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一实两创”的教学理念,满足学校整体实践教学发展需要,东北电力大学于2005年成立了电力运行仿真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电力运行仿真基地之一。中心已于2011年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火电类)”评估,具有颁发电力行业认可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资格。
一、概况
我中心现有房屋面积960平方米。4个学生机房,1个仿真机房,1个DUP机房和2个模型室。中心设有250多个DCS操作站(计算机),安装有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仿真软件1套,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仿真软件1套,3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仿真软件2套,350MW超临界火电机组仿真软件1套,600MW火电机组仿真软件2套,1000MW火电机组仿真软件2套,变电、调度仿真软件3套,采用一机多模的方式仿真了不同类型机组从电能生产、传输到分配的全过程,最多可同时仿真250多个单元机组或250多个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
学校十分重视中心师资队伍的建设,现已拥有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名,中级职称的教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名,在读博士教师4名。除此之外,中心还聘请了5名不同专业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指导和辅助仿真中心的教学工作。目前我中心可以开展集控、热控、变电站、调度等现场运行人员的岗前及在岗培训工作,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现场运行人员做好培训服务工作。
二、主要功能
1.培训功能
机组启停及运行调整培训。对现场运行人员进行冷态启动、温热态启动、停机和机组正常运行调整等培训,使现场运行人员熟悉电力生产的全过程。
事故分析及处理培训。由于现场事故的不可复制性,仿真机通过模拟实时运行中的异常故障,使得运行人员熟悉事故的动作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并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各种设备及系统的故障。
控制系统组态、参数整定培训。利用开放的控制系统组态功能,对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建立、系统搭接、参数整定、动态调试等培训。
2.实习功能
对学生进行正常工况下的运行实习,使其熟悉电力生产,输送的整个过程。事故工况下,让学生了解事故现象、原因、及处理过程。
3.研究功能
热力设备和热力过程分析。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热力系统模块,对各种热力设备和热力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及变化的特点进行研究。
电网分析。通过建立友好的仿真平台,利用历史或实时模型进行电网的潮流方式、故障、保护、稳定、事故校核等分析。还可进行事故预想、事故重演等方面的研究。
控制系统分析。通过灵活的组态功能,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解过程和品质的分析和研究。
为更好地挖掘软件系统功能,我们在充分利用系统提供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开发能够为教师培训和科研提供必要帮助的模块,以便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使得系统更加符合学校实践教学和现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理论验证和科学指导。
三、教材建设
由于我中心承担着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实习教学任务,同时肩负现场电网调度、变电站、电厂集控运行、热控等多个环节的对外交流、技能竞赛和培训工作。为尽快使这些工作走上正轨,使学员通过实习、培训得到最大的收获,根据不同专业具体要求,结合不同仿真软件的特点,编写了《电网及变电站运行分析与仿真》,《300MW(中储)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300MW(直吹)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机组集控运行与仿真》等五本电力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所有软件的规程、规范、说明、手册及图纸的编辑整理工作,使中心的实习教学和对外交流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
四、对外交流
在保证中心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为充分利用中心软、硬件资源,我们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针对电网调度、电业局、集控运行、变电站、热控等现场运行人员进行岗前和在岗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电力系统的发展状况,促进仿真系统的不断发展,使仿真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五、主要业绩
1.现场培训
中心过硬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大批的现场运行人员,截至目前已培训现场人员达2000人次。
2.竞赛
中心专职教师自2006年以来多次参加全国火电机组集控值班员竞赛的裁判及命题工作。2006年10月首届全国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值班员决赛参加命题及裁判工作。2008年11月第二届全国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值班员决赛参加命题及裁判工作。2010年8月第七届中电联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火电机组集控运行值班员竞赛参加命题及裁判工作。
六、建设与发展
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心将不断扩大软、硬件规模,增加更多类型的火电机组及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机组仿真软件,争取到2015年建成国内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仿真培训和科研基地。作者: 刘彦臣,本文来自《东北电力技术》杂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