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事播报”教学策略在“毛概”课中的应用实效探索

“时事播报”教学策略在“毛概”课中的应用实效探索
黄 琴
[摘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将时事教育与毛概课程理论进行有机结合,是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树立问题意识、国情意识、历史观点和世界视野,增强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思考习惯,更好地把握中国国情、社会状况和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大学生思政课堂上采用的时事播报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并阐明了其所具备的三种实效。
[关键词]时事播报;教学策略;应用实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各高校根据教育部、中宣部统一要求,使用马工程统编的教材,这套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地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本文作者在实践教学中逐步认识到,只有把枯燥的理论和鲜活的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好时事热点这一重要网络资源,才能让课堂更生动、学生参与度更高,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总结起来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效果:增强了课堂活力;增加了课堂创意;加强了课堂生态。
  一、时事热点播报,增强了课堂活力效果
  传统教学由于低估了课堂上“学生—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因而通常认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是无关紧要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在小组模式下由被动变为主动,一方面,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更好地研究相关知识和内容的主动性,也使生生互动模式的整体运用效果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教师也特别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可以针对问题互动讨论,充分应用他们自身的各项资源,从而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1]。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时事热点选取的一般是近一周发生的国内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程内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播报的主体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堂课一般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按学号或随机分成若干组并排序,每组由两到三个学生组成,各小组依次按排序进行。时事播报要求:第一,形象上,保持阳光自信,保证声音洪亮;第二,内容上,要求简洁、清楚,保证准备充分;第三,学生点评中,充满正能量,有自己的观点;第四,组员之间分工、协作,团队意识强;第五,每组展示时间为 5~8 分钟。教师鼓励各播报小组能够大胆尝试创新,在梳理热点事件基础上尽可能地挖掘出每一热点背后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做精简介绍,再从播报的内容、PPT 制作、熟悉程度、表述时的声音等方面客观评价播报小组,分 A、B、C 等级给出六类成绩。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并依据学生的评论进一步分析、评述,当学生思维的引路者。这样有理有据地针砭时事热点的过程,帮助学生弄清事情真伪,最终师生形成共识。
  如在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前,布置各小组分别准备中国精神,课堂上用中国故事带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播报小组由此总结出民族精神是一种强大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始终召唤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通过大家讲述的经典感人的中国故事,不仅增强了当代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更是凝聚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
  时事热点播报结合学习内容由学生展示,联系教材所学立足于学生着眼的现实社会,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关注到了学情,又做到了以学定教,激发了课堂活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和高效性[2]。
  二、时事对接理论,增加了课堂创意效果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特点是开放、互动,它在思政课堂上的应用非常广泛而深入。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不是放在教师对学生的“教”上,重点也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侧重于生生间、师生间彼此能够充分互动的“学”上。在时事资源中,教师负责寻找适于教学的案例,学生主导找寻,创新了师生配合的完成过程,是一种高效的教与学的尝试。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比如在“建设美丽中国”章节的教学中,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的起源、传播及演变备受关注。教师在网课上引导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讨,用主题讨论的形式,线上讨论非常热烈,教师顺势推出“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观点,引导学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通过疫情讨论,同学们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感受到人类对保护野生动物形成全面的、透彻的认识和共识远远不够。留言区非常热烈:一个不可抗拒的规律是人类对自然的任何伤害最终都会伤及到人类自身;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全社会的行为准则,根植在意识中、落实到实践中;只有人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才有未来。
  再比如,我们讲中国梦的三种实现途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到所凝聚起的中国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耄耋之年钟南山逆行抗疫、身患绝症张定宇冲在抗疫第一线、人民子弟兵千里驰援、人民警察坚守岗位等感人故事,正是我们课程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我们在讲“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时,紧密结合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使学生明白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学生共同感受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见证与疫情赛跑筑起生命方舟的中国速度,借助疫情防控之“事”教化人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如此,教材内容得以深化升华,教学实效得到凸显。
  三、时事专题研讨,加强了课堂生态效果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专题研讨式在毛概课教学中突出了某研究专题的重难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既讲深、讲透了专题内
容,同时又便于进入与专题相关的理论前沿,让学生吸收到更新的理论成果,既丰富了课堂,也感觉到了新意。
  例如 2019 年亿万华夏儿女翘首期待国庆阅兵仪式。针对这一时事热点,我们课堂教学设计了专题研讨活动。活动要求学生按小组收集资料,以“中国梦—建国 70 周年阅兵观后感”为题,布置收集图片、视频、语言等制作成 PPT,用学生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理解和诠释“中国梦”的涵义。播报小组分工协作,搜集到大量的图片和感人视频以再现阅兵盛况。有的小组特别用心,联系历史,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多次阅兵情况,阐述 2019 年大阅兵的背景和目的,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对阅兵意义的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其对中国梦的理解。实际上时事专题研讨成为了一场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国防教育课。国
庆阅兵观后感更是有感人的一幕,有一组以“这盛世,已经如你所愿”为题,让在座的师生流下热泪。
  “毛概课”上师生共同将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开展时事专题研究,关注到了政策焦点,认识到了社会万象,让枯燥的理论变成大学生分析社会热点的有效工具,这种课堂还原了教与学的生态,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最终让课堂变成了一个生态的平等共生、相互依存的“学习共同体”。
  四、结束语
  有滋有味的“毛概课”离不开鲜活生动的素材支撑。只有直面时代课题,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社会同步合拍,方可提高“毛概课”教学的时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线上教学时期抓住疫情防控这一重要时间点,把握良机、趁热打铁、伺机而动,贯穿思想引领、价值塑造、方法启迪的主渠道,无疑能有效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婧,乔凯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6,29(1):77-80.
[2]朱桂青.“新闻播报”教学策略在思政课堂上的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4):44-45.
上一篇:红色文化融入高职 “毛概” 课教学方法探究
下一篇:烟草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