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4-04-09 09:19  

  

第1篇: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建立基于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之一,但短期利益驱动下,开发不当极易引起过度商业化现象。当前我国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表现如:


  一.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表现


  1.过度依赖门票经济,门票上涨之风盛行。如近期凤凰古城涨价,2013年五一流失了许多客源。


  2.商铺林立、集市繁多。随着游客的涌入,旅游景区渐渐变味,很多景区“关卡林立”,商贩云集。


  3.肆意建造假文化景区的现象日盛。为了吸引客源,一系列模仿式的造景运动出现。


  4.景区没有按照最大容量严格限客。超载情况在旅游旺季时有发生。


  二、产生原因


  1.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够。


  很多景区没有在其承载能力和旅游容量限度内,协调资源开发,科学、合理地规划,实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同时不损害社会利益与公众利益。


  2.景区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景区管理者的素质是景区管理问题发生的源头。如果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环境保护,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


  三.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危害


  1.危害生态环境,旅游超载造成旅游污染和资源破坏。过多的商铺和大量游人、车辆,致使基础设施紧张,同时也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等。在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设施的损坏和旅游资源的退化,影响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吸引力。近年来,许多风景名胜区为了吸引游客而纷纷开展各种大规模的商业化旅游活动,如各种名目繁多的节会活动。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旅游交通运输量大增,使得废弃排放量增大,从而给区域内的地下水和溪流、湖泊或沿海水域造成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区域内一些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2.降低旅游资源的外部吸引力


  随着旅游热潮高涨,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导致风景名胜区过度的商业化和旅游化。而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又使得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资源出现退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本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但近年来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15%的高等植物,400多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已严重引起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下降。而且,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降低,许多风景名胜区采用掠夺式的开发,盲目上马,出现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趋势,区内古建筑遭到拆除或损毁,旅游资源的形态完美性受到破坏,导致其美学观赏价值降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3.破坏旅游美感。旅游商品开发混乱无序使得无序经营竞争激烈,产品雷同,文化表演重复同质,差异性不强,表演粗糙,艺术性不强,创造性不高,回头客少。类似的景区演艺节目同质现象严重,大大减弱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影响了游客对景区认知文化的影响。过度的旅游热,致使水乡古镇商业气息泛滥,商业化带来古镇的城市化,丧失了老百姓生活其中的原生态韵味。


  4.影响旅游景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景区的各种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风景名胜资源,满足当代人对景区产品的需要,同时又不对后代人对风景名胜区资源利用的需要造成损害。


  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在短期内或许能使企业获利或者获取暴利,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讲不利于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盲目开发、乱用资源、破坏环境、不尊重当地的本土文化、缺少保护意识,这不是在发展旅游,而是在破坏旅游。因此,旅游的发展不应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成长的长期化。


  四.针对以上景区商业化应采取的措施


  1对旅游景区的总体功能进行科学规划与定位。


  旅游景区资源是国家共有资源,全民有无偿共享的权利,应该建设成为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的场所,供人们享用。景区公益化是景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认清这个趋势,从公益化的角度去经营与管理;其次,从旅游景区与其它旅游要素的关系上讲,旅游景区具有吸引功能,即通过旅游景区吸引旅游者前来观赏,从而带动吃、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经济的发展;最后,旅游景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功能。旅游经济是一种拉动经济,它的发展会带动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这个最根源的拉动点就是旅游景区。


  2.走出“门票经济误区”。


  据统计,景区门票在旅游者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大,门票收入在旅游经济收入(六要素)中的比重并不高。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全局观、整体观。西湖从收门票到免门票,所产生的旅游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充分说明了门票经济不是旅游景区的最佳发展模式。旅游景区的构成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游览是核心吸引要素,娱乐项目是延长游客在景区滞留时间的前提条件,畅通合理的道路布局是保证游客满意的基本因素,食、住、购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辅助条件,和核心要素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因此,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全局观、整体观。西湖从收门票到免门票,所产生的旅游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充分说明了门票经济不是旅游景区的最佳发展模式。旅游景区不应走门票经济的老路,旅游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应该调整思想、端正认识。


  旅游者最关心的是旅游品质和景区服务,走出门票经济的误区,提升景区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品质,这是旅游业的发展之路。门票涨价是景区收入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的一种表现,也是旅游景区过度商业化的充分体现。对游客而言,过高的票价超过其经济承受能力,再好的地方大家也会站在理性的角度,考虑要不要去参与旅游消费。


