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4-03-26 17:29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花 卉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存在碎片化、去中心化、快速化、传播情感化、评价两极化等语境特征,虽然具有满足审美体验、推动文化互动和促进价值认同的效应,但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包括多元价值冲突失序、隐形渗透风险激增、话语权威弱化消解、师生互动难度加大等问题。基于此,高校要主动适应全媒体潮流,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科学研判和精准把控高校思想动态;推动教育管理模式变革,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提能升级;科学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融共促;建立教育主客体互信关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完善思政师资人才体系,打造政治过硬且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是落实党的政治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1]。全媒体时代是集媒体数字化、互动化、多功能化于一体的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性使得大学生可以低成
本获取海量信息,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海量信息缺乏科学的甄别能力,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和影响。因此,加强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关于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者普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如何掌握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问题[2]以及大数据自身潜在风险对育人工作带来挑战的问题[3];另一方面,对媒介信息接收、处理方式的变化、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化以及亚文化的兴起都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4],媒介素养不足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中缺乏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5]。对于如何做好全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界提出了相关现实路径。一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出发,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创建特色网站,搭建社区交流平台[6],与时俱进地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以短视频、微电影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7-8];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出发,要实现受众全覆盖成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有效覆盖,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9]。总体而言,以往研究重点围绕媒介、受众群体展开,鲜有研究从信息传播的视角进
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以全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语境特征及效应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全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从而助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全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语境特征及效应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 网 民 规 模达 10.79 亿 人,互 联 网 普 及 率 达76.4%;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截至同年6月,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用 户 使 用 率 分 别 为 97.1%、96.8% 和95.2%[10]。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开辟了人类生活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它通过算法技术精准把控用户信息,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化情感和思维方式,改变了社会文化的传播生态。因此,做好全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方位认识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语境特征,这是准确把握信息传播中的情感要素表达转化和传导的基本前提。
  (一)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语境特征
  1.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导致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去中心化
  虚拟性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之一。当前,互联网传播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但是这些信息存在的空间是虚拟的,存在的形态是无形的。传统媒体时代下,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其传播方式以自上而下为主,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明确,管控也比较方便。而全媒体时代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每个人都集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体,信息流动方式从传统的单向转为多向,每个人在信息流动中都可以成为“主角”,信息在
制造、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网络社会中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系统性的结构也带来了网络服务形态的多元化,去中心化成为网络社会中最典型的社会关系。
  2.网络思维的极简性导致信息传播的快速化
  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机,无论其外观设计还是操作方式,均体现出对极简的追求:无实体按键、多点触控屏、图标扁平化。微博、抖音等平台通过短文字、短视频改变过去传统纸媒长篇大论的叙事方式,使得信息获取更加快速、简便。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极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交互的速度,而冗长、繁琐的设计和表达方式逐渐被互联网思维所摒弃。因此,全媒体时代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快速地被用户看到价值,并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和传播,才有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3.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导致信息的传播情感化和评价两极化
  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传播主体间的多向互动,但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人人都有发言权所导致的信息真实性问题。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情感往往比道理和逻辑更容易影响大众,这就导致可靠性不足的言论能够凭借生动的描述拉拢大多数人。多数用户在信息的制造、传播中带有明显的情感化倾向,对信息评价缺乏理性标准,容易产生极端评价。从近年来占据网络平台热搜的事件来看,很多信息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和传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信息迎合了用户的情感和价值需求。热点事件最终往往引发一种“怪象”,就是真相和结果很少得到关注,却引来了海量互联网用户的两极化评价。很多流量博主利用这一特点,巧妙制造话题,使自己持续获得关注,达到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
  (二)全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影响效应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长期占据主体地位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对各类信息的筛选和议题属性把握具有相对的主导权,但这些媒体往往传播带有明显的公共性、重大性、主流化特点的信息,对个体的情感关照不足。而全媒体时代带来了各种思想文化与大众日常生活、生产消费、人际交往等场景的交汇交融,个人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的信息传播中,通常首先引发受众情感层面的反应,进而引发其对信息的发散性、“非理
性”的反应。因此,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中的个体情感因素日益凸显,用户的情感体验和反应在信息的传播、接受和反应、再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强大的技术优势满足审美体验
  纸媒、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由于其传播载体、技术应用的限制,在迎合用户不断增长的审美和情感需求方面具有局限性。在全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应用,一方面,各类新兴传播媒介通过大数据追踪人们的生活体验、审美认知和趣味爱好,提供视、听、VR动态仿真等多方位、具象化的信息呈现,从而让用户在信息传播中体会到感官和身心的愉悦;另一方面,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网络购物平台等传播媒介为用户塑造了更加完美的自我虚拟形象的全新体验,提供了情绪缓释和宣泄渠道。
  2.以时空距离的突破推动文化互动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单向度接受信息,极少有反馈互动,即使有反馈互动也远滞后于源信息发布时间,更鲜有持续的传播影响。全媒体突破了时空局限,并且能够同步、无边界、无阻碍地进行信息发布和传播互动。近年来,网络直播、线上论坛、线上演唱会等形式异军突起,观众可以使用弹幕进行实时互动,并进行主观指向的交流互动和评价打分,获得了具有“聚会化”“仪式感”的参与体验。这些实时性、跨地域性、主题性和社区化的信息互
动,为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成为文化互动传播的重要途径。
  3.以情感理念的交换实现价值认同
