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课程内容繁杂、知识量大,难以记忆,有些章节既不易懂,又很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用现代教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我们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微信”就是其中的一种,微信在师生间搭建起网络平台,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微信平台
微信是即时通讯服务的聊天软件。在有网络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微信可以免费与好友进行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传送等功能,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微信的信息传递快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价格便宜,随时随地可以互动。微信的传播与交流简易、现代,得到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认可和追捧。
二、微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时教学互动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互通信息,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使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在儿科护理课堂教学之余运用微信达到师生、护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及时解决护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儿科护理难题。在微信中,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相互添加朋友,通过微信发送语音信息,视频,图片和文本,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老师会及时给出答复。老师在每一章节课后通过微信布置作业,护生在课后通过微信电脑端下载、完成家庭作业,通过微信发送给老师,老师通过微信接到作业后,认真批改,在word文档中用不同颜色标注,以及用批注提醒护生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标注,然后再通过微信发送给护生,这样护生就可以通过微信的作业交流获得对知识的有效把握。护生也可以吧不懂的儿科护理问题发在微信公共号上,老师解答后大家共享,这样其他同学有需要的也可以得到帮助。微信还可以将儿科护理最新研究进展推送给微信朋友圈,拓宽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加深了大家的感情。
(二)教学资源共享
儿科护理教师在充分备课后,整合网络上儿科护理资源,把每一章节的思维导图、微课、PPT、相关的护士执业考试模拟题,历年真题,重点、难点、常备考点、儿科护理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药物配伍及用药剂量,小儿各个时期的营养,辅助食品添加,预防接种等,列成口诀上传到微信平台,可以解决护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不足,在课堂上容易忽略大量信息,有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和难懂,老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全部讲透彻,护生可以在课后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复习。儿科护理学资源共享不但为广大护生的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而且资源共享也可以完善学生对资料的积累,提高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护生也可以把优秀的学习资源发送给朋友,或者在其他微信、微博、公共号里面共享,达到传播知识的作用。
三、微信在教学中的优点
(一)扩展有限的儿科护理课堂教学
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完全消化吸收,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允许教师对儿科护理知识面面俱到地讲述。微信打破了实间和空间限制,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不足,克服了面对面的心理害羞因素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互动;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8小时以外持续,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效。教师对护生的指导不仅仅限制在课堂45分钟,护生可以在空闲时候,随时随地抓住零碎的时间学习儿科护理知识,微信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生活不再是负担,而是让护生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
(二)微信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
微信符合护生对新鲜事物追求和好奇心,护生乐于接受。微信里面有很多mp4,健康教育等视频节目,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的结合,把深奥的儿科护理知识融汇在视频节目中,寓教于乐,让护生在愉快的心情里面牢固掌握儿科护理知识。利用微信辅助学习的个性化方式,很容易的就能把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可以将儿科护理学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从而增强每个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护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网络的虚拟性让教师和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相对于儿科护理课堂教学对大班教学学生发言的限制要求,微信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护生不再拘束和紧张,各抒己见,自由发言。培养护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护生在微信中和老师和同学之间互动,学习了在生活中和别人沟通的能力,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三)微信辅助教学促进儿科护理教师的成长
通过微信辅助教学,教师首先认真学习微信基本知识,可以对微信很好地运用。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分享给其他儿科护理教师群,收集更多人的智慧,获得更多的儿科护理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刻苦钻研儿科护理知识和拓展知识,成为学识渊博、优秀的教师。
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有效地对传统教学模式以补充。在没有得到大规模扩展以前,传统教学仍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效率高、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有效完成儿科护理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使用微信辅助教学只是实现更好的儿科护理教学成果的手段,而不必片面扩展其影响力,在学习中合理发挥微信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儿科护理教学活动中收到最大效果。
总之,基于微信的儿科护理教学方法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作为传统教学辅导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或设计,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来自《上海护理》杂志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