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告营销策略分析论文范例欣赏(共3篇)

 

 第1篇:微信朋友圈广告营销策略分析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领军人物,截至2015年6月用户总数已突破5亿人。微信是2011年,腾讯推出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作为一款即时通信软件,其满足了人们沟通、娱乐、获取信息等的需求,并凭借着其良好的用户体验,稳居移动应用商店榜首。


  随着用户数量不断激增,微信广告成为炙手可热的营销方式。微信具有及时性、便捷性、跨终端等特点,微信朋友圈推送的广告具有不定时、定向的特点。早在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便开始推送广告。一部分用户在朋友圈里收到了“微信团队”推送的测试广告。该广告文案为“广告是生活的一部分,并配以图片及连接。微信首批上线的广告包括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


  1微信朋友圈广告简介


  微信朋友圈广告是基于微信公众号体系,以类似于用户发布的原创内容的形式展现,包含广告主名称、推广标签、详情链接、广告图片或视频、互动区域这五个部分。通过对用户细分,在实时社交混排算法的指导下,依靠微信的社交属性进行传播,具有精准定位、成本可控、效益可观、社交互动的特点。


  1)精准定位:微信朋友圈广告具有定向投放的特性,这与广告投放的机制相关,投放机制的定向性决定了广告的精准定位。


  2)效益可观: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借助微信巨大的用户基数,广告效益可观。就宝马提供的反馈数据可知,宝马在微信朋友圈投放的广告上线17小时,直接的曝光总量接近4600万,共获用户点赞获这评论数量接近700万次,宝马公众号的粉丝增长了20万。vivo在微信广告的曝光量接近1.55亿,用户点赞及评论行为数量多达720万次。相比于传统媒体广告,广告效果提升了一个量级。


  3)社交互动性:微信朋友圈广告依赖于用户数据,洞察用户的需求,借助平台的社交属性进行传播,依靠群体性效应,“让每个人为产品代言(用户A对广告进行点赞或者评论之后,其他好友的赞和评论行为也会通知给用户A)”,连接用户情感。


  2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优势


  微信朋友圈是基于微信社交关系拓展出来的信息原创及共享平台。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广告投放平台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1)巨大的用户基数:截至2016年3月,微信月活跃用户量突破7亿大关,并开始扩展海外市场,用户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2)活跃的用户群体:据统计每名用户每天平均刷朋友圈次数为10次,每天朋友圈内分享的仅链接便高达30亿次,用户的活跃程度决定广告曝光的可能性,到达率高于其他广告投放平台。


  3)用户群体是消费的中坚力量:据相关统计,微信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0~35岁之间,这部分人群崇尚消费,购买欲望及能力强,相应的微信朋友圈广告的购买转化率较高。


  3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策略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投放策略是基于用户数据分析,通过模拟用户画像,将用户按照不同特性划分为若干个聚合群体,通过将广告产品的特性与用户群体属性进行匹配,不定时向目前受众进行精准投放。这种广告投放策略是一种实用价值较高的营销策略,在广告中不仅实现了产品或品牌的展示,而且评论机制的存在给商家及用户之间提供了一种沟通渠道,增强双方公式,达到塑造品牌、销售商品的目的。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投放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分析。


  首先,从数据分析角度来说,朋友圈广告的数据基础可分为如下几类。


  1)微信用户的基础数据:包括用户性别、年龄、居住城市及使用手机的机型等。


  2)微信用户的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搜索、浏览行为;发布动态的频率及数量;关注公众号文章的类型;红包的数据行为等。根据以上行为数据,可推测用户的兴趣图谱,根据用户关注热点内容进行推送广告。


  3)微信用户的关系数据:包括用户的好友数量、好友人群、好友关注的公众号及服务号、微信好友的关系维度,通过对用户的关系数据进行分析,推测某条广告可能产生的传播效果,据此做出投放策略。


  其次,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推送还使用了高质量社交的理念。微信朋友圈广告会优先展示给微信的活跃用户,也就是所谓的种子用户。种子用户如果表现出对该广告感兴趣(通过是否点赞及评论等行为进行判断),系统就会将该广告推送给这批种子用户的相关好友。如果用户A的朋友圈里出现了某条广告,用户A无视或者屏蔽该广告,这则广告出现在其好友朋友圈里的几率为20%;如果用户A进行了点赞或者评论操作,该则广告出现在其好友的朋友圈的概率将上升至95%,可见“高质量社交”理念对微信朋友圈广告具有核心作用。


