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查以及解决途径

  自“十三五”计划确定以来,创新创业已经为人民大众尤其是大学生所熟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及创新和创业59次和22次,相比2015年多了21次和9次[1]。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动力,时代高速发展,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并且据统计,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2015年增长16万人,这看似没有生命的数字却一针见血地反映出了中国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式。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对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等宏观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


  大学生是创新人才的中流砥柱,影响着我国综合实力水平的高低。高校作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基地,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使命。据相关统计,陕西高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義,因此对陕西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了一条线,进而辐射到全国高校这一个面,这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做了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调查研究,并了解了大学生创业的内外因素,进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合理参考意见。我们以陕西理工大学各院系学生为调查主体,运用问卷星软件设计问卷调查,共涉及23个问题。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进行问卷调查,总计填写人数518人,对此进行了整理和统计。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1、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呈现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同的兴趣

  我们针对陕西理工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调查显示,在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每一个年级段表现出对创新创业不同的兴趣,在大一的新生中有60.94%的人对创新创业具有较大的兴趣,相比较大一的学生大二的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兴趣就有所下降有50.85%的学生感兴趣,大三的学生基本与大二的学生持平有50.78%的学生感兴趣,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创业成为了他们的又一选择所以数据有所上升,有61.54%的学生表现出对创新创业的兴趣;除此之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创新的兴趣也不同,根据我们的调查基本上每一个专业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其中艺术类的学生在这里表现的相对较弱,只有42.86%的学生感兴趣;在男女性别这一方面,男生更加愿意冒险,并且表现出对创业更加有想法。


  2、大部分学生想参与到创新中来,但在生活中缺少创新思维

  从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学生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对于创新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这些所有人中只有21.14%的人在具有想法时敢于立马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实际,73.77%的人在实现自己的的想法的时候却选择了犹豫不决,认为自己的想法可能具有一定的缺陷,离实际的操作具有一定的距离,5.09%的人此时会放弃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的创新想法只停留在了“想”的阶段,没有把想法变成实际的勇气和毅力,表现出对自己自身的不自信,认为自己不具有能力实现自己创新梦的能力,或者受到一些挫折,就会立刻打退堂鼓,从而丧失自己对创新的兴趣。


  3、高校开展相关课程较少,各种赛事未能引起学生注意

  高校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推动者,国家也将高校作为发展创新创业人才的重点对象,在高校中有很多关于创新创业的比赛,有71.82%的学生都只是听说过一些相关的比赛,或者去当过观众,自己没有实际去参加过,只有20.55%的学生自己实际参与过,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中,有29.74%的人参加过国家以及省级的培训活动,有27.98%的人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而有42.27%的人没有参加过创新创业相关的培训活动,另一方面高校在创新课程的设置上也有待于提高,有84.93%的人认为在高校开展有关创新创业的课程非常有必要,11.74%的人认为这种课程可有可无,3.3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我们统计的结果来看,在这些同学中有45.99%的人认为目前自己专业的课程和授课老师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影响一般,只有14.87%的人觉得自己所学的课程对自己的创新创业具有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只针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照本宣科,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高校没有把创新落到实处,只是简单的进行讲座之类的学习,并没有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创新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现在一味追求高学历的老师,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但是很多专业课老师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照本宣科,并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


  4、大学生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了解不足

  从政府注重大学生创业以来,国家就出台了许多关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也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他着重强调的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这些政策得到了很多高校的响应,但落实到学生中宣传力度还是很小,但是76.71%的学生对这些政策只是大概了解,对政策的内容更是知之甚少。只有13.11%的学生经常关注,时时留意这些政策和法规。由此可知,学生对于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甚少可能是导致学生创业人数缓慢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5、社会各界应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指导

  调查显示: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社交经验、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市场洞察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等因素都是大学生应具有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和国家适当的变革调整学生的培养计划,努力将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同时最为关键的还是大学生群体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在生活实践中有意的锻炼自己的各方面技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和建议

  1、政府应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政府营造了我们整个创新创业社会大环境,政府政策如铁轨一般引导着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创业政策也为创业者提供了保护伞,让他们将风险转换为机遇,将思想转换为实践,不在畏首畏尾。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相关扶持政策,对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的提供相应的补贴,“不冷落”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政府可以免费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对有创业发展潜力的“黑马”可以进行技术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的同时应该加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和设备上的需求,降低他们的创业成本,将大学生心中的创新点子落到实处,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


  2、企业应坚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是学生创业的重要阵营,学生创业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最为广泛的是个人独资(个体经营)和合伙制企业,开个小店面或代理加盟创业,选择一些企业,凭借他们的品牌和质量开展业务;然后是法人股份制的小型公司,多数由亲朋好友作为后盾,予以支持;其次是依托一些公司凭借庞大的公司客户关系网进行创业,借助公司客源当作自己创业企业的客户壮大自己业务量;最后一些高新技术专业的大学生或者创业计划进驻创业园,以技术创业(包括高校有组织的集体创业)。无论哪类创业方式,大学生创业面临的社会关系资源、行业经验、资金问题是现实的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扶持与帮助是不可或缺,这就需要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依托自身的品牌、技术、人脉带动学生创业。


  3、高校应加强创业宣传和鼓励力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高校是学生培养各种思想的最普遍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转变最快的地方。学校首当其冲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意识,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将创新创业的血液注入到学生的热心中,积极宣传国家有关创业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如“互联网+、挑战杯、三创赛”等创新创业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给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彼此互相交流经验,鼓励老师参加一些本行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为其提供平台。也可以从社会上聘请各类企业家,创业家等实干家来学校讲座、任教,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指导,避免纸上谈兵,除此之外,可以增加一些创业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各个专业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全面的指导,学习。


  4、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创新而创新!”。说到底,学生才是创新创业的真正主体。从调查中我们得知,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大赛并不是为了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业意识,仅仅只是为了获取课外学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当明确创兴创业的目的,应在基础课方面做到在学好本专业课的同时,努力学习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熟悉了解创新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知识理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相关的难题时随时寻求各方面帮助,使问题达到尽快的解决,从而使自己的创新潜力达到深度的开發。


  [参考文献]

  [1]李舒,郭宇靖,王晓杰,“双创”趋势促使更多创客走上创业创新路,探索发现,劳动保障世界。

  [2]贺才乐,周重浪。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浅析。创新与创新教育。

  本论文为陕西理工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为基于学生视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提升途径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10720011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来源:山东青年 2017年4期

  作者:郭收库


上一篇: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下一篇: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