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从农业经济学领域对日本东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1前言
围绕日本现代农业讨论引入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在农业领域引入竞争原理。《粮食法》实施后水稻生产就是典型的事实,水稻的生产经营通过对营销的重视,谋求水稻的经营战略。与此同时,日本农业从一个没有战略应对能力的时代走了出来,培养进行效率经营的同时提高、回避风险高的能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准备再生产的支持制度。
但是,农业生产经营容易受自然条件的左右,短期应对技术困难,所以如何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依然是目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影响农作物产量变化的最大原因是气象的变化。冻害、风灾、水灾、干旱等都会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其次就是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此,我们把气象变化和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称为环境不确定性或技术不确定性。这种环境不确定性通过经济主体的努力在经济系统内部减少损失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一种因环境确定性减低农业损失的制度,通过一种模式实现农业共同经营。
结合上述历史背景,本文做了以下研究:第一是把日本农业的基本作物大米作为焦点,用农业经济学的方法定量分析研究自然灾害特别是冻害与农业经济、经营的关系。第二是以阪神淡路大震灾为案例,重新认识农业、农村的意义,从而介绍农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第三是介绍降低自然灾害损失的制度及实现农业经济的研究。
2冻害
2.1水稻产量变化过程与技术进步
图1是根据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作物统计资料绘成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水稻自然灾害受害率的长期倾向。战后对水稻生产影响最大的风灾、水灾、病虫灾等受灾率减少,1970年以后冻灾受灾率增大,这也是本文将水稻自然灾害中的冻灾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下面我们将冻灾严重的北海道与东北的冻灾作为对象进行研究,1980年以后采取准确的结构和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冻害和冷夏对水稻生产有影响,明治以后发现水稻产量的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
水稻生产的冻害是指生育期异常低温、连续日照不足等对水稻生育和产量的影响的现象。而冻害在生物学上分为迟延性和障碍性两类。迟延性冻害若在生育前半期发生低温,则水稻生育、出稻、粒实等迟延,导致籽粒不实。障碍性冻害若在抽穗过程中的花粉形成期遇到低温,导致花粉失去受粉能力、出穗开花不结果。兼有迟延性和障碍性两种性质的冻害叫混合性冻害。水稻生长在出穗期前后的夏天遭遇冻害时,气象学上叫冻夏。冻夏又分为第一种冻夏和第二种冻害。其中第一种冻夏是由于高气压滞留在鄂霍次克海,从海上吹过来的冷凉北东季风,多发生在太平洋周边。
图2所示为明治以后水稻产量变化的趋势。从图中不难看出,收量的变化虽然与灾害无关,但水稻的单产增长显著。战后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品种得到改良,使产量提高、产量变化减小,粮食生产更加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化作出贡献的原因之一就是开发农药,普及推广防治技术。
战争时期肥料供给没有制约,所以追求一种多施肥以提高产量的多肥多收技术。在防止冻害的施肥方法中,磷酸的施用产生迟延水稻生育的效果。
东北的青森县,战争前开发的耐寒多收栽培技术在战后被推广使用,并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在全国增收计划中把青森县作为打破总量停滞的对策。1960年,在水稻出穗前35天,普及推广离地表12em深追肥是深层追肥技术。受这一种植栽培技术的影响,青森县土地改良投资大幅增加,增收的措施在各地可见,各地在场圃内规划整理实行,各种小规模灌溉排水、暗管排水、客土换土等土地改良在场圃整理中推行。
为了追求高产安全技术导致多肥化、多农药化,从而产生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肥料和农药的需要促进了肥料、农药价格下降。第二是战争前的技术水平,多肥化、多农药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劳动力使用减少。
但是从最近几年看,单产停滞和变化激烈的形势显著,其原因是技术进步停滞和气象变化。1960年以来,由于就业机会扩大形成兼职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替代了劳动和机械。水稻生产主要的作业是培肥管理,劳动和机械不宜替代,机械化和培肥管理之间发生差距,而兼职的深化使得一些工作出现偷工减料,单产停滞和总量变化激烈的倾向加剧,冻害的被害加大。生产结构调整,水稻生产的愿望下降更加显著。从1993年冻害时的数据看,岩手县平均单产为1.51/lha,这是1884年不耕作时的全国平均单产水平。1993年冻害显示明治以后的水稻生产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的成果的话,其单产低于明治初期的水平。
2.2用计量方法研究冻害
參照酒井(1985、1995年),七户(1985、1988年)非计量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采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下面就研究的成果作简单的介绍。
樋口(1981年)在岩手县调查的基础上,就古典的命题“大规模情况下耐冻规模的有利性”进行分析,得出“冻害受害率有关的规模不经济性”的结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场圃分散;②品种构成单一化;③机械化种植幼苗增大;④用水管理困难;⑤堆肥投入减少等。
樋口就常识性命题“复合经营耐冻性好”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复合经营冻害也强,只是不同的作物品种结果不一样。如“水稻+苹果”农家冻害弱,其原因是这些农家大量施用氮肥的结果。
1986年草刈为了证明技术进步和产量变化的关系,采用生产量变化倾向和变化分离的误差项加法不均匀性分散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是增产技术进步产量大量增大,产量不稳定性风险减轻,从而从数量上证明耐冻技术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冻害对应的技术一直是指用水管理的重要性。1991年长谷部就这一问题以东北的冻害为对象进行了计量分析。长谷部采用1960年代后半期到1980年代前半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①决定生产量的因素中用水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②即使发生冻害,用水管理不充分也不会造成产量直接减少。③强化生产调整农家用水管理劳动的意愿降低等。
1997年小系以北海道北部的农家为对象进行分析,考虑期待收益和不确定性折中关系,空了粳稻和糯稻的种植比率,结果表明大多数农家都选择了一定的比率种植风险小的糯稻。
在农业经营规划及地区农业规划领域就不确定性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主要方法是风险程序设计。1989年下村以水稻冻害为研究对象,依据期待效用最大化基准的风险程序设计,伴随气象变化建立风险模型,模型以集团机械、设施利用的最佳化作为目的,采用二次规划的方法研究分析集团组织的问题。
1993年发生大的冻灾之后,1994年田中以北海道的冻灾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首先,田中于1993年12月调查了石狩、控知、上川支厅的17个农业改良普及新的水稻种植承担者,根据调查的47组数据资料,采用阶层构造分析(AHP)方法进行分析。在气温、日照和风等环境条件差的地区的防冻措施主要是深水灌溉和防风。其次是对南空县水田地区北村的24户农业推广员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类量化分析,产量规定因子的权重为“积温>用水水温>施肥量”或“落水时期>育苗方式”或“移植时期>土壤类型”。特别是以流域为单位的用水管理系统非常重要,这一研究对于具体的防冻措施实施贡献很大。
1988年高坂采用东北农业的宏观模型,对冻害时受灾对地区经济的局部影响进行了研究。如1970年价格表示的农业纯生产受灾额为450亿日元,由此推算第2、3次农业纯生产、制造业产量、商业经营额等的受灾分别为343亿日元,249亿日元、563亿日元、623亿日元,这些结果对于地区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1986年两角以岩手县松尾村为对象进行资金循环构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兼业化的发展及冻害时农业共济金、补助金、融资的存在,冻灾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减轻。
