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用发展经济学看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一、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基础
结构调整和周期波动是经济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从短期来看,这两个问题就变成经济总量的波动问题和产业结构的短期调整问题。
(一)经济周期理论
现实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宏观总量)总是围绕着其自身稳定的增长趋势呈现循环往复的起伏波动,即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运动中实现的,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波动阶段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和波谷是周期的转折点;或者划分为繁荣、衰退或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了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的偏离与调整过程,但在现实经济中,对经济的均衡状态难以给出准确的描述和度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切尔和伯恩斯在1946年对经济周期给出了描述性定义:“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的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形态。一个周期包括许多经济领域差不多同时发生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一般以产业产值占GDP中的比重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来表示。
关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比较著名的研究首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分布会由第一產业依次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阐述了一个基本规律,即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其自身产业结构会由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形态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形态转化。
罗斯托通过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还有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从一个经济体中主导部门的作用变化以及主导部门交换更替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主导部门的增长、扩大同时也影响了其他部门的的增长、扩大。同时,罗斯托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直观的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即:一是高技术对经济贡献率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二是金融资本对经济贡献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金融资本投资和运转。三是设备制造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四是一般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五是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
发达国家普遍处于第一、第二个层次,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第三和第四个层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般处于第五个层次。
(三)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结构。各产业增长率的波动,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由于各次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次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将影响整个经济波动的状态特征。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着一定时期内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状态特征。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很不稳定;第二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来就根源于现代机器大工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一般又不受自然条件的太大影响,所以较为稳定。
根据产业比重的变化,经济的周期波动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中度波动。当第一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小时,整个经济呈现为中度波动;二是剧烈波动,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且超过第一产业比重时,整个经济就容易呈现出剧烈波动;三是平缓波动,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的波动会呈现平缓趋势。
结合上文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且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经济波动将逐渐平缓化,即经济周期呈现“微波”化。
二、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国际比较分析
(一)美国产业结构演变
1.经济阶段的划分及特征。战前发展期(1884~1944)。美国在1884年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工业产值迅速增加,跃升至世界第一。此时期,钢铁、石油等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比重逐渐增加。
缓慢增长期(1945~1990)。美国经济一家独大,工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此时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经济总量在世界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平稳快速增长期(1990~2000)。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全面结构性调整,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1992年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私人消费与投资及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并存,经济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强调发展制造技术。
加速复苏期(2000以后)。2002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经济增长由消费拉动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IT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2.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特征。工业化早期阶段。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大约40年的时间。1900年,美国工业品总值达到农产品总值的2倍。1900年美国基本上成为工业国,1920年前后,工业人口超过农业人口。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50年代,农业地位日益下降,工业地位日益突出,制造业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这个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28%左右,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占53%左右,第三产业占19%。
工业化阶段。大致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大约30年间。此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14%左右,第二产业也下降到37%左右,第三产业变主导产业占50%左右。
工业化后期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约20年间。该阶段第一产业所占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份额的比重不断下降。1960年,美国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减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超过半数,劳动力迅速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
非工业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30多年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除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保持着领先势头外,美国对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工业进行了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改造传统工业,使其传统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此时期国民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重心向高技术工业转移,且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改造。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经历了迅速下降之后,逐渐稳定,第二产业也在经历缓慢下降之后稳定下来,第三产业则迅速发展,比重超过70%。此时期美国服务化经济特征明显,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
3.小结。通过对美国产业变迁的总体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美国经济增长完全依靠第三产业发展来支撑;从产值角度,美国目前主要通过高附加值第三产业产值的提升来带动第三产业整体产值的提升进而带动GDP增长;虽然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逐渐提升,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在下降,这也使得美国又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
