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依托儒家道德价值伦理体系,进行德育实践探索,对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所蕴含的传统伦理道德观点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作对比讲解,分析二者的异同点,深入剖析进步性和时代性,给予传统思想道德时代解读,探寻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进而从实践层面发掘其德育价值和德育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招生分数普遍降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精神面貌普遍呈现“颓废化”倾向,道德素质呈整体滑坡状态。
美术类院校“轻文化、重专业”的现象更加突出,学生不仅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是不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系统了解,而且因为不了解,还对其蔑视,无知者无畏。这在一些学习困难、品行上较为乖张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所以,依托儒家伦理道德价值体系,进行以文言文教学为载体的德育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儒家道德价值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教材中选文,都是一些文学名篇,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文情并茂,最能全面地反映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人文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每一篇文章代表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展的线索,也是具象化的德育名篇,即使今天来看,仍有其现实意义和指导性,一点也没有过时。
由于儒家道德价值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完整的,既体现了连续性,又具有传承性,笔者在授课时,分门别类地从“仁爱为怀”、“国家至上”、“礼法先行”、“修身治国”四个方面对其所蕴含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进行辨别分析,与当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的要求相结合,挖掘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现实意义,进而从实践层面寻找出德育价值的方法和途径。
一、仁爱为怀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在教学篇目的选择和设计中,仁爱思想一直贯穿其中,比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高教出版社,第六单元中华文化“立德树人”、“仁者爱人”、“励志自强”、“怀抱祖国”[1],教材开篇就选择了“仁者爱人”系列,选了孟子的“四心说”,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
仁政爱民的思想观念与今天社会主义环境执政理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的基础上。
如,讲授唐代名臣魏征的议政名篇《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文章时,文中,魏征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唐太宗记住“载舟覆舟”的道理。笔者把“十思”即十条建议逐一剖析,并结合文中提到的要提高人的自身修养来阐述,让学生理解作者的“仁政爱民”儒家思想。
笔者从中央对党员干部的“八项规定”等导入来讲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这篇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作者从“养树”谈到“养人”,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寓言故事抨击时政,告诫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这和社会的政治大气候是同步的,总书记也提倡反腐倡廉,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作风的新气象。
“仁”不仅体现为“仁政”,也体现为“仁爱”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社会主义新型关系。以“平等、团结、友爱、互助”为核心,“使学生牢固树立仁爱观念,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多存一份仁爱之心,在社会中弘扬仁爱精神,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3]
二、国家至上
“忠君爱国”,是传统道德中最常提的,笔者在讲到“忠君”时,学生对“忠君”这个主题争议颇大,觉得这个词陈旧老套,思想落伍。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辩证地来理解,既批判了封建时代的一些思想的局限性,又将其与社会主义爱国思想结合理解,赋予“忠君”新的内涵,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逐渐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
比如:学习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4]三个故事,从蔺相如与廉颇的恩恩怨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以大局为重的精神。这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爱国理念,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准则。
三、礼法先行
说到传统的礼法,许多人会想到最熟悉的“三纲”“五常”。所谓“礼法”,说白了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许多学生不了解,也不理解,一谈“礼法”就认为是封建糟粕,“觉得都什么年代了,还谈礼法那一套”,他们不以为然。
实际上“礼法”是有着极其丰富的系统性的,它对社会各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以规定,形成了处理各种关系的相对完整的原则。“古人认为贵贱是有序的,尊卑应该分明、人人都要做到长幼为伦、亲疏有别,这要求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要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做事”[5]。我们中职生也要求学生的行为准则要符合学生这一特定的身份,比如每年都要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活动,“上海市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都从正面树立了中职生健康向上的形象。
不同的时代,礼法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无论社会怎么变,朝代如何更迭,在古代还是当代,社会都有一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是非观,直到今天仍旧发挥作用。只有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进行融合和升华,才能追求更高远的人生境界。如“孝、悌、信、爱、仁”的修养,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原则。重伦理道德、倡导孝亲敬长是其突出的外在体现,重人伦关系是其内在的本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敬师长,不懂得感恩社会,不懂得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笔者通过篇目讲解,表现经典作品中对生命的探求,传达出他们对人生百态的思索,凝聚成人类情感的各個方面。
如李密的《陈情表》,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恩情,以及自己应该回报祖母的感恩;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诉说了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将“孝道”与现代“感恩教育”这种孝亲、敬长的精神推而广之,“构建和谐社会”。把学生带到人文精神的制高点上,将“施恩勿念,受恩勿忘”作为处世情怀,常怀感恩之心。
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6]苏轼曾经说过,“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总之,笔者在教授课文时,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看待“礼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倡重“礼法”这一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在今天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守秩序、守纪律等许多优秀品质。
四、修身治国
中国文人特别注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关于提高人的自我修养的文字在课文中比比皆是,这正好契合了《学生守则》中对行为规范的要求。
比如《朱子家训》选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7]结合学生的早锻炼情况进行鼓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结合学生的艰苦朴素的作风的养成来生发,不攀比,不浪费等。
又如诸葛亮的《戒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建议学生培养内在美,对社会浮夸、奢靡的风气有一定的辨识能力;“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建议学生要立志高远,不要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再如讲《劝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勤奋、刻苦等。
讲苏轼的《赤壁赋》时,让学生能够从中明确人虽处逆境仍能坦荡乐观地面对生活挫折的人生态度,能够帶给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遇难事不消沉、不懈怠、不低头,想方设法积极寻找出路。
总之,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充分体味文章之美时,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文言文中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将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道德观点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作对比讲解,分析二者的异同点。同时,对其体现的进步性和时代性进行剖析,给予传统思想道德时代解读,同当今社会提倡的价值体系与儒家道德伦理有机结合,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刘凤云
注释:
[1][2]乔刚.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语文》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杨伯峻. 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6]赵乾勇.高中文言文德育价值及课堂优化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5]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赵与时.宾退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联系方式:电子邮件:1053406363@qq.com 豫ICP备2023024751号-1 |