  3.寻找商业化与文化发展的平衡点,增加景区文化内涵核定科学的商业化比例。


  严格来讲,旅游景区是一个休闲度假观光的区域,一切影响或破坏这种性质的行为都应该禁止,但是为了方便游人购物,为了调节游客的旅游活动,适当设计一些购物摊点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适当”一定要把握好。景区内商业化比例的多少应根据旅游景区资源的性质而定,应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控制好数量和位置。文化类资源景区应尽量少,景区核心范围应该少,生态旅游景区应该少,红色旅游景区应该少等等。商业化行为不可喧宾夺主(由娱乐审美为主的旅游景区变为商业区),店铺的设计与装修风格应该有特色、符合景区的风格、利于传播当地的文化等等。综上所述,旅游景区的功能在于休闲和娱乐,旅游者前往景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休闲与娱乐,景区经营者应该明白这个基本道理,减少商业化行为对景区的破坏,对旅游者利益的损害,还景区本来的面貌,让自然回归自然,让文化回归本味,让游客满意,这才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4.建立独立的景区商业区。


  旅游景区商业化实际上是观光环境商业化的行为,是对旅游环境的一种破坏,建立独立的景区商业区可以实现旅游与商业共存。


  一是在旅游景区的外围区域集中建造旅游商业区,并使购物环境观光化。营造具有休闲风格和生活气息的购物环境,有利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达到“先卖感受,后卖商品”的效果。二是增加旅游休憩区的商业功能。将旅游休憩区的休息功能与商业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实现游客在购物中休息、在休息中购物的目标。


  但是景区商业区的选址应该远离旅游景区,避免商业行为对旅游景区文化、生态、环境的污染。严禁在景区内开设商业店铺,严禁景区内出现个人经商行为,严禁景区内宗教人员的经商行为,严禁宗教旅游景区利用宗教旅游资源从事宗教迷信等骗人的商业活动。


  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低碳教育,注重“责任旅游”。在控制合理的游客容量基础上,注重生态的保护,加强环保的意识,减少商业气氛,增强文化气氛,把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相结合。


  第2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探讨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体育旅游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体育旅游产业在国外是一项十分红火的产业,如瑞士的滑雪、意大利的足球和美国的NBA,每年都会带来大量的游客和丰富的利润,体育旅游产业在这些国家中属于最具有实力的经济产业[1]。目前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和旅行市场每年的价值达1180亿美元,到2011年,旅游和旅行产业在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而在一些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价值将占旅游总收入的25%。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体育旅游产业大国。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奥运比赛期间有超过60万名海外游客到现场观赛,2008年来京旅游的海外游客超过450万人次。2009年北京就接待旅游总人数1.67亿人次,创旅游总收入2442.1亿元人民币。有人预测,受益于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将保持两大赛事举办期的旅游高温,国内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异常活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随着“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实施,我国进入休闲社会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为了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旅游吸引物、体育旅游环境和体育旅游服务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制定新的政府扶持政策,保持体育旅游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1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扬地方体育旅游目的地与民族体育文化特色、保护体育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身心健康的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餐饮服务业、旅行社服务业、交通服务业等各项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循环经济效果,极大地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各项基本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带动整个体育旅游产业循环经济及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容易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2)从国内外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看,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环境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程的客体,是体育旅游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提升旅游目的地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促进旅游目的地体育文化产业建设,使之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体育旅游文化内涵。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和体育文化积累,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然要突出当地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既能给传统体育旅游体育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也能在发展中形成旅游目的地崭新的现代体育旅游文明,使体育旅游者具有更加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满足后代人的发展和利益需求;(3)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相处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区域循环经济与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基本准则。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它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求在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体育旅游产业规划过程中维持体育旅游产业资源供给目的地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体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又要求对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合理利用;(4)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整体性发展”。强调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规模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与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相适应,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与环境的双赢;(5)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建立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合作群体和专项体育旅游项目,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6)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从根本上修正大众旅游的模式,有助于旅游产业系统内群体及个体观念的转变,弥补大众旅游的缺陷和不足,满足旅游者对身心健康的旅游形式的追求,为振兴体育产业经济和旅游产业经济探索新的发展之路;(7)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有益于对自然和体育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8)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体育旅游产业的“循环经济效应”,以减少体育旅游产业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确保体育旅游产业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最小化和可更新资源的持久利用,能够使体育旅游产业成为真正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和对相关产业可持续带动作用极为明显特征的战略性主导产业;(9)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承认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对人类自律行为的接受,将自己(体育旅游主体)纳入与环境相交的生态环境圈,慎重对待旅行过程中与环境要素的直接接触。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极大的提高游客的绿色体育旅游理念,符合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国情,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消费需求市场,带来更大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商机。