(二)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1.经济阶段划分及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并不是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的。从10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来考察经济增长率波动,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3次上升与回落的波动过程。第一次上升是1982~1984年,GDP增长率从1981年5.2%的低谷上升到1984年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第一次回落是1985~1990年,GDP增长率回落到1990年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6年。第二次上升是1991~1992年,GDP增长率从1990年3.8%的低谷上升到1992年14.2%的高峰,上升了10.4个百分点;第二次回落是1993~1999年,GDP增长率回落到1999年7.6%的低谷,回落了6.6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7年。第三次上升是2000~2007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第三次回落是2008~2015年,GDP增长率回落到2015年7%的低谷,回落了7.2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8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即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面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速已连续8年处于下行调整中,是改革开放以来3次回落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我国经济结束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产业结构演变历程。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承接区,西方国家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从日本、德国进一步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推进,形成了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从中国的产业结构上看,体现出以下演变特征:
第一,农业GDP占比持续下降。1980年,中国农业GDP占比为22.8%,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下降到5.4%。
第二,制造业GDP占比始终在30%以上高位运行(1990年例外),一枝独秀。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19.8%∶19.4%)。中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资源投入、低成本、投资和全球化,有些优势无可替代,还会维持相当长时间。
第三,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占比总体保持了持续上升态势。1980年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占比分别为8.9%、8.0%,而后持续上升,到2010年,分别为18.7%、19.8%,二者总和为38.5%,增速分别为110.0%和147.5%。内部结构上,以传统产业,如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为主,在GDP增加值中占比超过40%,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水平较低,比重约为20%。此外,建筑业和运输业1995年以前则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之后维持在11.5%左右的水平。
总体而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与配第-克拉克定律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经济波动逐渐平滑化。
3.当前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高位平滑化与增速换档。事实上中国在走一条赶超的道路,在相当长时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临着相当高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实施扩大内需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政策,面临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双保护”的挑战,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双过剩”,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双约束”,中国经济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同时制造业也正经历着东南亚国家的“低端压力”和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高端压力”。
与美国相比,从GDP增长阶段来说,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平稳增长期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正面临大调整,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改造需要时间,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成熟与形成新的生产力也需要时间,扩张性财政政策所积累的问题开始显现;从人均GDP来看,大致相当于同等收入下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美国人均GDP于1970年达到10383.00美元,完成了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综合考虑两者,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大致美国20世纪70年代左右。
4.未来产业演变趋势。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产业结构上逐渐发生了一些调整:消费性产业稳定发展,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性有降低趋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开始向集约型、低碳型经济转型。
综合前文的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和美国的产业演变经验,可以预计中国未来也将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发展:加强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逐渐赶超传统工业。具体来说,中国产业结构要努力实现以传统工业生产向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为主的转移,制造业重心逐步向高技術工业转移,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普遍改造,服务业也要实现高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填补传统服务业的衰退。未来的中国必然要从高投入式发展向高技术式发展转变,科学技术将会愈发重要。在未来,计算机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的发展将会是中国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
作者:张锦等
第2篇: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供需发展经济学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共享型市场发展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流通领域中。从共享经济的概念可知,共享经济主要指人们利用技术对彼此的额外资源进行寻找和购买。共享型经济在流通市场中的成长最为明显,从某种意义来看,流通市场多年来一直在以交换方式生存和成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共享型流通市场的形成是一种十分显著的经济现象。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共享型流通市场本身,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才开始逐渐涉及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机制。探讨共享型流通市场供需的经济学发展,有利于掌握影响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因素,从而促进共享型流通市场的更好发展。
共享型流通市场相关概述
自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商品以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为基础有效地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多个小微型企业产品的重要流通渠道。共享型流通市场产品交易额在过去数十年中在全社会占据较大的比例,但在20世纪90年代地方政府成立的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差异较大,出现空壳市场和资源浪费现象。以往研究上述问题都通过小微型企业营销模式、交易费用等角度分析,然而该类市场存在的本质属性中包含共享型流通市场中的减小交易不确定性、信息集散与外部规模性等特点,若对影响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供需行为因素进行深层次剖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意义。
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供需发展经济学分析
(一)构建模型
基于AmitiandJavorcik(2008)模型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微观基础,如果假设某个商品类型在某国家及当地为差异性组合类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共享型流通市场中j地区行业i的利润函数:
πij=pilxij-Gijxij-Fij(1)
式(1)中Gij表示各地供给共享型流通市场各类商品成本指数,xij主要表示产品销售发送到各地的具体数量,Fij表示共享型流通市场建设投入的固定成本。若将共享型流通市场比作大中型采购商,发往各地市场中的商品会通过不同流通渠道,那么所需的产品采购成本在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指数为:
(2)
式(2)中的njk指k地区的i行业制造企业数量,根据冰山成本法中分析,σi>1表示共享型流通市场对差异化产品采购的替代弹性。
(二)变量说明
由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中国商品流通市场年鉴及中国经济普查年鉴在匹配方面存有部分差异,本文根据研究整理情况重新匹配上述归类,以共享型流通市场所有商品都出自国民经济行业制造企业且商品代码、序号无交集作为具体原则。由于四分位国民经济行业和第11类共享型流通市场商品日用品类有20多处错误类型,因而在实证过程中针对日常用品类的流通市场商品和所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回归比较时有专门剔除选项。之后再根据不同地区和摊位对需要的共享型流通市场交易额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每个地区某一行业每年在共享型流通市场的收益值。此外,流通市场采购制造业差异性产品的成本指数,一定程度上会对共享型流通市场造成影响。根据公式(2)可得知,各地区的企业数量和区域间的运输成本对成本指数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共享型流通市场的主力多为各地区年均销售额在500万元-30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
