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
因此,必须很好地将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密切衔接,才能确保孩子在新的学习成长环境中,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积极地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促使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小学期是语言运用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很好地将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密切衔接,才能确保孩子在新的学习成长环境中,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积极地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促使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一、幼儿园大班孩子的语言发展状况及问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
在幼儿园教育中,经过小班和中班的语言教育,大班的孩子们普遍接受了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灵活随机地开展语言活动的教育。此阶段的孩子们,普遍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但却时常不得要领;喜欢运用网络、电视、微信中的语言,但却往往“太萌、太纯”,而受到不应接受的成人化语言。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教育教学中,要么死板教育,没有让孩子们自由说话,自由发展;要么是太过小学化,对幼儿进行“语文教学”,有的甚至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学习材料提前到幼儿园大班使用。
二是在语言教育中只重视教师讲,忽视幼儿的口语表达;还有些教师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幼儿识字方面。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需要的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标准》中提出,要培训孩子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孩子会读书。
会读书,指的是小学生要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一、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二、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三、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四、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达到一定的课外阅读量。
三、如何衔接幼儿园大班与小学的语言教育
幼儿园孩子的语言教育,重心在教室,情境在园外。今后一个时期,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应该树立如下几个努力方向:
1.畅通语言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语言课提升语言的感知能力。
语言课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当前幼儿园语言课教学与研究的重点要放在:
(1)语言课教学时,强调听力训练。就像幼儿英语和小学英语一样,必须大力开展听力训练。在大班的语言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强调听字、听词、听句、听简短的故事和听对话,强调安静地听,仔细地想,积极地说。
(2)教师在语言课教学中,让幼儿在“听——想——说”的思维链中学习语言。比如,播放一段《新闻联播》的开始音乐,孩子们自然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然后让他们说说近日听到的新闻;比如,播放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孩子们一定会兴奋不已,但却得让他们静下来,听听动画片中的对话,把握住各大主角的语言特色,让孩子们进行模仿。
2.开展多种多样的情景活动,全面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的语言学习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情景活动之中。
(1)在音乐节活动中渗透。特别是当园中开展音乐节这种活动时,更应让大家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如:“听到后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2)在户外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外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好动,好闹。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户外活动进行讲述。如:运动会上,孩子跑完一段路程后,请孩子把参与的情景讲出来;艺术节上,再请小朋友给爸爸妈妈讲一段贴心的话。
(3)在阅读活动中渗透。要让孩子安静地阅读图书。要求,有朗读声音,有指读动作,有心得交流,有想象讲解等。当看完一本童话图画书,既要求孩子在全班前面,讲解其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一段内容;又可要求孩子就里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如司马光砸缸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砸缸后,孩子们又会怎么样?之后,我们遇到如此情况,该如何处理?这样,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思辨能力。
(4)在特殊课堂中强化语言教育。为强化语言教育,我园开设了语言大舞台,通过“迷你小社会”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中成为强者。我园创设的“医院”、“长幼超市”、“娃娃家”、“工艺作坊”、“巴拉巴拉童装厂”情境,往往总是孩子们是兴奋点最高的地方。当一个幼儿在某一方面得到进步,我园就会奖励他(她)一次进入特别课堂的机会。此时的幼儿,往往极其珍惜机会,在课堂中展示出逼真生动形象的扮相,主动自信的表现。他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力,受到省市区各级观摩领导和老师的赞扬。
作者:袁青礼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