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能源汽车建设问题发展现状应用模式分析论文(共7篇)

  

第1篇:借助供给侧改革东风推进新能源汽车提质增效


  自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为各行业“照镜子、洗洗澡”的标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理解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对我国汽车行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互联网+”计划,大大增强我国汽车产业内发展动力,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采用创新供给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供给侧结构改革对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契机,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我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增长发展。


  1.新能源汽车“产品+服务”供给模式


  提高产品的质量,重视材料选用。在满足车身碰撞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研发环保型、复合型、可回收型和低成本的车身材料。提高产品创新和供给质量,为市场提供高水平供给,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新需求,同时为企业拓开盈利及至生存空间,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性调整。构建新能源汽车相应配套服务设施,可以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选用发展较稳定、资金较富余的企业强强联手,在政府牵头下,统一规划并共同建设全国联网充电桩,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困难问题,增加城市充电站,提高电动车使用等便民服务。


  2.智能汽车“互联网+技术”供给模式


  目前,智能汽车发展非常快,而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研发当中最热门的领域。无人驾驶、智能互联系统、智能科技配置等新颖技术争奇斗艳。从跨国集团到中国的自主企业,引领的智能网络概念,产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创新产品,也是将来汽车发展的新领域和主流技术方向。


  我国汽车企业应当借助供给侧改革机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供应商企业密切联系,构建众创、众筹、互助等平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建新的合作体系模式。


  3.采用“融资租赁+分时租赁”商业供给模式


  融资租赁供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一次性付大额资金的压力。例如:出租公司选用纯电动汽车E6作为出租车,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合同方式,由金融机构出资购车,出租公司租赁使用,大大降低出租公司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压力。根据企业或个人用车需求,可采用分时租赁供给模式,按小时、天数或月份来给消费者进行租赁并收取租金,既能解决客户用车需求,降低用车成本,也能对供给侧改革当中“去库存”有一定帮助。


  二、借助众力平台,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


  1.借助网络交易平台,促销售量


  目前,互联网是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平台,用户流量大、传播信息快,流通环节成本低。再加上近几年网购模式备受消费者青睐,更多商家选择建立电商促进交易。例如:北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不断开拓电商平台销售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该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时起到较好宣传效果。借助网络平台发力宣传推广产品,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有较大的帮助。


  2.借助全球化发展平台,走进国际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道路是中国国企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的影响力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借助全球化发展平台,打造我国自主品牌,向跨国公司进军,提升我国品牌的影响力。


  三、去短板,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发展


  第一,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是依靠消费补贴政策培育。如果长期依赖这样政策,企业会松懈,行业会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造成产量过剩。因此,应当建立能够推动新能源汽车向“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质量。对此短板问题,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曾提出:一是提高技术门槛;二是落实好补贴政策退坡,倒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三是健全监督监管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堵住骗补的漏洞。所以,补贴减少,准入门槛提高是新能源汽车将来发展趋势,激励企业快速生长,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二,原始创新技术和核心技术匮乏。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缺乏大而强的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配套能力,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技术研究投入较少,管理效率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因此,应重视人才引进与团队,建立具体创新精神、较高技术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投入;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将创新能力、质量水平等作为绩效考核目标当中,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开拓创新、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研制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


  四、精益求精,打造品牌工匠精神


  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摒弃浮躁,精致专一对产品进行精心打造和制作。我国汽车行业当前缺乏工匠精神。我国产品品种很多,但从质量、工艺来看,还有很多地方不如德国、日本。由于在追求利益的同时,缺乏对产品研发周期长的坚持、追求和积累,往往忽略产品的核心灵魂——质量,造成我国自主品牌成长之路坎坷,创新艰难。工匠精神是对我国制造的期望,是对汽车行业创造产品的指引,也是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期待。所以,我们必须要锻造出具有中国品牌特色的专注、执著的工匠精神,才能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走得更远、更高。


  “淘尽黄沙始到金”,供给侧结构改革道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及时去产能、补短板,才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迎来新能源汽车的繁荣昌盛。


