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9:37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论文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

  产业经济学定义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四)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六)产业政策研究
  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
  产业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最先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筱原三代平、马场飞雄、宫泽健一、佐贯利雄。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产业经济学发展是怎样的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发展阶段
  在经济学中,产业通常被定义为生产同一种(严格说来是具有较强替代性)商品的企业集合,此时,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词,因为只有为同一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能构成同一个产业,而同一产业内的各个企业都是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博弈,展开竞争并追求其最大化利润目标的(马广奇,2000)。当然,这里的市场指的是狭义的局部市场,而非广义的一般市场。因此,产业经济学最初只是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垄断关系,后来逐步被经济理论界扩展到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等方面,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架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进的规律性;①产业关联理论是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来描述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政策理论研究的是有关产业的结构政策、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布局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从研究范围来看,在欧美国家,产业经济学实质上是狭义的产业经济学,即围绕产业组织研究的产业组织学,它以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为前提条件,较少考虑体制性因素对产业组织的影响。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不完全竞争下的 SCP范式,企业的目标、规模和组织,与产业组织相关的管制与反垄断等公共政策。在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其经济理论界把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和产业政策也囊括在产业经济学中,从而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得到扩展,并且习惯上称其为广义的产业经济学。
  从发展轨迹来看,产业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深化阶段。
  (一)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根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新产业的不断产生。随着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发展,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客观需要理论界对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实际上,这种研究的需要早已随社会分工的深入演化而得到强化,理论界顺应这种客观需要也早已开始了其研究进程。这样,产业经济学萌芽的历史自然比较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 A., 1776)那里。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后人所推崇的两个原理:一是市场竞争机制理论,二是劳动分工理论。这两个原理都论及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问题,这对后来的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之后的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吸取其理论营养,首创性地提出“产业组织”概念并引入到经济学中。他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讨论生产要素时,丰富了萨伊的劳动、资本和土地生产三要素理论,提出了第四种要素即组织,指出资源配置效率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竞争活力的问题。他认为,追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会阻碍和破坏价格机制的作用,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从而扼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自由竞争,使经济运行失去活力,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内在矛盾,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Marshall Conflict)。
  马歇尔所处的时代仍然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占统治地位,垄断现象并不常见。但是到了20世纪初,垄断性的经济组织逐步形成,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罗宾逊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进行了分析,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如此,此时的产业经济学还处于萌芽状态,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还未形成。
  其间,产业结构理论也开始萌芽。早在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 Petty)就在其《政治算术》中论述了三次产业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距(即农业小于制造业、制造业小于商业),并指出,这种差距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流动的重要原因。这为后来的产业间关系以及产业内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形成阶段(1930-1970年)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处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阶段,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以及企业组织的替代对市场竞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哈佛大学成立,他们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美国几十年来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践,运用经验分析、案例分析和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价格与成本,大企业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可竞争市场的条件,形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完整体系。其标志性成果是贝恩的《产业组织》(1959年)一书的出版,在该书中,贝恩明确了产业组织的含义,把产业组织概括为产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类型的市场关系,即它们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行为关系;提出了市场结构(Narket structure)、市场行为(Market conduct)和市场绩效(Market Performance)三个基本范畴,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并以研究市场结构为重点,构成了“SCP”分析范式。这就是后人所称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此后,谢勒的《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1970年)一书的出版,提出了更为完整的SCP范式,使产业组织理论更加成熟。
  在哈佛学派看来,市场结构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规模经济、进入障碍和政府管制,企业行为主要涉及合谋和策略性行为、广告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市场绩效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生产率等。他们认为,这三者之间存在递进制约的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资源配置的绩效。因此,为了获取良好的市场绩效,必须采取积极的反托拉斯政策和政府管制,以改善市场结构,进而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由于哈佛学派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又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在产业组织理论得以形成的同时,产业结构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A.G.B. Fisher)首次确立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把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把对取自于自然界的生产物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 (其中包括矿业);把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所有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此后,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 G. Clark)在配第和费歇尔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分布与转移的规律性,后被称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同时,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nn)还对工业内部各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把工业又进一步细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和其他产业,论证了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是随着工业化的过程而不断下降的。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消费资料工业的比重逐步减少、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的结论,这就是“霍夫曼定理”。到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运用20多个国家的资料,深入考察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列昂惕夫(ef)还创造了投入产出法,由此分析了产业之间的关系,对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深化阶段(1970年至今)
  1970年以来,产业经济学进入到全新的深化发展阶段,以哈佛学派为代表创立的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一方面不断获得了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不断受到批评和挑战。因此,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分化成了两条主线:
  一条是代表主流学派,沿着SCP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其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鲍莫尔(Baumol)等人。他们在研究产业组织问题中显示了以下几个特征: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数学方法以及博弈论建立一系列的理论模型,以此来研究企业行为;对经济福利问题的分析较为深入,有许多独到之处。与谢勒的SCP范式相比,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行为给予特别重视,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变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而且彼此之间不存在反馈线路。这些可视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修订和补充。
  另一条路线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崛起。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兹恩()等人。其中,斯蒂格勒的贡献最大,他在《产业组织》(1968年)一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有:(1)探索了企业兼并的动因和根源,认为企业兼并的动因并不在于实现规模经济,只要没有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兼并仍会发生。(2)提出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论述了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关系,解释了产业内的专业分工和垂直一体化现象。(3)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认为最佳规模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和计量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用“生存者技术”原则来确定最佳厂商规模的观点:即,凡是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4)深入研究了“进入壁垒”问题。传统认为的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等进入壁垒因素,在他看来不再构成壁垒,而政府管制是主要的壁垒之一。(5)创立了信息经济学理论,并运用它来解释市场组织问题。认为信息也可以产生收益,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厂商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中人的决策环境是以有限信息为特征的,因此,没有必要把完全信息作为实现竞争的必要条件,只要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就能达到最佳竞争程度。(6)率先对政府管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创了“规模经济学”的先河。之后,德姆塞茨 (1973)在其《市场集中研》一书中,实证研究了获利能力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总结起来,芝加哥学派的理论特点主要是: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用严格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并强调对各种理论的经验证明(泰勒尔,1988);反对强调“结构—行为—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强调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对市场行为持自由放任主义观点,反对政府对产业组织实施干预。
  正当欧美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如火如荼的时候,在太平洋的彼岸——日本,则非常重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由此形成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对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实施干预的集中体现。1945-1955年是日本战后经济恢复的时期,通过实施产业复兴政策和产业合理化政策,成功地实现了钢铁、煤炭、海运、电力、合成纤维等许多工业部门的产业重建和经济复兴之目的。之后,日本进一步通过产业政策的作用,使其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获得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产业政策日益引起各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1970-1972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发布14个成员国产业政策研究报告,促进了“产业政策”在全世界的普及。日本学者如小宫隆太郎、筱原三代平、宫泽健一等对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囊括在第一本明确命名为《产业经济学》的书中,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一篇5000字的产业经济学论文

