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中级职称发表文章情况分析(共3篇)
发布时间:2024-02-21 17:21  


 第1篇:药物研究中级职称发表文章表情况分析


  科技论文是科研人员在对所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试验、综合的研究和阐述,是科研人员对科研研究成果可行性、有效性、创新性的直观表现和价值体现,是进行学术交流、成果推广及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科研论文的数量、质量、被引用次数等指标是反映一个单位及个人科研能力、科研水平、科研实力、科研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常被作为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成果报奖等的量化指标和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回顾分析我单位1986年~2013年中文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质量,通过对论文发表的期刊分布、学科分布、基金分布、高引论文、热点分布等指标,希望能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我所的中级职称发表文章,客观评价我所科技论文水平。为其进行科研管理提供基础资料、评价数据及管理新思维,为单位绩效考核科研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搜索核对结果为数据源。

  1.2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数理统计学方法分别对论文发表的年份、作者、数量、期刊级别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新疆药物研究所于1987年建所,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有12个科室,在职职工72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13人、其他系列人员5人。

  2.2论文发表情况统计(按年度分布)1986年至2014年我所共计发表中文论文604篇。29年间,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1。

  2.3论文发表情况统计(按期刊分布)按期刊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2。

  2.4论文发表情况统计(按学科范围分布)按学科范围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3。

  2.5论文发表情况统计(按基金资助分布)按基金资助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4。

  2.6论文发表情况统计(按热点分布)按热点分布排序,发表中文论文情况,见表5。

  2.7论文发表情况统计(高引论文)按高引论文排序,被引次数前三位的,见表6。

  3讨论

  3.1发表论文更加注重质量截至2014年底,我所在职职工72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13人、其他系列人员5人。1986年~2014年我所共计发表中文论文198篇。29年间,2007年发表中文总数最高为22篇,2008年次之,为19篇,2014年发表文章8篇,均为中级职称人员发表,人均发表文章0.11篇。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科研论文已从强调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高级职称人员转而注重SCI论文的发表。这与单位不断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与科研奖励机制密切相关,为了激励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仅对论文版面费的全额报销,还逐步加大对发表论文的奖励额度,在科研奖励办法及制度到位的落实下,大大激励的论文的发表数量及质量,也大大拓展了大家科研思维,善于总结日常工作,积极探索创新的工作方式,着手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

  3.2研究方向明确,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按期刊分布排序,第一位为《新疆中医药》,发表44篇,占总发文量的22.2%;按学科范围分布排序,第一位为中药学,发表99篇,占总发文量的50.0%;按基金资助分布排序,第一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24篇,占总发文量的12.1%;按热点分布排序,第一位为高效液相色谱,发表16篇,占总发文量的8.1%;按高引论文排序,被引次数最多的也是中药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与单位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一致的,作为研究性质的单位,也将更加注重基础研究。

  作者:刘君琳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22期

  第2篇:2010—2012年学术中级职称发表文章统计分析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是吉林农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主干院系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预防兽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设有畜牧学和兽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为吉林省乃至全国输送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且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研水平逐年提高。本文分析了从2010年-2012年3年间论文发表情况,从一个侧面回顾学院教学科研的发展,并对今后学院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1资料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学术论文发表信息来源于SCI(ScienceCitationIndex)检索数据库WO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搜索结果为数据源进行统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1.2方法

  应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和文献计量学原理分别对论文发表的年份、职称、数量、所属学科等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计量标准

  发文总数指统计年期间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总篇数。

  3近2010-2012年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所发论文情况分析

  3.1SCI和CSCD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近3年来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被SCI收录的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CSCD论文总量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1。

  表1SCI和CSCD论文发表情况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3年来发表论文的总量为828篇,均是以第一作者或通迅作者发表,2010年发表的论文数为311篇,是近3年来发表论文最多年份,虽然2012年较其次之,但是发表的SCI数量有所增加,SCI所占发文总量百分比由5.14%上升到8.93%,增幅明显,表明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论文的质量,发表高档次的文章越来越多,可能是由于职称评聘、项目申报竞争激烈所致,另外研究生毕业与论文发表直接挂钩,从另外一侧面也反映出研究生不仅要做科研,还要将其转化成成果,双重压力,促进论文发表质量和数量都不断增加。

