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摘要】特殊教育学以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活动、现象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并力图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特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学科建设非常重要,主要从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开拓研究方向,加强科学研究,注重人才培养,建立更多的实验基地,明确特教的责任制,积极进行学术交流等发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学科建设


  从科学发展史看,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思想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二是具有较强烈的社会需要,特殊教育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开始对它的学科与概念体系进行探索。


  一、关于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采用一般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拥有良好品德,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特殊教育的教育对象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1]。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


  提到学科就会想到专业,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学科是指按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称知识门类,是现代高校所设专业的基础依据;专业是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方案和计划总称,是对应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工作的一个系统概念[2],学科建设是对学科的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试验基地的建设,它包括学科内容建设和学科管理建设,而学科建设又包括研究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基地、管理工作、学术交流等[3]。


  三、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一)立足需要,探索不同研究方向


  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方向既要考虑到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又要兼顾学科发展的意义。我国以前的特殊教育主要针对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而今的教育及研究对象已经扩展到自闭症、多动症、学习困难和超常等所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这是特殊教育学科应对时代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一些新兴的研究方向必然会不断的出现,例如,老年痴呆可否纳入特殊教育研究范畴,或者随着人类医学和基因学的发展,也许不再有盲聋弱智等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残疾儿。特殊教育学的学科要想不断发展,必然要立足于教育实际和时代要求,探索新的研究方向。


  (二)立足学科,打造精盾学科队伍


  学术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术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学术梯队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学科优势积累的基础,只有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才能推动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4]。学术队伍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上,欢迎其他学科背景人员的加入,鼓励拥有非教育学科背景的人员报考特殊教育学研究生,扩大研究视野;二是推动建设一支以广大教师和干部为主体的研究队伍,要鼓励教师的进修、学习,专业教师进行学术交流,进行不同学科的横向合作和学术成果交流,参加国内国际的专业研讨交流会。


  (三)立足实践,建立实验研究基地


  教育学学科下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者都应包括广大基层老师,如果将教育的研究交由专业学者,将广大的一线教师作为非专业者排除在外,那么这种专业学者与一线教师的分离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我国特殊教育起步较晚,研究队伍方面不够强大,基层教师也不能及时得到理论的指导,就造成了特殊教育研究者论文脱离实际,基层教师论文以经验性为主,理论性不强的双重问题。因此,特殊教育学科研究需要克服个体经验式和纯哲学思辨式的弊端,加强实证研究的规范与传统,使特殊教育学科理论建立在科学经验研究的基础上[5]。


  实验研究基地是学科研究应用于实践前的试验之地,在学科建设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特殊教育应建立一批跨系科、跨专业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如康复科学研究所、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所、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残疾人辅具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和课题,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6]。另外,这种实验基地还包括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合作,研究者在不同的特教学校进行研究,才能提高实验研究的效度和特教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应用于实践,与特教学校的合作,把特教学校作为实验研究基地,正是从实践中产生理论。


  (四)立足高效,明确管理责任分工


  我国特殊教育现有管理系统格局松散,教育系统有除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特教班、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等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民政系统有社区康复和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在残联系统有职业培训中心、聋儿康复中心等机构,在卫生系统有中心、医院等,此外还有民办的特殊学校、与国外基金会或友好团体合办的函授学校等;这种办学模式使得资源分散,不利优化配置与整体规划实施;多头负责,不利规范运作与同步发展,影响特殊教育各环节的标准化运作、衔接、评估与监督,好的信息得不到及时共享,责任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7]。因此,特殊教育的管理要突出教育部门的主管功能,集中整合、统一管理社会资源集中优化整合,以真正提高特教水平与办学层次,在战略规划高度上,强化政府行为,增强政府对特殊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


  (五)立足未来,培养特教人才


  据教育部2007年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的统计数据显示,在34990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中,只有18976位教师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的培训,仅占54%,换句话说,目前在特殊学校工作的教师中的人有46%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8],很多特教老师都是普通学校外调过去,由于特教学校的教育对象特殊,加上老师的心态问题,就导致特教学校毫无生气的景象。目前我国有为数不多的师范大学设立了特殊教育学院,能够为三大类特殊教育学校培养教师,但很难满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需求,要想解决此问题,国家多建几所特殊教育高等学院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问题,按照国家“十一五”计划,中西部未来要建设特教学校至少需要上万名特教教师,仅建几所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难以解决,因此可以采取双资格的认证制度,鼓励有意愿从事特殊教育的有志者提供从业资格。


  四、结论与展望


  特殊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件长久的事务,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时间比较短,学科建设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立足社会现实和学科需要,探索研究方向、打造精盾的学术队伍、积极招揽人才,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和研究,建立实验和研究基地,明确特教的责任分工,积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学术交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相信特殊教育的学科建设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 

  [2] 李丹青.学科建设:转型期高校发展的根本[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1-4 

  [3] 梁传杰.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15 

  [4],[6]何侃,丁勇.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学科建设的创新战略——基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个案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6) 

  [5] 邓猛,肖非.特殊教育学科体系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6) 

  [7]王玉琼,王玉娥.我国特殊教育管理模式: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8] 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10(9) 

  作者简介:杨靖(1991~)女,安徽明光人,专业或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和干预。 

上一篇:聋哑儿童的人格特点与特殊教育研究论文(共2篇)
下一篇:分析促进高等特殊教育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