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医制药技术中视听教材的应用论文(共3篇)


第1篇: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革新的几点思考


中药制药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随着GAP、GMP的强制推行,中药制药行业急需大批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设置是中药制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新专业,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一直沿用的课程体系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模式。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由安黴省医药学校升格的高职院校,有五十多年开办中药类专业的历史,设置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符合我校专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现已成为我校重点专业之一。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零距离”地从学校跨入生产车间,我们通过调研与论证,确定以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对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创新和完善。


一、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革新背景


时代对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科技发展水平所限,劳动者的职业岗位相对稳定,劳动技艺较为简单,通常是得一技受益终身,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培养胜任某种岗位要求的各类职业人才。中药是我国5000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但是在过去的几千年时间里,中药生产基本上延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药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之后,中药行业迎来了新的生机。中药制药技术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中药制药技术的现代化要求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与之相适应。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弊端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与传统的高等教育及本科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技能培养并没有很好地被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仍属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压缩型”,只注重高等性而忽视职业性。(2)职业能力定位偏低。只注重培养技术能力而忽视职业素质,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与技术性双重属性的特点。(3)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选择课程时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与连贯性,而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的拓展性。(4)实训课程没有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有所侧重,而是千篇一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每一个岗位工作都有所了解,但不能对某一个具体岗位进行熟练操作,与就业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5)实训课程虽然得到重视,但具体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法不健全。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职业分析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是药学与工学相结合的一个新专业,应用性强、覆盖面广,是连接医与药的桥梁,涉及中药制药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剂型、新辅料、GMP标准等多个领域。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具备现代中药制药生产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能胜任中药生产企业的中药制剂生产、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鉴定、中药质检、新产品开发、中药营销等岗位工作的人才为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方向。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理论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学生要走出课堂,更多地走进车间,以培养实践技能为最终目标。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还要熟悉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工学结合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在办学层面体现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采取的是“校企合作,‘1+1+1,(一段基本—一段岗位—一段职业),企业实践三年不断线”的实施方式,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3学期)进行专项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校内实训室、实训中心和校外教学工厂交替进行。第二阶段(第4~5学期)进行岗位能力培养和岗位技能训练,先后在校内实训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或订单培养企业参与产品的整套生产流程。第三阶段(第6学期)进行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顶岗技能训练,学生在顶岗企业或订单培养企业中按照准员工要求进行顶岗实习和预就业,从而实现就业与顶岗实习的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的革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新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对人才需求、就业岗位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充分的调研,对中药制药岗位(群技能、素质结构加以洋细的分析,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与要求,构建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据此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不同岗位对能力的不同要求,探索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改变了过去只注重专业的通用性而没有侧重不同岗位特殊性的课程设置方法,根据岗位的要求确定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教学资源的优化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对学生的培养必须是开放式的,不能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否则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因此,新的培养目标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首先,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对化学基本技能实训、中药鉴定实训、中药炮制实训、中药制剂实训、药物分析检测实训、药品营销实训等教学提出要求,学校需要有与之配套的高质量的实训基地,确保校内实训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打好基础。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原有校内实验室与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整合建成了药物制剂实训功能区、药品质量检测中心、生化与微生物实验功能区、中药实验功能区、化学实验功能区、医学实验功能区,实现了由课程单一对应的实验室向功能区转变的目标,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资源共享。其次,药品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将学生从课堂直接推向制药企业,对学生、企业和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开办校内实训工厂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新要求,校内实训工厂是学生走向生产一线之前进行系统性训练的场所,可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得到锻炼。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生物制药实训工厂,完全按照GMP标准,建成了固体制剂、注射剂和其他剂型等多条生产线,可让每个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进行训练,对制药的设备、技术路线、GMP标准有初步的掌握。再次,因校内实验室与实训基地无法贴近社会生产的实际场景,无法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得到锻炼培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实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外实习基地的质量与数量是衡量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订单式”培养学生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有效形式,学生在工厂既是生产者又是学习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也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结合生产一线的实习实训教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习实训仅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未纳入课程体系。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实习实训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实习实训教材建设是本专业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实训教材中必须明确考核的要求与方式,考核要在实验实训基地或实习车间完成,不能在教室以笔试代替,实习实训的达标应作为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一个必要的指标。近年来,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了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系列实习实训教材,包括《化学分析技能实训》、《中药制药项目实训》、《中药炮制综合模拟实训》、《分析仪器技能实训课程》等,以适应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师作用的重新定位实施以培养实践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巨大的挑战,就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师而言,首先,必须改变过去单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为既具备中药制药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职业指导者的角色。其次,要完成从“教师型”向“双师型”的转变,学校一方面要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放宽“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条件。再次,专业教学应适当聘请来自制药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要培养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革新的几点思考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要解放思想要敢于突破多年来所形成的本科教学模式,不能将高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教育定位为低层次的高等教育,要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研究新时代学生的特点,研究中药制药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唯有进行思想与观念的革新,才能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方案的修补,而是革命性的。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要符合高职教育特点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规律研究的日益丰富以及中药制药产业的现代化,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要与时倶进,在高职教育规律的框架内不断完善。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要突出专业特点尽管高职教育有其共性,但就不同的专业而言,也有其独特性。因此,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要紧密围绕本专业的特点,否则会出现缘木求鱼的现象。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要源于生产一线的实际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者只有切实地走进企业,深入生产一线,才能制定出与企业要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黄丽萍,张宝成,吉玉兰(安黴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黴芜湖241000)


