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引导我国教育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4-22 10:22  

  摘要:顺利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正确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的引导。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价值导向,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支持性资源”。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在全社会、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立德树”“教育公正”“教育创新”“教育仁爱”这五大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应当将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设计、社会舆论引导、国民教育价值认同。


  关键词: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创新;教育仁爱;教育制度;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4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20)01-0071-(12)


  DOI:.2020.01.007


  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而要顺利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正确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的引导。科学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究竟能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起怎样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倡导哪些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如何将这些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融人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设计、社会舆论引导、国民教育价值认同?探讨这些重要问题将有益于我们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不迷失所要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实现伦理自控、道德自觉。


  一、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正确的


  教育伦理道德引导


  教育是开启民智、承继文明、培养人才,为国家和民族开辟更加美好生活的神圣事业。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和社会全面进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中国和世界都处在极其复杂的发展背景下,各种教育价值观念砥砺碰撞,各种教育利益关系冲突对立,我国的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伦理道德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育活动陷入一系列伦理道德误区。例如,在教育事业根本目的上,较多关注社会发展对实用型人才技能的急切需要,重视教育工具价值的实现,较少实际关注青少年道德理想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忽视教育事业以智求善、促进生活幸福这一根本目的价值的实现;在学生培养目标上,急功近利,唯分数、唯升学、唯就业,重智育轻德育,忽视立德树人,以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代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在一段时间中对乡村教育、贫困地区、偏远山区教育资源投人相对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明显;在教师的评价、培养和管理上,不少学校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唯文凭、唯论文、唯项目、唯帽子,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严重,违背客观教育规律,脱离实际,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层层加码,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挫伤了许多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主体积极性:在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上,有些教师专业知识不思进取,吃老本,不少学科教材陈旧,知识体系老化,教育方式因循守旧,不能与时俱进、因材施教、锐意创新,有的学科教学千篇一律,统制过死,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创造空间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关系上,极少数教师师德失范,不能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严重损害了教师的良好道德形象,也有极少数顽劣学生不服管教,辱骂、殴打甚至杀害教师,少数家长无原则袒护孩子,无端攻击教师,甚至有一些不良网络自媒体,一味抹黑教师职业群体,对教师实行网络暴力。如此种种,正呼唤我们用科学合理的新时代教育伦理核心价值理念来加以引导,努力走出教育伦理道德困境,走上健康的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之路。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一方面继承我国几千年来优秀教育伦理传统,积极吸取国外有益的教育伦理道德因素,是教育客观规律和道德文明诉求的统一,体现了人类教育领域最宝贵的道德智慧:另一方面直接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道德诉求,对教育活动根本价值目标、社会教育理想、教育伦理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行为提出了合理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支持性资源”。