  作者:黄姝

  第2篇: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研究与探讨


  發展新能源汽车对解决能源和环境系统问题以及提高国家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汽车行业面对的共同问题。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国内汽车保有量呈递增趋势。传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的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类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传统汽车主要采用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现有的车用内燃机的动力技术的改进处于一种渐进式的状态,进展缓慢,已经不能应对环境、能源系统的挑战,汽车行业亟待一场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


  1.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著名的汽车厂商都在加紧研制各类电动汽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一直以来,出于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及占领未来世界汽车市场的考虑,日本十分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制与开发。从世界范围内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1997年12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市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PRIUS。目前,该公司推出的混合动力轿车已经是多次改进后的第二代产品,其生产工艺更为成熟。根据丰田汽车公司的测试,PRIUS轿车在城市工况下比同等排量的花冠轿车节油44.4%,在市郊节油29.7%,综合节油40.5%。美国的汽车行业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比日本还有部分差距,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仅仅小批量生产、销售过纯电动汽车,而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目前还未能实现产业化。


  2.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状况


  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电动汽车研发工作在我国也正在持续地进行着。“十五”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4年来,经过200多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名技术骨干的努力,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性能样车,燃料电池轿车已累计运行4000km,燃料电池客车已累计运行8000km;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等地公交线路上试验运行超过14万km;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客车均已通过国家有关认证试验。


  二、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种类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后文简称《规则》),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概念。实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来作为动力源的汽车便是新能源汽车,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汽车拥有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结构也较为新颖。《规则》还指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出现以来,动力形式主要有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方向。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1.过渡阶段的不二之选——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较为明朗。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多年,其技术相对成熟,已具备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较好的动力性和环保性,因此,笔者认为混合动力汽车是向真正意义上纯电动汽车过渡阶段的不二之选。然而目前为止,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在装备常规的动力装置以外,还必须安装蓄电池,加之长期以来的研发成本,造成了现阶段混合动力价格居高不下。这也是阻碍混动车普及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技术问题的陆续攻克和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笔者认为混合动力未来汽车近几十年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


  2.上帝的宠儿——纯电动汽车


  由于电池技术的原因,纯电动汽车微型化已成为其发展的一个趋势。以高性能的镍氢、镍镉电池和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当前,世界范围内纯电动车正处在“更上一层楼”的阶段。美国蓝鸟客车公司、本田、丰田、比亚迪、奇瑞等均相继推出了相应的纯电动客车和轿车。然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电池容量、驱动电机、快速充电、二次污染等。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并非某个公司或某几个公司就可以完成的。如对其进行政策性补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快速充电站、充电桩、换电站或者电池租赁点;以及对研发单位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等。


  3.未来的巨人——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但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氢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存储和运输非常困难。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是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结语:


  从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角度来看,以纯净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的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应该以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为重点,着力解决整车控制、电机控制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实现“弯道超车”,提高我国的竞争实力。


  作者:杨竟

  第3篇:分时租赁悄悄升温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在中国运营模式解析


  自2015年起,汽车分时租赁在国内逐渐火热,虽然有“共享”概念的兴起为其加持,但究其本因,我们认为在政策补贴下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是最为重要的背景。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7.8万辆,而2015年陡增至34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未能跟上产量的增速,转卖为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里程有限,用于分时租赁和短租显然更为合适。


  虽然模式大都类似,但汽车分时租赁在中国的发展因市场情况、人群需求的不同而需另作分析。接下来,我们将从汽车分时租赁的市场规模、用户分析和财务模型等方面进行解析。


  国内出行市场与分时租赁


  中国出行市场按出行距离可以大概切分为三个市场(忽略时间维度):0-5公里的短途出行市场;5-50公里的常规中短途出行市场和50公里以上的中长途出行市场。分时租赁主要针对的是5-50公里的中短途出行市场。


  汽车分时租赁作为国内一种新型的自驾解决方案,其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在2011年,国内就出现了以嘟嘟租车为代表的汽车分时租赁,而至近两年,分时租赁才真正意义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产量骤增的大背景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分时租赁面临的来自出租车、网约车等竞争对手的制约和影响仍是较大的。分时租赁的主要竞争对手除了传统的出行方式(包括出租车,地铁,公交外),还面临着专车和快车等他驾平台的竞争。