本文采用省级距离或本地自距离的倒数表示区域间的运输成本,而对于本地区来说,具体假设各省都是圆的,本地自距离用其面积A求出半径,本省自距离和省级距离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交通公路行车里程图集》。
由此可用公式:表示本地的供给行为动因。公式中的Djj表示地区的半径,表示j地区中行业i的小微型企业数量。用公式:表示外地为本地提供的供给行为动因,公式中Dkj表示k地与j地的省际距离,为K地区中行业i的小微型企业数量。用公式Insbij=In(sbiij+asbosboij)表示总体供给行为。外地供给行为动因参数asbo可以表示省际之间的市场保护程度和流通壁垒,当asbo<1时,说明省际之间确实存在市场保护程度和流通壁垒,也正是上述因素导致外地供给行为动因的重要性无法和本地供给行为动因相比。同时采用各地的高速公路里程水平(ew)、公路里程水平(rd)、铁路里程水平(rl)对交通设施状况进行度量,用etaij表示共享型流通市场对行业i商品流通重要程度:
公式中分子与分母分别为上一期的共享型流通市场交易额和产值。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中国交通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等,表1为各个变量的统计描述。
(三)实证结果
表2中回归结果(1)、(2)、(3)、(4)分别代表普通最小二乘法依据式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依据式的结果。
共享型流通市场和国民行业中的日常生活用品之间的差异较大,表3为加入边界流通壁垒的供给、需求行为成因与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基本估计,从表3可看出回归(5)和(6)剔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组类统计数据。再从表2的回归(1)和回归(2)可得知共享型流通市场不会因为供给行为成因而受到影响,因为其成因不显著。此外研究中需求行为动因估算的系数和事前理论预测相符。供给和需求行为动因在回归(3)和回归(4)中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效果有着明显影响,此结果和回归(5)和回归(6)的情况相同。所以不满足模式Insbij=In(sbiij+asbosboij)假设的前提条件是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所估计结果的差异之处,由此说明我国依旧处于区域市场保护范围之中。
从表2的回归结果(4)、表3的回归结果(6)中可知,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效果因受供给和需求行为影响效果显著,然而在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中外地的供给和需求行为供给系数中,尤其外地的需求行为成因系数和供给行为成因系数分别在0.05和0.002左右,再次说明在共享型流通市场中本地的供给和需求行为成因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外地,也表明外地消费和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受区域市场保护阻碍。根据产品投入要素将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别,从表4可知,不管是总体需求行为动因In(db),还是外地需求行为动因dbo,其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影响估计值均小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对应系数。因为价格低廉的小商品是共享型流通市场的成本的主要因素,大众购买的如精密仪器设备、家电及机电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售后及品牌有更高的要求,多数消费者愿意前往连锁商场和专卖店购买,以致于上述需求对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作用无法和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相比。
此外,从劳动密集型部门产品的外地供给动因sbo系数要小于其它两个部门,这还是因为区域市场保护在劳动密集型部门产品有较大的影响,能有效地解决地区就业难问题。之所以资源密集型部门产品的总体供给行为动因In(sb)要小于其它两类部门,主要因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其它两种类型产品的上、下游企业相比会选择较近的选址,交易过程中无需通过共享型流通市场,因此其成长不会受到影响。
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的供需发展对策
(一)完善交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
完善交通设施、提高流通效率是我国资源供给条件下降低运输成本和实现运输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整合交通资源,形成衔接顺畅和布局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核心是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所以通过加快发展与改革,兼顾公平与效率,大幅度提高流通效率是我国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目标。当下流通要实现最佳价值效率就是使物流运作过程更加迅速通畅,对于交通设施来说就要不断完善网络,为流通企业提供最佳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目前我国流通体系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之间的格局,并不是完全竞争状态,有些流通节点上的参与者在物资流通体系中不管是渠道、资金还是技术优势较为明显,但仍然在实际农产品流通中会有优势企业压榨弱小微企业和小农户现象存在。所以政府要发挥应用的监管作用,为物资产品流通体系指明方向,通过法律、行政、税收等方式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公共服务,调节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利益分配不均的行为,帮助小微企业实现向共享型流通市场经济方式的转变。
(二)鼓励小微企业,结盟下游企业
如果一个地方的小微企业消失了,会导致地方主导产业消失。简而言之,小微企业作为产业端的开始,它一旦消失就会导致整个地方的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小微企业的市场敏感性要高于大中型企业,同时此类企业对宏观经营环境的感应度也相对较高,如果经营环境出现变化,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甚至企业会走向倒闭破产。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小微企业要突出其自身灵活性,善于和下游企业结成合作联盟,通过建立相应的信用机制来规避因自身原因造成的经济风险。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功能优势是大中型企业无法替代的,它除了要和大中型企业实现对接,也要不断创造需求和刺激消费,那是因为中大型企业有着成熟的掌握市场能力,但对部分新兴需求却无暇顾及,而小微企业应及时发现市场需求,进而开发出与市场需求相符的服务和产品。所以小微企业要善于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及对当下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以此逐渐走向品牌销售渠道,也走向成熟的共享型流通市场环境,对业内其它小微企业起引导作用,鼓励更多小微企业以大中型独享的连锁商业经营模式为目标,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机遇。
(三)创新商业流通模式,加强集成化管理
对于农产品等流通市场来说,应建立以批发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联盟;以横向方式和纵向方式整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供应商和零售商,签订战略联盟合同形成集成化管理方式。各个参与方要从信息化建设整体优化内部结构,与其它各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放弃传统经营思想,做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加强各种如冷藏冷冻、加工配送、预选分级、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初级完整体系农产品冷链系统以便保证农产品无污染及其新鲜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农产品浪费和经济损失。此外,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培养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增加发展弹性是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主体培养重点。将企业不成熟的业务承包给有经验的社会组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后续发展目标。同时开展如网上交易、期权期货交易、拍卖交易等新型的农产品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式;借助物联网、电子商务或互联网等方式实现信息化自动支付技术,以快速支付资金和自动订货的EOS系统的方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买卖双方的风险和交易费用。
结论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共享型流通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研究指出,本地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不会受外地供需行为成因影响,这说明市场保护对共享型流通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再加上不同类别行业的共享型流通市场成长供需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如资源密集型产品总体行为不会对其共享流通市场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壮大小微型企业发展,鼓励品牌销售发展模式创新,同时还要减少地方市场保护行为发生,完善交通设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共享型流通市场远期发展效果。
作者:孔德明
第3篇:基于研究导向的本科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理念探索
一、引言
在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现实有机统一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以与现实经济活动较为密切的发展经济学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本科生中开展基于研究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笔者所承担的发展经济学课程开设于经济学系本科生的大三第二学期,共64学时。课程设置目的旨在突出对学生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将计量经济学工具应用于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其次,通过小组汇报锻炼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最后,选取发展经济学领域内某一问题为切入点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通过对上述三点能力的培养,第一可以提高学生对发展经济学中相关理论的感性认知程度;第二能够掌握发展经济学中主要经验研究问题的定量识别方法;第三,学会如何搜集数据并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规范的实证检验;第四,鼓励尝试性提出原创性或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或在已有数据基础上探索更为深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掌握相关领域内现有文献的研究脉络和最新进展;第六,要能够对现有文献进行批判性地阅读和讨论。