3阪神、淡路大震灾
1996年大阪、淡路发生大地震不用说受灾规模大,而且从农村向没有救生准备的城市支援了食物和用品等,这件事再次让我们考虑现在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并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是,在农业经济学领域把大震灾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很少,这里只从事实出发研究其第一特征。
震灾后早期组织的研究是农林水产省中国农业试验场特别计划,计划的实质责任者倪玉1997年按约定采用了这个研究成果。
在这个计划中就以下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①流通设施破坏对受灾地流通的影响。②受灾地的食物供给的情况。③生产基地、生产设施的破坏情况。④对周边农产品流通和产地的影响。⑤受灾时有关农业、农村的作用等。
调查结果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①冬季农业受灾少。②冬季食物供应、运输过程中难免发生腐败问题。③不同季节必须有不同的对策。④对神户这样既是大城市又是交通要道的物资运输的影响大,因此对应于受灾地点和受灾规模必须有供给计划以及运输计划。⑤城市型震灾的近郊产地和地区流通的重要性。⑥城市和农村的交流、生产绿地的重要性等在农业上的作用。⑦构筑震灾时强大情报网系统的必要性等。
神户大学农学部保田(1995年)、保田和德田(1998年)分别就食物和水供给系统、城市受灾和农村、城市连接系统进行了研究。保田在食物与水供给保障系统中提出了4阶段复合系统的设想,即①储蓄。②地区自给。③县内地区连接。④广域网构建。支持这一复合系统的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如前面见到的一样,正规地区间的协议发挥了作用。
在这个研究中,评价了此次震灾义务活动所起的作用。在农业方面,随着农家数减少和种植者的老龄化以及进口农产品增加,国内食物供给系统弱化是一个难以逃避的事实。
1995年铃木进一步考察了震灾农业所起的作用,明确指出青年成就组织(_TA)的建筑共济再生在震灾时是有效的。
4农业共济制度
农业共济制度的构建对于自然灾害等产生的风险而言,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安定化上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就是把农家的共济资金集中在一起形成共同准备财产,在遇到灾害时互相帮助,按照保险形式分散计算全国的危险。这一制度意味着农家相互扶助形成一个共同体,共同体的不均匀功能在政策上得到灵活运用,并起到了保障作用。这作为战后农业保护政策的一环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共济制度有以下4点特征:①政府就农作物共济、蚕业共济、家畜共济、果树共济、旱作共济及园艺设施共济等进行再保险。②农作物共济、蚕业共济及家畜共济必须形成事业。③农作物共济、蚕业共济强制要求一定规模农家必须加入。④国家承担农家支付的共济金及共济事业团体的办公费用的一部分。
在农业共济中除特征①之外,农业共济组织及联合会把建筑物、农机具作为对象,按照政府的要求,自立地进行短期再保险。
和自然灾害有关的研究不仅重要,而且有关农业共济的研究积累成果不多。下面介绍本文的课题之一——水稻共济1980年以后的主要研究成果。
1985年过井在理论上明确指出农业保险作为农家的危险回避手段是有效的,具体做法是加大财政负担。
1988年茂野把1980年、1981年岩手县的冻害作为对象分析农家经济行动,结果表明冻害造成被害的4~5成由农业共济金支付,其余部分由制度资金借贷和储蓄下降等补充。但是,必须注意到今后水稻生产的领头人,他们是水稻生产的大规模农家,其受害会更大。这一点和1981年樋口的“冻害受害率相关的规模不经济”的结果完全吻合。
1996年本乡志贺以1994年田中研究对象北海道南空知北村的冻害为素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田耕作经营的水稻共济的效果和水稻共济的认识有2个不同的类型:共济依存型和共济利用型,这也说明了其风险对策的差异。
有关农业共济的研究在农业经济领域今后的研究成果积累是值得期待的领域之一。
5结论
本文分别在冻害、阪神淡路大震灾、农业共济3个领域分别介绍了农业经济学的自然灾害研究结果。
第一,以水稻的冻害为对象,研究了水稻的品种、栽培、防治等相关的技术进步、用水排水与区划整理等生产设施完备、农家的意識决定支援、冻害受害的地域经济及效果等
第二,在阪神淡路大震灾的研究中,考虑食物生产特征的积极性和地域性,强调食物供给计划和运输计划的重要性。另外,城市农地作用的重要性和自然灾害时城市和农村相互帮助的沟通系统在灾害恢复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三,农业共济减轻了稻作农家的自然灾害受害率。这对于兼业化平均的稻作农家是妥当的,而大规模稻作农家即使在共济制度下相对受害也是很大的。这对于今后培养稻作农业的主要耕作者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今后重要的是考虑有关风险管理的研究,进一步考虑有关自然灾害的研究。1998年南石采用最低收益最大化基准概率计划模型,研究了意识决定支援系统,表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1993年大冻害和1996年阪神淡路大震灾的发生,对于到今天为止的科学技术方法需要重新考虑。这种大规模的灾害对于个别农家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建立公共支援制度,在农业领域农业共济制度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现代农业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WTO体制,今后农产品市场不仅在国内流通自由化,而且在国际市场也是连通的。因此,价格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大,难以回避农业经营收益的不安化。但是,曾经的米价政策促进增产的所得补偿功能在WTO体制是黄色政策,其作用在消减。主要由自然灾害造成产量变动的保险功能农业共济不仅对于自然灾害受害而且对于价格变动都给予了风险补偿收入,因而制度的设计就成为重要的政策课题。农业共济的基本思想是把相互帮助作为重要的活动,即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减轻因自然灾害给他人造成的损失。这是因为1993年冻害和阪神淡路大震灾这样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恢复被推迟、助长社会不安的可能性提高。
作者:赵培景等
第2篇:参与式方法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
农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其主要研究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不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也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支持。高校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历来是为农业经济管理领域输送人才的主渠道。然而近年来,高校教师普遍反映农经专业学生的论文质量及论文所体现出来的理论运用能力往往达不到预期,更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农业经济运行实际相结合,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农业人才。究其缘由,单从教学角度来讲,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引导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创新教学方法,将枯燥的农业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经济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显得极为重要。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参与式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农业经济学教学的困境
教学过程是依赖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然而,在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上述两个主体都暴露出一些问题。