第2篇:视听教材在中药制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中药药剂学是医药类院校中药、制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论述了各种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学好中药药剂学,可以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研发和医疗用药实践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药药剂学现有教材内容已滞后于现代制药企业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也满足不了中药制药企业对实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需要。为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我们深入省内多家制药企业进行调查,与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协议书,深入生产车间一线,实地拍录制药生产设备、制剂生产工艺过程等,编辑制作了一部18集的中药制药技术系列视听教材,并将其应用到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视听教材的内容选择


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主要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为依据,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及相关专业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药设备》的内容,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以省内外30多家GMP认证的现代中药制药企业的先进制剂生产工艺和技术、先进制药设备为素材制作的。


在视听教材编辑时,将实地收集的各种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教材等参考资料,把文字、视频、图片、动画等有机地整合,形成了一部反映现代制药企业制剂生产工艺规程和先进制药设备操作原理与技术的18集中药制药技术系列视听教材。


2视听教材的应用方法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拉近课堂与生产企业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将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应用到中药药剂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感受到现代化制药水平,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按照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应掌握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胶剂、注射剂等常用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规程。在课堂上讲述每一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时,针对讲授内容的特点,采用五步式教学法。


以片剂的讲授为例,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提出3~6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听教材中机械化生产片剂的工艺操作规程,然后分组讨论,遇到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向教师请教。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1名代表讲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并回答提出的问题,由组内学生补充,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讲评,对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剖析,并对各组进行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授课,学生在教室里就能看到现代化制药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使学习内容由静变动,由抽象变直观,由枯燥变有趣,通俗易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采用五步式教学法,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除了各种药物剂型的制备工艺以外,要求学生掌握的另一个知识点是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制药设备是制剂生产过程中离不开的工具,每种剂型生产环节均涉及多种设备的使用。在讲述这些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时,仅凭教师语言描述、学生观看设备、挂图以及教师在黑板上描画设备的简图,很难将其讲述清楚,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千舌燥,学生也难以听懂,甚至感到乏味无趣。针对这种现状,在制作视听教材时,我们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编辑,用图片展示设备,用动画展示工作原理,设备由技术工人实际操作示范,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制药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把复杂的结构,难以理解的原理,课堂上看不到的操作过程,通过播放视听教材呈现在学生眼前。


如在讲授压片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时,仅看压片机的外观图和剖面图很难理解,通过动画展示其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一目了然,清楚易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视听教材的应用效果


