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宏观经济学论文2700字_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导读:想要写作出优秀的宏观经济学论文,想必大家都会觉得不容易的,不管是从标题还是内容上,每一个结构都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学习一下前辈的写作方式也是会有收获的,本文分类为经济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宏观经济学论文2700字(一):提升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兴趣的路径探讨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引领下,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学成为了高校教学体系中的热门学科,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整个大学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包含大量图表分析、公式记忆的学科,内容繁多,且在实际生活中可操作性较低,因此,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容易常常因为内容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使得整體学习效率低下。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适应性上都存在不足。本文就宏观经济学概述、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升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深度思考。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提升学习兴趣;路径分析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概述


  现如今经济学是各类高校的热门专业,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科,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涉及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会计专业等经管类专业,为了符合目前国家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宏观经济学主要为应用型教育提供理论基础,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培养经济思维,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现阶段的经济学课程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西方经济学》为主,具体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宏观经济学》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于国民经济概况作简要介绍,宏观理论中的研究分析方法与具体研究对象做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则偏重于对国民经济收入的分析,供给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涉及四个经典的经济模型,第三部分内容是如何调节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包括管理工具与理论基础,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可以有效调节供需关系。第四部分的存在主要因为宏观经济长期处于变化中,对于动态化发展就需要基本的理论给予支持,主要包含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动态模型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较多且难度大


  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内容繁多,大部分经管类高校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很难理解,而且大多数理论知识需要记忆,在考试之前需要被背诵大量概念性东西,计算公式与图表晦涩难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考完就会忘记大部分重要知识点,造成后期课程没有较好的应有的理论方法支持。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收入支出分析、IS-LM模型、AD-AS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及效果、对外经济理论[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是整体课程的出发点,涉及理论内容整体较多,在此基础上分析最为常用的四个宏观经济政策,包括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再延伸至国民收入的分析,总体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内容较多,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一)教学方法落后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若在教学中,学生没有养成积极预习的习惯,那么课程效果可想而知是不够理想的,部分老师如果备课不够充分,那么教学中就会存在诸多不足,课堂上学生被动的位置使得其没有积极思考的能力,或者放弃学习。另外,伴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普遍教学多媒体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目前只是用来做课件,便于教学,没有利用其做更为高效的教学。


  (二)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相适应


  宏观经济学最早产生于西方经济大萧条之后,大约是1936年,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所以,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而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大为不同。在市场上经济主导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学的使用范围是不能完全契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主要是以美国为研究基础,与我国的经济有着天壤之别。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三、提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对于教材进行合理简化


  西方经济学课程被分为《宏观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内容繁多、理解难度大,因此,对于教材进行合理简化就成了必然选择。经济学类的课程大多是互通的,很多地方会出现重复,对于重复内容可以做合理删减,但是一定要保证这门课程的完整性。如博弈论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会在以后的课程中详细讲解,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做有效删减,只讲一个概论即可。对于内容的合理简化使得学生不再需要记忆太多,学习内容简化。


  (二)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教学方法的改进主要是从教学课堂入手,首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中心位置,避免学生被动的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活动中心放在学生身上,一切从学生出发,及时给予鼓励与支持。另外,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技术不能只用于做课件,还应该开发其其他应用,包括利用多媒体展示动态经济模型,使得同学能够直观感受,记忆更加深刻。最后,在教学中还要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最优结论。


  (三)将宏观经济理论与目前我国经济状况密切联系


  宏观经济学主要是根据先前的经济问题而总结出来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要注重将宏观经济学应用于实际,同时要注重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性,紧随时代步伐。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以及国民收入为主,其中涉及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我国经济又极大差别,对于这些,教师就要让学生结合我国现状去理解,找出这些理论的精华部分,不能全面硬套用在我国的经济问题中。


  (四)大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接触一门新的课程时,如果对课程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乏味,那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便很难再重新拾起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感性地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重要意义[2]。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极为重要。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宏观经济学的现实案例作为教学开端,进而引入教学内容,包括通过有趣视频等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


  宏观经济学作为各类高校经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能够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中,要通过对教材进行合理简化,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将宏观经济理论与目前我国经济状况密切联系,大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进而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投资探讨论文


  [摘要]经济学理论对消费与投资有着严格的内涵界定。从宏观经济学理论入手,对消费与投资的含义、相关理论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消费;投资;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与居民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消费与投资不同,宏观经济学理论从更加深入、理性的视角对消费行为与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并从社會经济运行的高度探究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


  提起消费,人们便会想到日常生活中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支出,的确,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前提,而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开始从基本的生活消费拓展到了医疗、教育、娱乐、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以促进自身更高水平的发展。