  2未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的走向


  2.1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的要素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已经成为推动和促进旅游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体育旅游产业列为本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并纷纷制定出台扶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成立相应的体育旅游产业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加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政府主导力度。因此,政府的扶持政策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9年12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提出:“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科学谋划,努力实践,创新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促进发展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2009年12月25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制定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抓紧旅游综合立法,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及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决心。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之后,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优先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更加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而且许多省、市、自治区都对体育旅游产业发持续发展的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提供了多方位的政策体系。


  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是政府根据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主动引导,以调整和优化体育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体育旅游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目的而综合运用各种政策的总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既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又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硬件”,更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对于促进一国或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已广为体育旅游产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所验证。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主要有规制性政策、选择性政策、引导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五大要素。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要素的形成需要吸引物、资金、技术、人才、物质、能源、市场等要素,涉及集群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发挥政府扶持政策要素的宏观控制能力,实施有效的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综合功能的发挥,政府制定的扶持政策应从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措施、战略重点和战略实施步骤,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战略升级,使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国民旅游产业的现实需求。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体育旅游产业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价值。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体育旅游产业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体育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走向旅游、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体育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以及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为体育和体育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也为体育旅游产业可以持续的政府扶持政策提供了动力。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政府必须充分考虑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尽可能地兼顾和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使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与现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谋求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的最佳综合效益。


  2.2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的走向


  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刺激了居民的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需求,更为提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功能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新假日制度的实施,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多,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设施建设、景区管理水平、企业经营网络、行业服务质量、市场细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行业保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得到有效增长的功能作用是显著的,但体育旅游产业是一种相互作用要素和多方面的复合体,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近几年,由于受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普遍进行的以损害旅游消费者利益或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来获得经济收入的商业性开发,给体育旅游产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这种违反科学发展观的开发经营理念,不但不能可持续发展,还给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伤害。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应通过相关制度和行为准则,综合立法、执法和守法三个要素制定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国家和地方的政府扶持政策,为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实践证明,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为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各个利益主体提供了共同的方向和指导方针,能够让体育旅游业与生态环境进行更加有效地协调发展,促使人们在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上尽可能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从而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旅游者青睐,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体育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脆弱性,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参与,特别是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扶持政策的驱动作用更有利于全面提升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扶持政策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因此,当前我国政府需要创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设计未来扶持政策变革的基本方向和路径。各级政府与相关体育旅游产业机构,应围绕未来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战略、规划与领域、手段等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和内容。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获得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1)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三个层次面内容:第一层面为基础层,进一步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基本法律法规;第二层面是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综合法律;第三层面是促进体育旅游产业不同部门领域形成包容性政策内容;(2)以保护体育旅游产业环境以优先为策略,建立体育旅游产业淘汰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从体育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和促进资源节约角度,要逐步通过制定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的财政扶持政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公共服务扶持政策,加强完善体育旅游景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3)发挥政府扶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始动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效益驱动,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将影响到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科学地把握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消费特征、主要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和体育界与旅游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体育旅游学术界关注的主题。因此,政府要科学的制定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的长远扶持性政策规划,避免扶持政策的短期效应,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构建人才、技术、融资等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重视和强化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政策规划。


  3完善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的对策


  体育旅游产业具有聚集、生态、协同和示范四大效应,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正在逐渐成为继生态旅游之后的现代旅游产业的新亮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人文环境质量的提升。保护好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就是保护好体育旅游产业自身。未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更需要从重视和强调环境、经济和社会三类政策的相互包容和协调等方面设计制定。


  3.1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的发展目标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能够很好的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发展,带动体育旅游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与政府的基本职能目标不谋而合,因而取得政府政策扶持是比较容易的,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发展环境,这对于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每1美元的直接旅游收入可带动2.5美元间接收入。我国旅游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10.7元。国外多数发达国家旅游业均已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目前,全世界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年产值已达到6000亿美元,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4]。体育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产业,其发展涉及到许多部门,并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与其他经济部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从目前来看,政府的扶持政策的驱动力将长期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但从现实的角度看,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如财政政策支持(包括可以将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财政预算资金和开发、促销资金和建立发展基金等)体系、金融政策支持(包括体育旅游项目优先垫款、建立新的融资机制、支持体育旅游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体系。因此,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是目前政府层面建设的重点。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是保障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必备要素。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的发展问题,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创造最好的发展环境。建议政府要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倡导机制及国际机构的约束机制等,建立起以体育旅游生态保障体系、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体系、体育旅游产业循环体系为框架,以政府的扶持政策为重要驱动力,以体育旅游产业经济——生态——社会社会效益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运行机制。