  国内市场规模测算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2016年9月的公布数据,中国有3.5亿有汽车驾照的人,私家车保有量为1.4亿量,高达2亿的驾照持有者有自驾需求却没有车。我们按5%渗透率算汽车分时租赁的使用用户,假设每个用户每周使用2次分时租赁,客单价30,全国市场规模大概648亿,这是相对乐观的情况。


  中國的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有着分布极其分散、地域性强的特点,而综合考虑交通情况、消费习惯等因素,一线城市对分时租赁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以北京的数据来看分时租赁的市场潜力: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截止2016年5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65万辆,有1012万人拥有驾照(此处忽略正在考驾照的人以及有驾照有车但也有需求的人)我们简单相减一下,得出447万有驾照没有车的目标人群。


  假设5%的人有租车出行的需求,每人每周需要用车2次,则每周需要用车44万次,除以7得到日均用车需求为6.3万次。假设每辆车每天使用6次,也至少需要1万辆车才能满足需求。然而目前北京分时租赁公司中车量最多的也不超过1000辆车,市场空间巨大。


  分时租赁用户分析


  分时租赁属于自驾类解决方案,用户的核心诉求还是以通勤和多点出行为主,在与他驾出行平台的竞争时可以获取一定量的有更加垂直细分需求的用户。


  使用分时租赁的用户分为了两类,即有车和无车的自驾用户。这2类用户的核心需求基本类似,都是通勤和多点出行,无车有驾照用户的使用频次和黏性会更高一些,同时这类用户还有练车需求可以被分时租赁所满足。


  对于有车用户来说,非限号时用户的黏性和使用频次会有所降低。除此之外,天气原因(多雨,天气变冷不适宜骑车等)以及其他特殊场景也会刺激用户使用分时租赁。当然,这部分出行需求目前其他的他驾平台也可以满足,综合看下来用户会选择类似分时租赁的主要原因包括:


  工作或者家周边有分时租赁的车,方便价格更便宜;


  喜欢开车或自驾;


  需要更加标准化的服务(打车或者叫车不够标准,有可能会遇很脏的车,司机不认识路等情况)。


  按照现在市场上车辆的使用频次与他驾平台的使用频次和订单量对比,有这类诉求的用户基数还是相对较小,数量级和他驾平台无法相比,然而由于需求未被满足,这个市场的增长仍具潜力。


  基础条件和商业价值


  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汽车分时租赁在一个城市能否发展良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里面包括城市公共交通是否发达、效率如何、可自驾用户的密度是否足够大、区域是否有足够的停车空间等。中国有不少符合类似条件的城市,比如:重庆和深圳。


  汽车分时租赁真正的想象空间是来自于两点:


  一、新车购买的替代(无车有驾照人的出行需求释放)。


  二、网约车政策带来的需求释放,即受网约车细则影响的一线城市由原先大量非本地户籍及非本地车牌车辆所覆盖的出行需求的释放。


  理论上讲,当分时租赁的车辆在单个城市铺的量足够多,密度足够大,用户使用足够方便,这部分车辆将替换部分新车购买的需求。


  随着前些日子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公布,北京上海非本地户籍本地车牌的专车快车所覆盖的出行需求(目测会占总体出行需求的70%以上)会迅速释放出来,理论上来讲,部分这类出行需求将会向分时租赁进行转化,对于汽车分时租赁企业来说是直接利好。


  汽车分时租赁财务模型详细解析


  单从算账的角度出发,大部分电动车分时租赁公司主要还是依靠补贴获取低价的车辆成本从而赚取租金利润,然而市面上真正盈利的电动车分时租赁公司为数不多,目前只有部分区域的电动车分时租赁产生盈利。


  目前国内分时租赁市场主流还是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主,使用汽油车目前只有北京的途歌和重庆的Car2go,电动车和汽油车分时租赁的财务模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收入部分


