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会计学本质

  1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信息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经营状况的反映,同时也是企业处理经济关系的基本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着企业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所以为了维护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必须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了确保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必须在相关法律的严格约束下进行,从而形成会计信息,如果会计工作者能够依据法律和会计制度要求生成、提供会计信息,则说明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否则则认为是不真实的,可以称之为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问题,本文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人员的个人品质出现了问题,以会计为手段谋取自己的私利,或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少部分企业负责人授意会计人员进行造假,在有内部人员的支持和鼓励下,导致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出现了会计造假的行为。第二,一些企业背负着经营性或政策性的压力,在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对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力度逐渐减小,或由于我国劳动就业保障政策相对比较落后,导致企业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相关人员为了获取更有利的竞争优势,从而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甚至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出现了非法牟利的行为。第三,企业领导层对会计造假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默许或迁就,企业的经营状态是评价地方政府或经济主管部门的重要标准,所以为了自己的政绩考虑,一些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熟视无睹,从而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信息造假已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尽快进行整治,针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应加大对企业会计材料的审核,提升审计质量,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而降低会计造假的可能性。作为国家审计机关,国家审计主管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改变审查过程中出现的交叉、重复等现象,减少审查成本,从而获取更大的审查效益。其次,应加大对会计信息作假行为的惩罚,从而提升造假的成本,以减少造假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或会计人员造假的目的在于谋取个人利益,但也要承担一定的造假成本,也就是一旦被发现其有造假行为,往往要受到刑事处分,所以他们必然会权衡造假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3从会计学的本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学最初是数学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大量数据的整理,因此从方法属性的角度分析,会计学是一门以数学逻辑关系为基础的科学,它利用一定规则表示货币数字,然后将数字按照一定的原理和规则转化为数据。因此,可以看出,会计学与数学有着直接的联系,都属于自然科学。从会计学理论属性的角度分析,会计学研究企业经济活动,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信息,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会计学与经济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理论、方法等方面都借鉴过经济学的知识,因此,其属于一门社会科学。


  但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属性结合的角度分析,会计学的每个数据都在数学的规则下进行,但支撑数据的原理却来自于经济学的概念,然后经过判断和估计,导致数据不以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为依据,而是以对主观世界的认识为依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用会计报告进行总结,这不仅需要假设,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标准,所以会计报告并不能保证百分百的真实。


  另外,人们还应认识到,在以上抽象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偏离,这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量和时间方面发生了偏离,导致价值运动信息与具体经济活动之间造成了一定的偏差,表现为原始凭证虚假等方面,在综合经济信息确认等方面对会计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纳入会计信息的内容、范围与实际经济信息之间存在偏差。第二,会计信息加工出现了偏差,因为会计信息往往需要以假设、估计为前提,然后经过一定的会计方法进行加工,但由于人为和客观等因素,往往会导致同一项会计事项会因为不同的会计方法而得出不同的信息产品。第三,会计报告出现了偏差,因为会计报告包括内容、范围和说明等部分,其主体往往由于判断不准确或利益驱动等因素,导致信息需求不同,从而造成了会计报告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偏差。第四,会计信息理解方面出现了偏差,在理解会计信息时,往往由于使用者的主客观因素,导致没有全面理解会计信息,从而造成对客觀经济活动的错误认识,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会计学并不是一门精算科学,所以会计学家需要不断提高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准确性,以将会计的真实性体现出来。


  主要参考文献

  [1]章俊.会计学的属性与会计信息失真[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12).

  [2]冯勇康.试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成因[J].山西焦煤科技,2005(5).

  [3]许义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本质、根由与治理[J].中国农业会计,2000(4).

  [4]戴育玲.会计信息失真及其预防对策[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2期

  作者:陈仕敏


上一篇: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内容设计
下一篇:科技平台创新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