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微信用于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与探索

  [摘要]目的研究微信应用于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作用。方法以青岛大学临床医学院2015级儿科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21名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应用微信进行辅助培养为分组标准,分为微信组11人和对照组10人,分别对两组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微信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371、2.241,P<0.05)。结论应用微信辅助培养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


  [关键词]教育,医学,研究生;教育,医学;微信


  从2015年起,临床医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经逐步采取研究生教育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以下简称结合模式)进行培养。已有研究显示,结合模式培养研究生能有效整合医学教育资源,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和专业素养[1]。然而,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尤为明显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散在各个科室进行,学生参与科室排班,统一的时间进行大课教学十分困难;将学生分配给导师全权负责又很难保证同样的教学质量[2]。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既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而又可以统一授课的辅助教学平台来解决这些矛盾。微信实现了网络化共联,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有望解决以上矛盾[3]。本研究应用微信对部分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教学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


  以青岛大学临床医学院2015级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名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参加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对象中小儿内科20人,小儿外科1人;男性2人,女性19人。将21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微信组11例,对照组10例,入组前微信组、对照组院内组织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分别为(300.91±15.38)、(297.60±13.0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均按照《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中儿科住院医师培训要求,轮转儿科呼吸消化、儿科心肾免疫、儿科神经内分泌、新生儿、儿童血液、儿科急诊、儿童保健科、小儿外科等各个专业科室,以及影像、心电图等辅助科室。各科室均按《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培训相关专业内容,并定期组织专业讲座、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考核等;同时要求研究对象参加医院组织的住院医师基础理论培训、基本操作抢救技能培训、相应考核。在此基础上,微信组组建微信群,由教学秘书定期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儿科诊疗指南等相关知识;组织学生不定期就某个问题或者病例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式)的问题导向性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群内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并不定期由群内指导老师进行提问考核。研究时间为2年。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2017年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临床能力考核由院内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主持,主要考查研究生临床操作能力、临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包括以下指标。①辅助检查解读能力:选取比较经典的心电图、X线片、CT、MRI等检查结果,由学生下诊断,考虑可能疾病;②体格检查手法及检查结果解读能力:随机抽取某部分或某项体格检查内容,在模拟人上进行查体,考察检查手法规范性及检查的全面性,提问相关检查结果的意义;③常用穿刺技术操作规范:随机抽取胸腔穿刺、腰椎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中的一种,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并做相关提问;④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能力:老师扮病儿家属,研究生接诊、问诊,书写现病史及初步诊断;⑤病例分析:提供1个病例,由学生进行分析,老师穿插提问相关知识。其中,第1项满分15分,第2项25分,第3项20分,第4项20分,第5项20分,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比较


  对照组执业医师考试总分为(394.30±15.71)分,微信组为(409.45±13.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71,P<0.05)。


  2.2两组临床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微信组考核成绩总分、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241、3.631,P<0.05);两组的辅助检查、体格检查、穿刺操作、病史采集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就是要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4]。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并要求其同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模式培养),是为了培养更适合临床要求的临床医生[5]。要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首先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综合医学素质;同时临床能力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医生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在临床上应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病人解决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以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为观察点,比较两组的差别。


  医学教育需要巨大投入,很多医院教育资金捉襟见肘[6]。微信是一款免费应用程序,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应用。本文研究中的21名研究生全部在应用微信。另外,目前社交媒体在欧美医学院校的教学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国内有许多老师已经尝试将微信应用于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8-10]。因此,我们尝试将微信应用于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微信组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執业医师考试内容非常广泛,不但包括基础医学、内外妇儿科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等,而且其他学科也多有涉猎。要想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广阔的知识宽度和一定知识深度,需要学生广泛学习多学科的医学专业知识。


  为扩展和加深学生们的专业知识,适应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微信组以微信为平台,一方面学习由各专业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队精心准备的课程,扩展了本专业整体的教学广度,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11];另一方面,以“提高医师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培养目标,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为培训内容[12],全方位、多学科地给学生提供资料,为学生执业医师考试和将来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首先,我们在微信平台上定期发布导师团的课件并结合一些往年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供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熟悉考试的题型及出题思路、考察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其次,学生们遇到问题可在微信群中随时提问,共同讨论学习,老师予以适当的指导,为学生们准备执业医师考试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最后,我们鼓励学生们在微信平台上分享相关医学知识及执业医师考试的信息。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和APP可以提供很多优质的医学领域学习资源[13],大家共同分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因此,本文微信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较大提高,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主要包括临床分析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沟通能力[1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医院组织的临床能力考核中,微信组成绩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病例分析环节有明显的优势。我们认为微信组学生其他方面优势在考试中没有体现出来。朱小艳等[15]问卷调查表明,结合模式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所有学生的临床能力均有提高。临床操作能力考核内容范围较窄、较基础,学生们只要下功夫提前准备,都做的比较好,不易看出差别。从临床实际工作表现来看,微信组研究生的知识面、临床分析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思维能力、学科发展动向掌握情况等方面。本文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分析显示,病例分析方面微信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除了微信教学的方法和内容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临床分析能力外,应用PBL式教学在提高学生临床分析能力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BL式教学在北美医学教育中已经实行近60年,研究证明PBL式教学效果较既往的“一人讲、学生听”更有效,尤其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方面,且不会诱导学生过早确定职业方向[16]。在微信平台上应用PBL式教学在我国刚刚开始[17],PBL式教学可以就病例中涉及的某个知识点或临床症状作为基础进行扩展和深入学习。在微信平台上进行的PBL教学与现实课堂上的PBL教学比较,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查找知识。同时,微信具有可移动性等特点[18],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如排队、等车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9]。在PBL式讨论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将老师的临床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在学生之间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火花,形成自己的临床分析体系,逐渐提高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这也是微信组学生在临床能力考核、病例分析环节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下一步将重点深入研究应用微信平台进行PBL教学的应用。


  综上所述,将微信应用到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及临床分析能力。如何将微信作为教学工具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新生儿红臀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下一篇: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