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壁垒被打破,广大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普遍干着城市里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为国家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却面临着社会保障缺失的困境,需要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顺利施行。
一、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的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社会保障薄弱的问题,以建筑工人为例,目前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上80%的工作者是农民工,薄弱的社会保障在事故面前不堪一击。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让农民工群体就业稳定性差,缺乏相应的归属感和基本的安全感,亟待相关部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二元经济的局限性,加之目前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大、收入偏低、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差异性较大等特点,完善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不小的困境。[1]
(1)流动性较大带来的困境。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全国各地农村建立起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代表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然而,这一保障系统对长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保障作用有限。农民工长年在外流动打工,就算在户籍所在地购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几乎不太可能回到当地享受相应的保障。而购买城乡社保却又存在着同样的困境:不同于有固定工作和固定居所的城镇居民,多数农民工常年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城市之间流动,哪里工资较高流向哪里,由此给社会保障购买带来不小的困难。城镇社会保障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纳入个人账户基金中,企业缴纳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不能随着农民工城市间的迁移而流转,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工城镇社保参保积极性。
(2)收入低导致农民工自身不愿购买社保。按照我国现行的城镇社保政策,职工需要拿出个人工资的8%左右纳入养老保险账户中。这超出了工资收入相对较低的农民工群体的承受能力,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工资只够眼前的生存及孩子上学读书等必需开销,并不愿意花钱为将来的保障买单。面对不断上涨的城市生活水平,农民工们的工资用来应付日常开支已经捉襟见肘,不愿意再扣除8%的费用缴纳相关社会保障费用。
(3)工作的差异性让农民工社保需求各不相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农民工内部群体也在不断分化为不同的工作群体,进而影响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一部分群体一直在各种非正规工作单位工作,例如小餐馆的服务员,因其工作单位本身的不稳定性,几乎不太可能给员工购买相关的社会保障;一部分群体在各种单位从事非正式的工作,如建筑行业中大量的建筑工人,是以小时或者季节结算工作,人员流动性非常大,企业一般不会主动给其购买社会保障;还有一小部分农民工稳定地在各个工厂企业中从事计件工作,工作场所较为稳定,愿意购买相关的社保。农民工自身群体的差异性,让其全面纳入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不小的障碍。[2]
二、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尽管当前中国社会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不少的困难,但让农民工这一群体能够公平享受国家公共资源与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工群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涉及数亿人的生存保障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安全,需要社会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1)有法可依。法律是完善制度的后盾和保障,国家应该出台相应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强制保证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不论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有多大,明确规定相关企业必须给其购买相关的社会保障。同时,法律中还应完整列出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保必须购买的险种,特别是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必须作为强制投保内容,要求相关企事业单位购买。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农村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限制农民工在城市享有同等居民权利的主要原因。因此,国家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改革自计划经济以来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通过打破城乡壁垒、城市间的壁垒,最终实现全国不分省份、城市、农村,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享有迁徙流动的自由,享有同等的居民权利,逐步缩小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待遇,真正促进社会公平。[3]
(3)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农民工工作的差异性,建立分层分级的保障体系,将有能力承担社会保障金额且工作居所稳定的农民工纳入现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对于流动性较强、收入偏低、社会保障薄弱的群体,可以考虑建立综合保险制度,允许社保统筹账户中的钱随农民工流动,这需要打破各省、市、县之间的社保壁垒,做到全国一个账户无障碍流通。
参考文献:
[1]樊晓燕.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现代经济探讨,2015(2).
[2]王永刚.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困境和出路[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
[3]李林.建立和完善農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北方经济,2007(2).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