从“学”方面来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农业经济学往往距离他们的个人社会实践较远,部分学生功利性地认为农业经济学与就业目标相悖,学习主动性较差,仅为应付考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同学依然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上课忙于记笔记,考前突击将讲课内容一字不落地全部记忆。尽管这种学习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了解相关知识,应对考试,但在机械记忆不去认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全部遗忘,也就更无法应用于实践了。
从“教”的方面来看,现在农业经济学教材普遍较为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新理论和新研究成果。此外,教材理论容量大,说教性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缺少与实践活动的联系。[1]在教学方法上,目前农业经济学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大量的知识信息,但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枯燥,也严重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考核方式来看,学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仍旧是最常用的方法,严重缺少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方法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通过师生双方互动交流推进教学进程的开展。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在农业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包含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要在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选取既能够体现教学内容又紧密结合实际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阐述观点看法。例如,在讲授农户兼业化问题时,就可以结合实际,就农户兼业化产生的利弊影响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本内容,同时在学生的参与和讨论中,产生思想碰撞,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二)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的引导和视野的拓展。结合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网络讨论平台等方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不受任何“标准答案”的限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讲授农产品价格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将近年与农产品价格变化相关的新闻报道或影像资料作为课程导入运用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观看相关内容的同时,思考理论层面的解释。
(三)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典型参与式教学方法。它的关键之处在于:第一,案例选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的案例在教学中能够恰到好处的起到对教学内容补充或升华的作用,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第二,案例的分析和提炼,有助于学生的分析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第三,教师对于案例教学进程的掌握和小结。
(四)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是以专题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一般来说,教材普遍滞后于现实需要。在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存在这样的情况。例如,在农業劳动力这一章教学内容中,教材就多次谈及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转移工作任务艰巨。这与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这个专题知识,安排一次讲授,帮助学生分析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究竟有多少,是否到了理论界热议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拐点”。专题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领域的前沿知识。
(五)科研教学法
科研教学法是以科研课题的形式进行的参与式教学。在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有计划的为学生选取一些有关领域的研究方向或选题,让学生以完成项目的形式,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2]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实施设想
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农业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包括“三个步骤、四个阶段”。
(一)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第二步:寻找案例。通过典型案例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案例选取的目的,针对案例中关键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第三步:资料陈列。教师把一些调查样表、调查方案等等资料陈列在教室,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对其产生直观印象。[3]在学生分组讲解资料学习的心得体会之后,由教师总结并反馈整体的讨论情况。上述每一个步骤的完成都可以同步为学生提供课后查阅的资料,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如图1所示)。
(二)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教师讲授。这个阶段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核心。教师要清晰地将基本概念和理论讲授给学生,注重知识前后关系的梳理、知识框架的搭建和目前尚存在争议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学生研究。这一个阶段的主体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就某一个课堂上感兴趣的问题或教师给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开展实地调查,加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积累课本以外的资料素材。[4]第三阶段是课堂讨论。每一个小组就相关研究进展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讨论。教师要掌握好讨论的进程,要对学生理解不到位,分析不透彻的问题加以说明和解释。第四阶段是成果考核。这一阶段主体是教师,要通过平时成绩的设定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例如出勤、课堂发言、作业、讨论等。将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从而在考核知识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多项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四、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关键
(一)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基础
参与式教学方法特别强调教师的业务素质。只有理论功底扎实深厚,教学活动管控引导能力强,同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与学生良好的互动沟通力,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才能胜任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实践。