你是要产业经济类的吧
而且要参考3篇以上的文献吧
这方面我能办到
Q我
代做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论文的写作,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知识结论性 总结 。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经济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经济学论文篇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 教学 方法 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措施

  2.1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 经验 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2.3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经济学论文篇2:《《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于一体,是传统经济活动在跨国领域的运作和延伸。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二学年上学期,是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国际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 其它 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

  《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国际经济学》的案例众多,选择性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分析得当,讲解有深度,而且要为理论知识服务。比如在讲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时,关于跨国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们可以选取世界500强公司的前三十名进行比较分析,近三年来该榜单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再来讲解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直观。在讲解国际收支相关内容时,除了罗列国际收支平衡表让学生理解分析外,还可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列出来给学生看,让其分析原因,再结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的同时也知道了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和选择。案例分析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实例分析为理论服务的特点,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彻,任课老师应该充分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多阅读参考教材,将各类素材整理归纳到课堂上来讲解,多准备案例教学,让案例导入理论,从理论归纳到做法,从做法再总结出案例,循序渐进。每一章都要编写配套习题,习题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习题的训练效果。另外,国际经济的活动日新月异,跨境电商贸易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给该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在讲授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做到知识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经济学论文篇3:《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引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农村可能还在温饱阶段,而我们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小康社会,已经逐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样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中国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 文化 、 教育 、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与技术。农业信息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费,而是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捕捉信息的 渠道 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没有信息化的建设,到达农村的信息就是迟缓的、过时的,农民就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无法掌握经济市场,和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如此农民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为他们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走进社会市场