  再次,微信朋友圈广告展现方式独特,其并不会常驻手机屏幕的首屏,也不会以banner的形式常驻朋友圈最上部分,广告会随着朋友圈发布的新内容自动下沉;如果用户对某条广告不感兴趣,也可以选择自主关闭。这种可选择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广告的反感心理,作为朋友圈中与众不同的调味剂,其不定时的出现反而会给用户带来惊喜。


  最后,微信朋友圈广告利用了人们攀比及从众的心理引发传播热潮,基于一部分人的互动行为,诱导更多的微信用户对广告进行点赞或评论,从而形成引爆社交圈的热点事件,加大传播效果。


  4微信朋友圈广告存在的问题


  随着朋友圈广告的升温,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1)随着微信朋友圈广告增多,用户体验受到影响。


  微信朋友圈的广告由最初的每个月一条逐渐增多,用户由最初的惊喜逐渐变得反感。微信作为一款较私密的社交软件,过多的公众类消息势必会影响用户体验。“广告,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宣传口号,也逐渐被网友讽刺为“强盗逻辑”。如何在商业利益和用户价值之间做出平衡,是未来微信朋友圈广告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2)一成不变的广告形式,导致受众审美疲劳,广告效果将下降。


  从2015年初至今,微信朋友圈的展现以图文或“视频+文字”的形式为主,买卖双方的互动以点赞及评论的形式展开。这种一成不变的广告形式,对于用户来说已经逐渐产生审美疲劳。


  微信朋友圈自主投端的使用将微信广告的准入门槛降低,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在朋友圈投放广告。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知名度较低,用户关心程度低,不利于营造成社会话题。就微信朋友圈的特点而言,该平台适合于大型企业的品牌塑造及维护,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品牌宣传价值较小。


  作者:徐婷

  第2篇: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分析


  微电影广告为何没有像传统广告一样受到消费者的强烈抵制,“轻易”就获得消费者的芳心呢?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本身的优点恰好符合了新时代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一、微电影广告符合新时代消费者的心理诉求


  (一)符合消费者寻求共鸣的心理


  广告对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的选择都起到很大作用,对于消费者而言,没有广告进行引导,在选购商品时会眼花缭乱,无疑给了消费者无形压力。但是消费者需要的是能够使自身感受到内心的触动,能引起共鸣的广告。这种共鸣,实际上是消费者对于广告所传递的品牌精神和理念的认同。将商品置于特定的故事情境之中,使受众产生对产品的信赖与亲近,引起某种情感共鸣,再配以整合营销进行传播,比呆板说教和直白叫卖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符合消费者的猎奇心理


  大多数消费者总是存在猎奇心理,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总渴望一探究竟。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一种欲知的心理倾向。微电影广告在时间上长于电视广告,一般维持在5-30分钟。这就给创作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来讲述一个故事,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百无聊赖的重复。例如90秒的《一触即发》起初在进行宣传时,并没有告诉观众这是一部90秒的微电影广告,起初观众在观看时是抱着一种看大片的心理,打开以后才发现原来是90秒的微电影广告,无形中使观众记住了这种惊喜的感觉。


  (三)符合消费者个性化心理


  微电影广告在“微时代”环境下应运而生,赢得了追求个性、敢于表达自我的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它选择互联网为播放载体,方便与消费者互动,消费者在观看自己喜爱的微电影广告的同时刺激了她们购买的冲动。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温饱以后追求个性解放,尤其是年轻人更追求时尚、个性。年轻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微电影广告作为网络新媒体出现在网民面前,自然会受到追捧。而且它的互动性较高,消费者在观看影片以后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都是公开的,大家可以进行讨论,通过相互的转发、回复,增加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


  微电影广告与当代受众心理诉求的完美对位可以说为其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然而在选择使用微电影广告之前运营商必须明确哪些产品更加适合使用这种“新型武器”来赢得利益。


  二、微电影广告产品类型的定位


  (一)产品类型的定位


  首先,随着观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微电影广告要想在短时间内吸引观众并赢得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内容上不仅要新鲜有趣,还要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话题。而这些产品主要包括食品饮料、数码产品、日化产品、汽车、家电等,广告商不可能去选择拖拉机、摩托车费尽心思的构思设计一部微电影广告,不仅是因为对其来说这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这些产品在一般大众当中已经不再流行,自然不能受到更多的关注。


  其次,厂商必须要明确,消费群体定位在比较潮的年轻人的产品适合拍微电影广告,像传统的白酒就不适合。微电影广告网络及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要求了其选择熟悉并喜欢网络文化的年轻人作为目标人群,否则即使我费大量成本也是无济于事。