  收入部分主要分为2大部分,租金收入和汽车使用3年后的处置收入(仅限于自有车重资产模式),押金在本文中不算做收入。


  租金收入


  这部分可以分解出来几个核心的数据指标:日订单量、每单公里数、每单平均时长、每日单量理论最高值和客单价。


  我们假设收费标准电动车和汽油车一样,都是按照公里+分钟收费,即用户去某地使用汽油车和电动车分时租赁总价格一样,日单时长一样(现实情况是基本所有电动车收费会远低于汽油车)。


  那么这时我们需要对比每日单理论最高值,电动车由于里程数要远低于汽油车,通常情况汽油车的里程是电动车的2倍。


  假设每天运营时间都是12个小时,720分钟(真实数据汽油车高于12个小时,电动车低于12个小时),每单跑20公里,时长90分钟,每单间隔20分钟,那么按照我们的假设电动车每日最高值为5单左右,汽油车为6.5单,租金收入汽油车要高于电动车。


  处置收入


  由于电动车大部分成本来自电池和电机,所以三年后汽车的残值会比较低,相对乐观估计残值为新车值的20%;而汽油车在使用三年后残值会比电动车好很多,保守估计残值为新车值的40%,远高于电动车残值。


  成本部分


  随着基础设施的普及,车辆规模密度的增多,补贴力度的变化,新能源电动车的非车辆+保险成本将会逐渐降低,而车辆+保险成本将會逐渐提高,未来有不少依靠补贴优惠盈利的分时租赁公司将会遇到很大挑战。


  分时租赁成本部分主要包括:


  车价+保险的固定成本


  目前电动车受国补、地补和厂补三重补贴后,理论上同类型车型价格会远低于汽油车的固定成本;然而这类补贴和这样的补贴力度还能持续多久,现在还不甚明朗。


  停车成本


  目前主流的停车方式还是网点取还车(随意网点取还),如果用户愿意承担上一位用户的停车费用,自由取还车模式的停车成本理论上可以做到比网点取还车更低,但是目前看下来自由取环车模式还是会遇到多方面的很大挑战。


  对于固定网点取还车和网点取还车模式来说,停车成本基本就是租停车位的固定停车成本,理论上有多少辆车就需要多少个停车位。(或者略多一些,防止单网点停车位不够。)


  对于网点取车随意还车模式而言除了固定的停车成本外,还有变动停车成本。由于用户并未将车还回网点,停在了别处需要收费的停车位置,则公司与用户共同承担这部分停车费用。


  对于自由取还车模式的分时租赁企业来讲,也分为固定和变动停车成本。固定停车位理论上可以少于车辆数,因为其通过晚间超低价鼓励用户把车开回家不还车,第二天可以继续使用,这段时间如果有停车费用则由用户承担。


  假设每天有10%的车被用户夜间开走并不还车,那么理论上就可以减少10%的停车位。变动停车成本分为2部分,如果在用户未还车前产生的所有停车费用由用户自己承担,如果用户在还车后产生的停车费用由下一个接力用户承担或由公司承担。


  运营成本


  随着基础设施的普及,未来电动车的运营成本会逐渐降低。目前汽油车将部分的运营成本转加给用户来承担,价格敏感的用户用车的热情和粘度会受到影响。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对车辆的调度成本和车辆保洁成本。


  对于网点取还车模式来讲,车辆调度成本主要是夜间将车开到公用充电桩处进行充电。目前已经有部分电动车分时租赁公司开始在其线下网点安装充电桩,这样会大大提高其运营效率。


  对于随意还车模式的分时租赁公司来说,调度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调度人员将用户还车后无法获取接力订单的车调回到自己网点,或者调回到可以获取订单的位置的调度成本(还车位置离网点较远的话,用户则需要交付额外的停车费用来覆盖人员调度成本),另一部分是给车充电或者加油的调度成本(用户自发为车加油或者充电的比例不到20%)。


  充电成本


  目前北京上海有超过6,000个公用充电桩,深圳广州加起来超过7,000个,基本覆盖北上广深的重要区域。单位里程相同时,汽油车的油费高于充电费用。


  第4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营销策略研究


  一、新能源汽车的涵义及分类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简而言之就是与传统的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不同,采用的研发的一些比较清洁绿色的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動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二、新能源汽车主要特点