  教育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精神,是通过使人们辨明教育领域道德是非善恶的方式,来把握教育发展的伦理方向,促进教育事业文明进步。马克思指出,人把握世界,或者是借助于理论思维,或者是通过不同于科学方式的其他方式。从科学上、理论上把握世界,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教育倫理道德借助“精神一实践”的方式,以教育价值目标、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范、教师道德评价、教师行为禁忌、教育道德命令等方式来调整社会教育制度和政策,协调人们的行为和利益冲突,从而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和有效开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价值导向。每一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它本质上是一种与人的教育利益相关的道德活动。我们要建设的教育现代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育现代化?是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务、广大人民都满意的教育现代化,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广大人民得益甚少的教育现代化?究竟要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什么标准的人?是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是“有知识、没德性”“有文化、没素养”“有技能、没品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教育伦理道德本质上是引导人们追求人格和德性的完善,实现生活文明和普遍的幸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善。他说:“什么是教育之善?答案很简单——教育造就善的人,并且善的人行为高尚。”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他特别指出:“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在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理念,指导人们正确处理教育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对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的现代化起根本的价值导向作用,以保证教育现代化根本价值目标、路径的合道德性和正义性。反之,如果只讲教育技术和规模的现代化,不讲教育目标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只讲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不讲教育资源分配的公正;只讲拔尖优秀人才的精英培养,不讲广大民众及其子女的优良教育,那么,这样的教育现代化势必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上邪路。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越是向前发展,越是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的正确价值引导。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以具体教育(或教师)道德原则、行为规范和要求的形式,向从事教育领域工作的领导干部、教师和其他从业人员指明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自己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自觉调节教育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和道德冲突,营造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和教育秩序。教育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往往错综复杂,如果不建立一套与教育实践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来作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教育职业活动就会失去社会共同认可的道德支撑,造成教育活动的严重无序。大量实践表明,为了使教育活动正常、健康、有序地进行,不仅应当“依法治教”——需要依靠代表“社会公意”的教育法律法规,借助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协调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和基本秩序,而且应当“以德治教”——需要代表“社会公利”的教育伦理道德,借助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力量来协调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和基本秩序。黑格尔说:“道德的观点,从他的形态上看就是主观意志的法。”从根本上说,不仅良善的教育伦理道德能启迪教育工作者的内在道德良知,激发人的道德自律、自觉,而且正确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还是制定和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的合理根据。一旦教育工作者能自觉接受和认可正确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把“外在要求”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和“内在律令”,就会在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内驱力,是教育活动有效性和利益最大化的保障机制。教育活动是塑造德性、塑造灵魂、塑造心灵的高尚职业和神圣劳动。在教育工作中,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平等、教育自由、教育民主、教育仁爱、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创新进取、诚实守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原则和规范,就能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受到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激励,使教育管理合情合理,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教学劳动、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最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一致的精神道德关系,使教育和教学劳动取得最好的效果。反之,不讲教育伦理道德,让轻视教育、漠视教师、急功近利、偏爱学生、师德失范、欺骗伪善、因循守旧、恶性竞争、独断专横等在教育活动中大行其道,必然大大降低教育劳动的成效,严重损害教师、学生个人的教育利益和国家社会的教育利益。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伦理道德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性资源”。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建设正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支持性资源”。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以原则、规范和要求的方式向人们表明什么是教育中的“善”,什么是教育中的“恶”,怎样做是“应当的”,怎样做是“不应当的”。大力倡导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有益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协调教育中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选择最合理的教育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大大减少种种不道德因素造成的无谓内耗和磨损,尽力提高教育效益,充分调动教育活动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必定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


  二、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引领


  中国特色教育伦理道德体系是由一系列核心价值理念规定的教育伦理原则、规范、范畴、禁忌、命令、要求构成的。其中,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在整个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它们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现代化的根本道德诉求,表现为全社会、全民族最重要的教育伦理共识,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新时代最基本的教育伦理精神和教育道德灵魂:另一方面,它们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可以作为教育伦理中的道德原则,成为人们正确处理各种教育利益关系所遵循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准则,统领和支配教育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其他要素,具有广泛的道德指导性和约束力,是整个教育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回顾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70年来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积极汲取国外教育现代化建设有益的教育伦理道德经验,深刻领悟我国教育现代化对教育伦理道德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诉求,笔者认为,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在全社会、全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创新”“教育仁爱”这五大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


  1.尊师重教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尊师重教既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国家现代化战略决策,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根本价值追求。它是教育事业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统一、政治诉求与伦理诉求的统一。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師,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尊师重教,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教师的“三个地位”,这是我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伟大事业进程中必须倡导和落实的首要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


  尊师重教,这是在国家治理的最高层面对全党、全社会、全民族提出的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既强调教师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又倡导“天、地、君、亲、师”,给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为提高广大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调节下“拜金主义”“工具理性”和“道德独断论”的影响,教师的实际社会经济地位和职业人格尊严受到严峻挑战。比如,在教育活动价值目标上,存在把教师仅仅当作实现某种教育目的的纯粹工具倾向,而忽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活幸福的目的价值。不切实际的考试成绩、升学率、就业率、论文数量等要求,使教师道德尊严受到损坏。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忽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存在把教师仅仅当作服从和监督对象的倾向。仅仅把教师放在“严加管束”的地位,损害了教师的主体积极性。在社会舆论评价上,常常片面强调教师的“园丁”“蜡烛”“人梯”的职业道德责任,忽视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应当享有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诉求。通常只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往往没有倡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同样应当“尊重教师”“爱护教师”,造成教师的道德义务和正当权利失衡。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极个别顽劣学生和无良家长恶意谩骂、暴力殴打教师,甚至行凶杀害教师的恶性事件,使教师的道德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受到极大的挑战,产生极其恶劣的道德心理影响。在师生矛盾冲突中,无原则地一味偏袒学生,不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真正的良好教育就会毁于一旦。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事业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培养新人的神圣责任,承载着人类的美好理想与希望。重视教育和尊重教师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真正重视教育事业,必须尊重每一个教师。“尊重”人是一项重要的“道德律令”。在道德上尊重一个人是在工作上要求一个人的前提。康德深刻地指出:“不論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在现代教育职业活动中,教师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一方面,教师作为特殊重要的职业人员,担负着传承、传播、创造人类有益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努力培养青少年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是具有完全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公民,享有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劳动中追求、实现正当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通过自己辛勤的创造性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的权利。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希望在他人看来是重要的内心期待。尊重教师,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积极性,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艰巨而复杂的教育劳动效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内在自觉性。真正好的教育效果,不可能在侮辱教师、轻视教师、使役教师、损害教师的道德氛围下产生。只有包括学生、学生家长和全社会尊重教师,使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获得他人、社会和自我的价值认同,自觉把认真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本身当作一种善的道德追求,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产出最良好的教育劳动成果。


