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独立院校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生物化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既是基础学科,涉及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不断吸取生命科学最新的科研成果,成为一门前沿学科。生物化学学习的效果,极大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理解,对生物技术专业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物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生物化学探讨和研究的生命活动发生在体内,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抽象性;内容多,且各种知识互相联系、交错复杂;由于教学改革,教学课时越来越少。所有这些导致生物化学难以理解和接受,是学生反映生命科学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设有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我们在多门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并以2006年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努力探索适合独立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教学的优化。根据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调查,约20%~30%的学生打算报考生物类的研究生,另外约60%的学生喜欢所学专业,认为生物化学的知识博大精神,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对课程很感兴趣,而且喜欢钻研探讨,希望将来从事与生物相关的职业。所以,我们采用一般院校普遍使用的王镜岩、朱圣庚等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材。这样,可以满足考研、出国和对《生物化学》有兴趣愿意深入钻研的学生的需要。但这套教材内容广,难度大,势必会对某些学生造成畏难心理。在调查中发现60%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的学习困难之处是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过多。针对这个特点,我们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调整。把一些较难的知识和其他课程会讲的内容,比如抗生素、激素、细胞膜、光合作用、生物能学、生物固氮、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略讲或自学为主。重点阐述各大物质的结构功能和各大物质的代谢和相互转变等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为适应现代生物技术要求,加大分子生物学这部分的教授比重,介绍分子生物学在基础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其次,修改教学大纲,细化每章的每个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大纲进行知识点来预习和复习,较好解决了知识点多的问题。第三,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课程结束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题写课程论文。通过作课程论文,既使学生充分学会利用网络数据库资源,又能够激发他们对感兴趣的领域充分思考和研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甚至有学生作品发表。第四,定期开展讲座,介绍生物技术前沿知识。我系除通过本系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定期给学生开设讲座外,还通过在广东省甚至全国聘请客座教授每学期定期给学生开讲座。通过这种方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专业兴趣,很受学生欢迎。最后,开展后续选修课程,比如分子生物学进展、生物制药技术、营养与保健、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生物工艺学等课程,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并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这些措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本专业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的了解。
实验教学的改革。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依靠实践性教学,而实验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生物化学是一门归纳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决定该课程在理论教学工作同时需有高强度的实验课程作为支持。因此,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显的尤为重要。
1.实验硬件建设随着这几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高速发展,我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设施的建设。除建立健全了专用生物化学等各种基础实验室外,还建立了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室,并和中山市科委合作建设了科学研究开发平台。购置了PCR扩增仪、凝胶自动成相系统、冷冻离心机、荧光生物显微镜、CO2培养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一批现代化科学实验设备。其实验条件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验需要。
2.实验内容的改革改变以往生物化学实验只开印证类实验的特点。重点把生物化学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即普通生物化学实验和半开放式综合实验。普通生物化学实验为基本训练阶段,重点抓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尤其是实验动作的规范。半开放式综合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难度较高的技术训练,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训练;二是实验技能的强化和提高,让学生独立思考,反复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在生物化学课程结束后,又开设了后续课程生物综合实验,在综合实验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课题实验,如某种酶的分离纯化和固定、某个基因的克隆表达和鉴定、某种药物的制备及鉴定等实验。在课外带学生到公司参观和实践。这样,既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实验技术,加深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上手够快,后劲够足”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进。在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探索了多种适合于独立院校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近两年的学生评教过程中,本课程均获得90分以上的成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采用多媒体教学。生物化学的抽象性特别适合使用媒体教学,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三维图画和动画有效弥补了学生对生物大分子空间想象力的不足,使抽象变具体,解决生物化学枯燥乏味。比如通过精美的蛋白质三维图片,对蛋白质和酶高级结构、活性中心等的理解非常有帮助;而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华、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过程等动画使传统教学中最难理解的内容变得非常直观易懂。甚至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自己做多媒体课件和动画,优秀作品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经过调查,60%的学生认为多媒体的运用“使你对生物化学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50%的同学认为“能深化你对微观生物化学过程抽象生物化学原理的理解”和“能引导你主动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但是,在PPT的制作和运用过程中也必须注意一些问题:(1)文字不能太多,体现要点就可以了。最好每张powerpoint能配张相关的图片,复杂的内容以图片为主讲述。这也可与我们选用的先进教材相辅相成。事实证明,调查发现学生最看重的是PPT“清晰明了,要点突出”。(2)powerpoint的排版应该精致但不复杂,避免太多无关的图画和小动画。字体和颜色可以变换,但不能有太多种类,一不超过3种为宜。(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演示速度不能过快,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节奏与理解能力。(4)教师不能过多关注课件的操作而忽略学生的现场反馈信息,教师的讲授构不能过分受制于课件的演示而缺乏灵活性与即兴发挥。
2.专题讨论法。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将众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很多知识需要学生通过自学而获取因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课外找资料写综述,然后自己上台讲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很好方式。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实践证明,独立学院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课后积极查找资料准备,并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并且同学的发言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起到以强带弱的作用。学生在查找资料和准备讨论甚至做多媒体课件展示的过程中,有些内容教师课堂没讲,需要学生自学,也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查阅相关参考书籍和电子文档,还需收集多媒体素材。通过这种方式很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知识面。
