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师教育教学论文9

  【摘要】教育力是教师特有的综合素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而且有助于教师实现生长性发展。当下教学场域中,存在教师教学横向前进、师生角色脱节、理论脱离课堂等教师“失力”和对学习内容浅尝辄止、缺乏精神饥饿感的学生“无力”现象。缘于此,在教学场域中构建教师教育力,凸显问题导向,加强意义追寻,形成学习力、经验力、人际力、创造力“四点鼎立”的坚实力量。

  【关键词】教学场域;教师教育力;构建

  日本教育学者斋藤孝在《教育力》一书中指出:教育力是传递梦想的力量。[1]教师教育力问题的提出是当下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表现,也是对传统教师教学能力的突破,针对实际教学中学生无力、教师乏力等课堂教学问题,需要教师教育力承担起呼唤力量的责任。教育力到底是什么,当下对教师教育力的研究力度并不够。教师教育力的解读应该定位于它所在的教学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教师发挥教育力的指向性、稳定性、效能性等特征,引领学生学习力、经验力、人际力、创造力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充满力量,实现教学相长。

  一、教师教育力意蕴解读

  建构“教师教育力”概念,不仅关涉理论研究,而且是在实际教学中所必须具有的认知框架。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域,他用场域概念取代社会概念,认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教学场域则是作为一个社会小世界而存在的,它是通过教师、学生及其他参与物以知识、情感方法等为中介,以达到培养人为目的而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并以此来区别艺术场域、经济场域等其他场域。[2]布迪厄反对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强调社会的双重性,主张把对立双方纳入同一个体系中进行双重解读。“场域”概念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在某一个社会空间中,由特定的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3]用场域理论对教师教育力研究则是对教学场域中各种关系的研究,教学场域中教师教育力则是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建构。所谓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4]。教师教育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不是唯一固定不变的,它不仅取决于自身,而且也取决于学生和整个教学场域下的有关因素。在教学场域中教师所起的是一个磁场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辐射性,教师教育力不是针对个别学生,而是针对场域中的每个学生,是一种广泛的影响力;二是相互性,教师教育力不是单方向的作用,而是具有一种相互作用性,存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三是方向性,教师教育力使教学场域中的关系体具有方向性,为了达成某一目的而进行努力,是一种积极的追求。教学场域下的教师教育力是指:为了推动教学的真实运作和促进师生之间的融洽发展,教师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综合素质。

  二、教师教育力特点分析

  指向性,即坚定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学习,规划杂乱的知识系统性,明确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去解决疑惑之处;二是对技能的掌握,怎样学是对学好所学内容的保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是“打鱼”人,更是培养“打鱼”人之人;三是态度的确立,学生具有向师性,而教师自身的方向性和引导性,直接影响具体情境中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稳定性,在教师教育力的作用下,教学场域是一个稳定的磁场,只有教学循序渐进,师生才能稳步发展。稳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了解,教师越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教学方法的应用就越灵活,教学目标就越明确,教学成果就越有效,教学则越容易进行;二是自我的否定,肯定是建立在不断否定的基础之上的,教育力的稳定性是自我否定的结果,这种否定不是对自身的不信任,而是对过去的批判和反思,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没有完全有效的方法,只有不断尝试地改进。效能性,指所达到的作用,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所努力进行的选择得到的结果能够达成或者有关问题能够得到验证。效能性是指对目标实现和问题的解决的效度,教学场域下的教师教育力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能够带给师生传递或创造某种技能和态度的共同推动力。这种效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一般发展,即学生对共同知识的掌握,从本质上说是达到学生这一角色合格的标准;二是促进特殊发展,即唤起学生的潜能,共同发展中孕育着自由发展,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教育力的现状

  (一)教师“失力”