  (1)通过蓄电池的使用,可以对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浪费的现象,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下坡时的动能。同时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而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使用者来说,电力相对石油来说比较便宜,减轻使用者的经济负担。


  (2)发动机运行时运行平稳、无噪声。这样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不仅可以提高行车时的安全性,而且还能营造一个舒适的行车环境。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特点就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低,对于使用者来说可以享受政府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于汽车的生产者来说可以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企业本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国家来说,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提高全国的创新能力,使我国在探寻新能源的研究过程中取得更多成果。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因为一方面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企业会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继续研发新技术,探索新能源来驱动汽车,购买者在选购汽车时也会考虑到是否有优惠政策,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逐渐树立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很多消费者也会愿意坚持低碳绿色出行。同时新能源汽车具有比传统汽车更多的优势,比如是采用相对来说比较绿色环保的能源作为动力,对环境污染较小;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较长,在行车路途中比较稳定,动力较小也就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制动,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


  四、新能源汽车的营销策略


  1.坚持树立政府政策支持的大旗


  必须让消费者清楚的了解,新能源汽车是享受政策扶持的,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对于购买者再进行合理范围内的优惠。同时新能源汽车在销售过程中要与政府携手起来共同营销,一方面帮准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在销售时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坚决执行政府的相关规定,例如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补助,换购补助等等。而且给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提供绿色通道,他们贷款的数额可以加大,还款期限可以延迟等等。


  2.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多媒体方式,进行宣传,比如电视广告,网络宣传以及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一定要让全社会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存在,以及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所享受的一切好处优惠。必须让民众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可以用电子商务,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通过建立企业网站,向国际市场寻求企业发展机会。一定要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不仅要宣传一些政府政策,节能减排的知识,而且要宣传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品质,以及在安全保护方面的技术革新和生产过程中的高标准严要求,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好感,增加购买欲望。


  3.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方针


  在新能源汽车销售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顾客就是上帝的方针,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加强与客户关系,它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对于顾客合理的要求都尽量满足,使顾客感到归属感和信任感。


  4.营销人员专业化


  新能源汽车销售人员一定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用人标准,除了相应的学历标准外,对其还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特别是对销售及服务业人员还应该进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本来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原理比较复杂,而且价格也比较高,客户在购买之前也会慎重考虑。所以这对我们的汽车销售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要掌握汽车的结构和原理,而不是单纯地只知道它的价格和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其次也不能忽视对销售人员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方面的训练。总之销售人员必须对相关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一切信息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5.确定重点推销人群和地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购车者每年以30%的速度在高速发展,成为购车用车的主要群体之一。女性处于自身条件驾驶比较谨慎,比较注意安全。所以在做营销时一定要有主次之分。新能源汽车以轻便安全为主要特点,这非常符合现代女性的购车要求,应该加大新能源车在女性群体中的推广,充分考虑生产带有鲜明特色的汽车,一定会取得很好的市场。同时在国家大的基建项目、旅游项目、游乐项目、公关配套项目中推广,他们更有条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服务配套设施。因为在重大项目工程中,一般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场所也很多,给顾客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所以在营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重点人群和地区,不能做无用功。


  6.设置亲身体验环节,增强真实感


  在加油站加气站以及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设置免费体验网点,使人们在休闲之余可以亲身体验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并且有相关人员做体验感受,让体验者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修改建议。这样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而且还可以获得顾客反馈,更好地进行技术革新。


  五、结语


  新能源汽车是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要求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加之政策扶持,会拥有广泛的市场。


  作者:刘爱华

  第5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成熟度研究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资源应用发展的整需求量不断扩大,新能源的开发弥补传统资源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大大提高了现代资源的利用率,新能源在社会汽车产业技术中的应用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对应用技术进行分析,推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