  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鼻祖,其在研究居民消费的过程中,从居民的心理规律入手,建立了抽象而直观的消费函数,即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是消费的总量会低于收入的总量。由此可见,在宏观经济研究中,消费与收入是呈现线性发展的。为了进一步描述居民消费规律,凯恩斯在消费函数中对居民的消费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其中包括自主性消费以及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消费变量,前者是为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而进行的必要消费,这一部分消费与收入的变动无关,是居民维持生存的保障;后者则是居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消费内容,其中居民收入每增加1单位,相应的消费也会随之增加,由此也可以表明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居民之所以进行消费是为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这一部分需要则是在消费品的效用得以体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分工使得不同的市场主体必须要市场获得消费品、获取效用,而根据边际理论,由于消费者对于某一消费品所需求的效用是固定的,而随着消费品数量的增加,其效用也会随之减少,最终当效用为0的时候,消费者需求得到了最大满足,消费行为也因此停止。


  目前在宏观经济学中,关于消费理论,不同经济学派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者,他脱离了微观视角,从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对消费进行深入分析,其绝对收入理论主要为上述的消费函数。②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从居民消费行为出发,认为从社会角度来看,消费者的行为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例如“攀比”心理就会带动一些消费者做出与收入水平不相符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习惯性,即便当期收入发生变化,但是最高的收入与最高的消费依然会对其消费决策造成影响。杜森贝里根据这两点分析,提出了“棘轮效应”,即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③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从人的生命周期,对居民不同阶段的消费与储蓄水平进行分析,认为个体消费水平会根据预期寿命的变化而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抛物线形发展,由此说明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的分布与其消费与储蓄的关系。④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对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探究,认为个体各个年龄阶段的平均收入为持久性收入,而排除长短期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持久性收入水平会驱使消费者形成稳定的消费结构。


  2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投资是指用于增加物质资本存量的支出流量,简单来讲,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能够为人们未来生存、发展提供更多产品的流量支出均属于投资,例如企业兴建新的厂房、引进新的生产线、购置新的办公设备等都属于投资范围,此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存货作为一种已经形成的但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也成为投资品。


  投资对市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消费而言投资是一个在短期内变化很大的因素,如企业的短期生产水平会与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因此,投资变动影响市场总需求的变化;在市场总供给方面,投资能够扩大资本存量,例如建设厂房、购置生产线等投资能够激发企业潜在的生产力,进而促进长期经济发展;从技术发展角度讲,技术创新需要投资的有效支持,企业在技术革新方面注入资本,能够有效激发技术创新的潜能;投资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投资有利于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企业会根据市场动向调整投资方向,决定资源在不同领域的流动,从而引导资本进入能够获取更高利益的领域,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优化市场结构。


  凯恩斯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对市场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他发现市场主体是否决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和利率的比较相关,即投资与利率呈现负相关,更具体来讲,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凯恩斯根据投资与理论关系建立的投资函数,在投资理论分析中又延伸出了新的概念,例如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前者是基于投资量和利率量单位变动形成的函数关系,后者则是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因此,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是一种贴现率。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会根据投资预期所获得的按照复利计算形成的利润率。根据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分析,企业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的时候才能够进行投资,换句话说,银行的利率越低,企业的投资需求也就越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的运行机制,在宏观调控中,政府也担当着重要的投资角色。通常情况下,政府投资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①当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政府会出于平衡社会投资总量的目的,对某些领域注入资本,以引导社会需求,维持市场经济均衡;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政府会基于产业结构需求进行投资,例如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引导了社会投资结构的变化,扶持了新兴产业的出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③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利用投资带动民间资本进入,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投资者预期;④对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益性项目投资等,利用政府资本完善区域经济基础或推动支柱产业建设,以调整社会资本存量,提高投资效率。


  3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分析


  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促进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讲,没有了消费,人们就失去了享受美味的食物、舒适的住房、便捷的交通、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多元化休闲娱乐项目的机会。而美好生活的构成需要消费来实现,支撑消费的却是市场主体源源不断地投资。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存的。首先,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消费水平的升级,推动了投资的发展。上文中描述的各类消费品、生活服务主要通过企业、政府供给,而消费者消费动向的调整会通过市场传递给供给环节,应刺激其在投资方面上作出调整。例如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80后”、“90后”消费者在母婴方面的消费总量不断扩大,且对于母婴产品的消费质量也不断提升,基于此,企业在母婴市场上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并且对于如何提高母婴产品质量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其次,消费、投资与需求、供给在市场中形成了两对“兄弟”,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水平的升级会带来市场需求扩大,需求则会拉动供给,根据供需曲线,为维持市场中的供需平衡,市场资源会迅速作出反应,对需求缺口进行补充,而供给侧的变动自然会拉动投资的增长。因此,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也是不可分割的。最后,消费与投资的互动并不总是和谐的,在宏观经济条件下,消费与投资之间的矛盾,也是研究者思考探究的重点。例如由凯恩斯推广而流行的“节俭的悖论”就对消费与投资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即对个人而言,储蓄(投资)增加会改善个人消费水平,但却会造成整个社会经济投资减少,呈现经济萧条;但储蓄(投资)减少则会造成个人消费“缩水”,但是却对社会经济的繁荣形成带动作用。因此,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协调消费与投资的关系则显得非常重。


  4结语


  总之,在宏观经济研究中,消费与投资是两个重要支柱,深入理解消費与投资的概念,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以及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的构建与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学趋势研究
下一篇:数据可视化在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