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4-22 10:02  


一、高等学校财务报销现状


(一)制度陈旧,统得过死。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进入了为建设新校区而从银行贷款的还贷期,为了支付沉重的银行本息,各个学校各尽所能,开源节流,控制经费支出,加强资金管理,修订和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行,一方面确实对加强财务管理,减少经费的支出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规章制度太多,且有不少财务报销制度的规定严重滞后,与市场经济的步伐不相吻合,导致在财务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合理不合规的报销事项。从报销的范围看,一些经济生活中非支不可的开支却不能列支,可以列支的又不一定全部显得那么必要。从报销的标准看,一部分报销标准偏低,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新形式。如,有的学校规定已婚职工的探亲假四年一次,且报销比例为基本工资和津贴的30%减去车票的差额,报销周期太长不说,报销的费用也很少,有的年轻职工基本工资本来就低,算到最后,不但报销不了探亲费反而还要倒贴,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二)制度千篇一律,核算遭遇瓶颈。高校财务核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既包括了正常的教育事业性经费,又包括了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生经费等,每一种经费来源渠道不一样,性质不一样,用途也应该不同。但好多高校在制定报销制度时却不结合各类资金的实际特点,千篇一律,卡的过死、过严,这样既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困难,也使得报销人员怨声载道,对会计核算人员不能理解。如对在校研究生经费的报销,有的学校规定只能报销版面费、文具和车票,且长途车票只能报销300元,其他票据都不能报销,这对于要进行广泛社会调研和在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的研究生来说,无异于束缚了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脚。另外,这也严重影响和挫伤了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的学校将科研项目经费和教育事业经费一样对待。而项目负责人尤其是横向项目负责人觉得横向项目经费是自己的钱,学校财务处只不过代为管理,对财务报销管理制度嗤之以鼻,对报销人员怨声载道;更有甚者,与财务报销人员发生矛盾冲突。财务报销制度建设滞后,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经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便改头换面,钻财务报销制度的空子,给票据失真、造假提供了温床。


(三)预算执行不严格,会计控制不到位。高等学校预算是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是经学校最高财务决策机构审议通过的,它是学校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严肃性。因此加强高等学校预算控制与管理,对学校合理的筹措、分配和使用办学资金,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些学校预算执行不严格,收入完不成,支出却严重透支。我国大部分高等学校实行了财务分级管理,教育事业经费下拨到各二级学院。据笔者了解,有的二级学院,上半年就用完了全年的经费,下半年教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院长就去找校领导,而校领导出于稳定的考虑,也只有为其追加经费。如此一来,各二级学院都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纷纷效仿,使得预算管理最终流于形式。此外,有的学校制定的会计控制制度只赋予了主要负责人“一支笔”个人审批或支配经费的权力,而没有落实“一支笔”审批经费开支应承担的责任。这种权力与责任不对等的缺陷所导致的后果是“一支笔”的权力不受约束、行为不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各单位的财务开支是否有效合规,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一支笔”个人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从而使得经费开支的审批不仅不能体现单位集体和授权者意旨,反而在行使审批权当中,滥用权力、批人情条,开支不讲合理、不求效益,这样不仅使学校费用失控,造成浪费,还会滋生腐败现象。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一)集思广益,完善财务报销制度。财务报销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该项业务种类繁杂、手续繁琐、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在高校财务核算中占有相当重的比重,是会计核算各项经费支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因此,财务报销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规范高校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是高校内部工作人员,因此高等学校内部制度的建设应该以主体为出发点,兼顾各方的利益,在制定财务报销制度时,要结合高等院校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各类资金的性质来源,区别对待。制度不在多,但一定要细化,既能保证各类资金运用的合理、规范,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克服浪费现象。又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适当提高探亲费的报销比例,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再如研究生经费交由导师控制,只要导师签字,即可为其报销,因为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完成与否,只有导师最清楚。同时,树立服务意识,简化报销手续,力避繁琐,简便易行,构建和谐融合的校园报销环境。


(二)更新会计软件,采用指标控制。高校会计核算软件过时陈旧,也成为了制约会计控制的瓶颈因素。目前许多高校会计核算实行的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优点是方便,简单易操作,缺点是不便于对各项费用进行控制。


1、建议高校更新会计核算软件,设置总量指标或比例指标。对各项费用实行指标控制,但是对每次报销金额不做限制,即该支出项目预算用完为止。如,部门招待费按照预算额或者按其占部门全部支出预算额的百分比设置比例,一旦支出超过其预算或者比例,系统即立刻提示,该部门本年度不能再报销招待费,其他项目亦如此。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为促进增收节支,加强财务控制提供了措施。


2、完善财务分级管理,对于基本支出中的人员工资实行按预算控制、按月拨付制度。即年初下达预算指标时,将各学院的人员工资部分不予下拨,由学校财务处预算管理科(室)统一管理,每月发放工资时,依据各学院的工资审批额度,再将此部分资金下拨给各个学院。这样,保证了工资支出不受影响,就保证了稳定,就断绝了院长找校领导“要钱”的念头,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三)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财务管理


1、合理编制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是学校财务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费能否做到优化配置主要体现为预算的合理安排,只要预算执行到位,会计工作目标才能到位。因此,笔者认为加强财务管理应从合理编制预算、加强预算管理着手。根据学校实际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认真编制单位预算,要遵循“稳定可靠、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妥善安排各项支出,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2、健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一经确定并通过审核后,由财务部门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维护其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任何人都无权随意增减。如遇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必须按学校法定的程序办理。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系统,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以对财务预算收支项目进行监督。并将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与下年度的预算指标挂钩,结余奖励,超支扣除,激励各部门开源节流。


(四)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应充分调动审计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审计的再监督作用。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审计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能,建立科学的机制,使审计部门能排除各种干扰独立地开展工作。一是要加强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尤其是对“一支笔”的经济责任审计,把经济责任同“一支笔”的奖金及工资挂钩,对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合规性与效益性,预算执行的到位与否,“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综合审计,把审计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员工,尤其是本部门员工的监督,使经费的使用情况明朗化、公众化,从源头上促进学校经费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二是要定期检查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查缺补漏,及时修改并完善相关制度。同时,要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对于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较好的,应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职称的升迁挂钩,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作者:张学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