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反思探讨哲学源起解读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4-04-17 09:12  

 

 第1篇:从雾霾到环境伦理学反思


  一、我国雾霾天气现状及其危害


  雾霾是当今最为关切的一个环境问题。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的“伦敦雾霾”事件,到我国国内目前大范围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此前环保部的数据显示,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达到重度污染国家。它不仅在视度上影响人类,而且严重影响着路面交通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损失,更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像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会造成一定时间内的交通不便,而霾是一种灾害性的天气现象,造成空气质量降低,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交通、供电、生物圈等均产生危害。


  二、分析雾霾产生原因


  (一)企业对环境治理的责任问题


  当前,环境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不断涌现,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地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以更大的破坏力动摇着社会对企业信任与诚信。例如:企业无视污染物的排放、废气排放等屡见不鲜。


  (二)工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雾霾的出现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经济快速发展,出现重速度轻效益的现象。一些企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采取一种藐视的态度,表现出对企业环境伦理的无知。


  (三)环境文化滞后


  我国环境文化氛围的薄弱和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实现。从目前雾霾现象来看,我国的环境文化有一定缺失和滞后,在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相关产业不完善,教育体系没有形成。


  (四)科技技术落后


  我国的科技技术研发,缺少生态技术。这样的科技技术只会落后,不会延续。虽然科技技术利于人,利于企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雾霾的环境伦理反思


  雾霾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残破和恶化,生态平衡和净化能力遭到人为的破坏,表面看来是经济、利益、制度等问题,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在自然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真,迷失人的本质规定性,雾霾警示人们在面临环境危机。


  目前经济、文化、哲学、科技、教育、管理等学科,都在围绕着如何保护和治理环境展开广泛的讨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一股潮流。环境伦理学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确定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恰当行为的需要而产生的。从环境伦理学反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界和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可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一)环境伦理学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1、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的新文明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其现实根据主要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引发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人类提供新的伦理学的视野。十八大我国将生态文明,并作为国家的发展总战略提出来。正是要从总体上扭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和生态带来的弊病。这个提法不但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实践指导作用。


  2、环境伦理中的生态视野


  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应用伦理学,既要考虑到作为价值理论对于现代人类科技的一个总导向问题,又要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细节里头去,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一套策略。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人是“自然”“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及其独特性是要靠自然整体体现出来。在这样一种思想传统下,把环境作为伦理思考的对象本身也就是水到渠成的。


  (二)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


  1、人与自然的问题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承认人类的存在,更应该承认自然界的生存,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必须是符合生态规律的,才能共同进化。雾霾是人类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是环境破坏的一种现象,人类的活动行为已经违反了生态规律,则这种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相反的,人类活动只是有利于自己,但没有利于自然,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雾霾是不符合生态规律的,不是相互作用,而是人类走向灭亡。因此,雾霾的出现,在反思过程中要认识到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实际上是在尊重人类自己。


  2、尊重生命


  尊重生命是环境伦理对处理人与生物关系提出的道德要求,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环境论理学的创始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就指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3、协同进化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是环境伦理学的一条重要的环境伦理原则,能指导我们正确的定位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协同进化比较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中要坚持协同进化的原则,坚持用双标尺度的环境伦理标准来衡量。


  (三)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1、雾霾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制约


  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是连锁效应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急速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各地的生态健康被严重破坏了。我国的雾霾天气,发展到最后看到的只是环境问题,我们未必比过去的人们更幸福。


  发展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核心的观念。在如今却蕴藏经济主义。认为发展是必须的,发展是不能停止的,需要谋求发展,解决一些问题并不是要求停止发展才能解决的。


  2、雾霾的环境伦理追问


  环境伦理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人与自然这个话题上来。雾霾作为环境问题,对其进行伦理追问最终也要回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入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和物质文明的膨胀,我们要做的是把人类文明的形态看作是以自然整体为存在基础的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以身体感官为起点并扩散为人的诸多实践形式对自然进行回馈。


  四、治理雾霾的对策建议


  通过雾霾现象各方面剖析,可以看出,解决雾霾问题,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对策:1、转变价值观。从社会入手,确立生态化的科技價值观,倡导绿色科技;企业转变经济价值观,树立社会环境责任观念,建立起担负环境责任的价值观与生态经济发展相应的价值理念;个人转向生态化生活方式,树立环保消费理念。2、环境法完善也是目前治理环境的必要约束和可靠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与执法力度。3、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层面深刻的、全面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现代经发展所带来负面的生态问题。4、加强伦理教育宣传。从培养公民的环境伦理观入手,加强伦理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国民对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德性、人格以及良心养成的教育。


