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被提出来的,为了顺应国家提高GDP质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战略需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与计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涵盖十大领域,其中第2个领域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这一伟大强国战略的实施也对我国数控技术岗位产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所以数控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推广及应用也是在这个国家战略机遇期提出,本文将对数控技术现代学徒制在中国推行的前景进行论述。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意义
(1)概念。理论上来讲,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中的教师与企业中的师傅共同配合,在学校与企业两个地方进行联合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使之具备专业所需技能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的,因为传统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企业环境中,学生其实就是徒弟,学生与师傅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师傅手把手的将自己的技艺传授,徒弟通过学习,也成为师傅那样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学徒制参与的人员少,也就是师傅与徒弟之间的关系;计划性也很局限,教授什么,怎么教由师傅随性决定;受教育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及相应的考核非常单一,这些都由传授技艺的师傅说了算,可能一年出师,也可能三五年都不能出师。
(2)内涵。现代学徒制包含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学校与企业分工合作,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两者分别承担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学生通过系统的专业性学习,掌握该专业各项技能,并通过在企业的生产实践,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这与传统学徒制内涵的区别总结为两个复杂。一是参与对象的复杂,现代学徒制系统包含了政府,行业,企业,教师、师傅和学生(学徒)。二是制度的复杂,现代学徒制所涉及的制度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场地制度、学制制度、教学计划、考试大纲、试验大纲、实训大纲、考核制度、鉴定标准等等。而传统学徒制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所有的目的就是师傅把徒弟带好,带成才。
(3)意义。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达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通过推行现代学徒制提升了教学质量;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更好地掌握了各项专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企业通过现代学徒制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荒,发展难等问题,为企业稳定了职工队伍,创造了利润。所以现代学徒制成为了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工业强国战略的有效途径、对于国家人才战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学徒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学徒制起源
制度化的学徒制出现在中世纪的英国,是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的起源。现代学徒制所谓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讲,每个国家的各个行业都有自己本国特色的“学徒制”,这是一种人才培养的途径、这是一种生产文明的传承。传统的学徒制是由某个行业具有生产技能的“师父”直接手把手的将技艺传授给“徒弟”,徒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相关技能,从而达到毕业条件(所谓的出师),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可以说是早期的职业教育。1563年英国首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学徒制进行规范。
(二)学徒制的发展
在欧洲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的圈地运动,促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石,传统的学徒制难以大规模的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业从业人员,而现代化性质的学校教育性质主要是文化教育,而并不是专业技能教育。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如何调动学校与企业的力量,共同联合、校企合作来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当时教育界的一个课题,这就是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及的一个历史大背景。通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当时的经济格局来看: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在制造业领域均有更强的竞争力与话语权,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也是首屈一指的。不论是老牌帝国英国,还是现代制造业强国德国、瑞士都深刻的告诉什么,一个国家需要经济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大规模培养。所以不论世界如何变化,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都不会停止,不论是西方的经济强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学徒制都是一种必然要求、不二的选择。
三、现代学徒制在中国的现状
在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教育与企业两根线。学生在学校里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初步掌握相关专业基础技能,进入到工厂中之后,跟随师父进行岗位学习,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技师。学校里虽然有实践性质的课程,可是学习气氛与学习环境仍停留在校园,学生没有学习的压力与动力,技能掌握的好坏都不直接影响着就业,学生有着很大的主观能动性,想学好的就会通过图书馆、课堂学习、工厂实习、校外培训加强专业知识能力。
高职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逐渐推行主要源于国家发展制造业的需要,由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企业、工厂的对外扩张,这便需要大量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才。而通过传统学徒制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解决招工难、招工质量不佳的问题,便积极与职业院校合作,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提供一些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培训设备,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并评价人才质量。职业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创新合作的模式、如何在合作中达到共赢,。现行的模式主要是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组建“冠名班”、“订单班”等。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现代学徒制开始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逐步向内陆蔓延,开始为国家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中国的现代学徒制是在2011年提出来的,当时是为了适应中国制造用工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趋势,适应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培养大批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高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战略。国家教育部在2015年6月发文推动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与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其中试点企业8所,试点高职院校100所。为实现“中国制造人才战略”而推行现代学徒制势在必行。
四、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在中国的前景展望
数控技术属于工业行业机械加工类的先进制造技术,对数控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腾飞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展望未来,如果我国稳步推进数控技术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实施,那么将为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巨大的人才宝库。主要前景如下:
(一)优化教育资源,节约企业成本
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校与企业通过合同明确各自在人才培养的权利与义务,并努力构建一种公平、合理、高效的合同关系。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可以偏重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这样就减轻了学校的硬件投资负担。对于企业而言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费用等相关费用。学校还可以通过订单班等灵活的校企合作形式,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二)缓解就业矛盾,提升就业质量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严重脱离行业、企业的现实,所培养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要,学生在校学习知识不扎实、各项专业技能掌握不够,所以在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作业环境,需要企业再一次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方可进入到工作岗位上从事技术工作。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很多人因为经济条件、就业能力等限制,不能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或者虽然从事了本专业的工作,可是因为专业不够扎实,而影响其在企业中的职业发展。现代学徒制一定意义上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生的就业矛盾,毕业就等于就业,就业就是专业对口。
五、结语
中国的现代学徒制目前还是国家教育部的一个重要试点工作,在实施的過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类型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许多企业参与性不高、对与企业及学生的激励措施过少、国家资金投入不够、学校层面不认真履行与企业的合作协议等,国家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就是期望通过试点找到各种暴露出的问题及其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现代学徒制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与规范、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需要学校紧密围绕学生与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总之,中国的现代学徒制是为“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服务的,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支撑。中国的“现代学徒制”的这条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汤百智,吴立勋.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建立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2]李时雨,刘渝.中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0).
[3]李果地.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国际比较研究.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4]樊陈琳.现代学徒制:我国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4).
[5]杨继秀.现代学徒制下的会计仿真教学实践研究.现代经济信息, 2015,(15).
项目:2014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14GZ004)
作者简介:史洪松(1983),男,江西新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