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演绎及其对经济危机成因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4-03-22 12:01  

 一、社会再生产理论概述 

  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把社会生产部门划分成两大部类: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在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的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供给和需求的均衡都是有条件的。只有保证两大部类的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社会再生产才能平稳进行,从而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促进经济的健康运行。 

  然而社会要发展进步,就要进行扩大再生产,即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这个部分称为积累。当Ⅰ(v+m)>Ⅱc时,经济中出现了追加的生产资料,此时开始出现了资本积累,经济开始步入扩大再生产阶段。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表示为: 

  Ⅰ(v+△v+m/x)=Ⅱ(c+△c)。 

  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还有两个派生公式: 

  Ⅰ(c+v+m)=Ⅰ(c+△c)+Ⅱ(c+△c)和Ⅱ(c+v+m)=Ⅰ(v+△v+m/x)+Ⅱ(v+△v+m/v)。 

  从这三个公式可以看出,为了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两大部类的生产和资本积累应保持合理的关系。当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衡时,社会扩大再生产将无法实现,经济也随之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甚至会出现严重衰退或萧条的现象。 

  二、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演绎 

  由于科技进步必然引起比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列宁把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因素引入马克思的社会扩大再生公式。他假定社会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始终为100%,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第Ⅰ部类积累率始终为50%,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構成提高的情况下,连续三年扩大再生产,得到表1数据: 

  列宁假设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要增长得更快(列宁揭示的结论),这是符合理论的。 

  但是,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列宁的假设条件下,若要保持两部类的均衡发展,则第Ⅱ部类的积累量和积累率都将不断下降,这就意味着第Ⅰ部类的不变增长速度(50%的积累率)是以Ⅱ部类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为条件的。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积累率应该是不断提高的,因为积累是生产扩大从而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与列宁“第Ⅰ部类的积累率始终为50%”的假设不符,更与其结论中体现出来的第Ⅱ部类的积累率递减的情况相悖。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对技术进步条件的社会扩大再生产问题研究的假设条件进行调整: 

  (一)假设一:两个部类的积累率都在不断提高 

  在列宁的其他假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即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两个部类的剩余价值率c/v始终为100%,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假设两个部类的积累率(m - m/x)/m都在不断提高,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如下: 

  第一年: 

  Ⅰ4000c+1000v+1000m=6000………………………c:v=4:1=4 

  Ⅱ1500c+750v+750m=3000…………………………c:v=2:1=2 

  积累率为(m-m/x)/m,其中m/x代表个人消费,(m-m/x)代表积累。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为50%,第Ⅱ部类的积累率为8%,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两个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均有所提高,则: 

  Ⅰ1000m=500m/x+500(m-m/x) 

  Ⅱ750m=690m/x+60(m-m/x) 

  其中: 

  Ⅰ500(m-m/x)=450△c+50△v……………………c:v=9:1=9 

  Ⅱ60(m-m/x)=50△c+10△v………………………c:v=5:1=5 

  则第二年 

  Ⅰ4450c+1050v+1050m=6550……………c:v=89:21≈4.238 

  Ⅱ1550c+760v+760m=3070………………c:v=155:76≈2.039 

  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由50%提高到51.43%,第Ⅱ部类的积累率由8%提高到8.55%,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两个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均有所提高,则: 

  Ⅰ1050m=510m/x+540(m-m/x) 

  Ⅱ760m=695m/x+65(m-m/x) 

  其中: 

  Ⅰ540(m-m/x)=487△c+53△v……………c:v=487:53≈9.18 

  Ⅱ65(m-m/x)=55△c+10△v…………………c:v=11:2≈5.5 

  此时 

  Ⅰ4450c+487△c+1050v+53△v+510m/x=6550 

  Ⅱ1550c+55△c+760v+10△v+695m/x=3070 

  其中: 

  Ⅰ1050v+53△v+510m/x=1613 

  Ⅱ1550c+55△c=1605 

  可见 

  Ⅰ(1050v+50△v+510m/x)>Ⅱ(1550c+55△c) 

  即第Ⅰ部类出现了8个单位的相对过剩产品 

  若生产继续,则第三年: 

  Ⅰ4937c+1103v+1103m=7143…………c:v=4937:1103≈4.47

     Ⅱ1605c+770v+770m=3145………………c:v=321:144≈2.23 

  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由51.43%提高到52.58%,第Ⅱ部类的积累率由8.55%提高到9.09%,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两个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均有所提高,则: 

  Ⅰ1103m=523m/x+580(m-m/x) 

  Ⅱ770m=700m/x+70(m-m/x) 

  其中: 

  Ⅰ580(m-m/x)=525△c+55△v………………c:v=49:5≈9.8 

  Ⅱ70(m-m/x)=59.5△c+10.5△v……c:v=59.5:10.5≈5.67 

  此时 

  Ⅰ4937c+525△c+1103v+55△v+523m/x=7143 

  Ⅱ1605c+59.5△c+770v+10.5△v+700m/x=3145 

  其中: 

  Ⅰ1103v+55△v+523m/x=1681 

  Ⅱ1605c+59.5△c=1664.5 

  可见 

  Ⅰ(1103v+55△v+523m/x)>Ⅱ(1605c+59.5△c) 

  即第Ⅰ部类出现了16.5个单位的相对过剩产品,比上一年8个单位的相对过剩产品又增加了8.5个单位。 

  由此可见,在列宁的其他假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两个部类的积累率都在不断提高,则必然会出现产品的相对过剩。 

  (二)假设二:两个部类的积累率都在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也在不断提高 

  在两部类积累率不断提高的同时,根据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经验数据,剩余价值率也并非如列宁假设的保持不变(100%),而是在不断提高。根据实际经验,再次对假设条件进行调整,假设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两个部类的积累率(m-m/x)/m在不断提高,剩余价值率c/v也在不断提高,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如下: 