  3.2各学科发表SCI和CSCD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近3年来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科发表SCI和CSCD论文数量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近3年来各个学科发表SCI的数量有不同的增加,其中,增长最为明显的是临床兽医学学科,由2010年的1篇增加到2012年的6篇,增幅83.3%,预防兽医学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有所增长,增幅不明显,但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和水产养殖学学科有下降趋势,分别由2010年的4篇、1篇下降到2012年的2篇和0篇,下降50%和100%,草业科学学科相对保持稳定;CSCD论文的数量各个学科表现不均衡,但总体是增长的,其中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两个学科有所增长,其他学科有所下降,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11年各个学科发表SCI和CSCD论文数量有所减少,处在3年发表文章的最少期,可能是由于科研论文在撰写和投稿直至刊出也要有一定时间,出现此种现象是在情理之中,草业科学学科发表文章数量一直是最少,可能是由于该学科是新兴学科,学科队伍人员数量较少,加之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导致数量处在各个学科最低。预防兽医学学科是传统的王牌学科,学科科研基础雄厚,科研队伍强大,科研项目集中,因此科研成果产出率较高。

  表2各个学科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3.3不同职称人员发表SCI和CSCD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近3年来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学科不同职称人员发表SCI和CSCD论文数量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不同职称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从结果可知,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是发表SCI和CSCD的主力军,并且发表数量在近3年中稳重中有升,SCI发表数量占总SCI发表量的48.15%,CSCD论文数量占总CSCD发表量的60.47%,副高级职称次之,中级职称最少,究其原因,是由于正高级的专家大部分是博士生导师,所指导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数量较其他职称的专家指导的多,另外,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教学任务也较重,精力有限,因此正高级科研人员的成果产出率亦较多,中级职称最少。

  3.4学术论文发表期刊统计分析

  2010年-2012年3年间,我院发表论文期刊种类共计56种,其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兽医学报和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分别占发文比例的8.92%、5.13%和4.89%。从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来源来看,发表在《中国兽医杂志》和《中国兽医学报》上的论文分别是73篇和42篇,其他论文发表在不同的期刊杂志(下转第172页)(上接第169页)上,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兽医杂志》和《中国兽医学报》是我院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主要期刊。

  图1学术论文发表期刊数量前8位情况

  4讨论

  2010年-2012年3年间共发表学术论文848篇,论文数量稳中有升,其中正高级职称所发文章数量最多488篇,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分别263篇和67篇,提示高级职称在我院科研工作中起带头及骨干作用,作为后备的中级人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发表期刊由省级逐步向国家级期刊及SCI收录期刊发展,发表文章数量排在前八位的期刊中,有六种期刊是兽医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期刊,而畜牧和水产的集中发表期刊数量较少,但是总体体现多学科交叉、跨专业结合的科研成果,这些改变与学院近年来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与学校的科研奖励机制密切相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拓展了科研思维,创新了工作方法,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及人才培养,提高学历层次,培养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增加团队综合实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团队,为学院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树明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32期


  第3篇:职称评审制度可改不可弃


  对于制度的不足之处,是要对制度本身加以改善和完善;而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如考试作弊之类的,那就要加强管理,坚决杜绝,而不能因噎废食,来废除整个制度。

  在《北京文学》杂志上展开对职称评审制度的讨论以来,看到的文章大都是对职称评审的批评意见,尤其是岁数较大的过来人,对职称评审制度几乎是深恶痛绝。毋庸置疑,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受诟病。但是当我们理智地看待职称评审制度,而不是以一己之痛来抨击整个制度时,不仅要理智和客观,而且还要将该制度的不足之处与执行制度的不足之处加以区分。对于制度的不足之处,是要对制度本身加以改善和完善;而执行过程中的不足,如考试作弊之类的,那就要加强管理,坚决杜绝,而不能因噎废食,来废除整个制度。

  我是过来之人,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本人几乎全部体会到了,而且我身边的亲戚和朋友,也都亲历亲为。因此,我来谈谈我的观点。

  一、制度的不足

  大家都抨击职称评审制度,尤其是在评审过程中的硬杠杠,如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英语考试等。那么,设想一下,如果取消这些硬杠杠,在中国这个人情大于法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岂不是给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大开方便之门?在现有硬杠杠的限制下,没有关系的人至少能通过努力取得职称的可能。正如高考,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尤其是随着高考指挥棒转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可是如果没有相对公平的高考,可能有一大批像我这样的人不可能有读大学和研究生的机会,也就没有资格在这里讨论职称评审制度。所以职称评审制度只能改善而不能废弃。