  五、结语


  通过雾霾问题,从环境伦理理论中可以看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相互的,人类在开发活动行为中应当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也就等于人类尊重自己,只有这样人与人才能在环境思想上达到共识,最终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莎莎

  第2篇: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一、应用伦理学模式探究


  应用伦理学模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与道德哲学不同,应用伦理学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基于应用伦理学的本质,其研究的问题是那些十分具体、与道德实践相关,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的社会问题,具体如法律中的争议性问题——死刑的保留与废除问题,再如引发世界关注的艾滋病问题、同性恋问题,还有全球共同关注的贫困问题等。基于应用伦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发现,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领域是特定的,这就决定其所得的结论的适用性范围是特定的。对于某些对特定案例的研究,其结论也只能适用于特定案例,因此,应用伦理学模式是倾向于实用性的。


  环境伦理学是三大应用伦理学之一,既然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当然其在判断研究方向时,应更多地关注一些现实性的、具有争议、与制度和法律相关的环境伦理问题。例如,环境决策中利益与环境冲突的平衡问题、代际伦理问题、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伦理依据等。这些问题更多地与环境保护的具体决策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息息相关,其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和决策的制定,有利于对具体环境伦理问题的解决。应用伦理学模式能够给相关问题中的利益双方提供一个表达观点和辩论的平台,双方通过不断交流和沟通,最终能够否定不合理的观点和诉求,保证各方观点得到理性表达,并最终达成解决相关环境伦理问题的共识。


  二、道德哲学模式探究


  从历史角度来说,道德哲学从伦理学兴起之时便一直是其主流探究模式。引用沃尔泽的观点来看,道德哲学是建筑的基础,其研究的重点问题为一些宏观上的、基础性的问题。其研究的问题领域比较宽广,主要为人们提供人生价值、个人理想等,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民族的完备的道德学说,道德哲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适用个人、社会和民族的全部主题,指导和限制人类的人生理想,影响人类的心灵,其任务是“各种终极目的和目标组成的有序整体”,从而规定人的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并试图给人类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理想,对人们的世界观进行构建和改造。


  根据上文论述,环境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其研究的问题更多的是特定领域的具有争议性的环境伦理问题,对于一些特定领域和案例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若要彻底地去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应用伦理学模式是不够的,世界处于不断变化当中,旧的问题解决,新的矛盾会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新的突破。道德哲学更多的是对人的世界观进行改造,因而在环境伦理学当中,可以通过讨论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进行改造和规定来解决环境问题,充分利用道德哲学的环境伦理学的作用,对环境伦理学中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去构建美好的生活理想,帮助人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具体而言,道德哲学的环境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向人类提供人与自然的完备性学说,帮助人类去理解人、自然的本质,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在大自然中去准确地定位自身。


  三、环境伦理学探究模式分析


  综合以上论述,我认为,道德哲学模式和应用伦理学模式都是环境伦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探究模式,道德哲学模式研究和探讨基础性、宏观性、形而上的问题,改造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应用伦理学则对特定领域和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从以上两种视角进行探讨,才有助于人们从根本上去解决环境问题。而人们对环境伦理学产生身份方面的怀疑,则是由于他们从单独的视角去看待环境伦理学,即单纯从道德哲学的视角或者应用伦理学的视角出发,这样很容易对环境伦理学产生身份上的怀疑,实际上这两种探究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需要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作者:张婷婷

  第3篇:环境伦理学的哲学源起


  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它总是和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环境伦理学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环境伦理学是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主义及其灾难性后果的反思和批判而产生的。


  一、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现代”,是指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实际上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从产生、发展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即工业社会。“其文化特征表现为一种世俗文化。”人取代了上帝,成为世界的中心和主宰,形成“人类中心主义”。理性取代了信仰,成为指导人行动的准则,形成“理性主义”。理性是人的本质,人们相信理性的力量可以认识和改变一切。人确立了自己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主体性地位,上帝也成了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尼采宣称“上帝死了”。


  这一历史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革新和活力的时期,具有乐观主义的历史进步观特征。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支配自然,表现了一种科学理性或工具理性的特征。康德在哲学上发动“哥白尼革命”,提出“人为自然界立法”的观点,把人的主体性地位抬高到了顶峰。现代主义哲学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它高扬人性,宣扬天赋人权,促进人的发展。


  理性主义精神在摆脱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的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促进人的思想解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哲学批判


  后现代主义,顾名思义是指现代主义之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之为“后现代社会”。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这一文化形态的科学思考,是当代哲学思维的一次重大转向。