  一、新能源在社会汽车行业技术成熟度的分析方式


  (一)技术完善等级分析技术


  新能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逐步形成资源应用的新规模,对新能源在社会汽车行业技术成熟度的探究分析中,技术完善等级制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据对技术分析等级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技术部完善等级技术在主要包括:技术发展的评估阶段、技术发展的预测阶段、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技术创新发展等理论阶段,每一阶段的新能源应用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每一阶段都具有相应的最佳技术达标值,从而使新能源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技术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与完善,我国实施新能源的技术完善等级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新能源的应用技术进一步完善,最终为我国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技术轨道演进技术


  技术轨道演进是判定新能源在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达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依据轨道演进理论在汽车行业的技术应用情况,可以将新能源的探究轨道技术分为轨道产生阶段、轨道锁定阶段以及轨道发展更新阶段,每一阶段都具有明显的技术应用特征,轨道产生阶段主要的基本特征是新能源在汽车行业中应用产生的性能性较强,但新能源应用的性能稳定性较低;处于轨道技术发展锁定阶段,是对新能源在汽车行业的性能分析持续时间性较长的性能进行逐步的研究,并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新能源应用方向;处于轨道探索的更新阶段,是对新能源在社会汽车行业的技术应用已经出具规模,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新能源的应用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深入性探索,优化新能源技术应用的作用。


  二、新能源在社会汽车行业技术成熟度的技术分析


  (一)混合型动力汽车的应用


  通过以上对新能源在汽车行业技术应用成熟度的技术分析,对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混合型动力汽车的应用,新能源技术应用,实现了混合电动汽车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将电力系统应用与新型资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相结合,从而为现代汽车资源的应用进行资源的融合消耗,从而实现新能源在新的资源探究中技术应用水平的进一步研究发展。例如:实现新能源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选择电力资源作为主要的资源动力,将氢气作为主要供应资源形式,两种能源的融合应用,推进现代新能源在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效率得到提高,实现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成熟性体现。


  (二)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我国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现代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应用相融合,现代网络资源的智能化系统,已经逐步形成发展规模,实现新能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是汽车领域技术水平发展成熟的重要体现。例如:自动导航系统,自动化节能系统等多种新型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为现代汽车行业的资源综合应用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处理技术。例如:传统的汽车处理技术主要从资源的损耗层面入手,实现汽车领域的资源应用率提高,单一的技术应用无法对汽车行驶中产生的社会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而实施新能源与新技术手段的融合应用,可以提高汽车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新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性较低,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行业技术应用技术的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发展为新的发展阶段,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新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


  (三)汽车燃料应用的优化发展


  新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体现为汽车燃料应用的优化发展。电力资源是我国现代汽车技术应用燃料发展的主要方向,结合现代汽车领域应用的技术手段,对我我国这一阶段应用的汽车燃料应用进行探索,一方面,采用混合能源作为主要的汽车运行能源供应;另一方面,电力资源的应用探索也为汽车行业中新能源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探究新途径。例如:采用可循环式电池对汽车启动进行资源供应,逐步形成电力资源在汽车新能源应用领域中的进一步深入性探索,電力资源的应用能够实现资源的综合循环应用并且资源供应的渠道性较广,实现现代汽车行业技术应用的成熟发展探究,实现新能源替代传统资源的发展模式,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发展动力。


  结论:新能源替代传统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新能源的汽车产业中技术应用的探究,可以推进汽车行业技术应用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同时也为新能源在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的探究提供技术引导,促进新能源堵塞社会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作者:向巍

  第6篇:浅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长时间以来,中国同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经受着诸多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而这些问题大都是由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汽油消耗量的40%都是由于汽车行业带来的,目前环境的污染,也是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占大气污染总量的一半以上的。同时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灾害逐年增加,而资源的储备量又呈逐年下降趋势,两方面的压力使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


  1新能源汽车研究背景


  新能源汽车的英文名称是“NewEnergyVehicles”,在不同的国家称呼也不同,日本民众称其为“低公害汽车”,美国人称其为“代用燃料汽车”。“新能源汽车”名词的出现,其实是与传统汽车相比较而提出的。传统汽车是指以传统燃料为动力,例如汽油、柴油,而“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动力源与传统完全不同,它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亦或是用常规的车用燃料、而在车载动力装置方面使用新型产品),结合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拥有先进技术原理且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包括五大类,分别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