(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关键
农业经济学理论性强,学生缺乏直观感受,很多学生容易出现不能深入学习,不发表个人观点的情况。这部分学生不参与课堂,课下更是难以完成查阅资料,小组调查等互动任务。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也不应该离开学生。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参与式教学的各项任务。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保证
实施参与式教学,学生成绩的构成和考核方法要体现过程化的评价。要适当增加平時成绩的占比,依据学生课堂讨论、文献查阅、调查报告等环节中的表现,从作业质量、语言表达、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多样化的考核学生。当然,在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中也可能增加开放性试题的比重,以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世界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5]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特点,“量体裁衣”地创设一套教学方法。因材、因人施教是教学方法的惟一出发点。
作者:张雷
第3篇:欧洲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模式的创新趋势及启示
农业经济学是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社会学科。虽然古代中国和欧洲都出现过一些农业经济思想,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则是伴随着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变,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在不断调整,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相应变化。早期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状况、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的区位配置等问题,从20世纪早期开始,农业经济学开始关注农场经营管理如农场主如何调整生产方式以获得最大利润问题,这个阶段农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量优秀的、懂得农场经营管理的农场主。在经济起飞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是为城市产业工人提供便宜的食物,而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转变到以农业政策为核心,即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政策抑制食物价格上涨,通过榨取农业资本以促进非农产业扩张(于晓华、郭佩,2015)。在“食物问题”解决之后,农业又面临城乡收入扩大的“贫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农业经济学科培养出大量农业政策研究人才。进一步,当城市化、工业化结束之后,如何减少农业政策对市场扭曲,同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环境生态、文化传承、教育等功能成为政府面临的新问题,即“农业调整问题”(YuandZhao,2009)。在这一阶段,市场对农业政策研究人才的需求下降,但涉农企业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学科的培养目标开始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倾斜(周应恒、卢凌霄,2009)。
当前中国正处在通过各种政策补贴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贫困问题”阶段,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持续下降;随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贫困问题逐步解决,如何调整农业生产功能,缓解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减少政府财政支农负担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新的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和重点的改变要求学科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必然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趋于萎缩。当前中国的农经学科正面临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而欧洲的农业已经进入最后的产业调整阶段,农经学科也经历了大量的调整重组过程,通过研究他们农经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帮助我们设定农经学科的改革方向,缓解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当前我国农经学科的特点与挑战,之后以德国几所开设农经学科点的大学为例,简要介绍德国农经学科专业与课程设置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借鉴。
一、当前我国农经学科培养模式与挑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农业经济学学科培养模式依然以为政府相关部分以及高校等科研机构输送政策分析执行人才为目标,培养内容与方法也注重宏观政策问题、忽视具体农业经营、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农业信息化等市场亟需人才,導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熟悉体制和政策等宏观问题,但管理实务和操作技能极为缺乏(毛迎春、黄祖辉,2006)。相应的,科研工作者也大多关注劳动力、土地制度、粮食安全等宏观问题,而对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食品消费等具体现实问题不太关心(冯开文等,2014)。
受培养模式的限制,当前我国农经学科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萎缩,市场对以擅长农业政策分析的农业经济学毕业生需求不断下滑,相关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导致农经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下降(于晓华、郭佩,2015)。其次,传统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正不断被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等显学挤压(张露等,2016),而这些学科拥有更完善的培养模式和更广的就业市场,农经学科缺乏特色,丧失竞争力。
二、市场导向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德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工业化的国家,农业GDP占GDP总量不足1%(国家统计局,2016)。由于农业在经济中比重太小,传统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相关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例如,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对奶制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基尔大学据此设置了牛奶生产专业,开设奶制品生产、销售以及产业链管理等相关课程;欧洲居民对养马以及赛马运动尤为热衷,针对这一需求,哥廷根大学在农学院下面设置了马学,除了教授马匹饲养之外,还开设赛马运动以及体育经济等相关课程。此外,狭义农业虽然不断萎缩,但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销售、餐饮产业、农业资源管理、棉纺木材加工利用等生物经济产业则蓬勃发展。部分大学针对这些新兴产业开设了食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物经济等新兴专业与课程。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国农业学科课程设置安排非常广泛,不仅有农业经济、国民经济、食品经济等专业课程,还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社会学、法律等相关课程。由于德国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各种课程。