容易看出,目标1和目标2的能力培养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回顾与复习能够得以强化;目标3和目标4则可以通过最后的课程报告得以强化;而目标5和目标6的能力培养则可以通过分组展示环节得以锻炼。基于研究导向尤其是实证研究导向的教学理念,也使得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此外,这一课程教学理念也能够为其他经济学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也必然会对学生撰写其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以及更为重要的毕业论文产生实质性的积极影响。
二、基于研究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学内容选取
在设计《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时,考虑到高年级本科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相关议题的时效性,我们适时选取包括贫困、经济增长、健康、制度、微观金融、农业、腐败、冲突、教育、劳动力、国际贸易以及政策评估等方面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考虑到发展经济学对定量分析工具的依赖性较高,还重点补充了计量经济学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倍差法等工具性知识,并结合具体经济问题加以介绍,特别突出对计量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的解读。
(二)教学进度安排
在1-3周主要讲授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讲解的重点在于突出如何将各种计量模型应用于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注重对计量结果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含义的解释,而不过度强调较为繁琐的数理证明过程,所用教学软件为STATA。在第3周,随机抽取3位同学组成一组,每组任务是阅读发展经济学领域内的任一文献,尽可能找出这篇文章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如何进行尝试性地改进,讨论结果要求一周后在课堂上展示汇报。从第4-11周开始,每周都要安排学生汇报其小组任务。在第6周,学生必须提交其课程论文的研究计划及可行性分析报告。在第9周,各组应该完成期末论文实证部分的初步结果。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经验研究部分的内容,每两周安排一次STATA学习辅导内容,并且教师每周给出约一个小时的预约答疑时间。在第12周安排讲座内容不再布置课外作业,以便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集中精力撰写课程论文。在第13周,每组要求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进行15分钟左右的课程论文初步结果汇报,各组汇报结束后另安排10分钟左右的现场提问环节,主要以学生参与为主,由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在这一过程中,要避免教师过多介入而影响学生汇报的自信心。小组成员应根据其他同学、老师的意见或建议,对课程论文的初步结果进行针对性修改,终稿将于最后一次课提交。
(三)计量经济学复习安排
在讲授正式内容之前,我们对全体学生的背景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了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但是在STATA软件使用熟练程度以及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一些学生表示,其所掌握的计量知识比较陈旧并且“不知道有什么用”,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不太喜欢计量经济学,少数学生甚至比较厌恶计量经济学。因此,在开学初的三次课,我们专门设计了计量经济学复习专题,结合调查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在复习中我们特别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具体问题介绍在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量化处理方法及其STATA软件的实现形式。复习的重点是教授学生不同的模型设定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解读回归结果,并赋予回归结果的经济学含义和政策启示。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应熟练写出回归方程式、运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展示并评论其回归结果。
课程以OLS在发展经济学课题中的运用为起点,例如分析地理因素是否会影响长期经济发展。在回顾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经常碰到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例如遗漏变量、双向因果关系和选择性偏差),布置两篇使用工具变量来缓解这些内生性问题的经典文献进行阅读(分别是Acemogluetal.,2001和Glaeseretal.,2004)。在第三周,主要介绍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倍差法,这部分内容在基础计量经济学课程中通常不会介绍。考虑到课程实际需要,同时要尽可能地回避较为繁琐的证明过程,我们基于问题导向来介绍倍差法的思路和软件实现以及回归结果的解读。在第2周,涉及倍差法问题的参考文献要提前布置下去给学生研读。前三周的主要目标是复习计量经济学知识,阅读文献的范围相对广泛一些。第三周结束后,阅读任务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冲突和制度等发展经济学现实选题上。
考虑到学生要在第4周开始规划其课程论文框架,因此第4周将重点介绍如何使用STATA软件。一些常用的STATA代码提供给学生,以便其进行模仿。对于习惯使用菜单式软件的初学者来说,STATA软件的上手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主要提供两篇经典论文的原始数据给学生,让其对这两篇论文的回归结果进行复制和重现。从第4周开始,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尽快掌握STATA软件,我们每两周安排一次实验环节教学。
(四)小组汇报环节设计
根据教学计划,发展经济学每周安排两次课,每次课两节连上共80分钟。第一节课通常会介绍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经典议题。第二节课通常会安排小组汇报。团队学习充分体现出新的创造性知识的产生是一个社会性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基于他人的创造性知识或者受到他人的启发而产生新的创造性知识(吴志明和武欣,2006)。因此我们在第5周随机抽取3名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并从第6周开始每次课都会安排3个小组汇报其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需要指出的是,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最大程度地缓解了选择偏差,尽可能降低了“人以群分”的可能性。例如,更受欢迎的学生或者是以前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在选择组别时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将造成各组之间的人为的不平等。而随机分组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公平,尽管这样也可能导致成员之间的沟通成本上升。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团队中一旦存在搭便车现象,将会对团队学习的效果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将主要是在情绪情感方面对团队成员带来损害(Sharan,2010)。因此,在分组学习过程中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尽可能避免搭便车现象。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是教与学的基本单位,我们不能只对个体成员进行评价,更要从整体上对合作小组进行全面的衡量与评价。但另一方面,给小组成员统一打分,又很难真实体现出小组成员的不同贡献(贾彦琪等,2015)。结合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可以将统一打分与对组内每个成员明细分工进行评价两种方法相结合。根据成员在小组汇报中所承担的角色进行评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搭便车的风险。此外,累计4次的小组汇报使得教师有充分的机会向每一位组员就其所完成的内容提问,以核实成员对其所完成内容的熟悉程度和贡献程度。最后,基于标准化考虑,各组在15分钟内所汇报的内容必须涵盖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结果及其不足,并且讨论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
1.文献阅读环节
从第六周开始,各小组被布置1篇文献阅读任务,并汇报其阅读心得,同时回答教师和其他同学的问题。这六篇论文涵盖健康、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自然地理资源、制度和贫困等专题。由教师负责为每个专题选取3篇经典论文,然后从中任选一篇论文随机分配给每个小组。在汇报过程中还要考核各小组的临场反应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第一个选题健康为例,所选的三篇论文研究了健康资本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医疗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非农就业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三篇论文依次采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倍差法和工具变量法(刘国恩等,2004;刘靖,2008;臧文斌,2012)。由于不少学生是第一次课堂展示,除了设计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能够胜任的作业外,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教师还应该适当积极引导并及时评价,尽量避免过于尖锐的负面评价。学生也应鼓励去积极思考其所汇报的文献能否可以做得更加完善。
从实施情况来看,在第1次汇报时学生会觉得现场互动环节较有挑战性,但是经过2-3轮训练后,多数学生表示可以在指出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避免自己再犯类似的错误。还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激发所有同学都有积极性向其他组别的汇报进行提问,凡是所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具有建设性的同学,教师都应在平时成绩评定上予以肯定。
基于标准化考虑,汇报内容原则上应该包括研究背景、数据来源、识别方法、结果和政策启示,此外还必须包含自己的评述。在评述部分,重点应汇报这篇文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考虑到,并且这个问题会对研究结论产生怎样的潜在影响。阅读文献时,一些可供参考的批评点可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1)是否存在选择性偏差?(2)处理效应的因果传导机制是什么?(3)要素投入之间是否存在跨期替代效应?(4)是否考虑了霍桑效应?(5)是否考虑了固定效应、趋势以及地区时间交叉效应?(6)是否存在需求方或供给方的替代效应?(7)研究的外在效应是什么?(8)在处理效应的选择上是否存在系统性回忆偏倚?