  现代主义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人类中心主义”与二元论造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严重对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大自然进行肆意掠夺,造成严峻的生态问题,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其次,人的理性开始遭到质疑,不再是万能的。人类理性制造出来的事物反过来统治人,人的主体性开始失落。后现代主义者福柯于是提出“人的死亡”“人的消失”的著名命题。科学理性主义过度运用于大自然,向其无节制地索取,带来了恶劣的后果。人类滥砍滥伐树木,造成森林面积的急剧缩减,植被严重破坏。人类向自然环境大量排放废水、废气,污染了江河湖海,地球温室效应加剧。人类的活动使得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地球生物种类灭绝的速度加快。反过来,人类也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地球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类的生存。


  这些引起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厌倦、怀疑和否定。后现代主义哲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反对和超越二元论学说,反对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理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理性展开了一系列解构和批判,现代主义哲学体系终于走向解体。后现代主义哲学破除了理性的权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它批评科学理性的冷酷无情,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再思考。后现代主义哲学揭露了人道主义的虚构,消解盲目的历史进步观念。


  三、环境伦理学的产生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自然、人本身以及二者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全面和深入。只有人类实践理性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够发现以往理论的缺陷,进而找到应对的方法,促进人类文明的脚步继续向前迈进。后现代主义哲学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以及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就是对此的体现。理性主义将人放到中心地位,对自然的绝对统治势必导致人缺失对自然应有的感激之心、敬畏之心、谦卑之心和忏悔之心。人道主义表现在它只讲人对自然的索取和要求,揭露了人对自然的冷漠。


  20世纪50年代,一些思想家开始在伦理学的语境下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环境伦理学的萌芽时期,也是“现代”时期结束和后现代时期开始的交界,这是时间上的契合。环境伦理学的产生极大地拓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范围,使伦理学的视野延伸到自然界,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产生还是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回应和进一步发展。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应该超越狭隘的人道主义,理性应以道德为基础,受道德的节制、约束和引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还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多么美好的意境!愿地球青山碧水,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愿我们永远拥有干净的水、空气、土壤和食物。愿人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幸福地生活!


  作者:陈中伟

  第4篇:环境伦理学对工程活动的审视


  工程的概念是指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的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人类工程活动作为人类工程建设的总称,它具体包括堤坝、公路、铁道的修建、工程建筑、城市建设、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采、工业排污等。工程活动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在其实现自然界整体面貌发生变化,为人类创造更加优越便利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有着许多负面影响。


  工程作为一种“造物”活动,创造出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存在,实现事物状态的变换,甚至包括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工程作为“设计”活动,影响人类的生存状况和自然环境。工程活动其本身不具有道德上的善恶意义,既可以为善的目的服务,也可以为恶的目的服务,因此需要对工程实施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伦理审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在工程活动中加入环境伦理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德国工程师协会经过10年工作,编写了技术评估政策的指导方针,包括技术和经济的效率、公众福利、安全、健康、环境质量、个人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内容[1]。我国也在2006年颁布了申请“注册环保工程师”的执行办法,并规定了相关考核认定条件。其考核内容既包括涵盖环保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也包括工程活动中的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物理污染防治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2]。两者都把环境要素作为对工程师设计施工时的要求之一。


  人类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工程活动,在人类工程活动超过环境容量时,势必产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周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恶化,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对于工程实施者来说,不具有交换价值的空气、河流、山川等环境因素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计算和考虑之外,完全拒斥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伦理关怀和应尽的责任。工程师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生物圈是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另外一些影响。另外,工程活动还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如地面塌陷与沉降、地裂缝等,造成对工程和环境的危害与损失。如不及时监测和适当治理,则将导致更大的损失。


  2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及其思想主张


  启蒙时代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论,以人本主义为基础,把人认为是完全受自身感性欲望支配,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3]。那么,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能力,无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成为了现代文明的主旋律。而早在19世纪时环境伦理学家就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许多环境伦理学家也“别开生面地从科学走向伦理学,重新评价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所遇到的野生生命和荒野的价值”。即关注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价值。正如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指出:“价值需要我们以生命去体验,但这不过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洞见我们周围各种事物的性质[4]”。由此发展成为系统的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是20世纪以来伦理学研究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环境研究从以往只关注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社会学)到把环境与人的关系及其变迁(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将“自然”和“价值”联系起来,关注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处。马克思的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一个关系概念。它的本质在于,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因此,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基础和源泉,即客观事物的属性,它具有客观性。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其主要观点是:自然价值是在生态系统中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物种之间以及每一个物种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自然属性[5]。