三、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德国授予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校较少,最为知名的是以农业科学为主的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覿tHohenheim),接下来我们以该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为例来了解德国的情况。霍恩海姆大学的农业经济学硕士(agriculturaleconomics)是全英文授课的硕士项目,学习时间4个学期,合格之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该项目分成两个阶段,第一年主要是必修课程(compulsorymodules)与半选修课程(semi-electivemodule)的学习,第二年主要是研究方向选修课程(electivemodules)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包括农业与食品政策(AgriculturalandFoodPolicy)、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Econometrics)、环境与资源经济学(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农场系统建模(FarmSystemModeling)、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等五门课程;另外,学生还可以从农业发展(AgriculturalDevelopment)、国际农业贸易(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Trade)、粮食安全(FoodSecurity)等半选修课程里面选择一些课程。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要求参与上机操作、小组讨论、学术研讨会以及案例分析等训练。第二个学年学生依然要从一系列课程中选修10门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农业经济学教育,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与意向工作相关的训练。硕士导师会对学生的选课和研究方向提供建议。根据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第二学年还必须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
该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视角、跨学科分析复杂系统、交流、谈判、促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就业领域包括政府部门、NGO、国际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具体目标职位包括农业产业的上下游、食品产业链管理、政府和非政府涉农部门、国家与国际涉农组织、研究与教学机构。
四、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培养方案
德国能够授予农业经济学博士的学校较少,一共只有十几个,2005年德国开设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几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项目(DoctoralCertificatePrograminAgriculturalEconomics,以下简称PAE项目),联合为农业与食品经济学的博士生提供培训。这个项目通过大学联合开设课程,制定统一的学位要求,组织对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来提高农经专业博士生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此后相关学校陆续加入该项目,截至2016年,一共有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哥廷根大学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参与该项目,基本涵盖德国境内以奥地利所有能够授于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接下来我们将以PAE项目为代表介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培养方案。
PAE项目的博士培养要求至少修满3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小时的学习。具体学分主要通过三个模块构成:理论方法模块18个学分(Methodological-theoreticalmodules),软技术模块6个学分(Softskills),学术研讨会模块6个学分(Colloquia)。其中理论方法模块又包括理论(Theory)、实证(Empirics)、专业课程(Focustopics)三个部分,理论与实证至少需要各自修满6个学分。具体每个模块课程的选择由博士生与自己导师商量决定。课程的开设由各大学相关专业教授自行组织,通过统一的选课网站向所有13所大学和研究所农经博士生开放,学生注册登记之后会收到授课老师的邮件通知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由于课程由不同大学开设,所以上课地点分布在13所大学,这给全德国农经专业博士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具体课程的设置根据教授的情况会有所变化,以2016年为例,当前一共开设有家庭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经济数学等9门理论课程,农业与食品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生产率与生产效率分析、高级计量经济学等15门实证课程,农业部分技术与创新、高级供应链管理、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中的代理建模模型等6门专业课程。软技术模块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学术研讨会模块则取决于不同学校,以哥廷根大学为例,农业经济学博士毕业要求至少参加18次学术研讨会,并做3次学术报告。每次学术研讨会都要提供一份证明,由导师签字;学术报告则需要事先向学院提出申请,由学院安排时间地点并发布公告,届时需要邀请导师之外的其他教授做正式点评。修满30个学分之后方能申请进行博士答辩,答辩论文需首先提交学院,自己负责联系包括导师在内的3个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会首先由交给三个评审委员评审,评审委员写好意见之后交给学院密封,答辩前一周告知申请博士生,要求按照意见做好答辩准备,答辩时三个委员会以提交的评审意见为基础提出问题,要求博士生现场辩解。整个答辩持续1个半小时左右。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开闭门会议讨论答辩结果并给出等级,当前的等级包括五个:完美(0分),非常优秀(1—1.5分),优秀(1.6—2.5分),及格(2.6—4分),不及格(4.1—5分)。
五、总结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学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德国农业经济学学科课程与专业设置以及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我国的农经学科改革提供参考。
德国经验表明,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必将成为农业经济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农经学科的人才培养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市场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相关的领域人才。
作者:田旭等
第4篇:农业经济学科危机及未来发展道路
一、前言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一直都很关注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经济学科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依旧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势必会遭遇如同30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的境遇。所以农业经济学者现当下要做的就是通过对农业研究方向从政策型,向市场型的转变,来推动农业经济学的转型,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对农业经济学在未来中国的发展的一些危机,做出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业经济学所面临的危机