2.课程论文部分。在课程论文中,学生要运用实证分析范式回答发展经济学中的某个问题,这些问题的数据来源由教师提供,主要源自于目前国内开放的CGSS(人民大学)、CFPS(北京大学)等国内大尺度微观调查数据。除了在课堂上讲授STATA基本命令外,学生还要自学STATA手册中的部分基础内容,并且要学会如何重现(replication)一些典型论文的回归结果。
课程论文的长度为10页左右(约1万字),应基本涵盖文献评述、理论分析框架、待检验的假说、计量模型设定、数据描述、主要回归结果、稳健性讨论、可能的不足以及结论建议。课程论文将按照如下指标等比重评分:(1)问题的原创性;(2)方法选取的适宜性;(3)是否属于课程讲授内容;(4)回归结果的经济学涵义;(5)回归结果的报告是否规范;(6)稳健性讨论是否完备;(7)研究的不足是什么;(8)引言撰写是否具有吸引力;(9)结论的撰写是否深入浅出;(10)文章的整体质量。
课程论文从第14周开始要陆续安排学生在讲台上汇报其正式研究结论,并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最终修改。在撰写论文时,学生要牢记如下几点:首先,应在论文中报告其所用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其次,运用STATA绘制待检验假设的散点图,并观察异常值;第三,在每个回归结果中要给出各变量的直观含义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以增强论文的可读性;第四,在编写STATA命令文件时,要学会在文件中运用注释以增加论文的可读性;第五,要按照格式规范列出参考文献。
课程论文的选题原则上要求具有原创性,其来源可以是受其他现有文献的启发,或者是对现有文献的进一步讨论,也可以是教师推荐的选题。在第六周,各小组要提供两个待检验的经济学命题并且核实有无相应的可得数据,然后与教师讨论从中最终确定一个选题。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基于研究导向的教学理念,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并且相比于枯燥的理论,学生更愿意在动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经济学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无论将来这些学生是否会继续从事科研工作,这种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必将使其终身受益。
(五)成绩评定方法
学生成绩评定既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评价指标上,我们的思路是特别突出对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项目,加大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比重,以此鼓励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最终成绩评定上,课堂考勤占10%、平时小组汇报占40%、作业占20%、期末汇报占10%、期末考试占20%。在4次平时课堂展示中,取最好的3次计入最终成绩,这样便于促使学生从错误中学习改进,激发其积极性。
三、结论
基于研究导向的发展经济学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感性认知水平。课程教学评估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认知水平和应用技能均有较大改善。并且学生还反映,通过本课程学习还改进了其分析问题能力、课件制作以及交流沟通能力。进一步地,通过本课程学习也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以及将来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当然,在学生显著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困难和挑战。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这门课是他们已修课程中最难的一门课程。
基于研究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可以较容易复制到其他经济学类课程之中。但是,我们的经验表明,40人左右的小班学习效果要比大班好很多。在课程论文选题方面,也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老师的建议选择研究内容。基于过程导向的促学机制,例如对再现练习的强调,使得学生能够模仿现有模板,不至于在理论和实际之间不知所措。在分组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提供每个成员的具体分工明细,教师在课堂汇报环节可就各成员所负责的内容进行提问。此外,一旦条件允许还应建立课程讨论区,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任意疑问或困惑,都可以在论坛中进行讨论,通过论坛还可以及时跟踪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或消极评价,以便加以改进。
总之,基于研究导向的发展经济学教学理念,整合了学生三方面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将计量经济学工具用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课堂汇报技巧并提升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形成了思辨能力,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强化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
作者:杜丽永等
第4篇: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开发中的合理应用
一、西部大开发
(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发城市化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西北地区将有限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先开发比较大的城市。”即“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效益的数据分布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生产力特别低下,资金不足,经济效益非常低,要想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提升经济效益,我们就必须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提前开发大城市,将大城市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争取发挥到最大,继而来推动其他中小城市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让区域经济能够高速高效的运作。”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西部地区应该集中力量来发展中小城市,限制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发展发展。”即“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祖国的西部地区要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进行必要的限制,集中优势力量来发展中小城市,而且还要与我国实施伟大的小城镇战略进行紧密的联系,逐渐推动城市化向前发展,同时设立城乡人口、经济有序的缓冲机制。我国的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非常的不均衡,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一起拥入。刚开始就要尊重客观情况,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稳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关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问题
有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草业应先行。”即“我省农牧厅厅长高瞻远瞩的讲,我省应该要把小草做成一种大产业,将牧草。草坪草种变成国有化。这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优化生态环境的理念相符合,同时还抓住了新的历史机遇。总之,西部大开发,草业应先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作为该地区的优势资源,国家应该积极高效的合理开发这些矿产资源。”即“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对于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目前现有的45种矿产资源中,其中,24种矿产资源的储量大约是全国储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还有9种矿产资源非常的有独特的优势,储量占到全国的百分之三十三到百分之五十五。西部地区适合矿产资源的成矿,开发和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有很大的前景和潜力。”
(三)关于西部的环境保护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中要重视环境立法。”即“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耗时非常长的伟大工程,对于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都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我们每一代人要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要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西部大开发过程能够连续和稳定。我们必须要一鼓作气,切不可一边开发发展、一边预防治理。也不能一个地区治理,多个地区进行破坏,更不能先发展后治理,将环境保护法全部抛到脑后,不在乎法律的存在,只顾发展地方区域经济,而不考虑给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后果。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是不可取的,也得不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能够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作用的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即:“重视环境保护,提前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长期以来,我们治理环境的措施是对污染以后的处理和惩罚,是一种错误的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极端的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是零散的、不集中的保护方式。过度的开采自然资源,只是一味的掠夺,满足人的需求,发展经济。然而却忽略了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如果让这一切复制到西部大开发中,那产生的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保护环境的思想改变是完成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最重要的。”
(四)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教育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要优先发展职业技术。”即“精英人才我们可以培养,也可以高新聘请,但是,许多职业技术人才则需要自己来培养完成。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发展急需要职业技术人才,西部大开发,职业技术要先行。”
另一种观点认为:“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最关键的是实行高等教育.”即:“在西部大开发中将高等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人们认识到教育事业对于西部大开发全局关乎重大。我们应该落实党和国家给予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西部地区要进行教育结构改革,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科学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让西部高等教育与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步调一致。”
(五)西部大开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限制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是西部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工业结构的改革。”即:“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对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做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变革目的是让国家的各部门能够协同进步。让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实现西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对西部农业进行开发,最重要的是改变以往的农业结构。”即:“我国东西开发时间的不一致,地域问题等在农业上表现的最明显。西部农业的开发和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密切相关,然而农业开发最重要的是对农业结构进行改革。我们要将市场作为农业结构改革中的导向,利用全社会中的各种作用,花费长时间的努力,来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
二、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建设问题
(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多元化的经济建设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一方面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的是让农村发展经济的各种生产元素逐渐的由城市向农村进行回流,推动农村快速的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在祖国的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非常的大,我们要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非常关键的一步,才能让西部地区早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目标,对于促进我国西部城市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建设三元经济结构。”即“工业化的发展就是西部大开发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中,一条必经之路就是三元经济结构。我们的最后目标不是构建三元经济结构,而是由三元经济结构完全代替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实现三元经济结构,即完成我国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
(二)关于西部大开发中生产要素短缺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缺乏资金,更是缺乏企业家的投资。”即“西部地区资金缺乏这个棘手的问题靠自己积累和国家政府的支持是很难解决的,通过引进外资来对西部地区进行大量的投资。西部地区要想吸引中外资企业,就必须要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强立法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然而,改善西部的投资环境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全社会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将吸引中外企业来西部地区的投资活动叫做“筑巢引凤。”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问题。西部大开发的真正实质是通过大开发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逐渐的迈出现代化的步伐。