我们将中药制药技术视听教材应用在2009级、2010级、2011级的制药、中药、药学、医药营销专业的中药药剂学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应用该视听教材形象、直观,既容易理解又能加深印象。据统计,近年来,中药及相关专业学生在中药药剂学技能考核中,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95%以上。在由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仁堂杯”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以超过第二名20多分的成绩,名列团体总分第一名,参赛的两名学生包揽高职组个人总分前两名获得一等奖。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中药、制药等专业的大三学生要进入制药企业、行业实习,据他们反映,自己进入企业均能很快转变角色,适应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并很快地掌握制剂生产操作要领。有的学生因表现出色,在顶岗实习期间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就业率达100%。我们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制药企业一致认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强,操作技术娴熟,有一定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立即顶岗工作,深受企业的欢迎。


4应用前景与展望


该视听教材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应用前景广阔。首先,可作为全国医药类中、高职院校及本科院校的中药、制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中药药剂学教材,能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形象、直观地反映现代化制药技术。其次,该教材也可应用于医药类其他专业课程,如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制药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再次,该视听教材也可作为制药企业员工的岗位培训资源,以及相关专业教师与科研工作者的参考资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效益。


在制作视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视频和图片,录制视频资料达90余盘,5000多分钟,拍摄图片资料1000余幅,如此丰富的资源,可再次充分利用,还可以继续开发制作网络课程、建设数据资源库,在中医药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徐华玲,吕华瑛,崔维响,郇玉龙(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 264199)


第3篇:制药设备知识与中药制药技术的课程整合

 

中药应用已有几千年历程,将原药材制作成剂型使用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了,至宋代官方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记载了“丸、散、膏、丹、汤”等多个传统剂型。各种剂型制备方法为诸代医药典籍收录,到现代已有多个版本的制剂规范、部颁标准和中国药典,作为供中药相关专业用的中药制药方面的教材则更加丰富。


与中药制药相关的制药工具与设备制造,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医药设备制造行业。制药设备共有3000余种,划分为8大类,制剂设备又分为14个小类,充分满足了制药行业的生产需求。医药设备制造行业的快步发展,促进了制药行业新剂型的开发与制药规模的扩大。为了便于制药设备在制药企业更好的使用,出版了专门讲解制药设备知识的教材,满足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药制药专业是为药品生产企业培养懂技术、懂操作的技能型生产人员。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对毕业生回访及与制药企业生产管理人员会谈,确知学生学习的制药理论知识在生产运用中完全够用,只需要提高岗位熟练程度,但对生产设备知识的掌握则明显不足,即使学过制药设备知识,也往往与生产操作联系不上,存在两门课程知识脱节现象,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因此,本研究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利于人才培养。


1从生产实际出发,选取实用、普用制药知识作为教材内容


从古至今,在医药典籍中记载的中药剂型有数十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剂型已经淡出市场,还有一些因生产不便或使用不便或技术落后而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剂型也已经在临床上较少应用。因此,在组织教材内容时,主要选取了以临床应用量大、现代化程度高、与生产过程结合紧密的制药技术,兼以考虑需要继承的传统制药技术。教材中设置了中药制药相关的基本知识;中药浸出技术、粉碎技术、筛分技术、混合技术等;固体制剂有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等;液体制剂有□服液、糖浆剂、注射剂等。兼以有汤剂、浸膏剂、酒剂等内容。制药设备选取了机械的基本知识如简单机构、传动、零件种类等;每种制药技术配合一定数量的常用设备,举例了设备使用操作规程、保养操作规程、清洁操作规程、维修操作规程、状态标志规程等。传统的制药工具,如捣药缸、铁研船、搓丸板等没有进行详细叙述。


