多,能够在黑板上呈现的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需要保留的重要知识,教师板书的过程,学生也可以跟着做笔记,还有时间思考和消化,课堂上学生更容易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二、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黑板板书
1.精心设计,去粗存精,突出重点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教学经常运用地图,黑板不仅仅用于板书知识点,演算过程,更多地用于板图和板画,这是地理教学的传统“三板”。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板图和板画,板书写哪些内容,画哪些图,用什么颜色的粉笔都要提前设计好,切不可临时在黑板上乱涂乱画。
地理板书应简洁明了,条理分明,位置适中,突出知识体系;地理板图要简洁易记,去掉不必要的内容,减少干扰因素,突出教学重点;地理板画对象多为示意图,要把握整体,忽略细节,突出特征。[2]图像与文字有机结合,同时呈现,以图解文,用文释图,图文结合,可以使学生整体地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学生可以区分不同知识,更容易分清重难点。需要注意的是,地理教学中能用图表表达,尽量不要用文字,板书的文字要简洁明了。
2.教师板图,学生跟画,化解难点
在必修1自然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时常需要在黑板上板图,讲解地理原理及形成过程。这时,最好要求学生拿出作业本或练习本,教师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跟着一起画,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
3.边画边讲,化静为动,演绎过程
地理原理不宜直接用教材上面的示意图直接讲解,教师需要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简图等,最好按照地理过程,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边画边讲,边讲边画,还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化静态为动态,使学生详细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规律、相互关系、形成原因和过程、时空变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地图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随着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基本不会。我们时刻要求学生学好地理,自己却连中国地图轮廓都不会画,在信息化的今天,如果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肯定是不可取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在一个充斥技术资源和诱惑的时代,我们十分需要在技术工具面前的清醒。”黑板作为传统的教学工具,能有效突出重点,呈现教学过程。当然,若能实现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技术的有效整合,各司其职,扬长避短,灵活切换,既能增大课堂时空容量,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徐天国.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载体——黑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29
[2]黄道才.融合理念下地理“四板”手法的运用策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0):39-41
作者:魏丽等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