  “尊师重教”这一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在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不渝地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国计民生的突出重要地位上,确立“国家发展必须依靠教育,重视教育必须尊重教师”的信念。在我国当下具体社会条件下,认同教育重要性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尊师才能重教、重教必须尊师的人还不多。“尊师重教”这一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要求我们把尊重教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伦理原则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尊重教师包括作为职业群体和个体的名誉、尊严、威信在内的道德人格;尊重教师的正当权益诉求,在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尽量满足教师与自己的劳动贡献相匹配的工资待遇、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等个人物质和精神利益需求;尊重教师的教育民主和自由权利,尊重教师享有的民主管理权、监督评议权以及遵守国家法律和教育规律基础上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自由选择权;尊重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像社会的其他成员一样,教师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神圣不可侵犯。


  2.立德树人理念


  立德树人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根本,也是引领中国教育现代化健康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育伦理核心价值理念。立德树人,又称教书育人,它要回答我们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在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中外优秀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外教育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我国,“立德”指树立德业;“树人”指培育人才,只有立德才能树人。《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其最高目的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德行,能服务天下,以济苍生。在西方,柏拉图较早提出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是“求善”。现代教育学理论创始人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目的是培育人的高尚道德心灵,培养时代所需要的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新人。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根本伦理道德要求。教师能否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履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利益及学生、家长、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工作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轻学生品德灵魂塑造。面对市场经济和西方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冲击影响,有的政府部门制定的某些教育政策,在实际推崇的人才标准上,专注于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人才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养成:有些学校在教育和教学管理上,片面强调考试成绩、升学率、进名校的重要性,使许多学科教师只当“经师”,不当“人师”,放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不少学生和家长在社会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裹挟下,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轻视和排斥思想道德教育,学习的目标只图能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学校、将来能挣大钱。多年来,有许多学校和家庭教育忽视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其严重恶果是造成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勤劳、无诚信、缺爱心、没孝心、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淡薄。甚至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和人性,自私自利,双重人格,为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伤天害理,更不要说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事业有任何道德责任和担当了。


  因此,为了全面实现包括学生、家长利益在内的全社会教育利益,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立德树人这一最根本、最重要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根本的价值诉求和伦理原则。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从两个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一,每个教师要恪守道德底线,立高尚之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努力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锻炼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信守人类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每个教师要重视职业道德人格的完善和专业发展,同时努力培养学生掌握人文、科学和现代科技知识及创新技能,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从教师对学生承担的训育责任而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每个教师、全体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要自觉认识全部教育工作的根本是立德树人,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和职业责任:要明道、信道、立德、立言、立信、立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在教育和教学劳动过程中全心全意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人,使他们德性高尚,人格健全,知识丰富,技能全面,身心健康,善于创新,能够在现代社会中自觉成为真理、正义与美德的追求者,经济社会进步的建设者,和谐文明社会的促进者,美好生活的享受者。”


  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立德树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大力增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心和道德自觉性,努力认识教育的化育功能,自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良善的知识品德,悉心研究新时代青少年思想特点,积极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规律和艺术。


  3.教育公正理念


  坚持教育公正是现代教育事业合法性、合道德性的前提,也是我国推进教育现代化事业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伦理道德精神。积极倡导和实践教育公正,公平合理地调整教育中的利益关系,保证广大学生、教师和全体人民群眾的教育利益,是提高教育和教学劳动的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伦理基石。


  古往今来,“公正”历来为中外思想家所倡导,是“道德”“正义”“公理”“美德”的同义语。它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伦理道德理念,又是一项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朱熹说:“‘公’是广大无私意,‘正’是个无偏主处。”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德性之首”。他指出:“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德性的整体。”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公正”或“正义”要求全社会公平合理地分配权利、义务、利益、机会和有关条件。


