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是一门神奇的综合艺术,管理就是生产力,就是效益;管理就是预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就是沟通,就是激励,就是服务;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发挥大家的能力和思想,创造价值……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育教学,有效的管理能提升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小学是否需要管理?怎样进行管理?本文就这一内容提出几点思考与认识,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有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50-01
管理不仅仅是机械化地按照某些制度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教其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么,对小学要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下面笔者根据在教育教学上的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进行交流。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依法治校
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每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他需要我们当老师的去认真解读,你理解了孩子,就会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会对他们心中的困惑及时进行疏导;我们要做教育领域里的环保主义者。要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不仅爱孩子们的优点,也爱他们的缺点,不仅爱那些各方面都优异的学生,更爱那些不被人喜欢,又有一些缺点的"问题学生"。这种爱是对所有学生的广博而深沉的爱。因为只有生活在爱的环境中的孩子,才能领悟爱的价值,才能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自己将来的事业。当然这种爱不是纵容和迁就学生,是通过爱让学生接受"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就是育人。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作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依法行使审议建设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学校应该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
2.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小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3.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4.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教师队伍中,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为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团结合作,共同进取。而打造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学校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管理的突出位置。思想政治素质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支配着教师的其他素质,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而更应该是"人师",他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青少年成长为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所以教师应是现代政治思想的自觉拥护者和传播者,故而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用高尚的理论武装自己。我们组织教师先后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重要文献和法律法规。把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以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时抓好三支队伍,形成教学龙头。三支队伍是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必须做到知识、业务、管理三过硬,能团结和领导全组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科带头人为专业学科水平最优秀人才,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应成为年级学科教学的核心与代表,并负有培养和提携后进的责任;骨干教师为中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者,能在学科教学中独当一面,承担重任。这支队伍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学校教务工作中的重点,同时这支力量也应该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5.认真开展"特色教育",积极构建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学校的生命,更是学校的灵魂,它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办学品味和办学层次。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校园内的标语,打印的文件并一定能真正代表学校的文化。因此,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以特色教育为载体,积极构建具有内涵的校园文化。其中,对于我校的特色教育,经过不断讨论和探索,逐步形成以汉字教学和"三字经"诵、写、讲三位一体的研究课题为特色。
第一、汉字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孕育和发展人的起点。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系统,承载着中华文化血脉的薪火相传的作用。但是,处在信息化、物质化的今天,写字教学也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写字教学的意义,在重视书写规范的同时,还需要努力挖掘写字教学中的文化内涵,通过写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要努力加强"写字"教学,提升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确定"三字经"诵、写、讲三位一体的研究课题,开放相应校本课程研究,并且以以研促教,以教促改为途径,逐步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6.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小学阶段的一个核心内容。萨穆尔?斯迈尔曾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一旦养成,它会影响你的一生。
培养良好的习惯首先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生活中,让学生逐渐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不乱花零钱习惯以及文明礼貌习惯等。
其次,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独考的习惯、积极发言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等。
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持续发展,学习成绩能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始终保持在前列,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否则,即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得再好,那他也会失去学习的后劲,会在某个阶段停滞。
作者:秦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