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表面上看,生态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挥霍型的消费方式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但事实上,生态危机也是人类自身的心态危机,因为“人类首先是心态失去平衡,然后才是生态失去平衡”,也就是说,生态危机归根到底是由于人的世界观偏差和价值观扭曲使然。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因此,在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世界观教育,使他们自觉地做到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怎样的生态世界观呢?
自然先在的辩证唯物观
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生活与哲学》用“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来证明。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很容易讲清楚,学生也很容易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目的不能只是囿于论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确性,以及批驳客观唯心主义“上帝创世说”和主观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的论调,还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拓展,剖析隐藏在其背后的生态意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和对待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良好情感。
自然是人类的祖先,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既然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那么,自然就是人类的祖先,人类理应尊重自然。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先哲早就有了明确的说法。如宋朝大儒张载在《西铭》中指出:“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其中的“乾”“坤”本是《周易》中的卦名,代表着天与地;把“乾坤”(天地自然)称为父母,表明张载对大自然的一片敬仰和热爱之情,突出了天地自然作为人之父母的崇高地位,也显示了天地对人类具有天然的“生生”之情和“养育”之恩。
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类应该善待自然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是自然界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不仅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还把自然当作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来加以珍惜。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观点:“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恩格斯则更加直接地表白:“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些思想非常明确地表示,人与自然唇齿相依、鱼水相存,人应该善待自然,不要肆意破坏自然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是财富之母,人类应该感恩自然人类是自然造化的动物,其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均由自然界所提供,自然是人类须臾不能离开的衣食父母。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马克思把自然界称作是人类劳动的“原始食物仓”“原始的劳动资料库”。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提出劳动和自然环境都是财富源泉的光辉思想。针对政治经济学家所说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可以说,如果没有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自然资源,劳动就会因失去原材料而成为无米之炊,因而也就无法创造财富。既然如此,人类就应该自觉地保护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
自然万物的相互联系观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相互交织而成的美丽画卷。在这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中,每个事物都具有其特定的位置,都有其相应的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任何一个事物的缺失,都会影响其他事物的存在,有的还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美国著名电视剧作家特德·佩里曾经说过:“人类并未编织生灵之网,我们只是网中的一根线。不论我们对网做什么,它都会影响我们自己。世间万物环环相扣,一草一木无不关联。凡事降临于地球,也必降临于地球的子民。”这告诉人们: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人类与万事万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平衡性。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我们避免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基本前提。主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人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生态联系观。用这样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的内容去教育学生,很容易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顺应自然、珍惜自然和热爱自然的道理。
自然运动的规律永恒观
辩证唯物论认为:自然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自在、自为地存在的,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由其内在的规律所支配。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都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自然”是指道的本来的状态,也就是自然界及其事物本来如此,它总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在运行,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常”也有自然规律的意思,人只有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并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按规律办事而乱作为,那就很危险。
无独有偶,恩格斯通过列举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毁灭自然遭致自身毁灭的历史事实,告诫人们应当尊重和敬畏自然规律,尽量避免对自然界不恰当干预进而引起自然界强烈报复。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当然,恩格斯要求人们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做规律的奴隶;相反,他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避免盲目性,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恩格斯说:“在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会了去认识在自然界的惯常行程中我们的干涉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是从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愈来愈有能力去认识,因而也学会去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自然与人的对立统一观
人类是在自然的母体中诞生和发展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在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不断提高后,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从自然界中所索取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多,就会造成许多自然资源的枯竭。同时,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增加,又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人是万物之灵,随着人类主体性的增强,通过深刻反思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得失,改变过去对待自然的不良态度和做法,逐步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反过来,当自然万物受到人的关照得到休养生息,生态环境得到养护而逐步修复后,又可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殷实的物质资源和宽阔的空间环境,这样人类梦寐以求的“天人合一”景象就会重生。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对立统一是宇宙世界的基本规律,只要有人类存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否认人与自然的矛盾,回避人与自然的矛盾,这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相反,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甚至夸大人与自然的矛盾,则是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上述两种世界观都是片面的、有害的。其一,如果不承认人与自然的矛盾,看不到人类的生存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那么他在自然面前就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因为人类无视自身欲望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矛盾所造成。其二,如果人为地夸大人与自然的矛盾,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而刻意抑制社会生产和消费,这是缘木求鱼。这种做法既不符合人性,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怎样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呢?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人类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对自然的利用限制在一定的阈值内,给自然以自我修复的时间和空间,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缓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自然价值的历史唯物观
自然有无价值,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从经济学角度看来,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凡是没有人类劳动添加其上的任何产品,都不具有价值。据此,诸如阳光、空气、水等天然的东西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但从哲学角度来看,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都具有价值。
长期以来,正是在自然资源无价论的影响下,人类没能很好地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表现在社会生产中只讲产出,不讲投入,资源利用率极低,结果导致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使自然界中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环境容量越来越小,严重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考自然的价值问题,希望通过揭示自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属性,使人们树立自然价值观,进而学会保护自然和节约自然资源。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把自然的价值分为“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两方面。他认为,自然不仅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万事万物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他还把自然的价值归纳为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象征价值等14种价值。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传统自然价值观的巨大变革。
在我国,为结束为时已久的自然资源有无价值的争论,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明确地提出自然资源的价值属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些观念的确立,有助于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然资源“无价观”,提高自然资源使用者的生产成本意识,改变他们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来源:教育 2016年6期
作者:舒福才 周苏娥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