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儿科学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本文针对新媒体技术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儿科学;教学模式
一、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从“点到面”衍生为“点到点”,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流动模式,也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行业结构与媒体生态结构。在新媒体形态的变化下,载体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1.突破了时空限制
新媒体的信息传递突破了以往受众与主体之间的界限,创造出了全覆盖、全天候的信息传播环境,拉近了受众与新媒体主体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个体只要有发布信息的意愿,就可以发布信息,不会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信息传播时效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具备智能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具有跨越时空的互动性,为新思维、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同步查阅、检索相关知识,并进行修改、评论、转发,与其他人实现观点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讨论中所产生的知识量超越了原有信息。从这一层面而言,新媒体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学习的优势。
3.碎片化特征明显
新媒体具有平民化、低门槛以及泛化的特征,使得内容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内容,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传播消息。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常常是只字片语。如何从繁杂的内容中获取重点信息,对于个体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二、新媒体技术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微博、微信等应用已经得到了普及,如今的大学生,处于知识爆炸的资讯时代,传统的单一化讲解模式俨然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儿科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点课程,但是由于课时较少,知识点多,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这对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在课后,师生之间可以借助微博、微信互动。以微博为例,微博的核心就是对信息点的“关注”,学生可以关注他人,也可以被他人关注,关注者、被关注者的信息都可以第一时间推送给对方。鉴于微博的即时性与交互性特征,可以将班级中诉求相同的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过滤其他不相关信息,强化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质量,这种传播模式构建出了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质量。在微博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与学生平等沟通和交流。
另外,在儿科学教学中应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辅导,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根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微信成为人们交流与联系的重点平台。微信可以发送图片、文字、信息、视频、语音消息,支持群组功能,通过微信群能够强化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除此之外,利用新媒体技术,也让作业布置、信息发布、作业提交、问题反馈、课业考勤、实时讨论变得更加简单。在这一背景下,很多医学协会正在开始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各类医学公众平台、医学教育课程以及微信群,分享各类信息资源,这均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渠道。
三、结语
在网络信息的蓬勃发展下,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凭借其互动性、简单实用的特征,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该种辅助教学手段应用在儿科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优化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控,充分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