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县级央行正处于货币政策落实与执行的重要阶段,因而,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辖区金融机构针对央行货币政策与相关措施作出响应已经成为当前县级央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给予“三农”发展一定的金融支持,但是,在政策调整的作用下,农村信用社对“三农”金融支持的力度却随之削弱。为了进一步推进“三农”发展,金融政策需要发挥自身作用。
一、县级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滞的具体表现
第一,县级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前瞻性严重缺失。当前,县级央行内部大多数干部的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对操作实务培训与考核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时刻关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转变,而且在研究货币政策走势方面不深入。
第二,县级商业银行业务自主权缺失,难以对央行指导措施及时反应。国内金融业主体就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县级商业银行资金管理自主权不断缩小,同时,在贷款权限上收的作用之下,县级以下机构只具备存款功能。
第三,银行与企业关系恶化。县级企业改制已经逃废了很多银行债务,影响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提高而出现亏损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也只是昙花一现,随之破产并倒闭。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者关系有所改善,但是受之前逃废债行为的影响,使得银行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大幅度削弱,影响企业贷款,导致县级央行货币政策的推行受到严重阻碍。
二、保证县级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畅通的有效策略
首先,全面提升基层央行干部综合素质。在开展干部培训方面,需要以专业化作为主要目标,积极培养专业性人才,熟练掌握业务知识,了解货币政策,对金融服务精通,以保证更好地适应央行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构建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队伍的专业性与务实性。
其次,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予以正确地引导,促进经济增长并对金融风险予以严格防范与化解。县级央行需要对相关金融部门进行引导,积极转变其经营的理念,对信贷政策予以合理地调整,实现客户市场的细化。同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信贷营销措施,对全新的信贷品种予以全面创新,更好地为县级经济提供信贷支持。
最后,建立并落实货币政策警示机制。对于县级央行来讲,需要按照金融法律法规,针对管辖区域的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警示机制,以保证实时监督金融机构实际经营的状况与支付情况,并定期进行通报。针对县级央行“窗口指导”措施反应不灵敏的问题,或者是知错不改正的问题,都应当以通报或者是现场检查等多种措施予以严厉督促,以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整改。
三、金融政策大力支持三农的具体途径
1.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予以细化
农村信用社本身所承担的风险要高于其他商业银行,所以,国家需要注重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以保证其具有支持“三农”的能力。第一,应积极贯彻并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将农牧区的资金用于当地,从根本上取消财政资金存款歧视政策,对社会资金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其更好地用于“三农”建设,进而满足农牧民在生产与生活中,甚至是调整养殖结构等方面的资金借贷需求。第二,国家应当始终保证对农村信用社的税费政策给予优惠,以缓解农村信用社在落实“三农”政策方面的压力,积极完善市场竞争机制,以保证政策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2.农村信用社要始终保持“一身二任”
现阶段,国内农村信用社不仅具备政策性,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商业性特征。但是,“三农”问题十分突出,而农业始终是弱质产业,农民也是弱势群体,农村地区始终落后于城市地区。为此,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农村金融中发挥主力作用。因此,该机构的政策性比较明显。另外,农村信用社可以免除对国家带来的巨额负担,因而商业性色彩也十分突出。由此可见,农村信用社需要继续承担“一身二任”。其中,国家需要在利率与税收等多个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并且通过某种形式固定,进而对农村信用社超额付出予以有效补偿。此外,可以在城市化发展理想且“三农”问题初步解决的区域设立农村商业银行,进而有效地规避政策性和商业性的矛盾与冲突。
3.监管机构需重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
首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法律法规予以全面完善,落实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评估与分类监管工作。
其次,对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是P2P贷款平台等经营的方式予以严格规范,有效地提升新型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可以将其纳入到银监会或者是人民银行监督与管理的范畴当中。
最后,积极构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流程,以保证其持续性与专业性,全面增强检查工作的效果,降低非银行机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规避负面的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针对县级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基于此,对于金融政策支持“三农”建设的途径做出相关研究,希望为“三农”建设提供保证。
作者:李志贤 来源:中国经贸 2016年22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