  环境伦理学为人类整体把自然环境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并对其负有伦理责任提供了哲学上的理论依据。工程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当然也应该对自然环境负有伦理责任。“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6]。当前,工程活动的环境伦理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范畴,特别是成为工程伦理学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核心内容。“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未来将反思全球化经济时代围绕技术发展所关涉的所有主要的问题。位于所有这些问题列表顶端的是环境问题”[7]。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水利工程师们为了使自己设计建造的水坝和桥梁名存青史,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大坝越建越高,由于缺乏环境伦理意识,根本不考虑水坝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周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恶化。工程活动如果过于强调工程效益,就会逃避对环境的伦理责任,漠视工程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指出,贪欲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是一种罪恶,贪欲不仅是工业革命和征服自然、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动机,而且是破坏生物圈和污染环境的动机。工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以技术为先导发展起来的,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严重地打破、扰乱了自然界原有平衡与和谐。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环境伦理学视角下的工程活动


  环境伦理学重视自然价值,关注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伦理道德责任。就像德国著名伦理学家伦克指出的:“我们不仅有消极的责任把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留给后代,而且也更有积极的责任和义务避免致命的毒害,损耗和环境破坏,而为人类的将来生存创造一种有价值的人类生活环境”[8]。工程活动忽视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唯一关心、考虑的是生产成本和经济利益,不具有交换价值的环境因素被排除在考虑之外,完全拒斥了其对自然环境的伦理关怀和应尽的责任。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根基,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因此,只有保护自然,确立环境伦理价值观,把自然环境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先思而后行针对“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之类的现象,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要反思行为的后果,尤其要发展和确立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意识和预防性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和发明出保护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以及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3.2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考虑“不应把必要的消费约束视作对自然界的一种‘恩赐’来加以炫耀,而应视作为了自己、自己的亲人乃至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一个责任而加以坚持”[9]。工程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关注可能造成的深远的环境影响,因为人类现阶段的生活环境也是将来子孙后代生存的物质基础。


  3.3加强工程伦理的教育,注重工程人工程精神的培养清华大学从事科学技术、社会与工程伦理方面教育和研究的曹南燕教授指出了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滞后的原因:当前我国工科学生,未来的工程师,未来工程活动的设计者、决策者、实施者、管理者和评估者,对国内工程领域现状的态度普遍是,虽然痛感问题严重,但多数认为与己无关也不愿多去思考,或者认为问题太复杂,不是个人所能解决得了的[10]。作为将来的工程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工程伦理教育,势必缺乏对工程活动的环境伦理道德责任意识。因此,应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注重工程精神和工程伦理责任意识的培养。


  3.4促进公众参与工程活动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深远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征,任何工程都可能造成难以消除的负面后果,破坏自然环境,损害公众利益。因此,在工程实施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公众对可能遭受的伤害的知情权、反对权,促使公众参与到保护自然环境,承担起其相应的环境伦理责任。


  作者:李慈慈

  第5篇:低熵社会:低碳社会的环境伦理学解读


  近年来,一股“低碳风暴”,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全球和中国大地。大有直逼甚至替代风行了半个世纪多的“环境危机”、“环境保护”等呼声之势。纵观人类文化史(孤陋寡闻的),能够达到这样迅速“蹿红”全人类观念意识形态领域的理念、概念、定义和说教,好像还不多见。最近,这股风又顺理成章地刮进了文化、社会、政治学领域,一股“低碳社会”之风,也正在各个相关学科中迅速兴起。在百度上,用0.217秒时间,便能获得有关低碳社会的信息144万多条。本文从环境伦理学这个视角切入,对这股风暴的哲学内涵和历史作用等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其实,低碳问题的核心和要害,不是碳的利用的方法论问题,而是人类对能量的需求和投入问题。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是一个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一、低碳还是低熵?


  低碳,是近年来盛行的低碳经济观念、概念、理念等的缩写。什么是低碳?百度是这样说的:“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这个结论,又是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中引申出来的。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现在在中外媒体和各种文献中出现的这两个概念,其内涵也大都不出其右。但很遗憾,不少人也因此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在“碳”与“能源”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其实这两者完全不是同一回事情。