  3.2建立合理的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


  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产品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性、参与旅游群体的广泛性及吸纳社会就业高、促进国际交流、创汇创收和发展区域经济作用的多种功能特征。在国外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体育旅游产业被看成是旅游产业中的战略性和龙头产业,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大众体育消费的新热点。但体育旅游产业是一种具有众多相互作用要素和方面形成的复合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组织之间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因此,政府扶持政策在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极大作用。政府扶持政策行为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效果产生正面影响,也有可能抑制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的扶持政策在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可以决定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改变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轨迹,成功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我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各种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过去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性政策不足,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公众对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与体育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欠缺,加之目前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无序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不仅浪费了体育旅游资源,而且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消失;建筑污染和建设性破坏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严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投资回报的利益机制尚未清理等导致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的功能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虽然政府强调体育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规划与保护,但大部分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不清楚,导致科学利用与保护措施在政府、旅游企业和游客三个方面明显脱节,利益驱动的短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行为严重危及到体育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目前,从我国各类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的发育程度看,我国正处于以观光体育旅游和体育竞赛旅游为主的体育旅游消费时代,特点是出游规模大,但人均消费水平低;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投入和市场需求不匹配是当前体育旅游产业市场投资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走向繁荣,实现蓬勃发展,最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就是政府制定的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加强对自然和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作用,采取各种有效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树立体育旅游产业环境保护意识,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体育旅游产业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四大功能的现代综合性的朝阳产业。但是,在体育旅游产业取得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生态破坏问题。如对体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指导、盲目、随意开发自然资源的现象愈演愈烈等问题,把体育旅游产业推向了不可持续发展的边缘,由此产生了人们对体育旅游产业环境问题的担忧。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体育旅游产业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限制性功能作用,采取有效的政府限制政策和手段来解决对体育旅游产业环境的破坏问题。首先,要求政府在制定的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扶持政策内容设计中,根据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领域和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政策类型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开发建设中,要防止开发商为眼前利益只开发不保护现象的出现,因为大多数体育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再次,通过媒体的宣传、教育、普及,使体育旅游参与者及居民的体育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加强体育旅游产业相关部门人员对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环境保护、体育旅游产业生态相关知识的培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观,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4构建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动力机制


  构建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动力机制对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日本、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在体育旅游产业政府政策扶持领域,一贯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加以规制,从而明确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地位,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资源的有序开发,使体育旅游产业资源开发与环保、自然、生态、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进而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有学者认为形成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可分为外部推力和内在动力两个部分。外部推动力主要影响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需求的结构变化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内在动力包含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素、区域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及其他因素,这些因素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构建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政策扶持动力机制是属于旅游循环经济政策系统的范畴,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政策动力因素构成的极其复杂的、连锁反应极强的系统机制。构建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动力机制是一个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市场与行政手段共用的有机整体,具有完整的立体结构和紧密的内部联系,能够充分发挥政府扶持政策动力机制多管齐下共同产生作用的效果。在体育旅游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今天,各级政府要逐步完善和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整合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等扶持政策动力机制,使各种政策动力机制要素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旅游产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化转型,顺应低碳时代下绿色旅游需求这一重要发展趋势。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更是一种新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选择模式和长期系统的实施过程。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体育旅游经济、体育资源和体育旅游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体育旅游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获得身心健康和永续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是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建议在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管理的准则,提倡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和绿色旅游,处理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近期与远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强调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4.2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是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政府扶持政策的主导作用可以确保各地区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时进行合理规划,确保体育旅游资源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节约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成本,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体育旅游产业综合功能的发挥,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意义开始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使体育旅游业全面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逐渐上升为国家意志,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但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看,体育旅游产业良好的环境行为是自身发展的新的力量源泉,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注重体育旅游企业自身应力的修养,促进体育旅游企业的壮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增强自身对外界压力的应变能力;同时外部的中央和上级政府及市场,应给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人才、政策和技术上的支持,方能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建议要在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框架,以便最大可能地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4.3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是实现体育旅游产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重要保证。随着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升,未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必将突出循环经济环境、生态集群环境、人力资源等软要素的开发,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的政府扶持政策将步入到由硬件要素驱动向软要素驱动的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能够准确把握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的主导要素,是对其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关键。研究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扶持政策,是从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出发,以及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的系统整体性分析影响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政府扶持政策各要素之间的作用规律,系统地揭示其内在发展的机理,准确把握政府扶持政策变化规律和发展特点,将各种政策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使之转化为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议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扶持政策的制定应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科学性与合理性、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构建一系列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类政府扶持政策的相融,实现未来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