1.短期危机
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当下所面临的危机,从短期来看并没有什么危机,但若长久下去,很可能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必要从会慢慢地下降到消失。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农业政策研究的作用降低。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经济学科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农业政策。研究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粮食安全、土地制度和农民收入等问题。这些研究在当前的中国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农业大国的条件,需要一些对农业政策研究的学者。但是这些农业经济学者,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决策领域并没有很强的影响力。政府机构也有专门的用于研究农业政策的机构和人才库,而这时的农业经济学者只能够充当一个对农业政策解读的角色。这就让农业经济学科在于其它专业竞争生源是,处于一个下风的位置,极其的被动。同时一些优秀的人才也难以扩充到农业经济学科当中。
(2)农业经济学所研究领域正被其它学科所占据.而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数据计算主要来源于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这些基础性的学科。而近几十年来,这些基础的学科听过不断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开始研究农业经济学科所研究的领域中来。这一现状,让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更为艰难。而且,通过一些数据表明这些基础学科对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要大于农业经济学科的研究影响力。不管是发表论文还是申请课题资助,基础性学科要比农业经济学科更加的有利。
(3)难以吸引优质的学生生源。一个学科想要长久的发展,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不管注入,及优秀人才的不断补充。但是就当下农业经济学科的现状来看,很难吸引优秀的学生来选择这门学科。特别是在以上两种现状的情况下,农业经济学科的毕业生与一些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生相比,在就业市场上更加取不到优势,所以就业竞争力小也是优秀学生不断选择这门学科的原因。若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中国的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会出现一种前进乏力的状况。
2.长期危机
随着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农业经济学科有可能会面临着边缘化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断缩小。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国家随农业的重视程度也非常的高,但这只是一个短时期的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如果我国的城市化全部完成,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则会反之下降。此时的农业经济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也会随之下降。农业经济学科被边缘化也会在未来某天成为现实。
(2)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员在长期内下降。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国家则会更加重视城市的建设,而随之财政预算的下降,政府则会通过削减农业经济学科的教育科研投入来增加城市建设的经费。
三、相关对策
通过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学科的成功转型的经验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经济学学科也想要成功转型,必须将研究重点从“政策研究”转移到“市场研究”。
1.研究重心的转移
食物经济与管理。传统农业经济学科关注农业生产而现代的农业经济学科必须扩大研究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食品的要求也更加高端,消费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都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空间,农业经济学科可以借助这个趋势发展为更加广义“食物经济与管理”,即研究领域发展到食品本身,从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到参与进去。
生物经济管理。农业不仅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还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生物资源。例如对于棉花这种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是农业经济学学科所研究的对象,但棉花加工就不属于了,所以想要扩展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将棉花再加工也视为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围。所以现代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食物经济与管理的基础上,将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与农业资源有关的所有行业,中去,即生物经济专业。
2.教育重点的转移
大学的最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向社会输送优质的人才,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面对当下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农业经济学科对学生的培养必须转移重点,从以前的以政策研究为中心的培养机制,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市场以及相关的农业服务的技能。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以给学生一些实践性的经验。
四、总结
我国的农业经济学学科想要长久的发展,必须要认真思考转型之路。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来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学学科。切忌照搬照抄,要按照中国的特色和实践来进行,在转型之路上要充满创新精神。让农业经济学学科走出一条充满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作者:孙成秀
第5篇:农业经济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在新形势、新环境的要求下,农业大学背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即为全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输送高级人才。它所输出的农业人才不仅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崇高的道德观念、创新性思维方式等优良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农业类高校要转变旧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观念,重新审视并重新制定符合社会潮流的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符合新时代发展对于农业教育以及农业人才的要求。
一、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
