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02~2010年的全国数据,通过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不同部门的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在产业关联结构、产业性质和产业波及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制造业和工业的关联度更强也更稳定,信息服务业表现出向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过渡的趋势,而信息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19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信息化水平,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化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自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以来,信息产业和工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和新的发展模式。信息产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第四产业,其子产业部门包括了传统三部门产业体系下的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不同性质的产业部门在经营模式和经济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预期将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这种影响差异的存在性及变动趋势的检验,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进两化融合发展。
1文献综述
大量文献表明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相关产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3],而信息产业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产业间相互联系[4],促进产业融合发展[5]。企业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获得成功[6]。进一步地,一些学者通过计量经济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如徐升华和毛小兵[7]检验了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Antonopoulos和Sakellaris[8]指出ICT产业对希腊的经济增长,尤其是金融等行业有重要促进作用。邵宇开等[9]证实地区信息化指数与经济增长指数之间存在强相关性和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研究表明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存在国家和地域差别,如Dewan和Kraemer[10]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业投资的生产率回报存在显著差异。Dedrick等[11]的最新研究表明IT产业投资的生产率效应已从高收入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开放国外投资等手段提高IT投资的生产率效应。而Ioan和Raluca[12]及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13]都指出中国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周勤等[14]指出不同省份信息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另一些研究则探讨了信息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信息基础设施[15]、软件产业[16]以及软件服务业的地区差异[17]。但这些研究仅从单个产业部门出发,没有对不同部门间的影响差异进行探讨。
另外一些学者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法探讨了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王宏伟[18]指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有重要作用。徐丽梅[19]指出我国信息产业是中间投入型产业,对上下游产业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王钢和王欣[20]根据1992~2008年全口径投入产出数据,讨论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盖建华[21]认为信息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很强,但整个信息技术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Xing等[22]通过投入产出法对ICT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测量。景曼[23]指出电子信息产业的不同部门对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别。
相比而言,计量方法比较简便,但主要是通过变量间总量关系的拟合反映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难以充分刻画其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投入产出分析则从具体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更加细致地反映其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结构和影响。整体上这些研究主要从产业部门整体出发,很少从信息产业结构的角度去探讨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效应差异。因此,本文将借助投入产出分析法,从信息产业内不同产业部门的角度去分析其经济效应的异同及变化趋势。
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投入产出分析法
投入产出分析法由美国经济学家Leontief提出,该方法在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对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分析,刻画各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比例关系。投入产出表分别用行和列表示各部门的产品产出和使用关系,依据“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和“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两大平衡关系构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整体结构。使用者通过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等参数来分析不同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
22指标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概念内涵以及分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两类。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分别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表示信息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表示信息服务业。
23数据来源与处理
我国从2002年才开始在投入产出表中统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数据,因此本文选择2002~2010年间的四份投入产出(延长)表进行了重新编制,并通过Excel和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在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将“其他制造业”和“废品废料业”合并为“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废品废料)”,共41个产业部门,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在处理数据时,将其余三年投入产出表中两个产业的数据也进行了合并。
3信息产业投入产出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在投入产出分析法中,信息产业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产业关联、产业性质和产业波及效果三个方面。
31产业直接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分析,反映产业部门之间直接的产品和技术联系,包括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两个指标。直接消耗系数又称为后向关联,反映一个产业对为其提供产品、技术或服务输入的产业的影响。系数越大,说明在生产中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直接需求和消耗越大。
aij=xijXj,(i,j=1,2,...,n)(1)
式(1)中,xij为i部门提供给j部门使用的产品/服务数量,Xj为j部门的总投入数量。
直接分配系数又称为前向关联,反映一个产业的产品分配给其他产业作为中间投入的比例。系数越大,说明本产业的产出直接供给该产业部门生产所需越多,推动作用越强。
rij=xijXi+Mi,(i,j=1,2,...,n)(2)
式(2)中,xij的含义如式(1),Xi为i部门的总产出数量,Mi为i部门的进口数量。
为更好地度量信息产业不同部门与其他产业之间直接关联关系的强弱,将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按照高低进行排序,并根据001和01两个阈值,将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分为弱关联、一般关联和强关联三个等级,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信息制造业中不同关联强度的产业数量比较稳定,其后向关联中的一般关联和强关联的产业数量长期高于前向关联,说明信息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强度更强。而信息服务业无论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其强关联和一般关联的产业数量在2005年之后均出现明显下滑。同时其前向关联中的一般关联和强关联的产业数量长期高于后向关联,说明信息服务业的前向关联强度更强。