3.启发式教育模式。调查发现,57%的学生最希望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30%的学生期望讲授与堂上练习相结合,仅有14%的学生希望老师独自讲授。说明学生更加希望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在课堂中设置悬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对知识的应用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学生意识到这门功课在生活中或生产中是有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明显增高。因此,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营养保健、疾病诊断、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把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前所述,综合实验以及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也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我们还跟中山市的相关企业建立实践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实践,把教学衍生到课堂外,使学生认同课堂教学,并形成学习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也适应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目标。
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加强网上互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创建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学的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上都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我们开发了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不同学习者之间以及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围绕所教所学的课程进行讨论、交流。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借助平台教师可以管理教学、编辑课件、在线考试、审批作业、组织在线答疑、统计学生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查看课程内容、提交作业、协作学习和交流、查看学习成绩等。生物化学教学平台成为师生沟通的很好桥梁。
通过本课程及各方面的努力,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化学与生物系03级有14名同学考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8%。经过几年的生物化学课程建设和实践,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类的基础课程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使用简单:对于教师,只需要了解浏览器、电子收发箱的使用,就可以管理课程;实现了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辅助工具的分离,提高了课件的重用性,并使课件来源多样化;兼容多种文件格式课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图形、音频、视频等;支持IMS、SCORM、MicroSoftLRN等国际网络教育标准。数字收发箱:接收、储存、管理学生作业;学生之间的文件互换;在线日历:提醒重要日程安排;管理、查看任务实施情况;电子黑板:记录笔记功能,可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学校的声誉、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而社会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唯一的核心指标是毕业生的执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实践性教学是独立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实践性教学水平的提高。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依靠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接近真实或者真实的环境,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社会技术现状,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从而提高其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减少日后在工作单位培训的环节,并且对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2篇:民办高校精品课程医学生物化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基础和起点。本课程自从2010年立项为湖南省省级精品课程,每年约有1800名医学生学习,具有“专业覆盖面宽、改革力度大、受益面广”的特点。我校作为湖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对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中,提升了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促进了医学生物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础
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要求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一方面,完善教师岗位培训管理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在国内其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或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等,以巩固专业技能,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落实各种教学活动制度,鼓励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经过多年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了一支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二、教学条件建设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推动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条件改善等作用。课程组教师联合主编及参编策划“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部,主编配套的辅助教材《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以适应医学各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需要。
根据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理念与评价标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体现资源共享和互动功能,包括前台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大模块,为师生提供优质数字资源。通过建立QQ群、丰富讨论区内容,制作微课、慕课并上传,既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学生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1.充分应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站、论坛为主的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可发布教学大纲、课程测试题、微课、学科进展、专业相关的实验技术视频等,使用QQ群、博客等以文字、图片、动画等方式推送至手机等终端,学生还可在线学习及答题,与教师反馈交流。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课程组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知识形象地呈现出来,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课程组制作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课件”获得了教育部“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医科组优秀奖。
2.开展双语教学和留学生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并传达给学生,逐渐实现全英文授课,实现教学价值最大化;其次,加强教师英语应用能力,注重口语与听力训练。教研室通过引进留学经历和选派教师参加语言培训,全面培养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我校从2009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行临床医学本科学习,现已独立承担了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针对留学生独有的教学目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具体改进,制订了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较多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肢体语言、声调变化等,增加亲和力。
3.开放式实验教学。除预设实验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引导、鼓励学生申报省级乃至全国性创新项目实验,挖掘学生潜能,最后将结果整理成论文,体验独立完成科研的全过程,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其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树立了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课程组教师现已指导学生进行省级、校级10项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学生对开放性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高。
4.多元化考核,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单一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课后练习、阶段性测试、撰写文献综述、研究进展学术讨论会等方式,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求教师及时指出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种评价考核方式不再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信息,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