  横向前进,视教学过程为一场通关游戏。听过很多教师的抱怨“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干着同样的事情,真的很枯燥无聊”,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师“失力”现象,把教学视为一场闯关游戏,每次游戏只是在前进中遇到的障碍不同,其他的并无区别,很显然教师是操纵者,学生是执行者,不管过程如何,其目的是最后的通关胜利。发力的主体并非操纵着受力者,受力者理应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只是“力”的一部分,“力”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教师的单独实施,这种“失力”的原因是过于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教师在这场游戏中变得越来越被动,于是把教学进程完全依赖于进度,横向前进的过程忽略了纵深发展,教学按照相同的步子进行,最终变得单一枯燥,教师开始厌倦这场游戏,导致两种相同性质的结果,游戏者被淘汰,或者游戏本身被淘汰。角色鲜明,视师生关系为权威与服从。“教师”和“学生”始终是两个存在等级的概念,传统的“尊师重道”带着权威与服从的印记,倡导师生关系平等的呼声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掠过。平等并不意味着不尊重,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不是迫于外力的压迫,但是好像离了外力强制教师便无法控制课堂,这正是教师“失力”的表现。教师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学场域之外的角色难免会对“传道授业解惑”这个角色产生影响,在教学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而且课程之外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故教师常会有一种自身知识已经饱和的错觉。教师教育力是带有新鲜感的影响力,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教,而且还要知道怎样学,为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如果停止学习或者仅是对新知识浅尝辄止,一些隐藏的问题便会暴露出来。斋藤孝指出:“后期的教学就像顾客坐在餐厅里等厨艺精湛的厨师来上菜,权威服务的一方与期待被服务的一方,各自的立场鲜明而绝对,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5]并不否认,教师已拥有相对丰富的知识,但是如何达到有效教学,学生得到最优发展,仍然需要教师发力。脱离课堂,理论与实践无法对接。“深入浅出”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就要把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事例、语言。但是一些教师的公开课或者专题讲座,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堂课或者这个讲座太高深莫测,完全听不懂。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一是一线教师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专业”,进而对一些知识进行加工,出口成章的专业名词让旁听者很难理解;二是一些学者学富五车,但是不怎么会讲课教学,缺少知识的恰当转换能力。“如果老师肚子里的墨水能够在课程的最后让学生发出惊讶的赞叹,便是我心目中教学的王道了。”[6]这种赞叹不仅是对教师所拥有知识的叹为观止,更多的是对于心中疑惑的如梦初醒,对接下来内容的如饥似渴,绝不是似懂非懂,不知所云。

  (二)学生“无力”

  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旨在创造一种无威胁性的融洽气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交往,充分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及分享权力,从此形成一种课堂的“群体动力”。故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师生的协同发展,而不是仅着眼于单向的发展。教师教育力缺失会直接导致学生“无力”,这种“无力”即指学生学力的丧失,“作为学习能力的学力,从结构上来说应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的实际学力,即学生已经达到了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水平;二是学生的潜在学力,即学生学习的潜能,接受能力,经过教育和训练可达到的水平及创造性的水平”。[7]对学习内容浅尝辄止。新知识与学生的相遇需要经过孕育期、初创期、理解期、发展期、成型期、创造期。孕育期是刚开始的碰撞,学生对知识只是接受,而不知如何理解;初创期是学生对知识刚开始接触理解;理解期是消化和掌握的过程;发展期是同已有知识相联系的过程;成型期是自成系统,掌握如何运用;创造期是自我建构和新知识的产生或者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教学场域中学生“无力”学习,与知识的对话只限于第一个时期和第二个时期,本着“差不多就行”的原则来应付考试,对学习内容浅尝辄止。学习绝对不是基于表面的泛泛而谈,长期的“点到即可”式学习,终将培养出一批什么都了解却什么都不会的“未来人才”。缺乏精神饥饿感。学习是一种投入感情和意志的活动,需要主动追求和真诚热爱。教学场域下的学生需要一种精神饥饿感来拥有这种情感并进行这种活动,学生“无力”是一种精神力的缺失,教学场域是一个有教有学的地方,精神饥饿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真理的探索。学生精神饥饿的缺失折射出教师动力的不足,教师在这个场域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教师渊博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指引着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带领着学生去探索,去追寻更宽更广的领域。学生缺乏精神饥饿感,是教师精神困倦的反应,在教学中开始变得保守,不愿意继续新的领域和拒绝尝新。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力缺失会使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发生游离,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一种“悠闲”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互不干扰,只是按照任务去完成教学,学生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按照要求记下所掌握的内容,但是停止了思考。

  四、构建教学场域中教师的教育力

  教师“得力”带动学生“有力”,教学场域是教师教育力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教师教育力的构建不是一些零星的发力点,它与力的多寡无关,而是要形成一个普遍的力场。

