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有关肺肿瘤的论文(共2篇)

第一篇: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价值


  本文主要对本院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62例患者予以X线、CT检查并诊断,针对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特征予以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42~68岁,平均(50.34±5.47)岁;其中11例临床相关体检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病变后发现,46例患者均出现反复咳痰、咳嗽及低热等呼吸道不适症状,其他5例患者为临床主述胸痛后接受相关影像学检查后确诊。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并确诊患者;且均行X线及CT两种检查诊断;了解本次研究项目及研究目的等相关情况;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前提下配合检查项目。②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肺部相关性疾病患者;不接受研究方案及不配合检查者;研究资料不完整者。


  方法: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在发现病灶或者出现病变情况后予以CT、X线检查:①其中X线的检查方法:采用德国DeraydR系统,分别对患者胸部正位、侧位行全面检查。②CT检查方法:采用GE Sytec-1800icT扫描仪予以常规扫描,层厚10mm,层距5mm,扫描时间0.16s,对患者的结节病灶范围及中心坐标予以数据记录;平扫完成后予以增强扫描,患者需静脉注入造影剂(速率控制2.5mL/s),于30s、1min、3min时间段内完成快速连续扫描。临床影像学资料收集后交由同一资深诊断医师进行阅片处理,分析并记录诊断结果。


  评价标准:观察研究对象的肺内结节情况,其中包括结节大小、类型、位置及形态。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诊断结果中显示结节类型及大小情况:62例肺内结节患者分别为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其中结核结节患者37例(59.68%);肺内肿瘤结节患者25例(40.32%)。结节大小0.6~3cm,平均(1.86±0.27)cm。


  诊断结果中显示结节部位情况:37例结核结节患者的病变部位中左肺仅9例(24.32%),且均位于上叶尖后段;右肺病变者26例(70.27%),其中上叶尖段11例(29.73%),上叶后段9例(24.32%),下叶背段6例(16.22%)。25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病变部位中左肺8例(32.00%),其中上叶3例(12.00%),下叶5例(20.00%);右肺病变者17例(68.00%),其中上叶前段11例(44.00%),6例下叶(24.00%)。


  诊断结果中显示结节形态情况:62例肺内结节患者临床影像学表现中均出现分叶状,边界毛糙;无分叶,边界锐利、光滑;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结节钙化,边界锐利、清楚等4种临床征象,且形态与患者病情比较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咳嗽不止为主,且较易引起患者出现各种胸痛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身体舒适度,因此需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治水平以缓解病痛。本研究中针对本院经临床诊断且确诊的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分别包括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两类病情,此研究结果与在相关诊断检查文献中的结论相类似,结果提示患者在临床相关检查中以此两种病症为筛查重点。同时检查结果中采用X线与CT检查,可直接显示患者的病灶大小情况,通过临床初步诊断结果,不仅可推断患者的基础病情,而且能根据病灶显示情况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X线检查对病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同时研究结果中显示,患者在经过临床相关影像学检查后,其影像资料中较好地显示患者的病变位置,即采用x线扫描患者的胸部位置,结节病患者会表现出异常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CT联合检查方案,不仅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同时可明确其病变部位。在CT联合检查中可显示出患者的病变形态,即临床中针对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患者的诊断,常因其病情形态较为相似,出现各种误诊及漏诊情况,因此,采用X线诊断检查后可通过CT进一步详细检查,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但是临床实际检查过程中采用X线检查具有花费成本相对较低,对患者的机体影响较小的优势,因此针对早期病变患者的筛查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较易被临床患者接受。本研究中未对患者采用CT检查后,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两组患者的CT增强值变化情况予以相关分析,即针对两组患者的实际CT操作及检查结果的差异,需经过临床深入研究,以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29期 作者:焦翠玲


第二篇:医学影像(CT、MRI)动态增强技术观察肺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存、进展和转移一系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医学影像(CT、MRI)动态增强技术观察肺肿瘤血管生成,了解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为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通过对39例肺肿瘤患者行动态增强CT、MRI扫描,用CT、MRI功能成像的方法观察肺肿瘤血供情况,探讨其对肺肿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3年12月因胸片、常规CT检查发现胸部占位性病灶39例,病例入选标准:①临床怀疑肺肿瘤;②无对比剂使用禁忌证;③患者同意并能配合检查。其中在检查后8w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肿瘤,39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7例,女12例。24例作动态增强CT检查,15例作动态增强MR检查。39例病灶直径1.4~6.1cm,平均3.02cm,其中鳞癌19例,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转移性肺癌11例;原发性肺癌中,17例有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CT、MRI扫描前及手术前均未做任何抗肿瘤治疗。


  1.2CT、MR动态增强检查:检查前详细解释检查程序,辅导病患训练呼吸,嘱患者在扫描序列中重复屏气的呼吸深度尽可能一致。扫描时患者平静呼吸,使用心电门控。


  CT:常规全肺横断面扫描,确定肿块部位,然后以肿块最大层面为中心行平扫1次。用高压注射器自前臂静脉以6ml/s的流率[1]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1)40ml,延迟10s后嘱患者屏气,做第1期动态扫描:扫描时间0.75s,间隔1.5s,,持续30s。第1期扫描结束后嘱患者平静呼吸20s,然后开始做第2期扫描,共需60s。平扫及2期动态扫描均采用轴扫,层厚2.5mm,电压为120kV,电流为250mAs。