从两个子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来看,其关联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并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信息制造业的前后向关联的强关联产业都是其自身,而且其对信息服务业的后向关联一直都是弱关联,但这种关联强度一直在增加。信息服务业对信息制造业的消耗系数要高于自身,但随着前者的不断下降和后者的不断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已非常小。同时其对信息制造业的分配系数长期低于自身,但两者都保持着稳定增长。
从两者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来看,两者前后向关联产业都以制造业为主。信息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比较稳定,主要包括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产业,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得到显著增长。
而信息服务业无论是前向关联还是后相关联产业,制造业的比重在降低,服务业的比重在上升。
32产业性质分析
进一步可以通过计算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来反映产业性质[19]。中间投入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投入中来自其他产业的中间投入所占的比例,反映了其对上游产业的总体带动能力。
Ij=∑ni=1xijXj,(j=1,2,...,n)(3)
中间需求率是各产业部门的产出用于中间使用的部分在总产出中的比例,反映了该产业部门作为其他部门中间投入的比例。
Oj=∑nj=1xijXj+Mi,(i=1,2,...,n)(4)
如表2所示,信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远高于信息服务业,并略有增长;信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下滑趋势明显。同时信息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一直高于中间需求率,这说明信息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需求强度要高于其被需求强度,而信息服务业则相反。
如图1所示,以中间投入率为横轴,中间需求率为纵轴,05为分界线,构建产业性质矩阵。其中I区域为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其产出主要用于中间投入;II区域为中间投入型产业,既为其他产业提供中间产品,也需要大量消耗其他产业的产出;III区域为最终消费型产业,产出主要用于消费,而且大量消耗其他产业产出;IV区域是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其产出主要用于消费,但对其他产业的消耗较少。
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来,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表现出明显趋势,其中间投入率相对稳定,而中间需求率不断下降。这说明软件产业的生产模式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而产出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其产品用途从生产消耗为主转变为最终消费为主。与此同时,信息制造业则比较稳定,长期处于中间投入型和最终消费型产业的分界轴附近。其中间投入率相对较高,对其他行业产品和服务需求较高,这反映了制造业高物质消耗的特点。总体而言,两个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基本上都大于05,说明这两个产业部门均属于产业链中游,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发展存在重要影响。
33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效应又称为间接关联,通过计算影响力与推动力两个系数来反映某个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拉动和推动作用。
影响力系数为各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时所引起的完全投入量与所有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引起的完全投入量的比例,反映了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为了避免传统算术平均法引起的偏差,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经济地位进行加权处理[24],本文采用了增加值加权法。影响力系数为1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消耗越多,拉动力越强。
F*j = ∑ni = 1bij ·ZJZi ∑ni = 1ZJZi 1n∑nj = 1∑ni = 1bij ·ZJZi ∑ni = 1ZJZi (5)
推动力系数是各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时所进行的完全投入与所有部门平均的完全投入的比例,反映了该部门受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推动力系数同样以1代表行业平均水平,系数越大表示其他部门对该部门的消耗越多,推动力越强。
E*j = ∑ni = 1dij ·ZJZi ∑ni = 1ZJZi 1n∑nj = 1∑ni = 1dij ·ZJZi ∑ni = 1ZJZi (6)
如表3所示,无论影响力系数还是推动力系数,信息制造业都大于1,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信息服务业则相反。在同部门两项系数的比较中,两个部门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长期高于推动力系数,说明其产业波及效应以拉动力为主,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信息制造业则完全相反。从变动趋势来看,信息服务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系数整体在减弱,而信息制造业则整体在上升。
如图2所示,以推动力系数为横轴,影响力系数为纵轴,1为分界线,构建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矩阵来分析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按照赫希曼判别标准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其中I区域为最终制品型产业,II区域为中间制品型产业,III区域为中间初级品型产业,IV区域是最终初级品型产业。
其中信息制造业长期处于中间制品型产业,同时具备强辐射性和强制约性,对上下游产业的供需都有较大作用,是国民经济增长最敏感的产业,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信息服务业则长期处于最终初级品型产业,其对其他产业的辐射性和依赖性都较弱,产业发展的独立性较强。
4结论与建议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这些研究主要从信息产业整体的角度出发,很少关注信息产业内不同性质产业部门的影响差异。因而本文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探索性地对信息产业内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的差异性及变动趋势进行刻画。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和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
(1)从产业关联关系来看,在过去10年间,无论前向关联还是后向关联,主要关联部门都是制造业部门,这说明制造业是与信息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部门,证明了我国走两化融合发展道路的合理性。从关联度的变化趋势来看,信息制造业与制造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保持相对稳定,而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部门的关联度在下降,与服务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度在上升,尤其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2)从产业性质来看,两个产业部门表现出显著差异。信息制造业的发展较为稳定,长期保持中间投入型产业特征;与此相反,信息服务业已逐渐从中间投入型基础产业过渡到最终消费型基础产业,说明其产出结构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从中间消费为主逐步转变为最终消费为主。
(3)从产业波及效应来看,信息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其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而信息服务业的相关系数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并在逐步减弱。
针对上述信息产业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效应特点,可以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增强信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两化融合发展:
(1)大力支持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信息制造业的发展既是信息化也是工业化的一部分,可以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借助国际产业转移潮流,大力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转移,另外一方面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提高产业附加值,立足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调整软件产业发展结构,提高其对其他产业部门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一要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二要加大对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软件的政策扶持,提高传统行业产出中的信息含量;三要优化软件信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引导发展。
(3)促进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和扩散,带动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作者:牟锐等 来源:软科学 2015年4期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