  “教育公正”,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正”观念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既是一个最基本的教育伦理道德价值核心理念,又是教育伦理道德的一项基本原则。“教育公正”一方面要求国家和全社会应当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权利、教育义务、教育利益、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和教育工作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同样的原则和标准对待处于相同情况的人和事,做到恪守公心、秉持公义、人格平等、机会均衡、奖惩适宜、一视同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东西部教育、富裕阶层子女教育和贫困阶层子女教育的状况、水平及客观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教育公正要求政府和教师尊重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应当公平合理,特别要重视对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扶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少受惠者”给予教育补偿的公正。只有大力倡导教育公正的理念,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全体公民和青少年一代受到更加公平、均衡、和谐的教育。


  倡导全社会的教育公正,首先要关注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公正。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应当体现全体民众教育利益和意志,因而,教育公正要求国家最高权力机构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设计和教育政策导向,公平合理地分配、调节社会教育资源和利益,使每个公民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得到公平合理的受教育机会,并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步实现每个人自由自觉的发展。教育政策是政府调节和平衡各种社会教育矛盾、维护教育公共利益的手段,因而教育政策必须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平等对待和保护每一个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保障每一个公民不论其出身、地位、性别、民族、职业、财产、信仰如何,都能得到一视同仁、尽可能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倡导教育公正,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公正对待每个学生。这是实现教育公正的一个关键。夸美纽斯指出:“公正应该给一个人及其周围的人们带来利益。从童年起培养儿童的公正时,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也应该是公正的。”教师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在对待和评价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应公正平等,正直无私;对待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应平等相待,一视同仁,真诚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出发,全心全意地教育好每个学生。


  教师要恪守教育公正,就要潜心研究教育科学规律,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选择最公平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教师对待学生公正,具有重要的教育和伦理价值,它将十分有益于创造健康向上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精神氛围,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进取心;有益于学生尊敬和信赖老师,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有益于给学生的道德心灵成长以良好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在对待学生上做到正直无私、公正公平,就能对学生道德心灵的成长施加极其有益的正面道德影响,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从小信奉公平正义,培养自己优良的品质,追求真善美。


  4.教育创新理念


  教育是人类向青少年一代传承知识、技能和文明,培养有德性、有创造能力的新人,为社会开创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事业。“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教育创新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创新理念,反映了时代发展在教师对待专业知识、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态度上提出的重要伦理道德诉求。它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严谨求实,以知求善,认真教学,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才能的新时代真正需要的优秀人才,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发展进步,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没有教育创新,不可能有教育的文明进步,也不可能有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杜威指出:“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当前,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出发,积极倡导教育创新,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今世界发展正处在一个百年一遇的大变局之中。国与国的竞争,本质上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的创新能力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能够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潜能和创新特质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在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之际,不能忘记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7月29日,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来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他认为,大学应当是学生接受创新教育和创新学风熏陶的地方,要让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在那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互相竞赛,才能跑在前沿。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钱学森认为,我们办学要有科技创新精神,要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国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任正非总结华为公司在5G通信技术上与美国竞争的经验体会时指出,当代科技的竞争是各国科技创新人才质量和数量的竞争,“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站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确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大批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是“国家的责任”。


  倡导教育创新理念,首先要求教师把教育创新作为一种教育伦理道德的社会责任担当。要把勇于探索,敢于改革,使学校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符合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根本需要作为教师的重要职业伦理使命。要以改革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当代教育家朗格朗指出:“教育工作者应尽一切努力摒弃任何一种把思想和道德、习俗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观念;他们不仅需要努力使人接受变革,而且需要努力以各种方法促进教育的对象机智而有效地参与各个阶段的变革,不管这变革是发生在个人内部还是发生在他与之联系的外部世界。”教师和全体教育工作者,只有具有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才能自觉认识到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责任,努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投入各种教育和教学改革创新。“确立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需要巨大的勇气、创造性、智慧和能力,而这一切远远超出了其他形式的大规模人类事业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创新是一种善,教育守旧是一种恶。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无畏的道德勇敢精神的教师,才会与时俱进,敢于突破,冲破各种教育旧观念、旧思想、旧框框,自觉投入教育改革。


  倡导教育创新理念,要求教师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永不停步,努力掌握精深的本专业新思想、新知识,重视学习和了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新理念及新动向,为教育和教学创新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古人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教师只有在知识上做到“精深”“广博”“新颖”,才能有益于自己基础扎实、思路开阔、集思广益、富有创意,更好地启迪学生“好问”“好奇”“好思”,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创新思维、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