  2新能源汽车历史发展两个阶段


  从“新能源汽车”这一概念的提出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汽车为辅的发展方向,重点放在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


  第二阶段是,目前纯电动汽车技术已经逐步成熟,而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被纯电动汽车替换,未来将可以实现完全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零排放。


  3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2011年,杭州市引入两辆电动公交车,而这两辆公交车不是传统以汽油为燃料,它们以超级电容为动力的;上海世博会期间的观光车同样安装了超级电容器。如今在全国各大城市,已有多个地区在使用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客车。


  从汽车产业政策的层面上看,各国已经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不可能直接采用新能源而越过混合动力阶段的。混合动力和新能源并不是对立的,其实,混合动力是未来燃油车的方向,而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深度混合动力的比重会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新能源汽车”一定会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问题


  (1)缺少行业统一标准;


  (2)研发力量分散,学科优势资源未能统一;


  (3)缺乏核心关键零部件与技术;


  (4)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5)政策补贴难以发放到位、政策出台缓慢;


  (6)产业链配套尚未形成体系;


  (7)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混合动力汽车在国际上已经能够实现商业化。国外方面,美国目前仍拥有全球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而数据显示,在2008年,日本市场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澳大利亚市场销售突破5000余辆。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和发展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的销售市场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5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评价


  目前,中国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正在稳步加快,在带来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全球的能量资源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且不可逆转,现如今如何保障能源持续不断供应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中国的石油资源为例,我国石油资源储备量并不丰富,而汽油消耗总量的40%都是由于交通能源消耗產生的,石油资源的短缺将会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能源问题。这些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是难以逆转的,例如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会使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同时会对农业产生较大影响,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将会增加,而最终带来你的全球生态系统的受损将是毁灭性的影响。目前我们面临的能源形势是极其严峻的,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车技术势在必行。


  6新能源汽车未来应用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而中国市场将成为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电动汽车未来的公关方向有两个:一是明晰充电设施、技术发展阶段划分;二是评估大功率直流快充的安全性技术门槛。中国新能源汽车有三大发展方向:第一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即“三电”和轻量化技术;第二是整个行业的智能化;第三是汽车行业的新业态。未来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应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在“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方面实现“政产学研用”结合,加速创新驱动,从而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7结语


  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世界上以汽车生产产业为主的国家,都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新能源上,用新能源来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二十一世纪以来,出现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高潮。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一课题将对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产生重要意义。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必定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这一应用未来将对优化汽车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不断加快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这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条件。


  作者:裴学杰

  第7篇: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问题分析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燃油汽车给环境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和突出,因此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逐年成为汽车领域的主要追求。发展新型能源汽车,实现交通工具向着电力化转型,不仅关系到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还会影响到未来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将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分散式储能、参与系统调峰、作为应急支撑电源等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是电动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能源供给设施建设与电动车发展密切相关,能源设施建设模式主要有交流充电桩、充电站和电池更换站3种类型。最近几年,国家电网和相关科研部门正在积极攻关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1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2万辆,有8万辆在市场销售,同时租赁等商业模式也很“给力”。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是非常积极的,首先,传统能源的短缺危机和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使我国对外国的石油依赖度逐年提升,而此时正值汽车工业整体处于调整方向的阶段,新能源汽车是整个产业的发展需求。其次,我国的传统汽车工业尤其是乘用车起步较慢,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果继续走欧洲企业的路线,那么我们可能将继续处于落后的状态。最后,由于早期我国在电池、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所以我国政府紧跟最新的形势,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关政策更加务实,目标更加准确,尤其是在技术路线的选择方面更加符合实际,由当初的以纯电动为主,到现在的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当前阶段的主要方向。而且,具体的推广方式发生了改变,前期以公共交通领域的纯电动汽车(含公交和出租车)为主,在带动相关的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后,可以在私人领域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充电设施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2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充电设施的产权问题。由于专用的线路和充电设施会严重影响居民小区公共空间占有率,因此在居民小区安装充电设施需要征得小区业主的同意,业主同意后,要保证制订的方案可行后才可以安装。但是,在安装充电设施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专用线路的产权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地影响到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利于充电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


