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质量控制及节能减排策略研究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调节建筑温湿度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属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个较为基础的施工环节,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非常容易受到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质量不能够得到有效地保证。而且暖通空调系统功能的发挥也是基于对能源的消耗的,所以节能减排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在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才能够使得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材料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对于相关材料的使用,所以材料的质量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重对于材料质量和规格的检查,而是以价格作为选择的标准,致使一些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被应用到了工程之中。此外,还有一些单位在对于材料进行使用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质量抽检,从而也使得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受到了影响。 
  1.2 暖通设备选择不合理 
  除了施工所必需的材料之外,暖通设备的选择对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建筑暖通空調系统施工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冷水机组、锅炉、空调末端机组、水泵以及风机等,而一些单位在进行这些设备的采购的时候,往往并没有对其出厂合格证明以及规范说明进行了解,所以就导致一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暖通设备投入了使用之中,对于施工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加强图纸会审 
  要想更好地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质量,首先就必须要加强对于图纸的会审,图纸会审是暖通空调系统施工之前的一个必要工作,通过图纸会审能够及时地发现设计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检查设计图纸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在进行图纸会审的时候,必须要对于图纸的设计思路以及结构等进行全面地阐述,而且在审核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同时还必须要同建筑图、设备安装图以及施工图等各种图纸进行对比,检查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以及时地进行修改。只有加强对于图纸的审核,才能够避免因为图纸而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2.2 严格检查预留孔洞 
  在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严格地对于预留孔洞进行检查,因为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需要同建筑结构施工相配合,而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为暖通空调系统预留相应的孔洞,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必须要依据设计图纸对于预留的孔洞进行严格地检查,对于孔洞的数量以及位置加以确定,同时合理地对于孔洞的高度加以控制。加强对于预留孔洞的检查,一旦发现预留孔洞与设计存在偏差,必须要及时地进行修正之后才能够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进而更好地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 
  3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减排策略 
  3.1 合理选择热源系统 
  要实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合理地选择热源系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措施,热源系统也是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因而在对于热源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基础配套设施情况来综合进行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热源系统。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之中,常用的热源系统包括热电站、热水机组以及小型锅炉等,而在这些主要热源之中,热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但是对于居民而言,热水机组是一个较为灵活和高效的热源。因此在对于热源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既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同时也要考虑到技术性,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够达到最高,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3.2 合理应用蓄冷系统 
  通过对于蓄冷系统的有效应用也能够较好地实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蓄冷系统是通过对于夜间富余电力和低温水来实现蓄冷的,然后在用电高峰期再通过融冰和取用低温水来制冷,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在用电高峰期可能出现的运行事故。在对于蓄冷系统加以应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于蓄冷介质合理地进行选择,选择能够提高蓄冷密度以及降低设备投资维护费用的蓄冷介质,进而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还可以采用潜能蓄冷技术,即通过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某种潜能进行储存,然后再通过合适的手段把这种潜能再转换为冷能,从而减少了对于蓄冷介质的使用,大大地简化了蓄冷系统。 
  4 结语 
  在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质量和节能减排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于图纸的审核,同时对于预留孔洞进行严格地检查,并关切严格地进行质量验收,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而通过对于热源系统合理地进行选择,同时合理地应用蓄冷系统,则更加有利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朱立国.浅谈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J].门窗,2016(07):209.

上一篇:多元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电力工程管理创新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