作者:杨晓丽
第5篇: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的发展观随着中国的发展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的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与时俱进,再突破、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结了中国发展的最佳实践,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发展自觉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这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我们称之为“五大发展”。同时,五大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着统一的目标。五大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五年规划本质上是人民的规划、人民发展的规划、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规划。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体现: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创业的主体;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人民是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
五大发展根本落脚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必须遵循人的生命发展周期。这也是制定五年规划的微观基础,即从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出发,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各种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人的各种发展能力。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人的能力维度边长,加速人的能力积累过程。人的进步集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则构成了十三亿人民的集体进步,尽管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异。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标志着中国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党前瞻性把握国内外大势,主动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性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必将推动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宏伟目标。
作者:胡鞍钢
第6篇:研究式教学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鲜明问题导向的课程,它以经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主题,研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经济问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应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提高经济学的思维和研究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却并不十分感兴趣,从而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的兴趣,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一、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该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发展经济学课程理论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数理模型多,对学生的数理基础和经济学理论功底要求较高,而很多学生往往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积累的不够,不适应从数理模型的角度去分析经济问题,从而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学习发展经济学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第二,该课程教学往往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经验事实相结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广的研究视野和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能够把发展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前沿研究进展和学科演进动态传授给学生,而很多教师只是将发展经济学课程等同于一般的机械式书面知识宣讲课,照本宣科,将该课程教学停留在简单的灌输书面知识层面,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乐趣,很难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研究式教学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与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研究式教学要求教师把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现实经济世界,进而激发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具体而言,研究式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在讲授基础理论的过程中穿插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把自己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引入课程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不同于教材的数据资料和经验分析;二是要求教师以学术研究的方式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改变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格局,打破固定不变的学科逻辑,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新思想、新发现、新研究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设计研究专题,带动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研讨中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的成就感和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种研究式教学既迫使教师不断探究经济理论的发展动态和前沿进展,更加勤勉地从事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教学研究,也驱使学生为了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而广泛收集资料、阅读文献,从而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的作用,真正达到教师为了兴趣而教学、学生为了兴趣而学习的目的。
基于此,针对发展经济学课程特征,通过研究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也能提升教师“教”的乐趣,它是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三、实施研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发展经济学课程的特征,不能仅拘泥于根据教材顺序简单机械的介绍知识点,而应该遵循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的思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按照理论知识与现实经验相结合、成熟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自身研究与课程主题相结合的方式适时调整授课结构,让每一堂课都能以新颖的“研究问题和主题”作为授课的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强化学生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来实现学习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对各种经济发展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能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世界。
2.创新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引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广泛应用专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由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有意义和深度的论题,引导学生收集资料、阅读文献,积极参与讨论。通过“专题设计——专题讨论——师生互动——教师点评总结”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使学生通过发展经济学的学习体验到思想交流互动的乐趣,教师也在师生互动和思想碰撞中体验到教学的成就感,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对于发展经济学的考核基本上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对书本以外知识和现实经济问题的兴趣,导致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课,到了考前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几个知识点,考试之后又将这门课程的知识抛到九霄云外。为了有效推动研究式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闭卷考试考核方式,采用文献述评、论文写作、论文讲解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既能全面掌握知识,又能举一反三应用知识、升华知识,并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学术兴趣。
四、结论
研究式教学是增强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然而,在现实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也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与研究问题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而且要求教师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功底、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因此,在将研究式教学应用于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谢冬水
第7篇: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两三个世纪世界工业革命使化石燃料日益成为人类发展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甚至已经成为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品质的必需品?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等负作用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化石燃料日益用尽,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探索新的能源获取途径,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固定和贮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人类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获取生物质能?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实际上是一种“返祖”现象?大约在原始社会中期,人类就从自然界中学会了利用植物生火?取暖?驱蚊蝇猛兽?加工食物?但这种“返祖”却绝非简单的“返祖”,而是发生变异后的“返祖”?今天人们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与工业革命前的开发利用相比较,已经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工业革命前,由于生产力落后,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利用有限,植物供给完全可以弥补人类对植物燃烧的需求,因而是原始意义上的可持续?今天,生物质能产业的大规模扩张,将导致对植物的需求急剧扩张,植物供需缺口扩大?如果人们不加限制地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当代中国,将以何种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如何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引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这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进而对于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实现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利用,首要的是改变人们的观念,因而本文第二部分介绍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第三?四部分从经济具体层面分别讨论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与途径?
二?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20世纪,由于石油大规模?低成本开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几乎为人们所忘记?在中国一些边远地区,有农户利用植物直接燃烧取暖,还有一些地区推广沼气,但规模不经济,技术不过关,持续能力差?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4次全球性“石油危机”的出现,生物质能的规模化开发的必要性重新显现,如同期燃料乙醇产业在巴西?美国等国的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屡创天价,生物质能产业更加为世人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把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对待?