  (一)温室气体的产生不全部是碳利用的结果


  碳,这里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矿物资源。这些资源,只有我们为了获取能量,把它们当作燃料燃烧利用时,它们才和氧气结合,产生所谓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用于其他方面,它们还是不能直接转化成温室气体的。全世界每年碳的巨大消费量,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材料利用的。因为碳(C),是现代亿万种合成产品最重要的物质成分之一。当然,这些产品最终利用结果——废弃物——垃圾,也会变成碳的同源异构物,从地表环境容量这个角度污染、破坏和侵占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但它不会全部直接转化成人们现在谈虎色变的所谓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而且导致“地球变得更温暖”,产生“温室效应”的,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外,还有水汽(H2O)、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等多种物质和成分。这些成分的来源和构成相当复杂,是不能完全归罪于碳的利用的。此外,二氧化碳的来源,也不完全是由于矿物燃料的利用。突出的如人为大量减少原始森林植被,降低自然界吸收、转化二氧化碳的自净能力,便是重要原因之一。科学家研究还指出,地表自然界每年由动物、细菌、枯枝落叶腐烂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数倍于人类所排放的总量。甚至人口总量的增加,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在增加。甚至有人提出了要向每个人收取呼吸税的怪论。人们能够阻止这些过程吗?更为重要的是,地球近几十年来的不断增温,是否就是因为人们排放温室气体的结果呢?宇宙学家们对此也还有着另外一种说法,有的甚至提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去年爆发的震惊世界的英国“气象门”事件,世界科学界也没有取得共识。因此才出现了去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不能尽欢而散的局面。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还不能最终确定地把所谓温室气体增加证明为是导致地球增温的绝对真理。例如,近年来北半球局部区域出现超低温历史记录的原因,就还没有人能够完全回答。所以有些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甚至认为“低碳论”和“碳贸易”、“碳关税”、“碳输出”等等,都是发达国家企图限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阴谋,中间包含着巨大的政治和商业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上当。当然,本文在这里这样说,并没有反对人们现在高度关注、研究和讨论“低碳”问题的意思。现在虽然还没有充分论据证明二氧化碳对大气环流的直接干扰破坏,但“高碳”(广义的)——对地表的直接破坏,和固体废弃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威胁,已到了令人几乎不能容忍的地步了,这就是低碳风暴兴起的历史原因。


  (二)人们对碳的利用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人们当前热衷提出“低碳”的原因,一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地表三种常态碳储量的有限性,也是迫使人们走低碳道路的历史必然。但在讨论低碳问题时,人们却混淆了人们对碳的利用目的和手段的区别。人们对碳的利用,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在碳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维系人类和社会生存发展所不能片刻或离的“能量”。不要把“碳”和“能”两个概念搞混了。这个错误的始作俑者,就是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文。从题目上就反映出,明明要谈的是能的问题,怎样改变能量获得的方式,获取更大的能量,最后却落在了一个“碳”字上,认为改变能量获得的方式只是为了减少碳的排放。只要能够减少碳的排放,人们就可以没有止境、随心所欲地去追逐更大的能量。


  是的,人类对碳的利用,仅仅是为了获得能量的方法和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人类为了获得能量利用碳的过程本身,也曾发生过多次变化,利用过各种不同形态的碳。人类获取能量,最初是为了直接取暖和熟食,然后才是利用它去做功。人类早期为了获得热能(量),最初是利用野火,然后是直接燃烧植物和用植物制造的木炭。这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因为所需能量有限,在获取能量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对于当时巨大的环境容量来说,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农业社会后期,人类获取能量的手段开始多样化。但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仍然有限。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逐渐异化成为资本和财富的奴隶,受资本属性的逼迫,对能量的需求急剧增加,开采利用化石形态的碳,便成了人们获取能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20世纪中期以后,极端个人主义进一步泛滥,人类追逐财富和畸形消费的心理进一步恶化,需要投入的能量也就更大了。这时,利用常态碳已经不能达到人们对能量无限增长的需求。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人们获取能量的手段出现了多样化。凭借人类的聪明才智,人类为了获取能量,完全有可能走到不直接利用碳,实现所谓“零碳”的一天。例如目前原子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利用,及正在进行的对地球地磁能的开发利用研究等等。但到那时,人类所面临的“温室效应”——“地球变暖”等种种环境“挑战”,是否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呢?不会!因为人们在这里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前面说过,不改变获取巨大能量的目的,只在改变碳的利用手段上做文章,在今天的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在资金和技术上还不很容易做到。特别是对那些发展中国家和后发达国家,为了生存,要做到碳的零排放,更是比较遥远的将来的事情。另方面,近代以降,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对人类贪欲本能的煽动,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的上层分子,在资本属性的驱使和科学技术助纣为虐的情况下,一旦认为在技术上可以做到“低碳”了,为了获得由能量利用所凝聚的更多财富,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加大对能量的获得和投入利用。这样,就会导致产生更多的无效能量——“熵”,更快地把人类推向全部覆灭的命运。


