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认为,教幼儿学音乐就是教他们学一种技能,而在现状来说,这种早期定向的技能传授,不等于就是对幼儿在进行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首先是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正确理解幼儿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才能够起到音乐教育的作用,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心理状况 正确理解 问题 实践
一、对幼儿的心理状况分析
经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习音乐(如:乐器、舞蹈等)的幼儿是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同时又是在缺少愉快心理的学习过程中度过的。由于孩子在幼儿年龄阶段中,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种负重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崩溃、疲乏,以致终止学习。为什么听起来美妙无比的音乐,学起来却痛苦不堪?我认为,除了教学体制的原因以外,还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儿童自身心理因素的原因。
学习音乐对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注意力、创造力、意志力等大有裨益,同时对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美育培养的教育手段,同时要用科学的态度及方法来审视这一教育现象,并找出其自身规律,避免其盲目性。
我们班上就有很多这样的幼儿,在父母的强制下,学习乐器、舞蹈,记得有一次,我要黄瑞妮小朋友在班上表演一下她如何在外面上舞蹈课时,她并不是很大方,很情愿,反而有逃避的现象,在我的鼓励下,她也只愿意表演自己最喜欢,平时跳的也较多的小舞蹈,这让我感觉到他并不了解跳舞的意义,也不喜欢学跳舞,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天,我就和她的妈妈交流到了这个问题,从他妈妈那得知,黄瑞妮每个星期要去老师家上两次舞蹈课,可是每次都是含泪上课,因为老师的严格,让他感到害怕。父母的强制,更是让他反感,因此逆反心很重。还有这样一个孩子,她也是一直在家人的强制下学习着电子琴,可是,她奶奶经常说,在家天天为练琴的事和妈妈吵嘴,硬是和妈妈反着来,有时还会大发脾气,而且每次练琴,都只练自己最喜欢的、好听的曲目。这让我感觉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对直接感性认识接受得较为积极,对间接理性认识接受得较为被动,缺少对问题的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虽然音乐发出的美妙声音感性因素居多,但是,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却理性认识居多,这是因为技巧的训练是建立在理论上的。所以孩子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表现得较为主动,而学习音乐理论与技能时却常常表现得较为被动。另外,由于幼儿的心理自我承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绝大多数的主观认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是靠家长和老师传授的。所以这个时期儿童心理的成长及任何一个目标的确立,基本上是靠老师、家长、社会等间接经验引导来完成的,是被动的行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他们自己有了判断能力,他就会更正过去老师、家长“赋予”他们的被动选择。因此,我认为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采用具有儿童心理特点的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要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要有一定的自由度。同时还要抓住他们的特长,放矢的进行教学。
二、正确理解幼儿音乐教育,发挥其功能
音乐的功能是历来被大众认识并运用的,但人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往往不能综合利用她的功能而有些顾此失彼,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它的功能加以全面理解。
因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所以人们对音乐的教育功能运用得比较广泛。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只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让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流行音乐充斥于大众传播媒介幼儿几乎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的氛围中,很难接触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民族特色、高雅的音乐。美好的音乐不能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成长,因此,幼儿们很难获得健康、美的熏陶。就拿我们班上的孩子来说吧,现在张嘴唱的歌曲就是“遇上你是我的缘、“自由飞翔”、“月亮之上”等等,而当我提到儿童歌曲时,幼儿们会唱得很少,而且不怎么迎合。
在一个,由于幼儿存在着某些生理性的音乐素质差异,在班上能歌善舞的孩子就会往往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平平常常的幼儿却被忽视,使得音乐教育失去了对象的广泛性。
如今的家庭,音乐能力普遍较低,音乐教育意识普遍不强,家庭生活中缺乏音乐艺术氛围。在望子成龙心切的驱使下,有些家长便为孩子购买电子琴、钢琴等昂贵月起对幼儿进行不定乡、拔高的培养,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扼杀了孩子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
(二)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新认识
单纯的音乐教育的内容包含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游戏、乐器演奏、音乐欣赏等,但从幼儿身心发展方面来说,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还应包含身体语言、情感认识、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内容。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身心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在进行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有机会用他们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学习,有机会来观察、思考、发表意见,也有机会得到教师、同伴和自己的肯定。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从而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音乐活动还可提供幼儿充分交往的机会,让幼儿进行感情上的沟通。在活动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幼儿的交往、协作等加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记得一次语言活动,我引导幼儿说出“ABB”型词组,当时,幼儿们并不是很理解,也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注意力并不集中,想到我们班的孩子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便采取音乐游戏的形势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我征求他们的意见,问他们想玩什么游戏,程佳怡突然说:“汤老师,我们来玩丢手绢的游戏吧,谁被追到了,或没有追到别人,就让他说一个词组。”我发现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并且其他幼儿都赞同,于是,我们将语言活动放在音乐游戏中进行,果然,效果非常明显,幼儿们在愉悦的气氛中,不但说出了很多词组,也得到了音乐活动给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情感交流、社会交往等。因此,音乐教育时处处可载的,可以使幼儿或的身体、语言、认识、情感、个性等方面得以诠释,可见,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提高基本素质和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
三、音乐教育的问题
孩子天真活泼,同时也十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机械的反复、长时间的注意、劳累疲倦等都使儿童难以承受。在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正确非常重要。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强调与注重的是学生共性的发展,而忽视了个性的存在以及个性在音乐表现过程中所应有的重要作用。过分强调技术的训练,很少研究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去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按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而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往往布置一些高于其实际能力的任务。孩子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常常表现得力不从心、没有信心,在家长与老师的盲目催促下,苦苦煎熬,度日如年。因此,孩子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所带来的技术上的厌倦心理,就会转嫁对音乐的态度本身,这说明音乐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往往出在错误的进行过程之中。教学的过程中条理不清晰,层次不分明。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阶段性目标,这是我自己容易出现的误区。每一个阶段,要明确解决某一个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一次成就感,这样有利于疏导儿童的负重心理,并对此产生兴趣。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与精力花费也逐渐加大,教育备受关注已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进步现象。孩子要全面发展、有所作为、出人头地,已成为每个家庭忙碌的头等大事。由于这种心情过于迫切,多数家长在选择孩子接受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切合实际的盲目心理和中国老百姓特有的从众心理。对于家长们这种“望子成龙”心情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学习音乐的天赋,这就要准确地分析孩子的客观条件,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过于溺爱,个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实际上也是充当督练、陪练角色。所以家长如何对孩子实施有效的督察,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音乐教育的实践
(一)激励幼儿主动、自信地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对于这一问题,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个“跟我学”的音乐游戏,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通过由易到难的掌握节奏,并轮流邀请幼儿做领头人,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二)形成用音乐管理幼儿日常生活的教育特色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任何时候,都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我在班上设计了幼儿一日生活音乐化活动,科学的选择一些中外经典童谣、名曲等,在幼儿入园、游戏、开餐前、离园前等播放,使每个角落都充满着音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端椅子、踏步走、上位等各个环节,都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让幼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从而产生预约、热情、饱满的情绪。在区域中,投放各种废弃材料,如:瓶子、罐子、杯、碗等,让幼儿自由的挥发创造性,享受打击音乐的乐趣。
今天的幼儿像苗圃里的小树,他们都将是21世纪的林中栋梁之材,幼儿音乐能为绿树成荫增添蓬勃生机。因此我认为我们要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音乐教育,给学习音乐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力提倡音乐的社会功能与美育功能,让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有一个健康发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培养幼儿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使幼儿音乐教育真正达到了增智、养性、陶性、悦美,由此促进了幼儿身体、情感、职能、社会性等素质的全面发展。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