为更深入地探讨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们将从四个经济学的层面,即宇观?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来分别解读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1)宇观层次主要从整个地球的经济学角度考察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宇观层次看,生物质能产业必须有利于缓解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宏观层次主要从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安全的角度考察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安全的内容广泛,与生物质能产业联系最紧密的主要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从宏观角度看,生物质能产业必须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并有助于维护能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如此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中观层次主要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生物质能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协调关系?从中观层次看,生物质能产业链中不应该存在瓶颈现象,产业链与价值链必须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必须分配合理?(4)微观层次主要从经济角度考察生物质能生产企业,涉及生物质能生产单位成本?销售价格?利润率以及生产技术与工艺等方面?从微观层次看,生物质能生产企业能得到正常利润,利润率长期过高或过低甚至亏损都无益于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还有必要说明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1)如果将宇观?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排一个先后顺序,那么,前一层次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后一层次指明方向,只有从前一层次上明确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方向,后一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才真正有意义?如果生物质能产业不是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宇观层次)为终极目标,片面强调国民经济安全(宏观层次)?生物质能产业链的合理性(中观层次)?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微观层次)都将毫无意义?因此,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严格按照宇观?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先后顺序来制订?(2)后一层次是前一层次的基础和条件?如果生物质能生产企业没有利润空间(微观层次),产业链难以配套运作(中观层次),以至生物质能产业长期依赖政府扶持与补贴而生存,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物质能产业自身能否长期生存都存在问题,更不可能达到国民经济安全(宏观层次)?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宇观层次)的目标?(3)不同层次可持续发展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不能仅仅突出某一层次而忽视其他层次?如生物质能生产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微观层次)可能会导致粮食安全等危及人类自身安全的问题(宏观层次)与环境污染问题(宇观层次),因此,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学各层次上进行综合考虑:既要具有经营上的可行性,又不至于在产业发展上遭遇产业链瓶颈;既要能满足国民经济安全,又要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客观地说,当前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完全称作可持续发展的,或者说,生物质能产业还没有完全实现上述四个经济学层面上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当前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旧存在以下将要提到的一些约束条件?
三?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并非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后者的内涵比前者更丰富?更严格?并非所有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因素都称得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某些看起来对生物质能产业有利的“发展”因素,却可能是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全面认识并具体分析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对于引导该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是必要的?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生产技术与能耗等方面?
1.粮食安全
根据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的解释:“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上述解释对“粮食安全”是从粮食的品质?供求与价格,即从粮食的质?量?价三方面进行界定的?这里我们只从后两方面来讨论?(1)从量的角度来看,作为人类食物的粮食供求要实现基本平衡,这是粮食安全的硬指标,也是粮食安全问题的底线,否则只会导致人类自身的不可持续发展?(2)从价格的角度来看,粮食价格应合理且稳定?这里的合理是指粮食价格既不能高于消费者承受能力,又不至于低到打击粮农种粮的积极性?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过程中危及粮食安全的现象,如燃料乙醇的大规模生产对粮食安全的威胁:(1)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减少了用做口粮的粮食供给?美国等国为了缓解能源危机而以玉米等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中国也曾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从而扩大了口粮的供需缺口?(2)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导致世界粮价大幅上涨?据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唐?米切尔(DonMitchell)的跟踪调查,从2002年至2008年2月,研究中一揽子粮食价格涨幅达到140%,其中生物燃料推动粮价在同期上涨了75%?而另一个国际组织乐施会2008年6月25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全球粮食价格暴涨,生物燃料的“贡献”占到总涨幅的30%(张艾莉?王成军,2007)?
因此,生物质能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粮食安全为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安全是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粮食安全的实质是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一旦由于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而导致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进而妨碍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将得不偿失?
2.石油安全
石油安全可以从石油产量与石油价格两个方面来解读?(1)从产量来看,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以当前世界石油开采速度,地球石油资源枯竭之日即将到来?(2)从价格来看,2008年上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现货与期货价格巨幅波动?2008年6月突破140美元/桶,此后几乎呈单边下跌,2010年2月徘徊于70美元/桶附近?作为应对策略,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频频调整汽油出厂价格?这些都充分表明,石油开采加工业已经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石油安全已经不能得到保障?笔者认为,石油价格升速过快与价格过低都不利于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提升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利润空间,容易诱发生物质能产业外延式扩张,甚至一些技术水平低下的生产企业也在利润驱使下盲目扩张产能,给产业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历史经验表明,如果一个产业缺乏长远规划而盲目扩张,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都不利于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其次,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调整也不利于生物质能产业成长?事实上,20世纪初期,一些国家曾经主动开发过生物质能?例如,中国在二战期间就在边区生产过燃料乙醇,但由于二战后中东地区石油大量开采,国际石油价格并不高,加之生物质能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导致生物质能产业前景黯淡?因此,石油产量下降?价格飙升是刺激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因素,但却不是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而是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石油价格过低,则直接就是生物质能产业成长的阻碍因素,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鉴于此,我们不主张生物质能生产企业打着维护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旗号盲目上马,扩张产能,也不主张政府在石油价格上长期采取补贴的方式抑制价格?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对生物质能产业实行管制?制订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是必要的?
3.环境污染
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初衷除了解决能源危机以外,还有一个目标就是缓解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在加工?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具体说来,生物质能的优点有:(1)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2)减少土地污染?(3)减少其他有害含氧添加剂造成的污染?(4)减少石油加工时产生的污染(张艾莉?王成军,2007)?然而,一个容易忽略的事实是,生物质能生产?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环境问题?据研究,每处理1吨甘蔗需要用3.9吨水?另据美国大气科学家马克?雅各布森(MarkJacobson)等人的研究,以乙醇为燃料的车辆可能导致更多人罹患或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他们指出,如果用以乙醇为燃料的车辆替代所有的轿车和卡车,美国死于空气污染的人数将增加4%(李兴,2007)?因此,环境污染也是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4.生态平衡
生物质能的生产可以以多种植物为原材料,但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等的差异,种植不同植物的比较优势是不同的,而用不同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能的成本也是不同的,最终导致用不同植物生产生物质能的经济效益不同?出于经济考虑,生物质能生产企业为了追求规模经济,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会热衷于使用单一植物作为生物质能生产原料而放弃其他植物,甚至破坏其他植物的生长,从而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生态平衡?如巴西为了扩大种植生产燃料乙醇原材料甘蔗的土地面积,不惜毁坏热带雨林,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5.生产技术与能耗
从整体上看,当前生物质能生产技术与能耗还亟待改进?由于受生产技术与能耗水平的限制,不管是第几代生物质能产业一般都包含两个主要环节,即作物种植环节与生产环节的成本与能耗是相当大的?以燃料乙醇的生产为例?(1)作物种植环节的成本与能耗?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研究,玉米种植过程中消耗的能量高于由玉米所生产的燃料乙醇所提供的能量?(2)生产环节的成本与能耗?一项研究表明,由生物质制燃料乙醇的能耗高于燃料乙醇燃烧生成的能量?如以玉米粒为原料的能耗比产能高29%,以软枝草为原料的能耗比产能高50%以上,以木材为原料的能耗比产能高57%以上(陈辉?陆善祥,2007)?因此,从技术成本与能量消耗的角度来讲,生物质能产业技术成本与能耗过高的现实也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不相容,如果近期不能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解决企业成本与能耗过大这一问题,必然会影响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在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广泛共识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应对能源危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曾以低碳经济为视角,探寻中国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根据生物质能自身的特点并考虑中国的国情,制订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加大宣传?(3)加强人才能力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搞好试验示范?(4)开展资源评价,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能源作物?(5)尽早出台相关的激励支持政策?(6)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本文拟作以下一些补充?
