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4-04-10 11:24  

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拥有的国有资产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大幅提高。但是一些高校国有资产仍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不太重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与价值,导致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偏低。要加强对高校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必须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效果给予科学评价。


1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l.1贯彻国家政策法规的需要


199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就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要求“有计划地建立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制度,科学评判企业经营效绩”。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行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为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亟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1.2投资者评价投资的依据


尽管公立高校的主要投资者仍然是政府,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业已形成。一方面,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利于政府对投入的教育资源进行分析,判断其投入是否合理,从而决定今后如何投资及投资程度;另一方面,对于其他投资主体,只有在了解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水平,才会在决定是否投资某所高校以及投入多少。再如,对高校债权人银行来说,可以分析出高校的付息能力与还本能力,以决定对高校的支持程度。


1.3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源于管理水平提高的无止境性。如果高校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利用,资产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就会增大教育平均成本。世界银行曾认为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室和实验室的利用率在60%以下。


随着国家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和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推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设立资产配置标准,严格预算编制,加强采购论证,科学组织采购,强化开放共享,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水平。高校国有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也是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涉及内容广泛,在构建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时,不可能选用单一或少数几个指标,而应建立科学的多指标体系。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点是高校资金投入后产生的效果、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方面的产出。既要考虑评价对象的差异性与特殊性,也要考虑高校资产管理的共同性与可比性,从而建立可比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在设计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客观性。由于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要确保不遗漏、不重复,能客观反映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总量、构成、效果及其关联性与因果性,以全面、科学、准确和权威地反映高校资产管理的真正水平。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应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使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设置不仅数量适当,而且评价客观。


(2)可比性。可比性的涵义是高校资产绩效考核结果的可比,包括不同高校之间的可比性和同一高校不同时期的可比性。不同高校的可比性,称为统一性;同一高校不同时期的可比性,则称为一贯性。统一性强调的是横向比较,一贯性强调的是纵向比较。


(3)系统性。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以资产的优化为目的。因此,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能全面反映资产利用状况、办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从多个评价层次、多个评价角度反映高校资产管理绩效的全貌。


(4)层次性与重点性。在设计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分出层次,能够全面、科学、准确和权威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绩效管理水平。但考核指标体系也要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不能选取过多指标,而要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5)合理性与简化性。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注意指标之间的关联与衔接的合理;要尽量简化指标,并使评价过程与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简便易行。


(6)可操作性。要保证每项考核指标获取数据的方便性或通过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数据,并且所得到的每项数据必须是可验证的。可得与可验证是可操作性的根本保证。


(7)科学性。增加客观性评价指标,减少主观性评价,充分征求业内领先者与专家意见,用科学理论做指导,用超前理念做引导,用先进标准做示范。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提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案。该指标体系分为定性考核指标(占30分)与定量考核指标(占70分)。


3定性考核指标


定性考核指标可分为组织保障性指标(占20分)和影响性指标(占10分)


3.1组织保障性指标


(1)领导作用(5分)。该指标反映校级领导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常重视得5分,重视得3分,一般得1分,不重视不得分。


(2)组织结构(3分)。反映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年龄梯次是否合理,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先进得3分,合理得1分,不合理不得分。


(3)管理理念(2分)。反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思想的指标。先进超前得2分,常规有效得1分,落后平庸不得分。


(4)投入依据(5分)。主要考核学校资产采购程序是否正规,投入是否规范合理,投入方向是否符合需要[1]。科学得5分,比较科学得3分,一般得1分,不科学不得分。


(5)约束机制(3分)。学校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和科学管理标准的情况。完善得3分,一般得1分,形同虚设不得分。


(6)激励机制(2分)。反映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建立激励机制并发挥作用的情况。有机制且发挥作用得2分,有机制未发挥作用得1分,没有机制不得分。


3.2影响性指标


(1)主体满意度(7分)。校外评价主体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债权人、校友等;校内评价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等。非常满意得7分,满意得5分,比较满意得3分,一般得1分,不满意不得分。


(2)同行认可度(2分)。反映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在其他学校中的认可度。充分认可得2分,基本认可得1分,不被认可不得分。


(3)学术声誉(1分)。是反映学校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学术交流水平的指标[4]。得到认可得1分,不被认可不得分。


4定量考核指标


定量考核指标可分为规模性指标(0分)、效益性指标(40分)、内生性指标(10分)。定量考核指标的评分标准需要根据所在地区高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宜采用按排名情况划段评分,不宜采用按地区平均数值。


作者:黄曦施,赵善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江苏无锡21415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