  实际上,中国的职称评审制度也是在逐步改善。记得以前完全是由各单位评,这就存在着如一些文章所言的单位领导指定的现象。但是现在的改革方向是考评结合,诸如高级会计师和高级经济师,是先考后评。要求考过专业和外语两门以后,再按照要求提交论文,并接受面试。虽然考试对于在职人员很残酷,但是考试还是相对公平。我本人也是过去单纯的评选中没有机会,后来通过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的考试和评审才晋升的。虽然有工作有家庭的专职人员苦不堪言,在现有制度下,经过努力还是有机会的。

  关于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的要求,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因为大部分专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几乎是天方夜谭。我表妹是地市级气象部门的业务骨干,这几年在她领导下做的课题不计其数,然而在评正高时,却因为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少一篇而被刷下来。跟她同时评的北京气象局研究所的研究员自然是发表文章居多,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搞研究的,与地方工作不是一个性质的。所以这是制度的弊端,需要改进,也是堵住抄袭的源头之一。

  关于外语问题,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外语考试要不要取消,另外一个问题是外语考试中的作弊问题。作弊是执行中的问题,我将在第二部分来阐述。外语考试,是在职人员最大的困难,尤其是岁数大的人。我也亲眼目睹有些人因为惧怕外语而一直停留在中级职称,很是令人扼腕。但是作为高级职称,学习外语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现在随着老中青逐步接替过程,学过外语的人越来越多。像我这种过去没有机会学外语的人也越来越少。事实上,国家对不同岁数的人的外语分数也有所不同,而且外语考试按照规定是可以带一本词典进去,但是需要对基层和有特殊贡献者进一步加以区别对待。

  二、执行制度的不足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外语考试的作弊问题,越在基层问题越多,我在北京考试时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我所在的考场可以说是连针掉下来的声音都能听见,谁有胆量作弊?但是地方上,有朋友反映他们那里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有些大家都知道低水平的分数很高。我是过来人,知道高分数是如何来之不易。所以,凡是考试,都要与高考一样,严防严打作弊现象。

  另一方面,对于领导钦点和人情的问题,只要还存在硬杠杠,即使有人情作祟,好歹也会讲得过去,不至于太过分。我在面试过程中,尽管面试官们的资历比我还浅,明明看到我的考试分数很高,还是毫不留情地问了又问,但是终究还是让我一次性过了。公示时,我发现跟我同时面试的一个人就没有过。

  三、申请人自身努力

  在批评职称制度时,不要总是强调工作忙,也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自己是否已经真正尽到最大的努力了。申请职称的人,哪个不是在职的?只有少数人不忙,大部分人都有一本血泪账,我也一样。别人只见我过五关斩六将,我每个周末或者下班不吃饭去听英语课的艰难又有谁知道?虽然我曾经受到很多不公正待遇,但是我还是庆幸有考评制度,我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中级以至高级职称,虽然比正常要晚很多。

  对于成年人而言,最困难的是英语。很多人根本不去了解就放弃了,尤其是听到6000个单词量,马上放弃了。其实为什么不去试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东方一个教英语的老师就当面跟我说,不知道怎样教我,因为我岁数大,基础差。而另一个好心的老师用年轻人的方式教我背单词,这怎么可能?所以我一边报班学英语,一边自己摸索方法,最后以98分的高分通过考试。其实我这个年龄,规定是放宽到45分。因为职称英语,我也尝到了甜头。人的潜力不挖,怎么知道有多大?当然,大多数人不可能考得这么高,但是50到60分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现在各种针对成年人的职称英语培训也很多。

  我还记得我舅妈评职称的那年春节,我写论文,我表弟准备高考,我舅妈天天学英语,准备职称考试。那年过年,我们三个人就是在学习中度过的,结果皆大欢喜。

  四、改革职称评审制度的建议

  1.完善职称考评制度,基层工作者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来代替发表文章。

  2.外语考试,对50岁以上同时在专业上有一定成就的,适当降低分数。

  3.对于有重大发现或发明的基层工作者,经过特批免考外语,但是要经过省部级有关部门审核。

  4.坚决杜绝考试作弊,凡是作弊者,将终身禁止参加评审。

  5.最后要加强公示,公示过程不能少。

  作者:林娜来源:北京文学2010年11期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