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科类《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24-03-29 15:58  

  摘要: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强的学科,精品课程的建设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从实训室建设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改革,探索建设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


  关键词: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为必修课,由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既是职业素质课程,也是岗位能力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广大口腔全科医师必备的专业课程,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及口腔执业医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所有考试科目中占有30%的分数比例。该门课主要介绍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和儿童牙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课程的培养宗旨是:懂理论、重实践、知发展、求创新,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口腔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可以独立处理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并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开展口腔内科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循证医学思维逻辑,树立严谨的科学观及爱伤理念,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基础知识要讲清、重点难点要讲透、延伸知识要讲到。要求学生能做到:理论知识会运用、基本技能会操作、基本问题会解决。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力求让学生掌握口腔内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可以胜任基层口腔医疗机构就业岗位的口腔内科工作的岗位要求,对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诊断和处理能力,可以辅助口腔医师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和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我们通过对《口腔内科学》的课程标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网络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相关建设,创建省级精品课程,形成了自身的课程特色。现将我们的建设经验分享如下。


  1教学体系方面


  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立个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医学专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为行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实用性,根据社会需要、行业标准、专业特点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


  《口腔内科学》总学时170学时,理论学时70,实训学时100,同时安排16学时线下优质在线资源学习时长。理论与实训学时的学时比近2∶3,具体实训项目见下表。


  2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要保持合理的梯队结构、职称结构和人员结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全面提高课程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的教学队伍。课程专任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全部在口腔医疗机构结合临床工作,有计划按比例选派中青年教师前往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参加专业学会及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储备;定期举办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同时,学科重视与医院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思维带入课堂,并与专任教师集体备课,增加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与促进。


  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1)创立新型教学模式: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印象不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低[2]。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参与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加强自主性学习;以病人为中心,引导兴趣性学习。


  (2)鼓励教师多收集、积累临床病例资料,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临床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实训环境。我校现口腔实训中心资产1800余万元,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口腔标准化头模室三间,共有头模120台;建有口腔医学综合实训室1间,口腔综合治疗台15套。同时购置了根管治疗仪、牙周治疗仪、根管显微镜、口腔激光治疗仪等实训设备。同时,拥有40余家口腔医疗机构作为见习、实习的基地,为学生口腔基本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4)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训考核,监考实训操作的学习过程。过程考核主要体现在实践技能的考核上,每次实验课结束后进行模型打分、讲评,期末集中进行实验考核一次。


  (5)特别设置实训项目开展情境式教学,通过病人和口腔医生角色的扮演,让学生感受临床医生诊疗的过程。在学生中三人為一组,分别扮演口腔医师、口腔助理和病人,随机抽取深龋、急性牙髓炎、牙周炎等六项口腔内科常见疾病项目,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练。学生互相进行演练,在实训操作的同时也体验了病人的心情,通过换位思考,也培养了学生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医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爱伤意识的建立,并有助于增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6)口腔内科学“岗证训合一”的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为蓝本修订口腔内科学授课计划,将考点全部纳入教学计划。并针对实践技能考试规定的技能操作项目,督促学生反复训练。


  (7)组织教研室教师与行业专家合作编写配套教材,供口腔医学专业使用,使教材契合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


  4加强教学质0KHYR96e+EJ2GChKddz1yIvNqI3OlEzEDs6WZfhboTk=量监控体系建设


  坚持系部领导听课、教研室主任和教师听课制度,使系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能充分了解每个教师的业务知识、基础理论和教学能力水平,以便分类指导。教研室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评教、评课活动,实施教研室老师和实验员集体备课制度。学期末通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反馈意见,定期到实习基地检查教学,将学生的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参考。


  5建设《口腔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


  将课程教案、课件、练习题、典型病例、部分教学录像视频、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资源上网,满足网络教学需求,并不断完成课程建设。课程教师将每个模块的疾病的主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并结合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不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应对各种考试,还能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3]。


  同时选取目前慕课平台的优质课程资源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外完成课程的学习并进行考核,后台获取学生的测试分数计入平时分。课程教师开通学习平台开展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项目,为师生互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医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学科,从业资格标准高,需要学生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4]。作为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了解时代发展的特点,主动学习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教学观念[5],学生在校期间应督促其认真学习,夯实基础,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