  另外,新兴的产品也不适宜微电影广告,一个新产品出现,首先应该告诉大众,这个产品的名称和主要功能,相比来说,传统广告更加适合它。


  (二)品牌及理念上的选择


  受众对于广告的选择,不仅是由于对产品的需要,更是一种对于思想理念及情感归宿的选择。微电影广告通过将产品置于特定的故事情节之中,把消费者引入故事引起她们的共鸣,拉近其与产品的感情,配以整合营销的传播方式,效果将比夸张的说教和重复的叫卖方式更显而易见。


  微电影广告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在网络等一系列新媒体突起的年代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当广告不再是广告时它才是真正的好广告,微电影广告可能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作者:焦光宇

  第3篇:浅谈电视媒体广告营销策略研究


  在中国广告业快速成长的二十年中,电视广告可谓一枝独秀,引人注目。近20多年,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的增长幅度来看,电视媒体的增幅最大。但中国广告业也在发生转折。这一转折标志着中国广告业走向成熟,从外延的迅速扩张转向内涵的集约发展,广告的暴利时代行将结束,广告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必须进一步拓展电视媒体广告营销。


  一、选择恰当客户,培育市场,保持基本广告收入


  市场目标是争取基本客户,形成初步市场。广告经营者首先要注重开发广告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市场消费的主流广告产品,对已有的市场行业进行有效分类,进行比较划分,选择有发展前途,有市场潜力、产品销售周期短、社会生活需求量大的商品作为电视广告市场的经营对象,而且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择客户,培育市场,是相当重要的第一步。在为保持基本广告收入选择广告资源的同时,还必须与电视媒体的发展规划相一致,不能因小失大,这有助于电视媒体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纳更大规模的电视受众,促进电视媒体的科学、长远、持续发展。


  二、扩大客户规模,充实市场,逐步提高广告收入


  利润目标是扩大客户,形成市场也是。提高经营效益吸引客户的营销途径很多,在经过培育市场第一阶段,电视媒体应该更加注重自身建设,突显更多的“独家”与特色,以达到提高媒体声誉,巩固现有市场客户,挖掘更多潜在客户的目的。这就要求电视媒体在对待客户的产品定位、市场营销策略到广告表现、播出排期、发布的频次都要求达到最大的效果。


  电视广告一旦形成了专业商品广告的“集散地”,电视媒体就成为厂家与市场与消费者之间的直通车道,并且是专业的、快速的、有效的直通车道,相互得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企业,特别是集体、个体企业的决策者,一般都是宁可增加一点广告费继续在已经为他带来良好效益的电视台投放广告,也不会轻易改变计划。这样,企业与电视台之间产生了一种共同得益、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继而达到充实现有资源市场的目的。


  三、发展媒体优势,巩固市场,实现媒体与企业的“双赢”


  媒体发展的目标就是巩固和发展电视广告专业商品已形成的合作市场规模,创造最大的市场效益,实现媒体与企业的“双赢”。


  形成广告市场优势,就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客户,但同样也吸引了众多的竞争对手。广告的竞争,实质就是客户的竞争和市场的竞争。如何做到“双赢”,重要的是要从媒体自身做起,在电视节目是电视广告经营第一载体的时代,电视媒体要以更新颖与独特视角经营电视节目,突显媒体特色与优势,扩大其收视听率,形成稳固的媒体受众群体,将节目收视优势与广告市场优势相结合,构架一套电视媒体强有力的竞争和经营模式,同时要紧抓电视媒体商品市场的营销规律,以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巩固和扩大市场资源,实现媒体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四、择优调整,优化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广告与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规律,在形成了以有产品电视广告专业商品“集散地”的模式后,不能满足现状。电视广告专业商品集散地模式只是经营电视广告的一种手段,用哪种模式去经营某一类商品,才能达到最大的广告效益,就需要经营者有敏锐的目光,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准确地判断出在这一批消费市场主流产品之后,下一轮主导消费市场的,又是什么商品。这样,才能把握机遇,调整广告的目标产品和目标市场,进入广告与市场发展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这种广告与市场的循环对于电视台的广告经营者而言,初始循环首先是要想办法生存,保证基本的广告收入,然后才是发展,创造更高效益,最后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先生存,后发展,经过一次次循环,电视广告的经营效益才会提高一个层次。


  五、结论


  本文从传统电视广告出发,结合广告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现状入手,从选择恰当客户,培育市场,保持基本广告收入;扩大客户规模,充实市场,逐步提高广告收入;发展媒体优势,巩固市场,实现媒体与企业的“双赢”;择优调整,优化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四个方面来探讨电视媒体广告的营销策略。在媒体经营的生态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的今天,在新的政策形势及竞争环境下,电视媒体人要全面调整经营对策,从容应对电视广告经营的“高原期”。


  作者:陈慧

上一篇:广告创意对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论文(共2篇)
下一篇:农产品包装设计应用发展现状构建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