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历史论文(可选任意两段)
贞观之治,关键在于“作为之治”,即是有所作为,而且是积极作为。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作为的方向不是奉己,也不是一方阶级之利,而是天下百姓受益。这一点尤为值得中国的今天汲取,同时也必须让全球化的中国人好好总结和学习(以便中国能够积极参加到全球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建设大业中去)。贞观之初,国家犹在战乱之余,到处千疮百孔,人民流离失所,然而经过太宗与群臣和各地官员的精心治理后,不到几年,就出现了社会景况的迅速好转:流散者回归家乡,土地再度获得耕耘,农业连年丰收,当时的米粟每斗不过三四钱,出现了“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的盛世景象。社会治安、人民温饱、政府吏治、商贸发展等等,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就连行旅在外的商贾和奔考科学的学生们,往来各地间都可以不带粮食,可以取给于途,这样的景象,就是在今天的中国,也是鲜见的。盛世繁荣,人民幸福,在1380年前,中国就是啊。
对于自我检省和体察,太宗也有着惊人的客观角度,以致使许多良臣敢于直谏。他通过谏言而进行自我对照,时时修正检点,这种襟怀犹为可贵。如前所说的那个大夫魏征,有时直谏到当众冒犯篾君的程度,令太宗甚为恼怒,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杀了魏征(这一点可见封建制度的不宽容),然而终于还是被国家大义所止怒,魏征去世时,太宗不禁大哭。在对魏征的评价上,太宗结合自己与国家经略,这样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太宗对待良臣的态度和客观体己的真诚。
对于历史尊重可以表现出一个国家的积极态度和深度思考力。这一点,以世界各国在各自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上而明确表明了出来。这种历史尊重并不是一味追忆和迷信,也不是对过去历史的全然忘却,而是从历史的汲取出其文明的精萃,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所以,尊重历史首先将得益于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则将得益于方法,方法的取舍则得益于我们对于历史的态度。因为尊重,所以学习,这是一个好态度。唐太宗对于历史,就有一个很好的态度,他的“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是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的许多人,忙于经济也忙于企业,而其本质并非是真正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更多情况下是失去了判断。失去历史的判断,其结果就是皮毛的货色了。一个社会如果只是仅存皮毛,其利必不长久
仰望历史
抬头仰望历史的天空,那无数颗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星辰如
宝石般镶嵌在夜幕中。
1911年10月10日,这颗积蓄已久,迫不及待想要冲破
黑暗的太阳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它的升起,标志着两千多年的专
制统治结束了;它的升起,也标志着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开始
了;它的升起,标志着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它,使中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拯救了祖国母亲,华夏子孙;它,在
世界的东方孕育出了一头雄师——中国。
追溯旧中国的历史,经济落后,思想沉闷,闭关锁国,军事废
弛,列强入侵,山河破碎,人民在苦难中无助地挣扎,人民在深渊
里痛苦的呻吟。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熄灭了人们的希望
;一场场血腥残忍的斗争,冲击着人民的心灵;一幅幅战乱频繁的
画面,燃烧了心头的怒火与悲愤……这一切的一切终于激发了中国
人的斗志,终于使颓废的中国人觉醒,于是,“世人未为我敢为,
天下未发我首发”的创新精神令人们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qiā
ng。于是,涌现出的一批批视死如归,不畏艰险的革命志士给人
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功绩。
在这颗太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无数有志之士追求真理,舍生
忘死。他们那种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精神使华夏从落后衰败到繁
荣富强,从战乱不断到国泰民安。
岁月更迭,沧桑巨变。昔日的太阳如今已经长大。那些事,那
些人,那些物以及那种精神促使了一颗太阳的成长,它们伴随着太
阳的光芒,给人温暖,给人光明,射进每个人的心中。事已去,人
已走,可那种精神将永远悬挂于蓝天之上,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进。
历史小论文:
时间老人似乎不知疲倦,不断地推动着人类这几千年的历史,不曾因为某人、因为某事而停下几许。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他们不止给后来者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历史的“衍生物”,时时督促和激励着我们。
由于历史的广泛我不能一一道来,所以我从我所学的专业角度来谈谈自己读史的感悟。我学的市场营销,毕业后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把公司的东西推销出去。而把东西推销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使顾客喜欢你相信你,顾客才可能买你的产品。怎样才能让顾客信任你呢?巧言令色、花言巧语,还是乱说骗顾客?都不是。那该怎么做呢?别急,让我们翻开历史,细细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秦朝时,有个叫商鞅的人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都不相信,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由此可见要想让别人信任你,必须要讲诚信,言行必出,做事做人要用上自己百分百的真心和诚心。不能为达成目的————把东西卖出过去,而欺骗顾客。要以顾客为中心,把产品卖给需要它的顾客,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历史长河承载着过去的人与事,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了一个个足迹,似余音寥寥,让我们知道他们曾经来过这世界。
以史为鉴,学做人做事。让我们用心汲取古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吧!
1)政治制度,法律建设的完善
(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衣食住行等
(3)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4)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5)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电脑,电视等的普及
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1328年,一代天骄的朱重八出生在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元末,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中原连年旱灾,官逼民反。朱重八从小给地主放牛,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全家人饿死后他去当了和尚,又参加了红巾军造反,在大将郭子兴帐下效力。由于他作战勇猛,屡建奇功,在郭大帅死后,他成为义军的领袖。郭子兴生前把他的名字改为元璋。他率兵攻占金陵,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部,最后推翻了苟延残喘的元朝,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建立了明朝。尤其是和陈友谅的生死决战中,陈友谅60万大军和朱元璋30万大军一决雌雄。陈的水军战舰高大勇猛,朱元璋的军队屡败屡战,越挫越勇,最后朱元璋派出火药船与敌同归于尽,歼灭了陈友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368年,他建立了明朝,立君牧民,封建五爵,经纬四极,免税赋三年,让百姓休养生息。
俗话说,席卷英豪天下来。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网络了天下文武双全的人才。武有常遇春、徐达、蓝玉、汤和等;文有刘伯温、李善长,还有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具备了这些,江山就唾手可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