  MR:常规全肺横断面和冠状面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用自旋回波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2WI,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肾上腺平面,包含整个肾上腺,再以肿块最大径平面为中心,行快速动态增强扫描(TR600~800ms,TE9ms),扫描层厚5mm,时间15~18s。首先平扫1次,然后经肘静脉快速团注Gd-DTPA,剂量0.15mmol/kg体重,注射流率2ml/s,延迟10s后,做无间隔连续图像采集,持续4min,取得连续动态增强图像。检查设备使用GESingnaHDX3.0TMRI和1.5TMRI机,相控阵表面线圈。


  1.3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将扫描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利用随机软件Functional作彩色编码的肿块血流灌注图,分析肿块血流灌注的特点[1-2]。分别在肿块和主动脉上划感兴趣区,记CT值并作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3]。参数如下: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相对血管容积和毛细血管通透值。


  在工作站进行MR图像重建,应用Functool软件,以最大斜率和增强峰值为参数,对获取的动态图像作色彩编码,在病灶强化最明显区域设定ROI,作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参数: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增强峰值、记录各时间点和增强后第1、2、4min时信号强度改变率。


  1.4病理标本处理 病理标本肿块取材部位尽可能与CT、MR扫描层面一致。使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微血管密度(MVD)计数采用常用的Weidner改进式方法记录5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数作为该病例的MVD。


  1.5统计学分析 将39例肺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与动态CT、MRI各参数做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39例患者MVD、动态CT、MRI各功能成像参数均数间的差别,统计学意义设为P<0.05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动态增强CT成像灌注值、PH、M/A、rBV均与MVD呈正相关,其中灌注值与MVD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为0.77(P<0.0001);pm值与mvd无相关性(r=0.31,p>0.05)。动态增强MRI参数值SS、PH、E1、E2、E4与MVD间均呈正相关,T与MVD间呈负相关,其中以参数SS与MVD间相关性最为显著(r=0.869,P<0.01);tprior和tmax与mvd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分别为-0.219、-0.151,p>0.05)。


  肺肿瘤的CT、MRI动态增强表现:两者都可见两种类型。I为不均匀强化,以肿瘤周围强化为主;II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CT和MRI彩色灌注图可以较直观地显示肿块不同部位血流灌注的差异。在部分肺癌病灶中可以发现,在肿块边缘部位以及中央坏死区周围的血流灌注明显增高。


  相应地,在免疫组化病理分析中发现,免疫组化切片中,肿瘤的微血管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I为以肿瘤外围较为密集,肿瘤中心区及坏死区血管稀疏;II微血管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标本。肿瘤组织边缘部位和坏死区域周围的MVD高于中央部位的MVD。


  3 讨论


  血管生成是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创伤修复必须的生理过程,文献报道[4]在血管生成前,实体瘤的生长多限制在直径2~3mm。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新领域,如20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鉴定、测序和克隆;受体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发现;人类恶性肿瘤血管生成表现型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来反映肿瘤血管的变化,CT、MRI动态增强成像方法适合于观察肿瘤血管特征。动态增强CT、MRI可为肺肿瘤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本研究将CT、MRI功能成像参数分别与MVD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除Pm外,各参数均与MVD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以灌注值相关性最高。


  CT增强扫描的原理在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小分子碘对比剂在血管内、外之间扩散,随着时间变化,可观测组织和血管增强的程度。定量性CT显示肿瘤血管生成主要表现为:①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能力,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可表现为较明显的强化和较丰富的灌注;②显示隐匿恶性病变的能力,在发现形态学变化之前,CT就可观测到因血管生成而引起的灌注改变;③提供预后信息的能力,主要是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的信息。肿瘤新生血管的出现改变了增强扫描时肿瘤的强化程度,CT值能够轻易地定量地反映这个强化程度。


  动态增强MRI用于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其观测的参数包括:组织的血容量、血管内皮对水或溶质的通透性、组织的灌注或血流、以及特异性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对浓度。DCE-MRI能评估肿瘤微血管的生理状态,包括灌注、血容量、内皮细胞对SMCM的通透性。半定量分析对比剂增强影像所用的参数有开始强化时间、初始上升速率和平均上升速率、最大信号强度和廓清速率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管受体对比剂能在活体水平定量观测肿瘤血管生成。


  对肿瘤血管生成认识的深入使我们对癌症的生物学了解更深入,给临床治疗和成像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思路[5]。抗血管生成制剂的使用代表着肿瘤治疗的新思路,肿瘤血管成像是优化抗血管治疗方法的关键。动态增强CT、MRI技术可适合于检测肿瘤血管参数,如血流、血容量、血管通透性、微血管密度和肿瘤代谢。观察血管生成的成像技术可能将从本质上探查新生血管生长的分子特征。


  参考文献:


  [1]Haran EF,Dadiani M,Degani application of NMR in tumor angiogenesis research[J].Prog Nucl Magn Reson Spectrose,2009,29:29-34.


  [2]Miles 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oncology(Review)[J].Eur J Cancer,2009,36:2070-2079.


  [3]Uchida T,Planes C,et a upregulates VEGF expression in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7,83: 1129-1140.


  [4]Barrett T,Brechbiel M,Bernardo M,et of tumor angiogenesis [J].J Magn Imaging,2007,26:235-249.


  [5]Cai W,Niu G,Chen g of integrins as biomarkers for tumor angiogenesis[J].Curr Pharm Des,2008,14:2943-2973.


  医学信息 2014年23期  作者:董进 龙斌 宋少辉 韩瑞 彭红芬 马志娟

上一篇: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心理护理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