  倡导教育创新理念,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关注当今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用打破学科界限的跨学科方式探讨和研究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素质和能力。进入新时代,要特别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育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新模式。要特别重视在教育与教学中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人脑智慧与人工智能、信息网络与各领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融通互补,综合创新。教育创新是现代教育事业的显著特征,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教育创新,需要教师有一流的职业境界、德性与胆略。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人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


  倡导教育创新理念,要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道德氛围。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大批各领域、各层次的优秀创新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鼓励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素质,特别是培养能够引领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进步的世界级杰出人才,在吸取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严谨、缜密地融入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设计,为创新教育范式和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鼓励教师教育创新,本质上是鼓励教师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由、能动、全心地创造,因而必须为教师创设自由发挥的环境和条件。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任何创新都有一定的风险,有成功也有失败。创新是一个突破旧观念、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新在开始时常常表现为一种“异端”,不容易一下子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但却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潮流。而且,所有的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走向新时代的教育创新要有道德上的宽容和管理上的容错机制。必须明白,唯有鼓励教育探索,善于教育创新,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发展才有希望。


  5.教育仁爱理念


  仁爱是现代教育的道德基础。教育仁爱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教育伦理道德精神。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改革进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错误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或多或少地存在金钱至上、唯利是图、人情冷漠、行为势利、过度竞争、道德冷漠的弊端,使得在教育领域这种最需要有爱心的地方缺少了爱心。特别是在贫富差距拉大、社群阶层差异、社会心理失衡的背景下,有些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的仁爱之心,嫌贫爱富,偏爱上进学生,嫌弃后进学生,对贫困生和弱势群体子女缺乏同情心。个别教师在师生道德冲突中缺乏人性和理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青少年学生实行暴力或冷暴力伤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今天,充分认识教育仁爱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大力弘扬教育仁爱精神,对于我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仁爱”精神是中外伦理的精髓。孔子较早提出了教育仁爱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明确提出,“仁者爱人”。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利”和“爱人若爱其身”。在西方,《圣经》提倡“爱人如己”“爱邻人如同你自己”的道德信条。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休谟认为,仁爱是对与己无关的其他人类的广博的胸怀和慈善的心肠,是对他人的温柔同情和对我们人类种族的慷慨关怀。他说:“没有什么能比卓越程度的仁爱情感赋予任何一个人类被造物以更多的价值,仁爱情感的价值至少一部分来自其促进人类利益和造福人类社会的趋向。”


  什么是教育仁爱?教育仁爱本质上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社会仁爱道德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育仁爱作为一种高尚的教育伦理诉求,其一,要求全社会以普遍的仁爱精神,为教师和青少年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物质条件,关爱每个师生的全面发展;其二,要求学校的教师以仁义慈爱之心善待每一个学生,既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真诚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同情学生、宽容学生,又重视对学生有一种充满教育理智的教育专业之爱,做到爱有分寸、爱有目标、爱有智慧、爱中有严、爱有艺术,遵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规律,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为学生一辈子的幸福生活着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


  别林斯基深刻指出:“爱应该是教育的工具,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而教育的目的是人道。”教育仁爱是一种根源于教育责任、逐步超越自我利益的人类大爱。它不仅是与教育相关的高尚道德素养和品质,而且是一切教育工作应当恪守的一项重要教育伦理道德原则。


  教育仁爱是社会仁爱道德原则在教育中的生动体现。休谟较早把“仁爱”作为全社会应当遵守的一项道德原则。他认为,“仁爱”如同“友善的”“人道的”“仁慈的”“友爱的”“慈善的”“慷慨的”等语词,“普遍地表达着人类本性所能达到的最高价值”。教育仁爱是超越血缘亲情的普遍仁爱,是要用真诚的教育大爱之心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广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恪守教育仁爱原则,教育事业才能成为“爱的事业”,学校才能成为培育全社会仁爱精神的“爱的家园”。


  教育仁爱是对教育中人的一切个体生命本真性的尊敬和关爱。史怀泽明确提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教育仁爱要求教师努力善待、尊重、关爱教育工作中所遇见的每个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努力保护、培育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生命,坚决杜绝一切虐待儿童、侮辱学生、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和不道德行为。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教育仁爱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规律对教师提出的内在道德要求。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智、有个性的人,教师具有仁爱之心、真爱之情,就能打开学生求知向善的心灵窗户,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健康成长。