  因为人类今天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绝不仅仅是一个碳的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而是由于巨大的人为能量的投入和利用,造成“熵流”积聚,破坏了地表亿万年来自然形成的能量结构平衡所造成的一种物理化学现象。不改变和减少人们对能量的大量投入,要改变或改善人类今天所面临的危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不能时刻或离的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因人为作用导致的整体性的结构性功能破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三)是“低熵”,不是“低碳”


  什么是熵?熵,是由克劳修斯于1854年,从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研究发展引申出来的,用以测量体系混乱度的一个量度,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把它全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在利用有效能量在做功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无用功——无效能量——熵。而且在封闭系统中,熵是不可逆的,当熵达到最大值时,系统就要崩溃——热寂,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都要消亡。人类生存环境系统——地球表层,虽然每天都有太阳辐射能量流入,但人类现在还不能将它全部转换成有用功,所能利用和转化的能量,远远赶不上人类每天为追逐财富投入能量产生的熵——无效能量。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地表也是一个封闭系统。熵是不断增加的。达到一定限度时,地表的生命系统就会断裂、崩溃和死亡,甚至包括整个地球和太阳系。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太阳系的产生也预示着它将来的不可避免的灭亡。”[1]420“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1]451因此在哲学意义上说,在地球表层这个人类生存环境封闭系统中,人类希望自己赖以立足的基地——生存的家园不至于崩溃(严格的意义上说也只是延缓崩溃),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熵流的积聚,减少能量的投入。在人与生存环境系统的耦合过程中,尽量减少熵流积聚,因此是“低熵”而不是“低碳”的问题。光从人类获取能量而利用碳这个方法论角度上切入,只把眼光定位在降低温室效应,把希望寄托在减少碳的排放上,并因此导出“能源品种转换,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等等方法论的手段、政策和措施等,无视导致产生更大熵流的社会原因——部分人为了追求财富积累——人类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和社会生产目的性异化导致的大量能源投入和利用产生的熵流积聚,用“低碳”概括和指代“低熵”是非常片面和不科学的。当然,走“低碳”化的道路,对减少熵流积聚是有一定帮助的,是可以局部地改善和延缓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危机和挑战的,但不能全面彻底地、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系统的结构性功能破坏。唯一正确和有效的途径,就是把“低碳”的方法论原则,提高到“低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哲学高度上去认识和实行,才有可能延缓和阻止人类彻底覆灭的命运。


  (四)低熵社会


  根据熵学说原理和自然辩证法,人类和地球甚至太阳系,都终将是要毁灭——热寂的。低熵社会,是一个建立在人们具有高度环境道德信念基础上的社会。其哲学内涵就是在最大限度上减缓和抑制人为熵流的产生和积聚,以延长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时刻。


  人类是地表自然系统进化的产物。在没有人类以前的地表是一个纯天然的客观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遵循的是一种绝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由于人类的作用,这个存在才和人类产生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变成了一个同质异构体。中国传统哲学千百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把它正确地称之为“天人合一”。当然,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中天的内涵,和今天的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存在着很大差别的。其内涵和指代,并没有今天人们认识的那么明晰,特别是其中还包含有命运之天等唯心宿命的成分,但作为一般的自然环境的指代完全是可以的。这正是反映出中华民族先人们在人天耦合方面,比其他种族的智慧更为略高一筹,所以才能形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繁荣最伟大的群体社会。


  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有些人还从中划出一个人工环境系统)两大子系统构成的开放性巨系统。根据马克思的说法,人类是一个类存在,人类是通过社会环境系统作为中介才和自然环境系统发生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2]121-122因此,人类个体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就同时与社会环境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发生着联系。在社会环境系统中,人与人的关系,从发生学来说首先应该是血缘和亲缘关系。但在人类完全物化了的今天,已经极大地变成了经济关系。而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最根本一点就是通过能量投入和利用能量做功,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从做最简单的功开始,人类便开始给自然环境系统添加了无用功——无效能量,制造了“熵”。今天,人类在高科技背景上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张扬——追逐财富的狂热程度已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人们做功——创造物质财富所投入的能量,也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程度。因此产生的无用功——“熵”所引发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产生的无序的涡流,在局部地区和生产领域,已经差不多达到了这两个环境系统自组织调控的最后容忍度——阈值。例如今年世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去参观的人似乎从展览场馆的宏伟、辉煌、灿烂中,看到了未来城市美好生活正在向人们招手。但又有多少人看到这些光辉灿烂背后,在营建过程中所产生的自然和社会熵流的巨大为害呢?而且,真是要让地表上的几十亿人都过上那种生活吗?有必要吗?可能吗?那种生活,只不过是少数强势集团人士在向弱势群体炫耀自己优越生活的一种作秀罢了。那些所谓“低碳”的建筑,在营造过程中到底投入了多少能量,制造了多少熵,有人作过计算和比较吗?就中国当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那种生活只不过是一种镜花水月而已。那种生活方式和内容,多少人想去远远看一眼都没有可能,更不要说去过上了。大城市,是富人的天堂,但却是穷人的地狱。目前人类所要解决的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自觉建立一个能量投入量最少,产生熵流最小的社会——低熵社会,才是正道。


