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特教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情绪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多年来我校针对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及特殊儿童心理干预做了大量调研、探讨。本文就目前特教教师的心理状态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做全面剖析。从氛围营造、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活动促进等四个方面具体阐释。


  【关键词】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心理情绪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工作中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面对社会期望,特教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压力,所有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特教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节及特殊儿童心理干预的专题研究。


  一、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现状分析


  多数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特殊教育教师SCL-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教师占总数的25.6%。特殊教育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都是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61.3%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5.6%的特殊教育教师体验到重度以上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源自于学生管理。高校权威专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CAS)对山东省17个地市40所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教中心385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性别、类别、学历对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影响。


  二、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表现的四个方面


  第一、特殊教育教师存在较明显的心理、生理症状。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面过窄导致的心理失衡和适应不良。教师的合群需要与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一种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


  第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较少,经常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且对教学工作逐渐失去热情。


  第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表现为中等强度,且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担任弱智儿童教师的职业倦怠要比盲童、聋童的教师严重。


  我校是一所培智类的特殊教育学校,大部分学生残疾程度严重,自闭症儿童占到学生的30%,情绪行为问题突出,教育难度大。教师平均年龄43岁,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均欠佳。因此做好教师心理调适,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心理服务技能,建设规范化的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体系,对教师做好情绪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我校非常重视和一直在做的工作,在这里与特教管理者分享。


  一、环境怡情,文化养心,为心理教育营造大氛围


  学校的环境文化以特需儿童的康复以及生存需求为目标,创建以森林、海洋、花海为特色的主题康健长廊,怡情养心,寓教于景。学校修建了“仁者庭”,修心性、怡性情,感受自然与创意之美、环保与艺术之魅;搭建了“爱之苑”,感受沙疗之效、攀岩之趣、饲养之乐。增设配备,使校园文化处处都是有趣的“课堂”,寓玩耍中实现康教的目的。创建了心理评估室、心理疗愈室等专业处室。购置了心理综合评估仪、注意力训练仪、沙盘等专业器具,为心理教育营造了专业、优美、先进的硬件条件。


  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增强队伍软实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员工对于单位的归属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要靠管理、靠制度去实现。为了让每位教师对学校信任,对工作有安全感,我们在管理上通过营造民主氛围、客观评价、合理安排和人性化组织,努力实现学校干部群众间的和谐气氛。


  1.完善管理网络化结构和教师竞争上岗制度


  增设校内管理岗位。将教师按照合作需求组建项目团队。完善原有的层级网格化管理结构,使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管理,激发教师潜力和积极向上的风气,使教师真正与学校同发展、共成长。


  2.强化两个队伍建设


  坚持干部全面素养提升工程,达到人人有专長、分管工作有特色的品牌目标,培养管理、业务皆强的干部队伍。以学校的名师工作室、项目团队的创建和培养为着力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训工作。


  3.拓展校务公开使教师评价全面科学有依据


  绩效工资方案不断完善,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人事安排、工作量调整、课程改革项目管理等渠道,全面实现人尽其事、各得其所。通过“教代会”,落实好绩效工资方案的调整,使其适应和促进学校发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三、课程介入,提升素养,为心理教育搭建大舞台


  课程是落实教育教学的载体,课堂是做好心理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深谙此理,多年来坚持全面启动心理课程研究,援引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驻校办公,探讨普适性的心理游戏开发及实践,心理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结对服务,整体搭建心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心理康复的同时提升教师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和个人成长。


  四、全员参与,专业引领,构建心理教育培训模式


  目前,学校拥有2名硕士学历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级心理辅导员。也有不少教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系统的心理教育技能培训。教师的心理教育综合素养是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学校加大投入,为教师搭建培训学习的平台,定期心理疏导,聆听专家讲座,教师自由组合,学校有心搭桥。学校还请专业咨询师每周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感受团体支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开展系统技术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我校与专业心理咨询研究所合作,常年坚持系统专业的对全体教师开展绘画疗愈、游戏疗愈等心理学专业培训。还包括学校心理学骨干教师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和个案的会诊以及教师的减压讲座,达到了促进教师个人心灵成长的目的。


  援引高校专业支持,对学校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与提炼,结合特殊教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和教育理念提出具有学校特色、符合理论规范要求的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模式。


  五、师德工会活动使校园变乐园,工作成乐趣


  活动是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心理教育方式。学校利用师德教育活动、工会活动,增强凝聚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队伍活力,倾力打造“乐业善思、充满活力、身心双修、德能双馨”的智慧型阳光教师团队。


  例如,“我的特教日记”记载着特教真善美的师爱故事;每年的仁爱阳光教师评选,弘扬崇德向善的师德风尚;特教最美瞬间,抓取师生交流的温暖画面;“仁爱如歌”画册,记载着爱的箴言,吟唱着教育的智慧。


  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采用充满惊喜和温情的方式去表达对教师们的心理关爱。寓意深远的节日礼物,如写满感恩和祝福的小纸条,激发热爱生命的植物;修心养性的书法字帖和书籍;宣泄情绪的“秘密花园”曼陀罗画册,无不寄托着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润物无声的引导。


  多年来,我校的心理教育沿着特色化、专业化的道路稳步前进,卓有成效。对学生进行有效干预的同时培养了一支健康、阳光、“康教双修”的专业教师队伍。


  作者:候昱倩

上一篇:大学生爱情心理学论文推荐指南(共3篇)
下一篇:基于消费心理学的高校学生消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