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基于社会热点的案例教学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运用探析

基于社会热点的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运用探析

张 乐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是高职各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础课,在思政课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法是当前《思修》课程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将社会热点与案例教学有效结合,将对《思修》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提高学生上课“抬头率”、激发学生学习《思修》课程的积极性提供帮助。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热点 教学案例 思政课程

  引 言
  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迈入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更加肩负着艰巨且重要的使命。同时,总书记还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新时代的思政课如果还是将其看作一般的政治课,那么势必难以改革创新。
  《思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这门课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初期就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针对当前《思修》课程因高度理论性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现象,案例教学在《思修》课程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将社会热点与案例教学充分结合,更有利于发挥《思修》课程的重要作用。
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的必要性何为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与阶段内,广泛受到人们关注,并且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的国内外重大问题,是通过不同途径经过广泛传播以后在社会中造成重大影响的现象。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正是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而社会热点事件更是人们关注与争议的焦点。因此,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贯穿在《思修》课程教学中,也正是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具有一定必要性。
  1.有利于深入了解学情,发挥课程引导作用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大学生从互联网接收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且越发复杂,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会对其带来一定的思想冲击。在《思修》课程教学中将社会热点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相关问题展开主题讨论和观点阐述,不仅能调动和发挥其主体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更加有利于教师掌握和分析学情,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以正确应对网络负面信息的挑战,从而进一步发挥《思修》课程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深挖课程理论价值
  面对有独特个性的当代大学生,《思修》课程只有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才能将这门课上好、讲活。新时代的大学生比较抗拒成为知识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更期盼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社会热点就是最新的时事政治,来源于实际生活。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思修》课程变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一门思政课,教师通过选取社会热点案例,在教学中导入案例,寓价值观于知识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社会热点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价值观,紧扣课程主线内容
  紧紧围绕《思修》课程的主线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为核心紧扣课程理论知识。社会热点事件往往都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体现了大众的共同利益诉求,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时代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可以进一步强化《思修》课程中上述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热点事件在情感上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当前现状之分析
  当前在高校《思修》课程教学中,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能比较好地将社会热点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显得形式大于内容,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热点案例选取难度大
  由于教师在课前没有研究透彻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使得社会热点案例的选取较为困难。社会热点案例的选取一定要坚持时效性原则,但是由于社会热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教师如果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研究不够透彻,想要在短时间内将满足教学内容条件的优质案例选取出来用于教学,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并且容易出现社会热点案例和教学内容不匹配的问题。

  2.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够。《思修》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没有适应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在课堂上也能呈现出一定的听讲兴趣,但是大部分同学也仅仅是停留在听案例的阶段,真正参与主题讨论和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却不高,人数也很少。
  3.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教师对社会热点案例的课堂讨论和学生互动的驾驭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能够用于案例讨论互动的时间也只是课堂教学时间的一部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整个互动局面,就容易出现超时或讨论太激烈而得不出结论这样的状况,最终也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的可行性要想将思修课这个小课堂和社会热点这个大课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在《思修》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就要做好《思修》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
  1.课前精选社会热点案例
  社会热点纷繁复杂,要充分发挥以社会热点为教学案例在《思修》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提高社会热点案例的质量。首先要在课前研究吃透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密切联系教学主题,精心选取优质且能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案例。例如:在讲解绪论时,可以选取宋玺在总书记考察北大座谈会上发言分享的从军生涯事迹;在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讲解人生目的时,可以选取叛逆网瘾少年全照亮“逆袭”成为“枪王”的案例;在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讲解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时,可以选取成都客运段列车长阿西阿呷的事迹等。
  同时,要在课堂教学中就教师课前精选的案例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一定要在课前就将社会热点案例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就社会热点案例去查找相关资料,以对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做一些准备,否则就会在课中案例互动环节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现象。
  2.课中呈现社会热点案例
  社会热点案例的呈现主要以课堂教学实施为载体,包括社会热点案例呈现、社会热点案例互动与讨论、社会热点案例点评与总结三个课堂教学环节。
  (1)社会热点案例呈现。案例呈现的方式与教学效果关系密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案例类型灵活选择呈现方式,主要包括PPT、MP4视频等可视化技术手段、课前通过班课平台发布相关资料、提前安排学生排练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等形式。例如:在讲解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中“搭起通过理想彼岸的桥梁”时,可以选取“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案例,通过播放对中国天眼的介绍以及对南仁东的采访视频,创设情景语境,激发学生探究相关信息的兴趣,之后通过提出与案例相关且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案例相结合,构建问题情
境,推动进入课中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2)社会热点案例互动与讨论。在上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后,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按照课前安排好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中要注重收集每位组员的观点,最终由组长形成小组共同观点,再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观点阐述。本环节要求教师在互动讨论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思考方向,积极引导,把握全局,掌控互动讨论的时间和节奏,引导学生不要偏离社会热点案例的讨论主题。
  (3)社会热点案例点评与总结。本环节需要教师首先在鼓励和包容的原则下,辩证地看待每位同学、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对分组讨论的观点进行分析点评;其次,教师应在点评后对互动讨论案例的思政理论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总结,引导学生去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以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总结观点时要紧扣案例、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理性面对问题,保持冷静头脑,切忌被讨论氛围带偏了方向。
  3.课后教学效果评价
  这个环节是为了进行教学反思而采取的进一步优化设计。课后教学效果评价主要包含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方面。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授课教师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结束后都应及时反思,案例选择是否合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参与是否积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而这些问题的反思都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个别访谈的
方式进行。
  对于学生而言,课后反思同样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自觉主动反思这两种方式进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当前《思修》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能真正进行课后反思的学生少之又少,在日后实践中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学也是极少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思政效果。
  结 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也处于关键时期。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涌现出了无数感动中国的事迹,这些正是我们需要讲好的中国故事,为《思修》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鲜活的素材。在《思修》课程教学中,将社会热点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还能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热点案例的基础上强化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政课教师应重视社会热点案例的选取,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呈现社会热点案例,增强社会热点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董小龙.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往心里走[J].陕西教育(高教),2019(6):4-5.
[2]尚绪芝.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功用价值及途径探讨[J].职业时空,2013,9(4):134-135.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820.
[4]戴莹. 刍议年轻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开展[J]. 教学与管理,2008(18):32-33.

上一篇:国外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科研育人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下一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语言课程体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