  什么是低熵社会?“在低熵社会里,首先就是要改革人们的生活目的,或者说是世界观。改变高熵社会中人活着就是为了利用高能流去创造物质财富,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各种欲望,把人类解放等同于聚敛财富。……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人类健康和体面的“自发的朴素”生活,高消费不再被看成人类生存的目的。……最关键是在低熵社会里,人们将根本上改变对财富及私有财产的观念,由于人们除了占有适度消费品和劳务外,不再把土地、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生产资料——马克思语)视为私有财产,社会将会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犯罪和纷争。因此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组织将变成没有必要,人类将会摆脱政治家和强势集团操纵的强权政治的束缚,获得更多的民主、自由与平等生存的机会。”[3]59-60


  二、环境伦理道德:低熵社会的哲学根据和根本保证


  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由存在了数十亿年的无机物质系统,和从其中萌生出来的有机生命物质系统共同构成的。人类是有机物质系统中最后诞生出来的最神奇的生命物质。笼统地说,大自然——自然环境系统,是人类的母亲。但自从出现人类社会以后,社会也已异化并起到了人类不可或离的母亲的作用。但也是由于人类太伟大了,他借助认知和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结晶——经验积累和传承的能力,在利己主义和贪欲的驱使下,已经异化成为可以对母亲为所欲为的不肖子孙:主体和客体的位置完全异位了。于是才发生了人类当前面临的生存环境危机问题。环境危机,完全是人类自身违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异动的咎由自取。


  (一)自然环境系统恶化虽尽人皆知然又不尽知


  人类生存环境危机,首先表现在人类自然生存环境系统运行机制——人为导致的热量结构失衡上。这种恶化是全面彻底和非常深刻的。绝非只是人们今天所常常提到的温室气体增加、海平面上升、物种多样性减少等一些个别的现象。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无机的物质系统和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组成的极端复杂的有机综合体。无机物质系统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对其结构和运行规律,人们今天其实还是不完全清楚的,遑论要去彻底掌握它了。有机生命系统,是在无机物质系统的基础上萌生的。它的生成和进化过程,人们就更是一片惶惑了,这正是一切宗教创世论和轮回论能够存在的动力因。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把这一切称为“无”、“元”、“气”或“一”,抽象概括到了极致。对于生命物质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了“超循环”理论,用以解释多分子体系向原始生命进化的模式,但还缺乏实证依据,结论还是一个遥远的将来。现在人类唯一明确的就是,自然和社会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无比复杂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此而已。不是有意回避或别有用心,这个认识应该是很容易统一的。


  但现在,人们往往一叶障目,一谈到环境系统的恶化和破坏,常常只停留在自然环境子系统中个别因子的数量关系上。例如,二氧化碳量的增加,臭氧空洞的扩大,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危险病毒(SARS、禽流感、甲型流感AH1N1等)的出现,有用矿藏的日渐枯竭等等,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还是比较片面的和浅层次的认识。其实这些事象,都是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系统中,由于人类巨大的能量投入,破坏了大自然遵循了亿万年的运行规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后出现的,自然环境系统产生的结构性自组织调控现象。只要人类疯狂投入的能量流不减少,这种恶化便将会以人类意料不到的形态和无法调控的力量出现。在SARS出现不几天我就著文指出,接着还将会有类似或更危险的病毒出现,事情果然不幸被我言中了。[4]这种情况,以后还将会不断出现,原因,就是人类中部分“精英人物”和“强势集团”为了追逐财富,对自然环境系统进行的巨大的能量投入——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疯狂掠夺所产生的热量平衡的破坏。对于造成这种后果的责任人——强势集团中的精英人士,是视而不见、不肯承认和不能承认的。甚至有将这一责任向弱势群体推卸的倾向。小布什一直不肯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这就是原因之一。