  教育仁爱原则要求人们努力做到:“以高尚的仁爱之心善待每一个教師和学生,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尽心竭力,奉献爱心;以教育大爱精神,努力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引导学生;以理智的教育专业爱心理念,对学生因材施教,严慈相济,严格要求;以仁厚的教育慈善信念,重视关爱那些天赋较弱,家境贫寒,学业后进,个人品质存在缺陷的特殊学生;以广博的普遍爱心,师生共同爱己、爱人、爱人类,关爱所有生命,珍爱宇宙万物。”


  教育仁爱在学校和整个社会教育中具有多方面重要的价值。它有利于创造良好师生道德关系,促进教师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机制,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师生自爱与互爱,提高教师职业劳动幸福感与学生学习生活快乐度:有利于培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具有爱心,从而推动全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友爱、人际亲爱,创造人与人之间美美与共、和谐共荣的理想社会。


  三、把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教育制度、教育政策设计、社会舆论引导和国民教育价值认同


  每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理念是该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道德基础,并对后者的形成、确立、实践和变化起根本的价值引导作用。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根据国家的根本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实施的总称,是依据教育法规或教育理念成立的教育组织系统和运行规则的总和。一方面,教育制度是一套约束国家、组织和个人教育行为的法令、规范或准则,是调节教育中利益关系和教育秩序的硬约束:另一方面,教育制度是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产物,是教育价值理念或教育观念的制度化或规则化。正如美国当代伦理学家富勒所说:“一个真正的制度应当包含着自己的道德性,一旦国家施行的制度没有能蕴涵着道德的价值取向,就会导致一个根本不宜称为制度的东西。”


  教育政策是国家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最重要手段,它涉及教育公共利益的分配和调节,是对社会教育利益进行选择、分配及实施等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的教育政策,包括一系列教育制度、教育法规、教育条例、教育措施等。教育政策与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K.哈特认为.“公共行政并非一项专业技能,而是一种社会实践道德的形式”。制定怎样的教育政策,本身需要一定的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导和约束。教育政策的内在价值规定性的最终根据,来源于一定的教育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所有的教育政策都是教育道德价值的展开与体现。


  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教育活动的根本价值追求,体现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利益诉求和基本道德精神。应当努力把“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创新”“教育仁爱”这一系列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融入与时俱进的各种教育制度、教育政策设计之中,把它们转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感悟的教育制度、管理规范和行政措施。只有这样,合理的教育伦理道德理念、原则、规范才能真正具有实践的生命力,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才能具有道德上的合理性。


  公共政策内在包含的道德价值理念,对社会道德建设起到直接的、现实的作用。良好的教育伦理道德、师德师风和教育秩序,需要该社会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导向的支撑。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是教育价值的固化。内含良好的教育伦理道德价值理念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在社会教育利益调节和教育道德精神导向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国家只有通过调整、改善教育制度和具体教育政策,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大战略,才能充分调动1670多万人民教师的教育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只有切实纠正急功近利的教育动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价值目标,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有利的制度、政策和环境,才能使立德树人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只有把公平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在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具体措施上保證每个公民及其子女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及权利,追求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使教育公正成为教育现代化的追求和活生生的现实;只有积极创造有益于教师注重专业进取,以及乐于教育和教学创新的民主、自由、宽松的具体教育政策与切切实实的教育举措,才能激发广大教师开展创新型教学,精心培养创新型人才,使教育创新成为可能和现实;只有把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尚教育伦理道德情怀,融入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环节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管理规范之中,才能让教育仁爱精神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大大发扬起来。


  毫无疑问,把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教育制度、教育政策设计,不仅能为我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提供合理的道德精神支撑,而且能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做出科学的伦理道德引导,保证教育利益目标的合理性和道德上的正当性。只有以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引导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才能够保证我国要实现的是善的、合理的、道德的教育现代化。


  同时,我们应当努力把“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创新”“教育仁爱”这一系列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社会舆论,成为全社会普遍的基本价值认同。在当下中国,社会舆论对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由于新媒体的崛起,人人可以在网络世界传播不同的教育伦理观念。在此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层面应当以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社会大众舆论,在全媒体领域大力宣传主流教育伦理道德核心价值理念,凝聚全社会教育伦理道德价值共识,引导人们自觉辨析和批判各种错误的伦理道德观念,反对和抵制各种颠倒是非善恶的网络暴力,高扬科学、合理的新时代教育伦理道德,保证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很牛学术网 联系我们 文献下载器
返回顶部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