  (2)充电接口标准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现阶段,虽然交流充电接口标准已经被多数的新能源汽车所接受,但是各个生产企业关于直流充电、超级充电等快捷充电方式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很多直流充电标准难以应用和实施。


  (3)充电服务信息更新较为缓慢。虽然最近几年,众多充电网络平台不断上线,但是现阶段,信息咨询服务也仅限于充电维持分布位置共享方面,充电状态查询和成功交易查询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充电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在很多充电停车位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是电动车在充电,而是被非电动车所挤占,充电停车位成为机动车的停车位。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充电设施不是对所有用户开放,这就大大限制了用户使用公共充电桩。


  (5)充电费用问题。充电费用是影响充电设施建设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充电费用降低会极大地推动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并最终促进新能源电动车在我国大范围地推广和发展。


  3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3.1加速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逐步推进。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的相对缺乏问题更加凸显。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或瓶颈之一。针对充电难题,坚持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按照“桩站先行”的要求,分类有序推进建设,确保建设规模适度超前。在建设目标方面,要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3.2做好各部分的协调工作


  目前,阻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就是充电设施标准不统一、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要加强相关部委的沟通和协调,推进相关政策任务分工的落实。首先,要加快推进充电设施相关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力争按时间、按节点出台政策。其次,要加强对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群)监管,研究建立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群)的动态管理机制。再次,要进一步健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领导协调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最后,要及时总结新能源汽车推广经验,在全国组织交流推广,促进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3.3明确建设主体


  首先,私用充電桩。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将充电设施建设维护纳入其销售服务体系,与私人用户签订销售车辆合同之前,须自行或委托充电设施企业为用户在住宅小区或办公场所落实一处自用充电设施。其次,专用充电桩。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负责建设,在车辆用户的自有场所或固定期限使用权的车位上安装专用充电桩,生产企业也可以委托充电设施建设企业安装并运营管理。最后,公用充电桩。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大型交通枢纽、会展中心、体育场馆、换乘中心及依据相关优惠政策建设的出租车服务区应当按照规划建设要求配建公用充电桩,先期可由国网供电公司建设并运营管理。鼓励新建小区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对具备建设条件的新建小区和已建成的小区,应该新建或者改建停车场,结合新能源汽车制订完善的更新计划,同时要处理好小区公共区域的权属问题。政府应该出台指导性措施,引导新建小区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停车和充电一体化场所,推动新能换汽车的发展。此外,还要重视道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规划和设置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配置完善的充电桩。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协调和行政职能,与多家供电企业、施工单位和技术部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国道和高速公路加油站等地区建立广泛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解决新能源汽车不能远距离行驶的弊端。强化新技术的研发,攻克汽车充电时间长、设备笨拙的难题,加强扶持力度,积极研究急速和快速充电技术,支持企业探索和研究全新的充电模式,实现充电更加安全和便捷。


  3.4做好充电价格管理工作


  首先,电费收取标准。根据国家和各个省市的实际制定好收费标准。其次,服务费收取标准。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公共充电桩除按照规定收取电费外,可以收取服务费。具体充电服务价格由地区物价部门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并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发布。再次,停车费收取标准。停车场业主单位仍可以对充电车辆按照原标准收取停车费,鼓励给予充电车辆适当优惠。最后,费用结算方式。为方便服务,鼓励采用市民卡、充电卡等非现金方式收取充电服务费。


  4结语


  充电难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痛脚”,但在充电设施建设市场存在垄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车企、电网公司和政府之间还未达成共识,市场也没有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大环境下,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补贴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有限。但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是充电设施的建设,都是一个长远发展的过程。既不可把刺激性的补贴或奖励视为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短期有效手段,也不能将政策利好作为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难以完成时的病急乱投医。


  作者:李钟波

上一篇:融媒体环境下记者工作的科学转型分析
下一篇: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