  以前农村的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与社会市场连接,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对于社会市场信息不灵通,导致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但是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加快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农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也被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农民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弥补了原先农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它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就是因为基本物质条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水、电、通讯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农村之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耕耘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工具,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农村具有较强的潜在资源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农村普遍现象是农村较为封闭,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难以引入,农村市场无法与外部市场接触,农村产生的经济难以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农业信息化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实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条件和机制都不够完善,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改善农民生活,从而逐渐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二)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向信息化农业模式。以往农村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自然灾害容易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农业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农业就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   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结合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它连接了买卖市场,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也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善。以前农民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也没有系统的方式。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向农民传输科学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使他们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信息落后的问题,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农民,使农业生产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低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着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的产品量大时,即使低于城市多倍的价格销售,仍然解决不了大量积压产品,农村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得产品没有销路是农村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几十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市场经济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农业信息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逐渐拉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民对农业信息化难以信服,特别是一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的农村。没有政府扶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农业信息化要真正地走进农村并被作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是很难的。

  (二)需要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以此来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原本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因为农村的落后、种种因素和不利条件而无法接收良好的教育,这些原因使得农村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生活有诸多的好处,农民无法把它运用到生产农业事业中,那么农业信息化只是一场空谈。所以培养农村信息人才极其重要,有了这些专业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才能发挥它最大作用,农民也才会因此而受益。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不仅是为了传播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励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自觉的关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调动他们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六、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下一定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1.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2. 关于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

3. 关于大学经济学论文范文

4. 经济学术论文范文

5. 大一经济学论文范文精

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谈谈对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理解和看法

  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摘 要:21世纪初我国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经济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确定未来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方向,选择适宜的政策,以促进21世纪产业发展。

  关键词;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发展趋势

  一、21世纪初的产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从少到多的转变。从“十五”开始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从低到高的转变,在整体素质和效率方面,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一)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特点

  1.产业发展己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新阶段。我国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除少数行业外,已主要不是在生产能力和产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产品品种和结构、单位产品物质消耗、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今后我国产业发展的任务已不再是追求数量扩张,而是要在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和效率上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增长质量为主。

  2.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目前我国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已超出了市场需求而出现相对过剩,这是导致我国加工工业过度竞争,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并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造成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2l世纪初我国将全面迈进小康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商品数量的满足,更要求质量档次的提高,花色品种的增加,服务水平的上升。所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使之与需求结构的变化相适应是解决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的根本途径,

  3.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目前我国产业运行实际来看,各个产业之间比例失调的状况已不明显,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基本消除。当前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水平上的矛盾。表现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附加值高的产业的比重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落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方面必须加大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力度,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结构升级。在21世纪初,我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将进入以高技术化、高加工度化的新阶段。

  4.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压力。随着外资企业纷纷涌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竞争不仅存在于国际市场,也存在于国内市场;不仅是商品数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技术、质量和效率的竞争。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而新兴产业领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升我国产业的素质,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提高我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维护我国民族产业发展的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

  (二)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影响

  1.市场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断推进经济的市场化,是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市场化趋势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市场将成为决定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主导性力量。但对于存在市场失效的产业如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公用事业、社会事业还要依靠政府予以扶持或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对完全靠市场难以迅速成长的战略性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政府应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及利益诱导机制,促进其高速超常规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

  2.城市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在我国20年来工业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发展却一直相对滞后,城市化水平的滞后,造成了人口结构和资源占用结构的不合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大大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是各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在21世纪,我们要以产业素质提升为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从二元经济走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派生的非农产业群,由农村逐步转移到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将是我国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全球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资源配置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和带来新的国际分工。目前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低,适应经济全球化能力差,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目前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口素质低使知识经济发展受阻,将对我国未来适应经济全球化产生深刻影响;投资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这些方面若不进一步改进,努力缩小差距,我国的民族产业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

  4.知识化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经济知识化趋势主要表现在?br>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