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农业经济学科在均衡发展学生德、智、体、能等各项能力的同时,要重点注意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能力。在大学阶段,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知识采集者、分析者和利用者,是新型的主动性学习的人才。二是表达写作能力。学生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场合,流畅、明确、简洁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三是写作能力。除了口语表达能力外,学生们需要撰写各种调查报告、科研论文、工作总结等各种书面材料,所以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过关。四是实践能力。大学生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坐而论道,空发道理。而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带偏见地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能拘泥前辈,一定要根据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在创新中培养灵活思辨的能力。六是协作能力。新时代的农业工作内容庞大复杂,大学生必须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农业经济学科在课程教学中诗中贯穿一个主线,就是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诗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以保证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在坚持培养学生的总体素质的同时,农业经济学科还保证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齐头并进,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齐头并进。不仅仅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各种能力的人,不仅仅关注课堂理论的学习,更侧重于学生在实践中的获得。最后,农业经济学科还全面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
在党的理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农业经济学科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遵行的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是:学生的德、智、体、能多方面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的教育”为主要内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科的特点,加强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的结合力度;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内容要与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相衔接互补;在教案的选用和教材的更新方面,坚持使用统一编订的教材,同时合编教材和自编教材作为必要的学习补充,扩充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将理论和知识统一起来,服务于技能和素质的提升。
四、农业经济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在教材的选用上。针对农业经济学科课程的不同方向,如果本科目有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那么国家统编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参考的首选目标。如果本科目没有国家统一编订的教材,那么与其他院校合编的教材或者其他的优秀教材也可以使用。高校自编教材、教研组自编教材也可以作为学习材料来使用。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合编教材,亦或是自编教材,他们所选用的或更新的内容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教材中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能够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行动,经得住现实的考验。第二,教材中所选取的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并非随便编造的。而且这些知识必须体现本学科的学科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编排,包含了目前学界的最新观点,体现了本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水平。第三,这些知识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情况而有目的地进行选取的,能够使学生没有困难地接受,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有所启发,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仅仅能获得同类型的知识或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在教学方法上。农业经济学科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根据课程内容、授课环境和条件、接受对象这三个维度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针对教师教课、学生学习、上课过程这三方面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程序化的设计。教学设计要包含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预期等内容,分层次制定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学习目的的了解,到学习内容的掌握,都要有所收货。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教课要贴近实际,与具体的操作实现衔接,以便实现教与学的共同目标。
3.在考试方法上。在传统的考试中,学生的主要工作是考前狂背,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他们通常将一个学期的内容给整理出来,然后通过记忆重点的方式,在考试中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种传统的考察方法根本无法兼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素养的习得。改革后的农业经济学科考试内容应该体现学生对于理论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知识自学分析的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分辨能力、协作能力、文明举止表现等内容,通过开卷或闭卷、检查笔记、撰写论文、课堂演讲、学习表现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考核,客观、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常颖
第6篇:案例教学法在农业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相关知识理论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的运动规律更加复杂,农产品市场经济分析所涉及的工具形态也呈现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今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笔者认为在农业经济课程教学中应引入案例教学法。
1.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需要新型的农业经济教学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逐渐使我国相对封闭的农产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农产品市场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逐步匹配,与国际化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相一致。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同时也对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农业经济的教学进行变革。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当中。