1.参与生物质能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
从宇观层次看,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与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相一致的,因此,世界各国在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时,应加强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1)国际经济合作方面,世界银行与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给予支持,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多渠道提供开发?建设资金?同时,中国应鼓励生物质能生产企业“走出去”?目前,中国生物质能生产企业仍以“立足国内”为主,表现为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生产原料主要来自国内,只有个别企业已经开始将产业链的部分环节延伸至境外?2005年10月,河南天冠在老挝租赁5万公顷土地种植木薯(陈铁?李宝钢?李瑞,2005),将产业链的上游投放于国外,既解决了原料供应紧张的问题,又为东道国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双赢”?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物质能产业的成长,生物质能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国际分工将是大势所趋?出于前瞻性的考虑,生物质能企业应当把“走出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比如,中国一些企业可以将燃料植物种植环节投放到与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相近的邻国,如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甚至还可以投放到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以将生物质能产业链下游的一些生产环节向这些地区转移?(2)国际技术合作方面,由于中国生物质能技术起步相对较晚,与世界先进国家同类企业还存在技术差距,因此,中国生物质能生产企业应主动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开展与欧盟?美国?巴西等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合作?同时,为提高世界人们的整体福祉,发达国家同类企业应摒弃以邻为壑的传统思维模式,向生物质能生产技术欠发达国家企业提供技术援助或进行技术贸易,以提高其生产技术,降低生产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生物质能生产方式多样化
目前,世界通行的生物质能转化利用主要通过直接燃烧?生物化学转化?热化学转化?固体成型技术?生物柴油制取等方式?(1)生物质直接燃烧常用锅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技术,国外研究表明以生物质直接燃烧作为燃气轮机能量来源具有可行性(Eriksson,etal,2004)?(2)生物化学转化则有发酵与厌氧性消化两种具体方式?利用生物质发酵生产乙醇,取材广泛?从技术上讲,大部分植物都能够作为这种生物质能获取方式的原料来源?而中国今后重点技术研发方向是利用甜高梁?木薯及木质纤维素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并建设规模化原料供应基地,建立生物质液体燃料加工企业(王丰华?陈庆辉,2009)?厌氧性消化也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生物质能获取方式,原材料取材广泛?(3)通过热化学转化技术获取生物质能,功耗少,转化率高,较易工业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包括气化?热解?液化和超临界萃取?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据中国目前生物质资源状况,如仅将1%的麦杆和10%的谷壳用来气化发电,总装机容量就可能会高于200×104kW?(4)固体成型技术是指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作用下,将分散没有固定形状的生物质废弃物压制成具一定形状?密度较大的成型燃料的技术?研究表明,生物质型煤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可以减少SO2?CO2等排放,总节煤率可达20%~24%,总减硫率大于65%,减排碳的潜力可达当年总排量的10%(张鸿波?张增贵?董平,2002)?(5)生物柴油制取主要采用对生物质进行压榨或提取等工艺获取植物油,再经提炼用于燃烧或经乳化?高温裂解或酯化处理后替代柴油?豆油?棕榈油?葵籽油?米糠油以及废弃食用油(如中国餐饮行业每年废弃的大量“地沟油”)都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3.生物质能生产原料供应多样化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角度来说,发展生物质能产业除了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发展生物质能不能影响生态环境,不能破坏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物质能生产企业产能的迅猛扩张必然引起区域性植物物种单一化的局面?本来,历史上人类大规模种植粮食等作物已经构成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物质能产业化生产会加剧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程度,这是与生物多样性原则背道而驰的?因此,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为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生物质能生产原料多样化是必要的?生物质能的生产原料有多种,包括人畜粪便?谷壳?丛粒藻?废棉?锯末?橄榄壳?废纸?水稻?小麦?玉米?甘蔗?甜菜?木薯?甘薯?甜高粱?葛根?苎麻?马铃薯?棉籽?菜籽?农作物秸秆?林灌木?桉树?柳树?杨树?柳枝稷等原料,对这些原材料的广泛利用(而不是单从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角度出发选取少数几个品种而破坏生物多样性)是十分必要的?
4.生物质能生产企业适度规模化
为了降低生物质能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提高经济性,减少植物原料在生产中的运输是必要的?这方面巴西的经验值得借鉴?巴西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并计算出甘蔗的经济运输距离为17公里?巴西的燃料乙醇企业都建在蔗田里,周围17公里半径内全部种植甘蔗(魏忠贺,2007)?利用薯类植物?甜高粱?秸秆等植物生产燃料乙醇同样也会存在一个经济运输距离,特别是中国一些地区以山地等边际土地种植生物质能原料作物,其运输条件并不理想,经济运输距离也会有所不同,合理计算经济运输半径尤为必要?经济运输距离的大小决定了生物质能生产企业原料的供应状况,从而决定了企业生产规模,因此,根据原料植物经济运输距离决定企业规模是生物质能产业的特色之一?
五?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问题,包括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四个层面的内涵?约束条件?最后在笔者长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实情提出化解面对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平衡等受到威胁的局势,并得出实现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目标,可见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对于整个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国家还缺乏一个周密?细致的市场规划,在生物质能源关键技术上的自主创新也还不够,必须加强这两方面的努力?有了法规及自主创新,在生物质能源方面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大国,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一定切忌炒作,要踏踏实实,冷静思考,因为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缺乏社会公德并发出一些虚假的信息,这会降低大家对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信心?同时通过技术的突破来降低成本发展生物质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也绝对不是一个国家自己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中国生物质能源可持续发展才会不断地取得良性进步,才能实现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
作者:林琳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