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方法体系相对复杂、应用性和操作性突出的专业课程。本文结合目前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考核模式三方面多角度地实现了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理论教学
doi:.1673-0194.2017.24.145
[中图分类号]G642;F23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专业课一样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一般的核算、管理方法,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成本会计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与会计实务相比又具有更强的理论性。所以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方法体系相对复杂、应用性、操作性突出的专业课程,它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有其一套独特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1成本会计教学现状透视
1.1理论构架不系统
由于企业的组织特点、管理要求不同,成本会计涉及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算法。再加上教材内容设计的案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针对单个计算方法掌握较好,但没有从系统角度掌握成本核算和分析控制。
1.2核算流程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不清晰
成本会计包括大量的数据计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重点放在了数据计算上,而忽略了其中证、账、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由于学生对企业生产流程缺乏认识,从而导致成本会计中的很多其实很简单的专业术语,变得难以理解,从而使成本会计教学和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际相脱离。
1.3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僵化
目前,部分学校成本会计课程考核仍沿用期末闭卷考试的传统形式,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各个单个知识点的分散考查,没有很好地和实践结合对业务流程进行整体考核,这种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反过来也会使学生忽视成本会计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
2成本会计教学创新措施
2.1重视理论教学
2.1.1注意理论教学授课内容的系统性
教师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理论教学,通过理论讲解能够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把理论讲清楚了,才能使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由于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要求教学必须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在贯彻系统性原则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活动顺序、学科知识逻辑顺序、学生能力发展顺序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的系统性要以学科体系为主导,同时尽可能切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顺序,对教材的不同成分和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宜等量齐观,要突出重点。教学的系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活动诸环节,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安排。
2.1.2注意讲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例如,讲解第2章成本核算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时,涉及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这部分与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分之间的配”中介绍的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联系起来,指出产品成本明细账的上半部分,实际属于将企业支出通过“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分配计入某产品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等式的左面属于某产品生产总费用的归集,这是教科书中第3章的内容;下半部分是属于等式的右面内容即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是教科书中第4章的内容。所以,“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的讲解为学习第3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方法作了极好的铺垫,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感觉。而产品成本明细账填制又可以将第3章和第4章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讲解清楚,使学生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学习后面的内容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2强化实践训练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掌握所学知识、践行所学理论,有助于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的教学水平。同时,重视学生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更贴近社会生产实际,这也是提升培养对象的应用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但是鉴于会计信息具有保密性的特点,让企业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很大的操作难度。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开发和教学设计上进行研究。第一,教师应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开发相关教材,根据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特点找出成本核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企业实际数据及核算流程为基础整理出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将各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融入案例之中,形成完整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链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描述和讲解企业会计工作是如何运作的,如企业部门分布、成本核算等,让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的真实状态。同时,教师要将理论穿插于实践任务之中,把理论作为完成实践任务的知识支撑,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实战性。第二,在教学设计方面则要改变传统将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与实习分阶段进行的模式,采用先任务、后理论的教学模式,用任务驱动理论进行教学,即先布置成本核算的具体任务,再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分析,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需求,以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任务的完成情况又会反过来印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2.3改革原有评分机制
教师要使成本会计教学真正走近实践就必须打破原有的考核模式,从考试内容和考核机制上改革成本会计课程的评分机制。
2.3.1注重实践应对能力考核
考试内容方面要改变以理论知识为核心、各个知识点分散考核的旧有模式,将系统化的、具有实战意义的案例分析作为考核重点,理论知识作为其必要支撑。即将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案例作为考核主线,切实发挥以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实践應对能力的作用。
2.3.2注重过程性考核
考核模式上要注重过程性考核在成本会计课程评分中的比重。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将完成实践任务作为了教学主线,要使成本会计教学更好地走近实践,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本会计考核的重心可以放在日常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上,即将大部分的考核成绩分散于日常的案例分析处理中,期末考试成绩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3结语
会计自产生之初就是为管理服务的,教学则是为了服务社会。综合考虑未来的成本会计需求,成本会计教学必须采用以实践为主的教育模式,才能实现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为需求服务的目标,切实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管理水平。
作者:赵宇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梦洋.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5).
[2]张丽亚.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16).
[3]王菲菲.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策略[J].管理观察,2017(12).
[4]方晓成,李圣荣.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学习,2017(13).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