  网络信息传播中,情感共鸣是拉近传播主体与用户心理距离的捷径。当前,由于传播技术发达,用户对信息的关注点往往不在于事实本身,而更趋向于关注具有趣味性、独特性的情感化内容。有不同诉求的用户在网络社会中大多能够找到契合自己需求的信息,从而唤起用户的兴趣认同和情感归属,形成网络世界的情感价值共同体,进而在情感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支持、互动、再传播信息。所以网络世界是以情感为表层、理性为深层的传播世界,占据情感
的表层成为引导用户注意力进入深层理性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二、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移动端上网设备的高普及率,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且为大学生随时随地更新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难免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让大学生甄别复杂的网络信息,避免受到虚假、负面信息的影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多元价值冲突失序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开放的交流平台,不同地域、民族和个性化的文化都可以在此充分呈现。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开放,国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网上舆论格局日趋复杂,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已是大势所趋。相比传统大众传媒,网络世界的去中心化使信息发布者的层级下降,接收者地位上升,“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是麦克风”。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原创信息,也可以通过转发转载、浏览下载等方式传播信息,致使信息控制的难度增大,权威声音与网络争鸣已经成为新常态,这也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当某一负面事件在网络平台曝光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变成网络热点话题。在官方发布调查结果之前,网络上必然会有人或正向或负面、或有意或无心、或真正关注或蹭热度地发表相关内容,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往往会掩盖事件的真实原因。大学生热衷于关注网络热点话题,但受制于生活阅历、思辨能力有限等原因,面对网络众声争鸣的情况会被“带偏”。如何让主流意识形态在众声喧哗中唱好高校“好声音”,正向引导大学生思辨性地看待问题,无疑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隐形渗透风险激增
  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强国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与利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从技术、资源、信息、国际制度等方面建构了维持和支撑西方国家霸权的长效机制,并且通过互联网霸权输出的执政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强烈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西方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控制和垄断,间接地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影响。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具有极大的自由性、随意性、自主性,即使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通过技
术方式封堵了部分负面信息源,但具有较强隐蔽性的负面信息仍充斥在微博、抖音等公共社交平台,呈现“低级红”“高级黑”的显著特征,容易对甄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产生思想冲击,严重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危害着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同时,电影、游戏、书籍等文化产品也存在部分不良信息或思想观念的隐形渗透风险,使得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对抗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传播的难度空前加大。
  (三)话语权威弱化消解
  近年来,社交媒体正在以难以想象的创新力颠覆和改变网络传播生态,社交媒体平台的分层化和用户的分众化成为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抖音为例,抖音以“音乐短视频+直播+社区化运营”的模式,在国内短视频平台中占据主导地位,已拥有超过7亿用户。抖音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传播模式既有助于单个社会圈的形成,又可以让不同的朋友圈之间互相联通,实现自媒体与网友的互动,使信息传播呈几何倍数递增。此外,由于全媒体网络传播具有情感化特征,由私人或非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信息往往会被习惯性地认为已由他人验证的真实观点而被信任、转发,从而强化用户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理性思考和社会阅历,更容易被带有情感偏向和价值认同的信息所误导,形成错误的判断和观念。信息传播的分众化极易扰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话
语权困境,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群体盲目偏信于网络信息内容而对于学校教育产生质疑,严重地干扰了话语内容的自觉认同,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引导带来挑战。
  (四)师生互动难度加大
  当前,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网络成为重要途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一些教师的知识范围和更新速度已经落后于当前形势,他们未能用彻底的学理分析帮助学生回应现实问题、答疑解惑。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自身专业相关度较低的信息知识不了解,无法对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解答,可能会引发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质疑,并影响教师的传统权威,教师角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另外,网络使得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的边界日益淡化,这也带来了师生社会交
往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当代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交往意愿减弱,而在虚拟空间的社交互动增多。无论是信息传递方式还是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都推动着传统大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和交流方式的变革,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变传统的话语交流方式也迫在眉睫。
  三、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也为科学应对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主动适应全媒体发展的趋势和影响,科学研判把控高校思想动向,适势创新体制机制,以全媒体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铸魂育人的价值功能。
  (一)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科学研判和精准把控高校思想动向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阶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根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十分重要。要明确认识到,为了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依靠和利用好载体,尤其是“万物皆媒”的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主动“触网”,突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在时空上的局限,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估,抓住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和突破点,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供给侧改革”。面对日趋激烈的意识形态交锋,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保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不移、重点不变,才能有效应对错误思潮与价值观念的腐蚀和冲击。要及时帮助大学生分析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疑点与难点,引导和激励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定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共识。另一方面,要着力营造良好清朗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论场,为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全媒体的优势,不仅要主动了解和把握学生所关注的重点、热点和舆论点,还应采取讲授、启发、体验、互动等多元化方式,将知识、技能与价值观通过不同的网络渠道传输给学生,尤其是要将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深刻的理论内容通过不同形式的优化,深入浅出,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剖析和阐释,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加强对学生的全时段、全领域引导和教育,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形式让学生多途径感受到理论学习的生动性和深刻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到达率”。
  (二)推进教育管理模式变革,实现网络思政教育提能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1]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以推进大思政一体化建设”为目标,抓紧重塑和优化网络思政工作的顶层设计,推动思政工作的系统性变革。要做好网络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将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并纳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教学大纲,严格规范教材选用制度,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要系统梳理课程思政的核心内容,构建以思政课程、师德课程、专业课程、活动课程“四位一体”且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要充分挖掘各种教育场景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打造思政教育“金课”,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特别是要抓住大学生对于全媒体时代的新话语体系和互动交流模式具有极强依赖性的特点,不断创新理论输出
