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对此,要求生态农业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需减少污染的出现,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并强化工作人员的保护意识。本篇文章是从三方面展开论述,包括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产业是把农业用产业的形式经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多方面发展,形成农业的产业链,而与此同时,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以做到科学利用各项资源,降低环境污染,达到绿色消费的目标。
1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是在农业生产中加入生态学和清洁生产的理念,优化系统内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一个新的农业体系。新农业体系的建立,是把地区的资源整合,从众多产业中选择一个产业作为优势产业,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同时,它也是生态农业和产业模式的融合,两者互为补充,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多个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1资源利用模式
资源利用模式包括多种产业类型,有环境消纳型、生态建设型等,把生产的产品作为中心,投入适量的成本,在不改变材料基本形态的前提下,完成产品生产,确保安全。种植与养殖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会把产品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再次使用,用人为的方式修护自然环境,从而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为例,其是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当地的自然景观,把日常生活的饮食与居住方式作为产业资源使用,并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产业文化的内涵,以让生态旅游健康发展[1]。
1.2发展驱动模式
发展驱动模式包含的产业类型是产品生产型、产品管理型等,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而该模式运行的过程中,需制定农产品规范体系,有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并以这个标准为前提,建立产业基地,生产绿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其制定生产标准的同时,也会规定农业生产使用的技术,规范产品加工与储运,以为规范化生产打好基础,而对于规模化生产产生的废弃材料,会用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是把可循环使用的废弃材料作为生产材料,重新在生产中使用,实现循环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1.3产业组织模式
产业组织模式包括两种生产方式,即个人、合作,其中合作是公司、生产基地以及农民建立合作,共同生产,就像是生态农业产业链。其是划分出一个特定的范围,加入不同的生产原理与技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构建农业、牧业一体化的生物链,促进资源在整个产业链的合理利用,符合制定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特点是,根据生态学的理论把不同的农业产业排列,建立一个循环,整个产业链中,物质流是生产的废弃物。随着这一产业模式的发展,很多小企业纷纷加入到产业发展中,但这些企业过于分散,加上缺少有效地管理,导致污染加剧,因此该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绿色、环保产业链的构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缩短与污染物零排放的距离。同时,其也会建立一个生态网络,加强不同部门的协作,以让农业、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2生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2.1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大量林地与草地被用于农业生产,破坏了生态平衡,进而造成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严重不足、出现水体和土壤污染等情况,同时,农业生产中,种植人员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化肥,超过了发达国家使用的限值,可能让土壤的污染进一步加剧,并间接影响作物,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家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以及庄家收割、日常生活的垃圾,都会影响生态环境。此外,其也存在农业土地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农业种植通常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较多,虽然一个家庭有大量耕地,整体人均耕地数量却非常少,并且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需进一步提升。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生活污水、废弃物等随意丢弃在环境中,并未作进一步处理,作用于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即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垃圾的数量明显增加,且垃圾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原有的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垃圾的处理要求;二是农业生产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污水、家禽粪便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其三,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不合理使用,降低了土壤质量,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农村的基础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农村缺少与环境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法规,对保护工作认识不足:
2.2对策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生态学原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生产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农业生产系统的建立,可优化各类农业资源的分配,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以增加农业产品的输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为了实现绿色生产,在原有生态农业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切实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达到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其对策包括以下几点:2.2.1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正确把握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减少环境污染,并减少资源的使用,不断调整整体的布局。即是以环境容量为前提,指导产业的布局工作,并用环境监管辅助,用较少的成本得到较大的收益,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转变产业结构,加快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可以派专人进行指导,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并利用生态农业的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构建多个绿色产业;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现代化设备,遵循种养结合的原则,减少碳的排放,并建设农业园区,保证园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根据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制定保护规划并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对农村重点区域进行保护,包括饮用的水源、土地等。2.2.2以预防工作为主,对重点的环境问题进行修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预防环境问题的出现,并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治理。比如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游客的数量逐步增加,产生的生活垃圾与污水也随之增加,这些垃圾、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加工、处理,确保其符合排放的标准后再排放。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但垃圾产生量的增加,也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导致环境恶化,由此,要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利用各项资源[3]。此外,为解决化肥使用过多的问题,可在农业种植中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田地种植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化肥浓度,同时,也要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或是低残留的农药,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出现,精确施肥量,并引入缓释、控释化肥的技术,加大技术的投入,不断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且也会循环利用废弃资源,发展并使用清洁能源,用清洁生产的方式生产。如此,有利于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发展,生产出有机农产品。2.2.3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的环境保护机制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中,需充分发挥农牧业的作用与优势,平衡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让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挂钩,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建立环境保护机制,进而强化参与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生态旅游为例,相关人员可建立一个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估资源开发与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村寨,需建立对应的保护制度,传承民族文化,是主要包括:学习村寨的语言,了解其语言文化,向下传承;保护特有的建筑和设施,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对建筑的破坏,以保持建筑的原貌;传承民族特色饮食,用农家乐的方式让游客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传承民族的手工,并把优秀的民族风俗传承下去,摒弃落后的风俗[4]。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生活垃圾与污水的处理方式,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对于重点区域,比如饮用水的水源、矿产开采区,可作为生态补偿的优先区。且监测体系建立后,相关部门需根据各工作内容的划分,建立环保责任制度,明确工作人员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如果工作违反规范,可追究其责任,给予处罚。2.2.4加大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力度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有明确的管理与保护措施,明确不同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外,也要加强环境保护内容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管理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环境。即可以某个生态农业区域为中心,向外拓展,与周边区域建立农业产业合作,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产业服务的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用广播、报纸、电视等宣传环境保护的知识,扩大知识的普及范围,发展环境与生态文化,且相关部门也会组织农民学习环境保护的技巧,并对基层干部展开培训,以让农民、干部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自觉使用健康的生产方式,减少生产后废弃材料的产生。如此,可强化社会环境保护的认识,并认识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3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需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协调,平衡利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正视产业化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用不同方式优化,以减少农业生产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文献
[1]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基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视角[J].生态经济,2012,(06):115-121.
[2]张明林,喻林,刘克春.实施生态品牌战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J].求实,2012,(01):52-54.
[3]林卿.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19-23.
[4]戚道孟,王伟.关于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思考[J].中国发展,2012,(01):39-43.
作者:井跃博,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环境保护局。本文来自《农业装备技术》杂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