  (一)学习力是教育力构建的关键点

  教育力总是在传递着一定的价值,代表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的内涵总是在不断地更新、变革,持续发展,教学场域下的教师需要前进,前进不仅包括量的方面,而且还包括质的方面,不断学习是保障不断前进的关键。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麦克扬提出未来的课程理论应该包括把学习和新知识生产的问题置于首要地位。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挖掘学习潜力的催化剂,“乐知”的教师可以更新自身的“血液”,消除职业倦怠,增加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知识本身具有其复杂性,而且每天都在迅速增长,教师担负着增加教学场域知识丰富性的职责,有时候直接经验并不能保证复杂知识达到实用性的影响,需要通过教师选择、整合、反思后的教学来进行。其次,要提供有效学习的环境。学习需要一个合适的氛围,这种氛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学习,而是每个人都自愿学习。斋藤孝指出:“提供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灵感如泉涌,并且接受相关的刺激,这也是老师的责任之一。”[8]师生之间应相互交流,没有绝对的服从,都有发言的.自由,知识的创生最容易产生在思维碰撞之时。最后,要从知识的机械掌握到对意义的主动追寻。教学不仅在于宽度与进度,更在于深度。所谓深度,便是对意义的追寻,单纯的识记与掌握,未免会使学习变得枯燥无聊,而这也绝非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具有两个重要的目的,其他一切都必须服从它们,其中一个目的是增长知识,另一个目的是养成热爱真理和憎恨谬误的习惯。”[9]对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彻底的理解,教师应带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研究不是教师单独的控制,而是引领建构师生共同体。

  (二)经验力是教育力构建的基础点

  教育从经验开始,理想的教学是教师不断对已有经验的超越,理想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未知经验的一种渴求。经验力应发挥经验的作用,而不是把教师的经验奉为准则。杜威曾指出,“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这并不表明一切经验都具有真正的或同样的教育的性质”[10]。这就表明不仅要学会利用经验,而且要学会选择经验。一方面,学生经验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学生在进入教学场域之前,并不是一块白板,拥有已经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可以利用或者有待开发的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已有的经验走在教学前面,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指出,教学要走在学生的前面。一是做好领导者,教师应发挥经验的作用,适当“超额”教学,对教学做好恰当的计划和预设工作,同时还要预见将会产生的问题,走在学生前面的教师并不是全方位的控制,教学场域的存在是为了避免学生毫无方向感的自我学习。二是教师做好塑造者,塑造是指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利用教师的经验塑造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的行为。三是做好激起者,激起学生对原有经验的回忆,加深学生体验,激起学习的兴趣使其发生主动学习的行为。

  (三)人际力是教育力构建的保障点

  教学场域中每个独立的个体构成一个共同的群体,群体的发展需要群体的共同合力。其一,与学生沟通的能力。一般而言,学生很少去找教师进行沟通,但是若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有碍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在师生交流方面,教师应自觉掌握主动权,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要掌握沟通的艺术,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否则就很难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沟通的语言,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沟通,不仅仅是指单独的沟通或者少数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还包括教学进行中与学生的对话及课堂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才会让主体感到自我的存在感。其二,促进集体的合作能力。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培养学习上的合作能力,避免课堂教学“冷漠”,增强课堂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其三,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学生背负着看不见的“行李”,上面贴着来自周围不同期望的标签,他们带着这些“行李”来到教学场域中,教师必须做好迎接这些学生的准备,学生自身受着不同的冲击,必须拥有化解这些冲击的能力以及具有处理这些问题的意识。

  (四)创造力是教育力构建的动力点

  教学场域的复杂性以及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教学效果的不可预测性决定了教育力绝不是单一的作用力,创造力是教育力建构的动力。理想的教学需要有一个理想的蓝图,需要教师对自己进行不断的重新定义,教师应具有不断更新与超越自我的梦想与自信。同时,师生精神饥饿感的形成不是因为匮乏的物质条件,而是缺乏一个孕育对新知识追求的环境。教学场域下过多地存在着一种交换价值,知识和成绩之间的互换让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如何教学。

  【参考文献】

  [1][日]斋藤孝.教育力[M].张雅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xx.

  [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xx.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5]范晓玲.教学评价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

  [6][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慧,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7][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上一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10
下一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