方式,充分利用全媒体融合平台,在为青年学生带来广泛的信息选择权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评判。在师资队伍上要专兼结合,打造大思政教育队伍。除专任教师外,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宣传、组织、学工、团委等部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和通讯员的作用[12],做到对大学生的全时全域教育引导。要优化网络思政工作评价机制,将师生在线上及线下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果、在各类媒体平台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等纳入网络思政工作评价体系,鼓励师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网络优质内容供给与沉淀。通过优化网络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体系、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队伍,推动大思政一体化建设,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引导效果。
  (三)科学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融共促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融共促。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其中强调的“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13],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充分履行各自在教育中的职责使命,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和其他各门课程隐性教育的作用,以课堂教学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形成协同效应,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最大“同心圆”。在全媒体时代,只有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打造数字化课堂,激活虚拟现实相融合的大思政课新生态,才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此外,要协调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学生思想引领中的作用。一方面,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载体,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以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开辟和运营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构筑隐性教育的阵地,使得新媒体既能够承载宣传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使命,也可以传播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以原创精品牢牢占据网络“育人空间”。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载体,美丽校园的建设需要重点考量校园环境、校园设施在育人中的作用,并以全媒体的形式呈现
和表达,创设更加丰富多元立体化的育人空间,以此构建“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四全”育人新格局,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四)建立教育主客体互信关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信任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或私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现象,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1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思想教育的话语权威性。对于教育的主客体而言,互信关系的建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话语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保证。因此,一要增强教育主客体间信任的内在自觉性。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的互信关系建立是以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为前提的,要通过提升教师对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依托信息平台开展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的调研,主动了解学生真实的所思所想所念,精准投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指导,提高信任度,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教师要利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信息化载体,使用学生能“入耳”的话语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各种互信关系、思想观点、教师主体形成是非分辨能力,通过自身判断,预防或者排除非信、伪信或者负信因素,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二要注重教育主客体间沟通的方式方法。教师要深化“爱”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协同”的混合关爱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大学生的社交媒体,在网络平台上平等对话、双向沟通,激发学生自信心,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教师要懂得维护学生的平等权利,既不能区别对待,又要保障学生的提问、质疑等权利,让其获得积极的自我尊重。
  (五)完善思政师资人才体系,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是关键。面向全媒体时代的育人工程,需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师全方位能力。第一,要注重发挥思政课教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他们在线上的思想引领作用。“政治要强”是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13]要求的首位,加之“高校话语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的各个环节不容许存在舆论飞地和法外之地”[15],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信仰,牢牢把住网络信息“总闸门”,防止有害思想、错误思潮入侵,守正创新地用好全媒体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宣传积极正能量案例、共同守望社会主义。第二,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快转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大思政课”教学理念,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微课、慕课、云课堂等媒介来打破教学空间限制,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辅助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引导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第三,要着力培养和锻造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少数”,即发挥明星教师、网红教师的“网络意见领
袖”作用,在关键时间、重点事件上主动发声,有效引领舆论走向,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时事政治或应对舆情事件,并有重点地针对不同学生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创业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做好思想引领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 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一学校或某一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一项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的育人工程。本研究基于信息传播视角分析了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语境特征与影响效应,并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导向、教育管理模式、教育主客体互信关系构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风险挑战的优化路径。然而,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其思想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特别是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潜在风险难以及时精准把握,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准识变、科学应变带来极大挑战。当前学界关于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典型经验研究还较少,对相关群体的思想动态变化的跟踪实证研究也不多,这为未来研究提供了空间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布超.全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53-55.
[3]冯刚.大数据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与突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2):1-7.
[4]李厚锐,朱健.媒介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8(2):71-75.
[5]韦立立.全媒体时代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3):20-22.
[6]林沛.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9):90-92.
[7]曾丽华.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5):94-96.
[8]金斐,徐仙君.全媒体时代基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6):123-126.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