1.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农业经济教学方法提出的挑战
近20年来,人类正面临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也对我国农业经济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产品的生产、市场构建、物流乃至信息化、生产经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的技术环境对农产品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为当前的农业经济学研究以及农业经济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开辟了新的篇章。
1.3国际经济一体化对农业经济学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际经济一体化使得农业经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给农业经济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新的农业产品市场,如何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面对WTO规则下农产品的贸易、市场流通、技术进步等问题,已成了农业经济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农业经济学所蕴涵的知识结构已经明显地落后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将实际的案例结合到教学当中,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结合性。
2.案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学法中,如何对学生与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原则上来说,教师是课堂中教学流程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索,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在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学生应充当多重角色,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研究者和决策者。在案例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案例的研读工作。通过了解案例的背景资料,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归纳总结出其中的重点问题。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与辩论从而得出小组的观点与看法,最后形成最终的小组报告。然后在班级各小组之间进行陈述和交流。最后形成最终的案例分析报告。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担当流程主导的角色,对整个教案例学过程进行组织和统筹。对案例讨论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适时的启发,对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以确保讨论依据原有设置的轨道运行,不偏离主题;同时要善用鼓励的技巧,要鼓励学生善于利用讨论的机会,充分参与到讨论当中,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讨论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在多数情况下,对于同一事件,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某一结论,很难直接评判其是正确的,亦或是错误的,这也正是案例教学的魅力所在。对学生的多元的观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甚至表面看是“异想天开”的方案,教师也应从中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并通过积极的引导,将分析深入下去。
3.案例教学在农业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的成功应用,首先需要教师整理并撰写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使之适应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其次,为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控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编写
农业经济学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课堂教学的开展是围绕老师提供的案例来展开,因此,一个经过充分研究并编写的案例是保证教学成功的核心。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有明确的适用性。应针对学生现有的农业经济相关的知识结构与专业学习要求进行案例设计。例如同样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案例,让学生能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解读,以增加其参与程度与兴趣度。②典型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选择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从简单地认知典型案例,逐步地过度到研究分析案例。例如学习农村宅基地流转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选择中国现在的小产权房问题来编制具体案例来分析和阐述。通过择取相对真实的案例,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充分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真正做到事半功倍。③实用性。案例教学应以农业经济学的课本基础知识为容为基础,依据教学的需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农产品物流时,可以通过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研究展示,使学生掌握农产品物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2案例展示
对于案例的展示,并不需要拘泥于一定的时间与方式,要根据授课的需要出发,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展示案例的时间点。展示案例的时间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既可在讲授知识之前,也可在讲授知识之后;既可在讲授某一知识时展示也可在讲完一个单元或章节时展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案例的展示应与知识的讲授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机械式地应用。
3.3分析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学科,农业经济学教学偏重于理论的讲述,教材一般侧重于制度性规定,操作性不强。如仅讲述课本理论,并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式记忆,内容相对较多,且不易理解,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基本概念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用所学理论知识,在专业领域的更广阔范围内,分析现实问题,寻找一般规律和方法,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农村劳动力流转时,接当前的农民工以及围绕农民工所发生退保、农民工子女入学等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对中国的农民工流转的特点有所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进行思考。
4.小结
作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也对教师在案例编撰与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充分掌握案例教学法的重心,才能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杜晓燕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