2选取典型中药大品种,纳入实训项目,通贯全书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中药制剂品种1062个,多数品种在目前市场中还有较广应用。这些制剂在教材中不可能全部被采用为教学内容。以往“中药制药技术”教材选取的药物制作品种往往是多而杂,在有限的教学课时时间内,难以将举例品种全部进行实训训练,各剂型所选品种之间缺少技术的连续性。因此,本研究选取“双黄连’、“六味地黄”等典型中药品种,作为教学实训项目,在实训过程中体现中药制药的技术。例如“双黄连”制作时,选择了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口服液、粉针剂等剂型制作,充分运用了中药浸出技术,包括提取、纯化、精制等诸多内容,以及制颗粒技术,胶囊填充技术,压片技术,制作滴丸技术,配剂技术,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冷冻干燥技术,清场技术等;应用的设备有多功能中药提取、浓缩机组,配剂罐,颗粒机,胶囊填充机,压片机,滴丸机,冷冻干燥机,灭菌锅等。“六味地黄”制作时,选择了蜜丸,水丸制作,在实训中运用了中药浸出技术,制膏技术,炼蜜技术,粉碎技术,混合技术,筛分技术,制蜜丸技术,泛丸技术等;应用的设备有夹层锅,粉碎机,混合机,筛粉机,减压干燥机,蜜丸机,泛丸机等。这两个品种的实训体现了中药制药过程的大部分生产岗位。针对这些实训项目,按照国家GMP要求,增加了岗位操作规程、岗位清洁规程及部分品种实训过程的考核办法。


3将各种基本技术、剂型制作与制药设备设置为既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单元


中国境内的中药制药企业已告别了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全部通过GMP认证,药品生产实现了现代化、规模化。药物制作过程,既是制药设备使用过程,生产人员不仅要懂得药物制作的原理、技艺,还要会熟练操作机械设备。一个优秀的操机手除了会使用机器外,还要懂得设备的保养与简单维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这也是生产优良药品的基本保证。本课题选取制药基本技术、常用剂型作为教学内容,与之相对应地选取主要制药设备进行教学。每个制药技术单元与制药设备单元紧密连接。例如,中药浸出技术与中药浸出设备分别列为第十六、十七单元,丸剂的制备与制丸设备分别列为第三十一、三十二单元等。将制药理论知识与设备知识进行了有效地衔接,设备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结构、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等。为了加强对制药设备的学习,将常用设备举例出设备标准操作规程。


4去繁就简,注重知识与生产岗位的结合


中药经过几千年的应用已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大量的关于药物制作的文献资料,现代科技发展又有新知识不断的激增,可谓汗牛充栋。这些浩繁的知识不可能全部选为教材内容,只有简化知识,突出重点,学生才能容易掌握,因此对制药知识内容必须选择使用。


药品生产已经实现了流水线作业,将制药的技术用工艺流程表示,在流程的岗位节点上标出需要掌握的制药知识。将药品制作的文字叙述用工艺流程图学生在学习时会更加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5建立表格,进行知识归纳比较


经过几年的教学,先后使用了两个版本的“中药制药技术”教材,通过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分析,学生普遍感到制药知识量大,知识点多,不易记忆,掌握困难。因此,将制药知识进行归纳、系统整理,建立表格形式,进行知识对比,以便于学习与记忆。将同类设备列入表格中,标出设备结构示意图,对设备的结构、运行原理、应用的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对比说明,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掌握。


6按人类认知顺序编排教材


人类对事物认知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实践检验形成理论,最后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人类文化进步阶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导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将典型制剂品种放在单元的第一位置,先由实践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例如“散剂”单元,先设计“麻杏石甘散”制作,然后编排基本知识学习,最后学习生产工艺流程及解析。在培养技能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扎实地完成课程内容。


总之,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生产岗位群的需求。中药制药技术及相关专业就是为药品生产企业培养适合制药岗位生产的实用员工。课题组历经数年时间,经过教研组教师的亲自教学探索与实践,认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并在授课中进行实地验证,最终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用教材《中药制药与设备实用技术》一书,完成了两门课程整合。


作者:丁振铎,王爽,张桂娟,桑咏梅(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上一篇: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论文(共2篇)
下一篇:中药中重金属新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