  (二)社会环境系统恶化一般知之又受到掩蔽


  人类群体行为自从出现社会组织结构那一天开始,人类便分成了强势和弱势两个集团。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说法,就是两个基本对立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和与被统治的阶级。这一切,最后集中表现在经济上的富裕与贫穷的差异上。由于这两个集团在谋求生存道路轨迹上时有交叉的同向发展,社会上一切恶行和不幸便因此发生了。例如强势集团对权力的垄断与寻租,官员的贪污与腐败,生产资源的垄断与霸占,对劳动力的掠夺与奴役,生活方式的糜烂与耗费;弱势集团却被陷入了生活的困窘与无望,自由和尊严的丧失,生老病死和各种恶势力的侵扰,既受偷抢赌毒的为害,又自觉不自觉的陷入了偷抢赌毒的陷阱不能自拔,如此等等。这一切社会恶行对自然环境系统的反馈,才是自然生存环境系统日前严重恶化最根本的原因。对这一切视而不见,甚至千方百计有意无意地去掩盖、误导和强力封锁,把人们的眼光引向局部生产环境和生产手段的破坏和改变上——例如当前在“低碳”上大做文章,结果如何,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例如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矿山事件、滑坡、垮坝、断桥、缺堤、有毒食品、假药、贪腐、卖淫嫖娼、低俗等等,等等,是用一个“低碳”就可以解决的吗?国际上,区域性战争连续不断,恐怖事件防不胜防,不少国家政坛动荡不安,国际关系的明争暗斗,核危机、金融危机,这一切,不也是人类正在面临的巨大环境灾难吗?这一切,企图用一个“低碳”的口号去安抚和实现“和谐”就更是无异于缘木求鱼了。


  自然环境系统的恶化是通过社会环境系统的恶化和紊流导致的。要回归自然环境系统热量平衡的轨道,必须要首先治理社会环境系统的恶化,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和谐。


  (三)低熵社会是环境伦理道德信念的结晶


  低熵社会建设的理念,就是在洞悉了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恶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类对财富的贪欲,投入了凝聚财富的巨大能流,导致两者发生结构性功能破坏的结果后才提出的。要彻底解决这种破坏,唯一的可能,就是减少人类对这两个系统的能量投入,减少熵流的产生。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这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论问题,而是一个由人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环境道德观决定的、层次极其高深的环境道德理想、情操和信念问题。因为要实现低熵社会的建成,就必须站在环境伦理道德的高度上,遵从以下几个环境伦理原则:确认大自然的先在性及其和人类的亲子关系,人类要像对待母亲一样尊重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及其潜在价值;尊重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的环境权利,以大我思想保证实现人类的类存在;敬畏人类生存环境系统,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减少和延缓熵流积聚,最终实现人类和生存环境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愿望。为此还必须做到共同遵守以下几个可兹实际操作的道德规范:


  一是主动控制人口总量增长,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二是实现人生观和人性的自然回归,不做金钱的奴隶,人的生存不以追逐财富作为人生的目的,人活着是为了让自己和别人一起生活得更美好,共同为消除人类群体生活中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一部分人的“贫困”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抑止生产目的性的异化,缩小生产规模,实行循环生产,节省资源和减少能源投入,减缓熵流积聚;四是反对奢靡的生活方式,维持适度生活水平,实行绿色消费,在满足基本生活物质需要后,追求过高尚的精神生活;五是善待万物,对大自然和社会永远怀着敬畏和感恩之心。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通过实现社会和谐而最终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真正实现现代意义上“天人合一”的人类最高理想和愿望。[3]153-161,166-187


  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崇高的环境道德理想和信念是根本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低熵社会是建立在人类自觉的环境道德基础上的一种理想社会,它是突破了社会制度樊篱的束缚后的一种人类普适性的理想和愿望,是人类人际道德发展到环境道德高度后的自然的结晶。


  三、结论


  “低碳”,核心是人们企图改变获取能量方式的一种措施和技术手段,当然也涉及到了生产过程和生活方式的某些领域,但如果人类中强势集团为了追逐财富,投入巨大能量流的行为得不到解决,企图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系统能量平衡的结构性破坏——环境危机,起到的只不过是一种扬汤止沸的作用。方法是由目的决定的。要想真正达到并实现人类与生存环境系统的和谐同在和永续利用,只有在人们的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等得到抑制,在高度自觉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指引下,纠正已经被部分人严重扭曲的生产目的性和消费行为习惯,建立起一个“低熵”社会,善待环境,关爱万物,这样,对解决人类的环境灾难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除此将别无他途。因此,说到底,“低碳”问题就是一个环境伦理道德问题。


  作者:邝福光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