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这就说明了幼儿艺术教育要走进幼儿的生活中。
艺术与生活的血脉相连及幼儿学习的特点,要求幼儿艺术教育要走进幼儿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根植于日常生活。艺术中的许多要素如节奏、音色、旋律等都可以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原形。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连接,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幼儿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幼儿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从生活中学习是幼儿学习的必然要求。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而孤立存在。要使幼儿艺术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幼儿艺术教育的主题应从幼儿的生活中生成而来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只要留心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就很容易找出合适的艺术活动主题。以幼儿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某一活动、某一生活场景、某一情感为主题的起点,由此扩展可形成的主题网络。如以“过新年”为主题,可以扩展出由舞龙、看花灯想到的“民间歌舞”活动、由过新年家家户户贴窗花想到的“剪纸”活动等艺术活动。这些活动主题不仅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还能加强幼儿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使得幼儿艺术教育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从幼儿生活中选择艺术教育主题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留心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富含艺术韵味的场景、事物及幼儿能够体验到的情感,将其记录下来;其次,从不同的艺术门类(绘画、舞蹈、音乐、戏剧等)的角度对记录的事物、生活场景进行联想,设计初步的艺术教育主题;再次,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整个教育计划的安排调整教育主题。
二、幼儿艺术教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之中
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过无数次艺术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要仅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还可以贯穿于幼儿的日常活动中。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寻找艺术要素,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有在大量的审美教育资源,如春天的嫩芽、秋天的落叶、各种花卉的颜色、树木的造型等,生活中房屋的造型、橱窗的布置、节日的街头、人和动物流畅的动作等都蕴涵着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用艺术的眼光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摆脱日常知觉的局限;使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性质和艺术原理敏感,为欣赏艺术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幼儿生活中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生活的环境充满艺术氛围。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幼儿艺术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区角创设“小小艺术活动角”,在区角里放置各种绘画用具和废旧物品、泥工等工具,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要经常更换区角里的材料,以保持幼儿的兴趣;还要经常到区角中引导幼儿的创作,做幼儿艺术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再次,在幼儿各领域活动中渗透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和美术教育,还是培养艺术感的教育,应该渗透于幼儿各领域的活动中。科学中有美,语言中也有美,这些都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幼儿艺术教育的方法要符合幼儿生活的逻辑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感觉、感情和自由创造的生活,幼儿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是直觉的、充满情感的。因此,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要做到整体化的艺术教育,不能割裂各艺术领域之间的联系。如教师让幼儿感受“节奏”,同样是“节奏”这一艺术要素,音乐中有节奏,文学、绘画、舞蹈中也有,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引导幼儿欣赏及体验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所蕴涵的节奏。
在艺术世界中,成人有成人的旅行规则,幼儿有幼儿的旅行规则,在进行艺术教育时,教师应走进幼儿的精神世界,和幼儿一起用他们的眼光理解艺术,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
四、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生活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大自然和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并用歌声、舞蹈、绘画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组织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手工美化自己的生活;和幼儿一起讨论这些艺术作品中的生活场景和现实的联系及区别,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生活的体验;让幼儿学会将生活或自然景物用艺术的方式加以表现。
幼儿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幼儿更优雅、更细致的感觉和感情,培养幼儿更丰富、更广泛的理解力。通过艺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连接,使得幼儿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认识艺术的要素和组织原理,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美化生活;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拓展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幼儿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向幼儿生活的,因为艺术教育实际上是人生的教育,是让个体以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教育。
作者:代颖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29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