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国际化概述
(一)会计国际化的含义
所谓会计国际化即为会计领域中的国际化行为,它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家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亦即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本国的经济业务。
(二)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
1.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发展客观要求会计国际化。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入,国际经济交往将进一步增加,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融资活动将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在主要方面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外国投资者更正地了解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便于我国企业在国际证券市场筹措资金。
2.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会计国际化。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着较大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通过会计国际化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会计实务,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将产生重要作用。
3.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会计国际化。我国目前已放开资本市场企业到国外上市和发行证券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为了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提高我国融资投资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必须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性和透明度,降低国际投资融资的成本,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4.增强我国会计监管水平需要会计国际化。会计与财务报告规范,即为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标准,也是相应的监管依据。会计国际化,可以帮助我国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制定既符合国际惯例,又从我国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国情的会计规范,进而指导我国的会计实务工作,使我国飞会计规范和实务都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历程
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就是会计准则国际化。因而会计准则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理论起步较迟。1992年11月我国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
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我国政府在会计国际化方面保持极高的支持力度,且积极推动国内的会计准则和国际的接轨,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5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国家财政部对会计准则的实施制定的时间表:
2007年1月1日,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
2008年,准则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中央国有企业和在华外资企业;
2009年,进一步扩大准则实施范围,目标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全面实施新准则体系。
2014年,对准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和增补,基本上与相关部门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保持了一致,保持了持续趋同。
(二)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1.国际及国内背景
随着企业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区域或全球资本市场的加速形成、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的不断涌现,新的组织形式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各国政府、有关国际机构意识到,减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对于提供可比、透明的财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会计准则国际化能降低各国企业开展国际经济事项的成本,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各国企业和经济的全球性发展。因此,制定全球通用会计准则并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到2016年全球累计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的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一情况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2.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积极作用
会计准则国际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准则国際化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财务会计信息通过一定途径影响经济表现,因此,制定会计准则往往是以政府利益为第一导向。会计准则国际化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升级换代为形式的不断智能化规律,反映了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一般结果,反映了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会计准则国际化能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从而使通过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财务报表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财务报表是提供给投资者,帮助投资者参与决策的,投资者增加投资额,就会增加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资金,从而加快企业的发展。每个企业的生产力扩大了,整个社会生产力也必然扩大。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突出作用表现在:一方面,会计准则国际化促使中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者放眼全球,制定出更真实、更公允的会计准则。这些准则为国家监管、控制上市公司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真实、公允的会计准则,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准则能够通过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披露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防范上市公司舞弊,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不难看出,虽然会计国际化虽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国际化并不代表同质化,只有在保证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同国际主流会计理论的协调趋同。因为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特征,对经济活动起着核算与监督的作用。所以会计国际化的过程在实质上即为一个国家整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而其中的所谓的国际惯例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在各国个经济体之间相互角逐,逐步协商的过程中而形成的,因而从当前局势来看,其既为利益之争,也是国力的体现。
我们应当在促进会计标准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或国际惯例协调一致的过程中,坚定不移的立足于本国实际,着眼于未来发展。在参与国际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国已具备的优势与实力,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以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为我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更全面的维护本国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文洁,巩方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会计国际化进程[J].新会计,2009,1.
[2]财政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时间与阶段.
[3]王松年.国际会计前沿[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来源: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9期
作者:刘洁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