  第一年: 

  Ⅰ4000c+1000v+1000m=6000……c:v=4:1=4,m/v=1:1=100% 

  Ⅱ1500c+750v+750m=3000……c:v=2:1=2,m/v=1:1=100% 

  依然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为50%,第Ⅱ部类的积累率为8%,积累率为(m-m/x)/m,其中m/x代表个人消费,(m-m/x)代表积累,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两个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均有所提高,则: 

  Ⅰ1000m=500m/x+500(m-m/x) 

  Ⅱ750m=690m/x+60(m-m/x) 

  其中: 

  Ⅰ500(m-m/x)=450△c+50△v……………………c:v=9:1=9 

  Ⅱ60(m-m/x)=50△c+10△v………………………c:v=5:1=5 

  第二年,据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结论,结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假设第Ⅰ部类的剩余价值率m/v由100%提高到115%,第Ⅱ部类的剩余价值率m/v由100%提高到110%,则: 

  Ⅰ4450c+1050v+1207.5m=6707.5………………c:v=89:21≈4.238,m/v=115% 

  Ⅱ1550c+760v+836m=3146……………c:v=155:76≈2.039,m/v=110%, 

  仍然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由50%提高到51.43%,第Ⅱ部类的积累率由8%提高到8.55%,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两个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均有所提高,则: 

  Ⅰ1207.5m=586.5m/x+621(m-m/x) 

  Ⅱ836m=764.5m/x+71.5(m-m/x) 

  其中: 

  Ⅰ621(m-m/x)=560△c+61△v……………c:v=560:61≈9.18 

  Ⅱ71.5(m-m/x)=60.5△c+11△v…………c:v=60.5:11≈5.5 

  此时 

  Ⅰ4450c+560△c+1050v+61△v+586.5m/x=6707.5 

  Ⅱ1550c+60.5△c+760v+11△v+764.5m/x=3146 

  其中: 

  Ⅰ1050v+61△v+586.5m/x=1697.5 

  Ⅱ1550c+60.5△c=1610.5 

  可見 

  Ⅰ(1050v+61△v+586.5m/x)>Ⅱ(1550c+60.5△c) 

  即第Ⅰ部类出现了87个单位的相对过剩产品,说明在两个部类积累率增长完全与假设一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量的提高导致了相对过剩产品大幅增加。 

  若生产继续,假设第三年第Ⅰ部类的剩余价值率m/v由115%提高到125%,第Ⅱ部类的剩余价值率m/v由110%提高到115%,则: 

  Ⅰ5010c+1111v+1389m=7510………………………c:v=5010:1111≈4.51,m/v=125%

  Ⅱ1610.5c+771v+887m=3268.5………………………c:v= 1610.5:771≈2.09,m/v=115% 

  假设第Ⅰ部类的积累率由51.43%提高到52.58%,第Ⅱ部类的积累率由8.55%提高到9.09%,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两个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均有所提高,则: 

  Ⅰ1389m=659m/x+730(m-m/x) 

  Ⅱ887m=806m/x+81(m-m/x) 

  其中: 

  Ⅰ730(m-m/x)=661△c+69△v……………c:v=661:69≈9.58

    Ⅱ81(m-m/x)=69△c+12△v………………c:v=69:12≈5.75 

  此时 

  Ⅰ5010c+661△c+1111v+69△v+659m/x=7510 

  Ⅱ1610.5c+69△c+771v+12△v+806m/x=3268.5 

  其中: 

  Ⅰ1111v+69△v+659m/x=1839 

  Ⅱ1610.5c+69△c=1679.5 

  可见 

  Ⅰ(1111v+69△v+659m/x)>Ⅱ(1610.5c+69△c) 

  即第Ⅰ部类出现了的相对过剩产品由第二年的87个单位增加到了159.5个单位,说明在两个部类积累率增长完全与假设一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导致了相对过剩产品大幅增加,同时也说明在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率同时提高的情况下,相对过剩产品的数量增加得远比单纯积累率提高要大得多。 

  三、社会再生产理论对经济危机的解释 

  基于上文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演绎,在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两部类积累率的同时提高会导致经济增长失衡,出现过剩产品(过程产品的数量与积累率提高的幅度成正比);而在两部类积累率同时提高的前提下,如果剩余价值率也提高,就会使得过剩产品的数量大幅增加;以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为例,在大萧条爆发前,美国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积累率都在不断提高,而在大萧条爆发后,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问题。这些情况完全与笔者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的演绎与归纳完全相符。 

  因此,资本有机构成、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共同提高可能导致经济危机,而这三个因素的提高是有必然性的,但后两者可以适当通过宏观政策来调节: 

  第一,随着在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必然的,不可避免也很难调节; 

  第二,积累率的提高首先基于资本的逐利性,它既经济发展的源泉之一也是在经济发展必然结果,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下,经济发展带来剩余价值增加必然导致积累率提高。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且两大部类内部各种生产之间也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这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并非市场机制可以自发调节的,它需要国家适当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 

  第三,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本质上是反映在分配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时,资本家获得的部分和工人获得的部分的比例,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指标。事实上,剩余价值率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分配的公平程度,剩余价值率越高,资本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与工人(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越大,社会分配就越不公平。分配的公平程度是受一国分配制度制約的,因此,一国政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完善其分配制度,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在合理范围内。 

  综上所述,基于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演绎,笔者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积累率和剩余价值率——根本上是合理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及完善分配制度,来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甚至避免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2]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3]George Henry Soule,Prosperity Decade:From War To Depression 1917-1929,Holt Rinehart & Winstorn 1962. 

  [4]休斯.《美国经济史(第7版翻译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